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舱室结构特征的水下爆炸冲击响应快速预报方法
1
作者 梁潇帝 刘寅东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7-216,共10页
提出一种水下近场非接触爆炸荷载作用下舰船结构冲击响应峰值快速预报新方法。建立多舱段舰船模型,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设计试验工况,每组工况在不同肋位横剖面处各层甲板、双层底内外底的典型位置布置样本测点,提取每组样本测点的... 提出一种水下近场非接触爆炸荷载作用下舰船结构冲击响应峰值快速预报新方法。建立多舱段舰船模型,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设计试验工况,每组工况在不同肋位横剖面处各层甲板、双层底内外底的典型位置布置样本测点,提取每组样本测点的冲击响应峰值,建立冲击响应峰值数据库。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优化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方法建立船体结构冲击响应峰值快速预报模型。分别将炸药参数(TNT(trinitrotoluene)当量、爆距、攻角),船体结构形式参数(甲板、横纵舱壁数量和位置等)和测点与炸点相对位置作为神经网络输入,以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位移作为神经网络输出进行训练。训练完成后对6组爆炸工况的冲击响应峰值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与现有有限元仿真预报方法相比该研究简单实用,与现有快速预报方法相比该研究考虑了船体结构形式特征对水下爆炸冲击响应的影响,更符合对船体结构水下爆炸冲击响应快速预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结构冲击响应 水下近场爆炸 冲击响应预报 NSGA-Ⅱ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型技术经济综合评判的DEA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寅东 李树范 +1 位作者 唐焕文 李纪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873-878,共6页
给出了使用DEA方法确定前沿生产面的原理对多方案多准则船型方案作相对有效性评判的方法.简述了DEA方法的原理,阐明了方法的技术、经济含义.应用O_2R和C_2GS_2模型对35000t载重量原油船和suezmax型油... 给出了使用DEA方法确定前沿生产面的原理对多方案多准则船型方案作相对有效性评判的方法.简述了DEA方法的原理,阐明了方法的技术、经济含义.应用O_2R和C_2GS_2模型对35000t载重量原油船和suezmax型油船的船型进行选优评判.计算分析结果表明,DEA方法用于船型多方案技术经济综合评判分析是有效的,计算结果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型论证 排序 最佳化 DEA 船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结构拓扑优化及其二次开发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寅东 卞钢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0-125,共6页
本文吸收了“基结构法”和“均匀化法”的思想,提出了“通过力传递的路径来构造拓扑”和“逐次去劣、两极分化”的拓扑优化新思路和方法,对有限元软件ANSYS的拓扑优化功能作了二次开发,拓展了ANSYS拓扑优化结构单元的适用种类,且不仅可... 本文吸收了“基结构法”和“均匀化法”的思想,提出了“通过力传递的路径来构造拓扑”和“逐次去劣、两极分化”的拓扑优化新思路和方法,对有限元软件ANSYS的拓扑优化功能作了二次开发,拓展了ANSYS拓扑优化结构单元的适用种类,且不仅可以求解连续结构的拓扑优化问题,还可以求解桁架结构的拓扑优化问题,编制了相应程序考证了连续体和桁架两种类型的典型算例,最后将此方法应用于一个船舶板架结构优化中,得到了预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分析 拓扑优化 APDL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江干线集装箱船船型论证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寅东 余秀丽 苏绍娟 《船海工程》 2011年第2期9-13,共5页
按照改善船舶技术经济性、提高航道和船闸通航效率原则,对西江干线新一代集装箱船型进行论证。采用划分典型航段、典型吨级的方法对西江干线集装箱船型进行优化,得到各航段的最佳船型。结果表明,最佳船型的技术和经济性能与现有优秀船... 按照改善船舶技术经济性、提高航道和船闸通航效率原则,对西江干线新一代集装箱船型进行论证。采用划分典型航段、典型吨级的方法对西江干线集装箱船型进行优化,得到各航段的最佳船型。结果表明,最佳船型的技术和经济性能与现有优秀船型相比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船型 船型论证 集装箱船 西江航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BA技术在船舶结构规范法设计软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寅东 邓波 《船舶》 2007年第4期61-63,68,共4页
介绍了船舶结构规范法设计软件中结构计算说明书自动输出功能实现的技术原理及编程方法:应用VBA技术对Word、Excel文件分别进行后台操作,然后实现两者文件的合并,统一以Word文件的形式输出。这对其他具有报表输出功能的软件系统开发有... 介绍了船舶结构规范法设计软件中结构计算说明书自动输出功能实现的技术原理及编程方法:应用VBA技术对Word、Excel文件分别进行后台操作,然后实现两者文件的合并,统一以Word文件的形式输出。这对其他具有报表输出功能的软件系统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BA WORD EXCEL 模板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LCC概念设计数学模型
6
作者 刘寅东 王世连 +2 位作者 李树范 常青 谢凤琴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1-315,共5页
