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农户视角的蔬菜种子价值要素构成研究——以番茄种子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艳军 冯思思 刘寿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3,共5页
以山东、新疆、贵州、湖北4个省份的364户农户调查资料为例,从农户角度对番茄种子价值构成要素以及这些价值要素的重要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番茄种子的价值要素包括6个方面:内在核心价值、内在一般价值、服务要素、外观形象、品牌... 以山东、新疆、贵州、湖北4个省份的364户农户调查资料为例,从农户角度对番茄种子价值构成要素以及这些价值要素的重要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番茄种子的价值要素包括6个方面:内在核心价值、内在一般价值、服务要素、外观形象、品牌要素以及广告宣传。其中,内在核心价值最为重要,其次是内在一般价值和外观形象,再次,服务也是农户比较看重的价值构成要素,但品牌要素和广告宣传的重要性显示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种子 价值要素 因子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伤流液与稻米镉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彭鸥 李丹阳 +6 位作者 刘寿涛 罗海艳 魏祥东 叶长城 刘孝利 铁柏清 陈文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82,共7页
立足于我国水稻受镉污染的实际情况,研究镉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探讨伤流液镉含量与稻米镉含量之间的关系,为镉污染地区稻米安全生产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指导。采用营养液培育试验方法,选择中嘉早17和泰优390两个水稻品种,设置CK(... 立足于我国水稻受镉污染的实际情况,研究镉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探讨伤流液镉含量与稻米镉含量之间的关系,为镉污染地区稻米安全生产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指导。采用营养液培育试验方法,选择中嘉早17和泰优390两个水稻品种,设置CK(0μg·L^(-1))、Cd10(10μg·L^(-1))、Cd50(50μg·L^(-1))、Cd200(200μg·L^(-1))、Cd500(500μg·L^(-1))和Cd1000(1 000μg·L^(-1)) 6个Cd浓度处理,分析不同浓度镉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各部位镉含量与糙米镉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CK相比,ρ(Cd)≤10μg·L^(-1)处理对水稻生长有促进作用,但未达显著水平(P>0. 05),当ρ(Cd)>10μg·L^(-1)时有抑制作用,Cd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水稻各部位镉含量随着镉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伤流液中镉含量增加幅度与各部位变化趋于一致。伤流液镉含量与糙米镉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 01),且在分蘖期伤流液镉含量能较好地用于预测水稻镉毒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育期 营养液培育 伤流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lftia sp. B9对镉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镉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玉玲 彭鸥 +4 位作者 铁柏清 刘亦婷 罗海艳 李丹阳 刘寿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55-1863,共9页
为探讨耐镉细菌Delftia sp.B9对镉(Cd)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吸收积累Cd的影响,以两种水稻(华润2号、深两优5814)为材料,研究水稻在3种Cd胁迫浓度(0、0.01、0.1 mg·L^-1)下添加Delftia sp.B9菌液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积累Cd的影响... 为探讨耐镉细菌Delftia sp.B9对镉(Cd)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吸收积累Cd的影响,以两种水稻(华润2号、深两优5814)为材料,研究水稻在3种Cd胁迫浓度(0、0.01、0.1 mg·L^-1)下添加Delftia sp.B9菌液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积累Cd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浓度为0.1 mg·L^-1时,Delftia sp.B9产吲哚乙酸(IAA)能力与对照相比显著减少2.87 mg·L^-1,产铁载体相对含量下降17.34%。