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SiC颗粒对Mg-9Al合金晶粒组织细化研究
1
作者 王殿君 梁英 +2 位作者 高恩达 刘崇林 李思远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
纳米颗粒对镁合金的微观组织细化及力学性能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半固态搅拌与高能超声分散的方法成功制备出纳米SiC/Mg-9Al复合材料,利用OM、XRD、SEM、TEM等设备对复合材料进行微观组织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C颗粒能够... 纳米颗粒对镁合金的微观组织细化及力学性能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半固态搅拌与高能超声分散的方法成功制备出纳米SiC/Mg-9Al复合材料,利用OM、XRD、SEM、TEM等设备对复合材料进行微观组织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C颗粒能够显著的细化Mg-9Al合金微观组织。当纳米颗粒添加量为1.0vol.%时,复合材料晶粒组织细化最为明显,为(71.9±28)μm,相比于基体合金晶粒尺寸减小了约63%。研究表明,纳米颗粒在镁基体中分散机制主要为沿α-Mg的晶界分布及少量的晶内分布。同时,揭示了晶粒细化机制为位于晶界的纳米颗粒能够快速吸附在生长的α-Mg晶粒表面,有效地抑制了溶质元素的扩散,显著降低了枝晶生长速率,使得熔体的成分过冷度增大,降低了结晶潜热的释放,能够激活更多的异质形核位点,从而提高了镁合金的形核率,得到了显著细化的晶粒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Mg-9Al合金 纳米SIC颗粒 铸造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猪宰后放血不全原因及对策
2
作者 高建新 王爱东 +1 位作者 常继学 刘崇林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0年第6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生猪屠宰 宰后放血不全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马铃薯收获清选机械研究现状 被引量:9
3
作者 赵胜雪 刘崇林 +2 位作者 胡军 沙龙 于海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78-83,共6页
随着我国马铃薯战略主粮的推进与中国粮食需求量的增加,马铃薯具有产量高和对环境要求较低的特点,因此,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而马铃薯收获环节的用工量占其整个种植周期总用工量的一半以上,实现马铃薯收获机械化可以减轻农民劳动强... 随着我国马铃薯战略主粮的推进与中国粮食需求量的增加,马铃薯具有产量高和对环境要求较低的特点,因此,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而马铃薯收获环节的用工量占其整个种植周期总用工量的一半以上,实现马铃薯收获机械化可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人力需求,减缓农村劳动力不足,降低收获作业成本,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介绍了国内外马铃薯收获机械研究现状,分析了马铃薯收获机械未来的发展趋势,简要介绍了马铃薯清选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马铃薯收获清选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收获机械 清选装置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负式静电喷雾机喷雾沉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宇飞 胡军 +1 位作者 刘崇林 张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76-82,121,共8页
目前,静电喷雾技术已在传统背负式喷雾机上得到应用,为更好的推广该种机具,对其实际作业效果进行细致准确的分析至关重要。为探究背负式静电喷雾机的作业效果,分析静电喷雾的雾化沉积特点,制定合理喷雾作业规程,采用实地试验与计算机图... 目前,静电喷雾技术已在传统背负式喷雾机上得到应用,为更好的推广该种机具,对其实际作业效果进行细致准确的分析至关重要。为探究背负式静电喷雾机的作业效果,分析静电喷雾的雾化沉积特点,制定合理喷雾作业规程,采用实地试验与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静电喷雾的沉积均匀性、雾滴穿透性以及飘移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通过试验得到,相比于传统背负式喷雾机,在相同的作业条件下,静电喷雾可提高沉积均匀率15%,平均降低雾滴粒径和雾滴飘移量分别为51.6%和41.5%,背负式静电喷雾机合理喷雾高度为50 cm左右。试验证明了利用背负式静电喷雾机可显著提高喷雾沉积均匀性,降低雾滴飘移量,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可为后续改进和优化背负式静电喷雾机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负式 静电喷雾 沉积 均匀性 飘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淀粉薯收获期茎秆机械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崇林 赵胜雪 +1 位作者 胡军 刘权磊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7-122,共6页