通过收集VLCC总体性能资料和设计变换,依据船舶总体设计原理,运用数理统计分析的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船舶总体性能数学模型;包括主尺度、船形系数、重量、容积、稳性、吨位和干舷等.模型反映了VLCC船型最新发展并符合MA... 通过收集VLCC总体性能资料和设计变换,依据船舶总体设计原理,运用数理统计分析的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船舶总体性能数学模型;包括主尺度、船形系数、重量、容积、稳性、吨位和干舷等.模型反映了VLCC船型最新发展并符合MARPOL73/78公约的附则1的1992年修正案对VLCC船型的最新规定,能够满足VLCC船型论证和概念设计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型 数学模型 油船 概念设计 VLCC船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LCC概念设计系统
7
作者 刘寅东 李树范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02-707,共6页
阐述了超大型油船船型论证软件“VLCC概念设计系统”的系统设计和软件功能.该系统不仅能针对VLCC作船型优化设计、船型多方案技术经济变值分析及模糊综合评优排序、敏感性分析、航速预报,而且能支持具有船型设计经验的用户设... 阐述了超大型油船船型论证软件“VLCC概念设计系统”的系统设计和软件功能.该系统不仅能针对VLCC作船型优化设计、船型多方案技术经济变值分析及模糊综合评优排序、敏感性分析、航速预报,而且能支持具有船型设计经验的用户设计出综合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船型,从而为超大型油船概念设计提供了一种功能完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型论证 软件 超大型油船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平台的船舶三维协同设计流程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苏绍娟 刘寅东 刘晓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1年第2期353-356,共4页
分析了现代船舶设计制造的特点及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进行并行协同设计的必要性.同时对协同设计管理软件Windchill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应用,通过中间件构建了三维设计软件SolidWorks与Windchill的集成平... 分析了现代船舶设计制造的特点及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进行并行协同设计的必要性.同时对协同设计管理软件Windchill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应用,通过中间件构建了三维设计软件SolidWorks与Windchill的集成平台,并分析了其关键技术.结合船舶设计实例实现了三维协同设计的工作流程,为进一步对设计过程实施并行、动态、实时控制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WORKS WINDCHILL 协同设计 三维 工作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船坞实时配载模型及算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孙承猛 刘寅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7-861,共5页
探讨优化方法在浮船坞浮态实时调节中的应用.结合工程实际问题,依据静力学力平衡原理,以实际工程需要为目标,以各调节水舱实时水位为自变量,建立浮船坞实时配载优化模型.针对该模型,采用惩罚函数法求解,求解过程中运用了Pow e ll直接搜... 探讨优化方法在浮船坞浮态实时调节中的应用.结合工程实际问题,依据静力学力平衡原理,以实际工程需要为目标,以各调节水舱实时水位为自变量,建立浮船坞实时配载优化模型.针对该模型,采用惩罚函数法求解,求解过程中运用了Pow e ll直接搜索法和成功-失败法.计算结果表明,算法中搜索起点的改变会对调水方案有所影响,但最优目标值非常接近.同时,该方法简便可行,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该方法可以方便地考虑潮水水位变化对浮船坞浮态调节的影响,更适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规划 惩罚函数法 配载 浮态 浮船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溢油跟踪浮标水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天霖 刘寅东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86-990,共5页
为提高溢油浮标跟踪海上溢油油膜的精度,优化溢油浮标设计方案,针对溢油浮标跟踪油膜的水动力学机理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跟踪误差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溢油跟踪浮标的水动力平衡方程并求解,得到的结果包含油膜风系数、表面海水漂... 为提高溢油浮标跟踪海上溢油油膜的精度,优化溢油浮标设计方案,针对溢油浮标跟踪油膜的水动力学机理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跟踪误差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溢油跟踪浮标的水动力平衡方程并求解,得到的结果包含油膜风系数、表面海水漂流风生流系数以及海洋环境温度、风速、浮标几何形状、出水高度等影响溢油浮标跟踪效果的关键因素.根据溢油事故发生地的海况及溢油油膜本身的性质,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优的浮标设计方案,以达到最佳的跟踪效果.以METOCEAN公司的Argosphere型溢油浮标为例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并讨论了浮标跟踪精度与工作海况之间的关系,对溢油跟踪浮标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油 浮标 风系数 水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体结构快速建模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战翌婷 纪卓尚 +1 位作者 陈明 刘寅东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9年第1期37-40,共4页
