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辨证分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尚全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1年第2期79-81,共3页
关键词 辨证分型 糖尿病 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正虚证候演变规律初探 被引量:16
2
作者 余晓琪 孔秀媞 +4 位作者 洪宗元 程德华 高庆华 傅南琳 刘尚全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8-19,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不同分期的正虚证型演变规律。方法 :按照慢性肾衰竭正虚辨证分型标准制订调查表 ,对 339例住院病例进行证候调查 ,判定正虚类型。结果 :代偿期、失代偿期正虚诸证分布无统计学差异 (χ2 =0 .99,P >0 .0 5 ) ;...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不同分期的正虚证型演变规律。方法 :按照慢性肾衰竭正虚辨证分型标准制订调查表 ,对 339例住院病例进行证候调查 ,判定正虚类型。结果 :代偿期、失代偿期正虚诸证分布无统计学差异 (χ2 =0 .99,P >0 .0 5 ) ;四期诸证整体比较 (χ2 =10 7.16 ,P <0 .0 1) ,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肾衰竭正虚诸证演变大致是脾肾气虚 (气阴两虚 )→脾肾阳虚→阴阳两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衰竭 中医证型 中医药疗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昭遐治疗胃肠病验案举隅
3
作者 傅南琳 刘尚全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4年第3期205-206,共2页
关键词 孔昭遐 胃肠病 急性胃穿孔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瘤转化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尚全 王卫红 《安徽医学》 2009年第9期1124-1126,共3页
垂体瘤转化基因生理性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睾丸组织高水平表达PTTG,其他组织表达水平极低,但在各种原发性肿瘤组织中,PTTG表达显著增加,提示其在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PTTG受insulin、IGF-1、RunX2、P53、SP1、NF-Y、Ca2+、... 垂体瘤转化基因生理性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睾丸组织高水平表达PTTG,其他组织表达水平极低,但在各种原发性肿瘤组织中,PTTG表达显著增加,提示其在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PTTG受insulin、IGF-1、RunX2、P53、SP1、NF-Y、Ca2+、β-catenin/TCF和Estrogen等调控,涉及CaR、胰岛素受体等膜受体和PI3K、Wnt、MAPK等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转化基因 细胞增生 细胞转化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04例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江旭 刘尚全 《临床荟萃》 CAS 2020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R)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3404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眼科会诊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非DR组(A组/NDR组)2562例,DR非增殖期组(B组/NPDR组)716例,DR增殖期组(C组/PDR组)1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R)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3404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眼科会诊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非DR组(A组/NDR组)2562例,DR非增殖期组(B组/NPDR组)716例,DR增殖期组(C组/PDR组)126例。得出DR的患病率,比较3组患者之间临床资料及临床指标的异同,及其与DR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DR患病率达24.7%,与甘油三酯(OR=1.110,P=0.000)、糖化血红蛋白(HbA 1c)(OR=1.087,P=0.000)、血尿酸(OR=1.003,P=0.000)、病程(OR=1.002,P=0.000)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DR患病率为24.7%,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病程长为DR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发现糖尿病、早期治疗糖尿病、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尿酸,对于减少DR的发生及延缓DR的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心苑 刘尚全 《临床荟萃》 CAS 2018年第5期446-450,453,共6页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有着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进展性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血糖控制越来越困难,传统降糖方案很难从根本上改善胰岛功能,在降糖治疗中不可避免的引起体重增加或低血糖等不良作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的出...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有着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进展性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血糖控制越来越困难,传统降糖方案很难从根本上改善胰岛功能,在降糖治疗中不可避免的引起体重增加或低血糖等不良作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不仅有优异的降糖作用,还有减重、调脂、改善胰岛β功能,低血糖的发生风险极小,且在糖尿病微血管、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存在广阔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高血糖素样肽1 糖尿病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 被引量:5
7
作者 金晖 刘尚全 《临床荟萃》 CAS 2021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952例,根据颈部血管彩色超声结果存在颈动脉斑块患者426例(有斑块组),无颈动脉斑块患者526例(无斑块组)。记录所有患者基本资料和血清胆红素...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952例,根据颈部血管彩色超声结果存在颈动脉斑块患者426例(有斑块组),无颈动脉斑块患者526例(无斑块组)。记录所有患者基本资料和血清胆红素水平、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情况,研究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与无斑块组相比,有斑块组男性占比更多、年龄更大、病程更长、合并吸烟史及高血压病史更多、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更低、血肌酐值更高、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更高(P<0.05)。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是发生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间接胆红素为发生颈动脉斑块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处于生理范围时,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高低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胆红素 颈动脉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临床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改革对策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勤 倪琴 +3 位作者 张室玲 陈雪鸿 文刚 刘尚全 《西北医学教育》 2011年第2期430-432,共3页
近年来临床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热点话题。面对临床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的诸多难题,如何找到有效解决方法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新时期临床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改革临床教学模式,旨为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临床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热点话题。面对临床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的诸多难题,如何找到有效解决方法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新时期临床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改革临床教学模式,旨为提高教学质量,为管理决策层提供某些参考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学 教学模式 改革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