Cd胁迫浓度为0.1 mg·L^-1时,添加Delftia sp.B9菌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耐性系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Cd胁迫下添加Delftia sp.B9菌液的处理(T3)与对照(T1)相比能显著增加两种水稻幼苗的根长、株高、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添加Delftia sp.B9显著降低两种水稻幼苗根、茎、叶中Cd含量,使华润2号根、茎、叶中Cd含量分别降低63.81%、67.59%、70.84%,使深两优5814根、茎、叶中Cd含量分别降低75.95%、74.84%、80.81%。研究表明,耐镉细菌Delftia sp.B9可促进Cd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增加水稻幼苗叶绿素含量和株高,并降低根、茎、叶中Cd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ftia sp.B9 CD胁迫 铁载体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塘+人工湿地系统对灌溉水净化及稻米镉的阻控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寿涛 何钟响 +4 位作者 许蒙 李丹阳 罗海艳 刘孝利 铁柏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60-1068,共9页
为了降低灌溉水中Cd向农田中输入,减轻农田重金属Cd污染,降低稻米中Cd含量。本试验选取梭鱼草、狐尾藻、轮叶黑藻为材料,构建3级植物塘+人工湿地系统,研究其对湖南典型矿区Cd超标灌溉水(全量Cd浓度均值≈6.65μg·L^(-1))净化效果... 为了降低灌溉水中Cd向农田中输入,减轻农田重金属Cd污染,降低稻米中Cd含量。本试验选取梭鱼草、狐尾藻、轮叶黑藻为材料,构建3级植物塘+人工湿地系统,研究其对湖南典型矿区Cd超标灌溉水(全量Cd浓度均值≈6.65μg·L^(-1))净化效果及稻米Cd阻控效果,并分析灌溉水进出水浓度与干湿沉降通量对系统净化效果的影响及净化系统中湿地植物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梭鱼草、狐尾藻、轮叶黑藻3种水生植物对灌溉水中Cd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经系统净化后灌溉水中全量和可溶态Cd平均去除率分别高达70%和91%,可有效降低湿地系统中重金属Cd浓度并阻止灌溉水中Cd向稻田迁移。湿地进水Cd浓度易随降雨产生波动,但湿地系统对Cd的去除效果不受影响。降雨量与Cd湿沉降通量呈线性正相关,与Cd干沉降通量呈线性负相关。监测期间(2017年4月16日—2017年9月17日)该3级净化系统Cd输入总量为428.46 g,其中干沉降沉降量为20.52 g,湿沉降沉降量为57.60 g,系统有效截留Cd占输入总量的87.94%,干湿沉降作为外源Cd输入源之一,对净化系统的运行效果影响不显著。在湿地正常运行情况下,净化后灌溉区水稻根部、茎鞘、叶片、谷壳和糙米中的Cd含量与未净化灌溉区水稻相比分别下降了5.96、3.83、2.42、0.40 mg·kg^(-1)和0.12 mg·kg^(-1)。研究结果可为典型矿区Cd污染灌溉水净化、降低农田重金属输入量与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科学参考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塘 农田灌溉水 湿地植物 稻米 大气干湿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胁迫下水稻叶片SOD活性和MDA含量与糙米中Cd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彭鸥 叶长城 +4 位作者 刘玉玲 李丹阳 刘寿涛 罗海艳 铁柏清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3-240,共8页
以中嘉早17号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水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在不同浓度Cd胁迫下的变化,并探讨了其与水稻糙米Cd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水稻发育过程中,SOD活性和MDA含量与Cd胁迫浓度呈正相关。SOD活性... 以中嘉早17号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水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在不同浓度Cd胁迫下的变化,并探讨了其与水稻糙米Cd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水稻发育过程中,SOD活性和MDA含量与Cd胁迫浓度呈正相关。SOD活性变化趋势为分蘖期>乳熟期>孕穗期;MDA含量变化趋势为分蘖期>孕穗期>乳熟期,且水稻主要时期叶片SOD活性和MDA含量与糙米Cd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水稻 SOD活性 MDA含量 水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锰改性椰壳炭对土壤镉形态及水稻吸收积累镉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罗海艳 李丹阳 +4 位作者 刘寿涛 宋正国 刘玉玲 刘孝利 铁柏清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7-865,共9页