通过对数字建模技术的研究,基于现代船舶设计方法,提出以类库表达为基础,以模块化设计为手段的船体结构快速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原型系统,将程序的集中控制能力、数据库的集成管理能力和数字化设计相结合,实现了全船结构数字化模... 通过对数字建模技术的研究,基于现代船舶设计方法,提出以类库表达为基础,以模块化设计为手段的船体结构快速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原型系统,将程序的集中控制能力、数据库的集成管理能力和数字化设计相结合,实现了全船结构数字化模型的快速建立和修改,获取此过程中的生产设计信息,可应用于船舶设计、制造、运营的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结构 快速建模 SOLIDWORKS VB.NET 数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并行协同设计平台功能构建及实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绍娟 刘寅东 +1 位作者 宋庆闯 刘晓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6-130,共5页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和三维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串行设计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船舶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中实现船舶并行协同设计方式已成为必然的选择。采用在windchill平台上利用java等开发技术对船舶并行协同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搭建...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和三维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串行设计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船舶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中实现船舶并行协同设计方式已成为必然的选择。采用在windchill平台上利用java等开发技术对船舶并行协同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搭建集成平台功能体系结构,实现远程处理机制,建立异构模型,进行组织结构管理、项目计划制定、执行监督管理以及文档管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船舶设计的并发性、一致性和响应性,使船舶设计模式的功效得以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设计 异构模型 项目管理 文档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艇管路系统抗冲击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沈中祥 刘寅东 郑婷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113,共6页
针对舰艇管路系统传统抗冲击元器件的缺陷与不足,设计了新型的抗冲击元器件,从结构上改进了普通元器件的约束方式,利用新型材料和新型弹性元件增强了抗冲击效果。同时对舰艇管路系统进行抗冲击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抗冲击元器件对管路... 针对舰艇管路系统传统抗冲击元器件的缺陷与不足,设计了新型的抗冲击元器件,从结构上改进了普通元器件的约束方式,利用新型材料和新型弹性元件增强了抗冲击效果。同时对舰艇管路系统进行抗冲击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抗冲击元器件对管路起到正常的约束和固定作用,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能够增强管路横向、垂向的抗冲击性能,有效降低套管及其约束管路处的应力,保护管路系统因局部应力过大而出现破损,可及时限制管路产生大的位移,保护管路不至于有较大的变形,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艇 管路系统 可调节 抗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溢油跟踪定位浮标参数分析及技术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瑞 刘寅东 +1 位作者 顾群 王云强 《船海工程》 2014年第4期101-103,106,共4页
为提高溢油浮标跟踪海上溢油油膜的精度,基于溢油浮标跟踪油膜的水动力学机理,对溢油浮标的尺寸、重量、海域位置等参数进行分析及优化,研究表明,可以根据浮标应用地理位置、海况及溢油油膜本身的性质,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优的浮标设计参数... 为提高溢油浮标跟踪海上溢油油膜的精度,基于溢油浮标跟踪油膜的水动力学机理,对溢油浮标的尺寸、重量、海域位置等参数进行分析及优化,研究表明,可以根据浮标应用地理位置、海况及溢油油膜本身的性质,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优的浮标设计参数,以提高溢油跟踪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油浮标 溢油跟踪 风系数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船体曲面模型建立方法及程序实现 被引量:9
15
作者 战翌婷 刘寅东 《船舶》 2006年第3期44-47,共4页