为了探明不同品种淀粉薯茎秆的机械特性,以提高马铃薯机械化粉碎还田作业质量,对马铃薯收获阶段不同时期的茎秆进行物理特性分析。以北方地区淀粉薯兴佳2号、延薯4号为试验对象,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电子天平及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等仪... 为了探明不同品种淀粉薯茎秆的机械特性,以提高马铃薯机械化粉碎还田作业质量,对马铃薯收获阶段不同时期的茎秆进行物理特性分析。以北方地区淀粉薯兴佳2号、延薯4号为试验对象,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电子天平及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等仪器设备,研究收获期内两种淀粉薯茎秆的离地高度和剪切力的变化,得出最佳打秧离地高度为9cm及破坏马铃薯茎秆的基础数据。同时,对收获3个时期、两个品种的薯秧含水率进行测量,得出越临近收获期茎秆含水率越低的规律,确定淀粉薯杀秧最佳时期;在离地高度为9cm时,分别对3个时期、两个不同品种的淀粉薯茎秆进行直径与剪切力的测量,分别拟合出淀粉薯兴佳2号、延薯4号茎秆剪切力与作物直径间的函数关系式,对比相同作物的函数关系式变化趋势,得出最佳的时间为10月7号。本研究为马铃薯茎秆粉碎机转速、切刀速度及切刀拉力等参数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并为适宜的马铃薯茎秆粉碎期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薯 茎秆 机械特性 剪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勺带式马铃薯排种器种薯充种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潘思奇 赵胜雪 +2 位作者 刘崇林 周东麟 刘权磊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1,共7页
马铃薯播种机在作业时排种器的充种性能是影响其作业质量的重要因素。为降低勺带式马铃薯播种机排种器的漏播率和重播率,基于离散单元法理论,以微型薯为研究对象,对勺带式排种器在工作过程中种薯在种箱内的运动状态进行仿真分析以及虚... 马铃薯播种机在作业时排种器的充种性能是影响其作业质量的重要因素。为降低勺带式马铃薯播种机排种器的漏播率和重播率,基于离散单元法理论,以微型薯为研究对象,对勺带式排种器在工作过程中种薯在种箱内的运动状态进行仿真分析以及虚拟仿真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充种区种层高度是影响排种器充种性能的关键因素。此基础上,为保证充种区内种层始终保持最利于种勺充种的高度,结合种箱结构参数,设计了一种种层限位装置。为寻求最佳工作参数组合,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方法,以种层限位装置挡板长度、种层限位装置挡板倾斜角度和主动轮转速为试验因素,以空种率、重种率为试验指标,对排种器的性能进行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装种层限位装置的马铃薯排种器在限位装置挡板长度125mm、限位装置挡板倾斜角度57°、主动轮转速48r/min时作业性能最好,漏播率为3.29%,重播率为5.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离散元 排种器 勺带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勺带式马铃薯排种器改进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潘思奇 赵胜雪 +2 位作者 刘崇林 周东麟 刘权磊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4-168,共5页
为了解决勺带马铃薯排种器存在的排种均匀性差等问题,通过建立排种器投种阶段的运动学模型,结合取种勺实际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原有取种勺的基础上改进设计一种双层取种勺,可以有效减少种薯与护种罩的接触,使得相邻种薯的投种位... 为了解决勺带马铃薯排种器存在的排种均匀性差等问题,通过建立排种器投种阶段的运动学模型,结合取种勺实际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原有取种勺的基础上改进设计一种双层取种勺,可以有效减少种薯与护种罩的接触,使得相邻种薯的投种位置、释放角以及释放初速度更均匀,从而改善排种均匀性差等问题。基于离散元分析软件EDEM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取种勺,改进后的取种勺种薯与护种罩的接触更少,投种位置相对固定,排种均匀性更好。以株距变异系数、漏播率、重播率为指标进行田间对比试验,其株距变异系数平均值为14.18%、重播率平均值3.51%、漏播率平均值2.65%,优于国家标准研究,可为马铃薯排种器的优化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排种器 离散元 取种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表面Zn改性MgO复合陶瓷层的微弧氧化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殿君 梁英 +2 位作者 魏源 李思远 刘崇林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87,共7页
