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28
1
作者 杜涛(编译) 袁文茜(编译) +12 位作者 曹伯旭(编译) 胡永生(编译) 卢光(编译) 李俊驰(编译) 赵序利(编译) 宋学军(审校) 刘小立(审校) 万有(审校) 樊碧发(审校) 韩济生(审校) Scholz J Finnerup NB Attal N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81-485,共5页
国际疼痛学会(IASP)设立特别工作组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代表密切合作,制定了更具系统性的慢性疼痛分类,并收录于ICD-11编码。本文从疼痛分类的角度,将超过3个月的持续性或反复性疼痛有关的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进行了重新分类。新分类... 国际疼痛学会(IASP)设立特别工作组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代表密切合作,制定了更具系统性的慢性疼痛分类,并收录于ICD-11编码。本文从疼痛分类的角度,将超过3个月的持续性或反复性疼痛有关的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进行了重新分类。新分类列出了慢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最常见的疾患:三叉神经痛、周围神经损伤、痛性多发神经病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痛性神经根病变。同时也列出了慢性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最常见的疾患:脊髓或脑损伤后疼痛、卒中后疼痛、多发性硬化相关性疼痛。该分类中未明确提及的疾病类型将在ICD-11的其他分类中列出。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在临床中的发病率高,受到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但ICD-10对其定义或不充分,或有所缺失。IASP特别工作组提供了简要的疾病类型定义,以用于临床诊断,并向WHO提交了这些定义的详细内容。世界上约10%的人群经历过神经病理性疼痛,而现有的治疗方式却无法有效缓解其中大部分人的疼痛。在ICD-11中,专家们将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进行了精细分类,这对于应对相关疼痛治疗中的挑战和满足公共健康需求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诊断 分类 ICD-11 WH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继发性头痛或口面部疼痛 被引量:5
2
作者 于生元(编译) 何绵旺(编译) +14 位作者 袁文茜(编译) 曹伯旭(编译) 袁慧娟(编译) 江姣锦(编译) 别智(编译) 那伟楠(编译) 赵赫(编译) 宋学军(审校) 刘小立(审校) 万有(审校) 樊碧发(审校) 韩济生(审校) Benoliela R Svenssonb P Stefan Evers S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61-567,共7页
本文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疾病分类-11(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1,ICD-11)中有关慢性继发性头痛和慢性口面部疼痛的诊断标准,该标准主要参考国际头痛学会(InternationalHeadache Society,HIS)发布的第3版国... 本文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疾病分类-11(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1,ICD-11)中有关慢性继发性头痛和慢性口面部疼痛的诊断标准,该标准主要参考国际头痛学会(InternationalHeadache Society,HIS)发布的第3版国际头痛分类标准(ICHD-3,ICD-11的神经系统疾病章节)。ICHD-3将头痛分为三大类:原发性头痛(特发性头痛)、继发性头痛(症状性头痛)和口面部疼痛(包括颅神经痛)。头痛或口面部疼痛在3个月或更长时间内有一半以上的天数发作,每天持续时间超过2个小时,应诊断为慢性头痛或慢性口面部疼痛。慢性原发性头痛和慢性原发性口面部疼痛属于慢性原发性疼痛综合征,在之前的文章中已有描述,本文仅涉及慢性继发性头痛和慢性继发性口面部疼痛。ICHD-3慢性继发性口面部疼痛次级分类中增加了颞下颌关节紊乱诊断标准和慢性牙痛的疾病分类,以及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口面部疼痛和头痛兴趣小组的贡献。本文描述的ICD-11编码将与基础疾病的编码联合使用,以识别需要疼痛管理的病人。此外,这些编码将提高此类疾病在疾病统计中的可见性,并促进对其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D-11 ICHD-3 WHO 慢性继发性头痛 慢性口面部疼痛 颞下颌关节紊乱 面部疼痛 牙痛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