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发现的陈大悲广播剧理论与创作 |
刘家思
刘璨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正史笔调与现实讽喻——论鲁迅小说《理水》的大禹原型及其思想指向 |
刘家思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3
|
打开《阿Q正传》的新窗口--论邹七嫂形象 |
刘家思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4
|
坚定的唯物史观和强烈的文化自信——论鲁迅对大禹文化的信仰及其对大禹精神的传播 |
刘家思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5
|
中外剧场性概念的偏失与辩正 |
刘家思
|
《文化艺术研究》
|
2011 |
7
|
|
6
|
大禹治水统摄下的女娲—涂山氏原型的融合与变形——论小说《补天》的文本症候、文化原型及其思想意蕴 |
刘家思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7
|
浅析广播剧《“七·二八”的那一天》的艺术成就 |
刘家思
刘璨
|
《影剧新作》
|
2017 |
1
|
|
8
|
生命体验与诗性描写——评郭保林的《阅读大西北》 |
刘家思
黄志刚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9
|
浅论石凌鹤的抗战广播剧《烈妇》 |
刘家思
|
《影剧新作》
|
2014 |
1
|
|
10
|
魏金枝1920年代的一个笔名及其作品考论 |
刘家思
潘怡萱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1
|
文学感性与学术理性的润化和融通——论刘跃进散文创作的艺术策略 |
刘家思
|
《汉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
2023 |
0 |
|
12
|
新发现的应修人五篇诗文考论 |
刘家思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3
|
从剧场性看曹禺戏剧文体的范式意义 |
刘家思
|
《文化艺术研究》
|
2012 |
0 |
|
14
|
展望与期盼——对21世纪曹禺研究的思考 |
刘家思
|
《宜春学院学报》
|
2002 |
0 |
|
15
|
江西“五个一工程”戏剧研究 |
刘家思
|
《宜春学院学报》
|
2003 |
0 |
|
16
|
论鲁迅对魏金枝小说创作的影响 |
刘桂萍
刘家思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7
|
凄冷与新鲜——刘忠诚的小说创作印象 |
王萍涛
卢学英
刘家思
|
《宜春学院学报》
|
2003 |
1
|
|
18
|
中国校园戏剧教育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以浙江省为例 |
刘璨
刘家思
|
《影剧新作》
|
2015 |
1
|
|
19
|
论区域文化融合对袁雪芬领军改革越剧的影响 |
刘桂萍
刘家思
|
《戏剧之家》
|
2018 |
0 |
|
20
|
生活、生命与精神——论晓风长篇小说《湖山之间》的思想蕴含 |
刘璨
刘家思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