微弧氧化膜层经功能元素改性后引起的表面非均匀结构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包覆的ZnO纳米颗粒,结合微弧氧化技术制备了表面均匀的Zn改性MgO复合陶瓷层(Zn/MgO-PDDA),系统研究了其微观组织结构、物... 微弧氧化膜层经功能元素改性后引起的表面非均匀结构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包覆的ZnO纳米颗粒,结合微弧氧化技术制备了表面均匀的Zn改性MgO复合陶瓷层(Zn/MgO-PDDA),系统研究了其微观组织结构、物相成分、亲水性、耐蚀性及抗菌性。结果表明,PDDA促进了Zn-O-P无定形沉积物的均匀生成,并改善了陶瓷层的致密性和孔隙率。尺寸更小、面积更大的沉积物赋予了陶瓷层更理想的亲水性。陶瓷层的耐蚀性得到显著提高:相比于非均匀的复合陶瓷层,Zn/MgO-PDDA的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1个数量级,电化学阻抗为0.01 Hz时|Z|提升了1个数量级。沉积物合理的表面分布促使陶瓷层的抗菌率提升至91.3%。因此,PDDA可有效促进微弧氧化层的均匀化制备并显著提升功能性陶瓷层的各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Zn改性 表面均匀性 抗菌性能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长春培训学院课题组 刘崇林 《农村金融研究》 2012年第7期55-59,共5页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实现农业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的对接,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快速、健康发展,对于促进农业增效...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实现农业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的对接,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快速、健康发展,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既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需要,也是健全与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需要,更是沟通政府与农户的桥梁。因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家庭经营 现代农业 农民致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角结晶器开发应用及其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秋宇 刘崇林 周汉全 《广西节能》 2021年第2期37-39,共3页
为解决包晶钢、微合金化钢铸坯角部横裂纹发生率较高的问题,柳钢设计开发倒角结晶器,并针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铸坯角部问题进行了优化。应用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直角结晶器,铸坯角部的裂纹发生率从12.05%降低到3.68%,倒角铸坯轧后边部质量... 为解决包晶钢、微合金化钢铸坯角部横裂纹发生率较高的问题,柳钢设计开发倒角结晶器,并针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铸坯角部问题进行了优化。应用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直角结晶器,铸坯角部的裂纹发生率从12.05%降低到3.68%,倒角铸坯轧后边部质量总体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角结晶器 包晶钢 微合金化钢 铸坯 角横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RH82B方坯生产工艺优化实践
11
作者 程建军 陈利 +4 位作者 李秀 周律敏 刘崇林 刘前 韦宝祖 《广西节能》 2022年第4期60-63,共4页
分析认为,控制合理二冷及末端电磁搅拌工艺参数,扩大铸坯的等轴晶区比例,是减轻硬线盘条SWRH82B铸坯生产时皮下角裂纹、角部横裂纹和中心偏析缩孔等缺陷的关键。总结介绍柳钢转炉炼钢厂在3号方坯连铸机生产上实施的铸坯裂纹、方坯中心... 分析认为,控制合理二冷及末端电磁搅拌工艺参数,扩大铸坯的等轴晶区比例,是减轻硬线盘条SWRH82B铸坯生产时皮下角裂纹、角部横裂纹和中心偏析缩孔等缺陷的关键。总结介绍柳钢转炉炼钢厂在3号方坯连铸机生产上实施的铸坯裂纹、方坯中心偏析、二冷工艺参数等方面的控制及其优化措施。生产实践表明:方坯铸机末端电搅参数设置为460A、7Hz,拉速为1.9m/min,二冷比水量0.84 L/kg,一冷水量2700~2800 L/min,过热读控制在30℃左右,生产的SWRH82B铸坯综合评级最好,轧后网碳二级以下比例85%左右,且解决了铸坯中心缩孔偏析及裂纹轧后造成的成品拉拔断丝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RH82B 方坯连铸 裂纹 中心偏析 二冷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牧业用LGQ195NHS耐候耐酸盘条生产实践
12
作者 李西德 刘崇林 +1 位作者 甘超军 孙晓鹏 《广西节能》 2021年第3期37-39,共3页
通过优化化学成分设计和工艺,采用Ni、Cr、Cu、Sb微合金化工艺,成功开发并生产了LGQ195NHS耐候耐酸盘条。该盘条耐候指数6.52,中性盐雾试验(NSS)和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CASS)结果表明,LGQ195NHS盘条具有较好的耐大气腐蚀和耐酸液腐蚀的... 通过优化化学成分设计和工艺,采用Ni、Cr、Cu、Sb微合金化工艺,成功开发并生产了LGQ195NHS耐候耐酸盘条。该盘条耐候指数6.52,中性盐雾试验(NSS)和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CASS)结果表明,LGQ195NHS盘条具有较好的耐大气腐蚀和耐酸液腐蚀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用钢 耐候耐酸钢 高线盘条 生产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