为研究椰壳炭(coconut shell biochar,简称"CSB")及铁锰改性椰壳炭(Fe-Mn modified coconut shell biochar,简称"FM-CSB")对土壤中Cd的钝化效果及对水稻吸收积累Cd的影响,采用室外水稻盆栽试验,比较了施加质量比为0... 为研究椰壳炭(coconut shell biochar,简称"CSB")及铁锰改性椰壳炭(Fe-Mn modified coconut shell biochar,简称"FM-CSB")对土壤中Cd的钝化效果及对水稻吸收积累Cd的影响,采用室外水稻盆栽试验,比较了施加质量比为0. 5%的CSB与质量比为0. 05%、0. 1%、0. 2%、0. 5%的FM-CSB对南方酸性污染稻田土壤pH、Cd的形态变化及水稻各部位吸收积累Cd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加CSB与FM-CSB均能提升土壤pH,当FM-CSB施加量高于0. 1%时效果显著(P<0. 05),施加0. 5%FM-CSB处理效果最好,且优于添加0. 5%的未改性CSB处理.相比于CK处理,施加CSB与FM-CSB处理均可使土壤中w(弱酸可溶态Cd)随着水稻的生长而逐渐降低,而w(可还原态Cd)、w(可氧化态Cd)与w(残渣态Cd)则呈升高趋势,其中0. 5%FM-CSB处理对土壤中w(弱酸可溶态Cd)的降低效果最佳.随着FM-CSB添加量的增加,水稻各部位及稻米中w(Cd)均逐渐降低,施加0. 5%FM-CSB时的降Cd效果最佳,可使水稻根、茎、叶、壳与糙米中w(Cd)比CK分别下降48. 66%、54. 64%、45. 11%、31. 64%与48. 94%,并增产39. 33%,而施加量同为0. 5%时的FM-CSB处理下的降Cd效果显著高于未改性的CSB.研究显示,施加0. 5%CSB与0. 05%~0. 5%的FM-CSB均可钝化土壤中Cd并降低水稻对Cd的吸收,且施加相同量的FM-CSB对Cd的钝化效果优于CSB.可见,FM-CSB可钝化土壤中Cd、降低其生物有效性,并减少Cd在水稻各部位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壳炭 铁锰改性 CD形态 钝化作用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塘+人工湿地+吸附池系统对灌溉水中痕量Cd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5
7
作者 何钟响 董思俊 +4 位作者 刘寿涛 李丹阳 彭鸥 刘孝利 铁柏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93-1302,共10页
为了降低灌溉水中Cd向农田输入,减轻农田土壤Cd污染,试验选取梭鱼草、狐尾藻、野茭白为材料,构建“植物塘+人工湿地+吸附池”系统,研究其对湖南典型矿区Cd超标灌溉水净化效果,并分析Cd在系统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2018年11月—2019... 为了降低灌溉水中Cd向农田输入,减轻农田土壤Cd污染,试验选取梭鱼草、狐尾藻、野茭白为材料,构建“植物塘+人工湿地+吸附池”系统,研究其对湖南典型矿区Cd超标灌溉水净化效果,并分析Cd在系统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2018年11月—2019年9月监测期间,进水全量Cd平均浓度为6.35μg·L^-1,经系统净化后灌溉水中可溶态Cd、悬浮态Cd及悬浮颗粒物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58%、90.37%和81.54%,构建的人工系统可有效降低灌溉水中Cd含量。进水口悬浮态Cd与悬浮颗粒物呈极显著正相关,悬浮颗粒物与进水流速呈显著正相关。灌溉水Cd输入总量为859.61 g,大气沉降Cd输入总量为95.34 g,处理系统拦截为865.52 g,各个单元拦截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一级植物塘(544.64 g)>三级人工湿地+吸附池(167.62 g)>二级植物塘(156.26 g)。3种湿地植物对Cd均有较好的富集效果,富集浓度随水流方向下降。一、二级植物塘底泥最大Cd浓度分别为11.05、4.75 mg·kg^-1,底泥中Cd弱酸可溶态比值较大,存在向水体解吸释放的风险。所构建的“植物塘+人工湿地+吸附池”净化系统可有效降低湖南典型矿区灌溉水中超标Cd含量,降低农田土壤Cd的灌溉输入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塘 灌溉水 CD 湿地植物 底泥沉积物 大气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