该文对应用实体造型技术建立船体曲面模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在So lidW orks建模环境中使用VB作为二次开发工具,通过应用程序实现了三维NURBS船体曲面模型的建立。并用实例验证了程序的适用性,为进一步建立数字化的船体曲面产品模型奠... 该文对应用实体造型技术建立船体曲面模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在So lidW orks建模环境中使用VB作为二次开发工具,通过应用程序实现了三维NURBS船体曲面模型的建立。并用实例验证了程序的适用性,为进一步建立数字化的船体曲面产品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虚拟设计 NURBS曲面 SOLIDWORKS VB 实体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体破损稳性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承猛 刘寅东 《中国海洋平台》 2005年第6期34-36,共3页
探讨了计算组合体破损浮态及稳性的一种方法。将复杂形状的组合体看作是由若干简单部分组成的整体,首先求解各部分的水下及水线面要素,然后进行组合得到组合体要素,再完成其破损浮态及稳性计算。计算时采用了格林公式积分方法。实例计... 探讨了计算组合体破损浮态及稳性的一种方法。将复杂形状的组合体看作是由若干简单部分组成的整体,首先求解各部分的水下及水线面要素,然后进行组合得到组合体要素,再完成其破损浮态及稳性计算。计算时采用了格林公式积分方法。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计算简便、可靠,且易于编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损稳性 破损浮态 组合体 船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船坞实时配载实用计算方法研究
17
作者 孙承猛 刘寅东 纪卓尚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9年第3期592-595,共4页
浮船坞通过调节压载水控制自身浮态从而保证正常工作状态是其使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针对手动调载操作烦琐、效率低的缺点,建立2种浮船坞实时配载优化模型,并研究探讨了与模型相适应的计算方法,包括惩罚函数法、乘子法以及解非线性方程... 浮船坞通过调节压载水控制自身浮态从而保证正常工作状态是其使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针对手动调载操作烦琐、效率低的缺点,建立2种浮船坞实时配载优化模型,并研究探讨了与模型相适应的计算方法,包括惩罚函数法、乘子法以及解非线性方程组法等.通过实例计算,一方面说明了本文方法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通过对模型及计算方法间的结果比较,说明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及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态 配载 优化方法 惩罚函数 乘子法 浮船坞 船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双壳油船容积模型及容积检验原理
18
作者 李树范 刘寅东 +3 位作者 谢凤琴 常青 孙振烈 徐中直 《中国海洋平台》 1995年第5期13-15,4,共4页
本文针对大型双壳油船(DW/=3.0—30.0万t)结构与分舱特点,分析了影响舱容主要因素、构造出货油区总容积与货舱容积模型的模式。通过型线系列变换、实际分舱、统计实船,计算出容积系数,进而建立出容积模型。同时,提出双壳油船容积检验原... 本文针对大型双壳油船(DW/=3.0—30.0万t)结构与分舱特点,分析了影响舱容主要因素、构造出货油区总容积与货舱容积模型的模式。通过型线系列变换、实际分舱、统计实船,计算出容积系数,进而建立出容积模型。同时,提出双壳油船容积检验原理及修改判断准则。新建模型符合双壳油船分舱特点,给出结果较符合实际,对确定大型双壳油船主尺度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壳油船 容积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船体曲面模型的信息获取与管理
19
作者 战翌婷 刘寅东 《造船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45,共4页
本文对船体曲面建模中信息的集成及管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在SolidWorks建模平台上建立三维NURBS船体曲面模型,使用V B面向对象语言开发了应用软件,从船体曲面模型中获取坐标信息及其他特征信息,并实现对模型中的设计和生产信息进行管理,... 本文对船体曲面建模中信息的集成及管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在SolidWorks建模平台上建立三维NURBS船体曲面模型,使用V B面向对象语言开发了应用软件,从船体曲面模型中获取坐标信息及其他特征信息,并实现对模型中的设计和生产信息进行管理,并通过实例予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 曲面 数学模型 信息获取 信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并行协同设计计划管理客户化研究
20
作者 苏绍娟 刘寅东 +1 位作者 宋庆闯 刘晓明 《造船技术》 2011年第6期48-50,55,共4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手工制定计划的方式逐步被实时动态的基于网络的计划方式所代替。分析了协同设计软件Windchill和专用计划软件Microsoft Project特点,将二者进行集成,在Microsoft Project中制定船舶设计计划,...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手工制定计划的方式逐步被实时动态的基于网络的计划方式所代替。分析了协同设计软件Windchill和专用计划软件Microsoft Project特点,将二者进行集成,在Microsoft Project中制定船舶设计计划,将其导出到Windchill系统中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计划的执行和监督控制,从而满足具有分布式、并行协同设计特点的计划管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协同设计 软件 计划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