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驻波超声对浮选气泡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卫东 靳立章 +2 位作者 涂亚楠 刘定桦 徐志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740-2745,共6页
随着低阶煤开采量和采煤机械化程度的增加,低阶煤泥产量和灰分也不断增加,导致大量的低阶煤煤泥无法回收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超声浮选结合了多种调控方法处理低阶煤,能够有效提高选择性及浮选效果。通过高速摄像系统,揭... 随着低阶煤开采量和采煤机械化程度的增加,低阶煤泥产量和灰分也不断增加,导致大量的低阶煤煤泥无法回收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超声浮选结合了多种调控方法处理低阶煤,能够有效提高选择性及浮选效果。通过高速摄像系统,揭示了驻波声场中的气泡聚集过程及该过程的带煤情况,探究了驻波声场中的微泡产生及其作用,结合驻波声场中微泡附着的选择性探究和柱选试验结果,研究了100 kHz驻波超声对柱选的影响,分析了驻波声场在整个柱选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将驻波超声加入柱选后,可以强化低阶煤煤泥柱选效果。精煤产率、可燃体回收率和浮选完善指标分别达到了21.93%,30.52%和23.77%,均高于常规柱选,精煤灰分为11.13%,比常规柱选低1.07%。驻波声场中的气泡有规律地聚集,在趋于稳定后,气泡聚集体以条纹状聚集态分布在整个驻波声场中,气泡聚集是驻波声场与扩散声场最明显的区别。声场驱动力提供了能量,促进了煤颗粒与气泡之间的碰撞。微泡可作为煤颗粒与其他气泡之间的“介质”,在很短的时间内促进气泡聚并,形成煤-泡聚集体,且该过程具有一定选择性。煤-气泡聚集体的形成提高了精煤产率、可燃体回收率和浮选完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波超声 浮选气泡 超声频率 微泡 气泡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陕北半焦粉生产气化型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玉君 王继伟 刘定桦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9-121,共3页
陕北半焦行业产生的大量的半焦粉主要用作民用燃料,一直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基于成型炼焦工艺,对利用陕北半焦粉配黏结性烟煤生产气化型焦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了肥煤、1/3焦煤的配比以及几种黏结剂对型焦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 陕北半焦行业产生的大量的半焦粉主要用作民用燃料,一直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基于成型炼焦工艺,对利用陕北半焦粉配黏结性烟煤生产气化型焦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了肥煤、1/3焦煤的配比以及几种黏结剂对型焦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淀粉或羧甲基纤维素黏结剂,肥煤配比33%或1/3焦煤配比38%时所得到的型焦强度符合常压固定床气化炉用煤要求,半焦粉配适量肥煤或1/3焦煤成型后干馏可以得到质量较好的气化型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焦粉 成型 气化 型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化细渣的恒温干燥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涂亚楠 刘定桦 +5 位作者 王仪蓉 彭百勤 何浩 闫昱洁 王伟 林祥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8-164,共7页
煤气化细渣的高持水性严重影响了其资源化利用。本文通过研究煤气化细渣的表观形貌(SEM)、主要元素分布(EDS)和孔隙结构(BET),明确了其持水性强(64.64%)的根本原因。通过不同温度下的恒温干燥实验,研究了煤气化细渣恒温干燥过程中的干... 煤气化细渣的高持水性严重影响了其资源化利用。本文通过研究煤气化细渣的表观形貌(SEM)、主要元素分布(EDS)和孔隙结构(BET),明确了其持水性强(64.64%)的根本原因。通过不同温度下的恒温干燥实验,研究了煤气化细渣恒温干燥过程中的干燥动力学,构建了各干燥温度下的Logarithmic恒温干燥动力学模型。干燥温度从80~120℃,样品恒温干燥过程中的等效水分扩散系数De值介于0.0025~0.0048。温度越高,De值越大,水分越容易从颗粒内部扩散到外部,干燥越易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细渣 恒温干燥 干燥动力学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化细渣综合利用与碳灰分离技术现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瑞梅 刘定桦 +4 位作者 何浩 闫舜龙 闫昱洁 任冠霖 涂亚楠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5-182,共8页
介绍了煤气化细渣的产生机制及主要特性,综述了近年来细渣用于建材、高附加值材料、掺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明确了细渣中残碳和无定形硅铝氧化物等是煤气化细渣资源化利用和高附加值利用的物质基础,进而分析了预先进行碳灰分离对细渣高... 介绍了煤气化细渣的产生机制及主要特性,综述了近年来细渣用于建材、高附加值材料、掺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明确了细渣中残碳和无定形硅铝氧化物等是煤气化细渣资源化利用和高附加值利用的物质基础,进而分析了预先进行碳灰分离对细渣高值化、深度化加工利用的价值和重要性,讨论了目前泡沫浮选法、重选法、筛分(分级)法等对细渣进行碳灰分离的效果,指出了粒度分布细、孔结构发达,以及残碳与灰渣间相互嵌布、熔融、包覆等是造成细渣综合利用困难、加工成本高、难以规模化利用的主要因素。基于现有研究及应用实践水平,提出优化煤气化工艺过程和相应设备,尽可能提高碳转化效率,减少残碳在固体残渣中的富集是从本质上解决煤气化细渣处理处置难题的途径,而对存量问题宜采用清洁、环保、低成本的填埋技术、土壤修复技术和制备建材技术等已经过规模化验证的方法,并对高效率分离技术、高性能材料制备技术等应通过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示范验证,通过政策、市场引导的方式拓展其利用范畴,从而实现相关优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发展之路,最终解决煤气化细渣的处理处置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固废 煤气化细渣 综合利用 残碳 矿物加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