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脾肾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探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容秀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5期91-92,共2页
代谢综合征(MS)又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S),与多种代谢相关疾病有密切的联系,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糖耐量减损或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等。本资料通过对代谢综合征的研究发现,脾肾与MS关系密切,而脾肾虚损、痰瘀阻滞是代谢综合... 代谢综合征(MS)又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S),与多种代谢相关疾病有密切的联系,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糖耐量减损或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等。本资料通过对代谢综合征的研究发现,脾肾与MS关系密切,而脾肾虚损、痰瘀阻滞是代谢综合征的根本病机,因此在治疗上应脾肾兼顾,整体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中医 痰饮 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加减对气虚型月经过多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容秀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4期84-85,共2页
补中益气汤是治疗气虚下陷的主要方剂,对月经过多气虚型的治疗也颇有奏效。其组成以补气补血为主,临床治疗月经过多应根据临床症状配伍化瘀止血、补肾健脾等方法,临床中也应注意实证发热等情况禁用本方。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月经过多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生长特性和药材产量的地理变异及其生态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永杰 刘容秀 +7 位作者 丁一明 王学森 缪晓素 商彤 李小丽 徐亮 张学文 魏胜利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1期53-59,62,共8页
目的:研究黄芩生长特性和药材产量的地理变异格局,探讨地理变异格局形成的生态学机制,为黄芩的优质高产栽培生产实践中的良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于采挖前测量株高、株幅、节间长度、一级分枝数和地径,在采挖黄芩药材后测量根长、芦头... 目的:研究黄芩生长特性和药材产量的地理变异格局,探讨地理变异格局形成的生态学机制,为黄芩的优质高产栽培生产实践中的良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于采挖前测量株高、株幅、节间长度、一级分枝数和地径,在采挖黄芩药材后测量根长、芦头直径、距芦头10 cm处直径、总侧根数(个)、和根鲜重(g),并用烘干法测其根干重。结果:(1)纬度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根鲜重呈显著负相关,地径与海拔因子呈极显著负相关;(2)年平均气温、年平均地面气温均与芦头直径、距芦头10 cm处直径、根鲜重呈显著正相关,年蒸发量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地径呈极显著正相关,日照时数与日照百分率均与黄芩根距芦头10cm处直径呈显著负相关;(3)株幅、一级分枝数、地径3项指标与黄芩药材的产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根长、芦头直径、距芦头10 cm处直径、根鲜重与黄芩药材的产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黄芩的生长特性和药材产量存在极为显著的地理变异,种源产地的气温因子是黄芩生长特性和药材产量地理变异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生长特性 地理变异 种源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年限及采收期对黄芩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缪晓素 宋国虎 +5 位作者 刘容秀 李小丽 徐亮 王文全 张学文 魏胜利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8期836-839,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年限及采收月份对黄芩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采收时间,为规范化种植和合理开发利用黄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试验布置田间试验,以采收年限为主因素,采收月份为副因素;采用HPLC测定黄芩中黄芩苷、黄...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年限及采收月份对黄芩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采收时间,为规范化种植和合理开发利用黄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试验布置田间试验,以采收年限为主因素,采收月份为副因素;采用HPLC测定黄芩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及千层纸素A的含量。结果:无论是二年生还是三年生黄芩,其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含量最高均出现在春季(5月中旬至6月中旬),而黄芩素、汉黄芩素和千层纸素A含量最高峰出现稍晚(6月中旬至7月中旬)。结论: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 5种成分含量最高均出现在5月到7月间,而且二年生和三年生黄芩中成分含量变化规律相近。此外,三年生黄芩药材中各个成分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均有所提高,但并不明显。因此,如果以这些成分作为黄芩药材质量的考核指标,春季是适宜的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栽培年限 采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荷斯坦奶牛FASN基因部分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任卫合 王丽萍 +1 位作者 刘容秀 张丽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7年第3期67-69,共3页
利用PCR-SSCP技术,对中国荷斯坦奶牛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基因第34外显子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存在A、B两种等位基因和AA、BB、AB三种基因型,其中等位基因A和B的频率分别为0.890 8和0.109 2,基因型AA、BB... 利用PCR-SSCP技术,对中国荷斯坦奶牛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基因第34外显子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存在A、B两种等位基因和AA、BB、AB三种基因型,其中等位基因A和B的频率分别为0.890 8和0.109 2,基因型AA、BB和AB的频率分别为0.908 0、0.011 5和0.195 4。A为优势等位基因,AA为优势基因型。群体遗传学分析发现,荷斯坦奶牛FASN基因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遗传杂合度(He)、遗传纯合度(Ho)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184 5、0.195 7、0.804 3和0.175 6。卡方检验表明,该群体已经极显著地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说明中国荷斯坦奶牛FASN基因exon34区存在遗传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N基因 基因多态性 PCR-SSCP 中国荷斯坦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Robina’百合叶片和根部抗氧化酶系统及根尖离子流速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容秀 崔金腾 张克中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77-83,共7页
【目的】为研究百合耐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方法】以百合‘Robina’为材料,用0(CK)、100、200、300、400 mmol/L的NaCl溶液处理,分别在处理3、6、9 d时,测定百合根系和叶片SOD、POD和CAT的活性,以及MDA含量,利用非损伤微测... 【目的】为研究百合耐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方法】以百合‘Robina’为材料,用0(CK)、100、200、300、400 mmol/L的NaCl溶液处理,分别在处理3、6、9 d时,测定百合根系和叶片SOD、POD和CAT的活性,以及MDA含量,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测定百合根尖Na^+、K^+、Ca^2+流速变化。【结果】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百合根系SOD、POD、CAT活性均先上升,在盐处理300 mmol/L时达到最高,随后下降;叶片中三种酶活性在处理第6天随盐浓度升高均表现为持续上升趋势,第3天和第9天基本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变化,数值总体不如根系高;MDA含量随着盐胁迫的加重持续上升。盐处理24 h后,Na^+和K^+均明显外流,Ca^2+为内流,三者流速随盐处理浓度加大基本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结论】低盐胁迫下,百合抗氧化酶系统被激活来适应逆境,且直接接触土壤的根系比叶片对盐胁迫更为敏感;百合根系受到盐胁迫后,Na^+、K^+、Ca^2+等离子跨膜运输通道被触发,来重新构建离子平衡,缓解盐离子毒害;但是高盐胁迫可能会破坏植株自身抗氧化酶系统,离子平衡通道跨膜运输可能受阻,导致植株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盐胁迫 抗氧化酶系统 离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活动的影响:作用机理与实证分析
7
作者 李健 刘容秀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8-88,共11页
本文以2009—2020年沪深A股2462家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企业金融资产持有和金融渠道获利双重视角出发,实证检验我国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无论从企业金融资产持有角度还是从企业金融渠道获利角度衡量... 本文以2009—2020年沪深A股2462家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企业金融资产持有和金融渠道获利双重视角出发,实证检验我国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无论从企业金融资产持有角度还是从企业金融渠道获利角度衡量企业金融化,均发现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活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融资约束、现金持有在企业金融资产持有和企业创新活动之间存在遮掩效应,现金持有在企业金融渠道获利和企业创新活动之间存在遮掩效应,融资约束、盈利能力在企业金融渠道获利和企业创新活动之间存在中介效应,盈利能力在企业金融资产持有和企业创新活动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企业金融化在创新技术依赖程度、企业成长性、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资本结构方面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金融化 创新活动 异质性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