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为融合目标的“泵与泵站”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与示例
1
作者 刘宏远 方程冉 +2 位作者 颉亚玮 韩莹 方以晨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11期I0005-I0012,共8页
文章以浙江工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泵与泵站”课程为例,分析了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和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学校定位的关系。进行了“泵与泵站”课程一节课教学设计的具体示例,构建了包括理论学习、专业知识拓展两个层次的教学内容体... 文章以浙江工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泵与泵站”课程为例,分析了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和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学校定位的关系。进行了“泵与泵站”课程一节课教学设计的具体示例,构建了包括理论学习、专业知识拓展两个层次的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讲授、问题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学情和学习目标的分析,针对教学内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制定课程学习目标,实现了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专业课的学习方法;通过离心泵基本方程式的讨论,学习了解决工程问题的一般思路以及创新意识培养;通过拓展和研讨专业知识相关内容,初步体会专业的自豪感以及责任感。文章为“泵与泵站”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和模式,以实现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的融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能力 素质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添加对苏打盐碱稻田耕层土壤肥力和酶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周妍宏 刘宏远 +2 位作者 王辰 刘芯彤 金明姬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5-332,共8页
开垦原盐碱荒地为试验稻田,设置4个磷石膏添加量处理,分别为0(CK)、15(G15)、30(G30)和45t/hm2(G45),研究了磷石膏添加对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碱稻田耕层土壤肥力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磷石膏处理(G15、G30和G45)的土壤有机碳(SOC... 开垦原盐碱荒地为试验稻田,设置4个磷石膏添加量处理,分别为0(CK)、15(G15)、30(G30)和45t/hm2(G45),研究了磷石膏添加对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碱稻田耕层土壤肥力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磷石膏处理(G15、G30和G45)的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有效磷(AP)、碳氮比(C/N)和碳磷比(C/P)分别较CK处理提高14.59%~42.86%、14.11%~33.25%、11.62%~26.41%、15.53%~115.47%、0.66%~7.55%和4.43%~10.78%,各指标的最大增幅来自G45处理。(2)不同种类土壤酶的活性在各处理间差异明显,脲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和碱性磷酸酶在G45处理中活性最高,蔗糖酶在G30处理中活性最高,纤维素酶在CK处理中活性最高;随着磷石膏添加量的增加,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持续增大,纤维素酶、碱性磷酸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先减小后增大,最小值均出现在G15处理;土壤酶活性综合指数表现为G45>CK>G30>G15。(3)磷石膏添加条件下,TN、SOC、AP和TP含量对酶活性影响最大(Pseudo-F≥4.6,P<0.05);磷石膏通过改变TN和SOC含量间接影响纤维素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通过改变TN含量间接影响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综上,磷石膏添加显著提高苏打盐碱稻田耕层土壤肥力,进而通过改变TN和SOC含量间接重塑不同种类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土壤酶综合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打盐碱稻田 磷石膏 土壤肥力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超滤膜在大型给水厂的应用与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魏恒 余文庆 +1 位作者 朱林勇 刘宏远 《净水技术》 2024年第1期43-49,139,共8页
浙江省某地两个大型水厂(J水厂和T水厂)的生产规模分别为2.0×10^(5)m^(3)/d和5.0×10^(5)m^(3)/d,其运行时间分别为2年和7年,均采用浸没式超滤膜为核心净水工艺。文章结合两个水厂的实际运行情况,研究和总结了两个水厂的运行... 浙江省某地两个大型水厂(J水厂和T水厂)的生产规模分别为2.0×10^(5)m^(3)/d和5.0×10^(5)m^(3)/d,其运行时间分别为2年和7年,均采用浸没式超滤膜为核心净水工艺。文章结合两个水厂的实际运行情况,研究和总结了两个水厂的运行管理经验,得到如下结论:膜运行方面,两水厂膜进水浑浊度日常在0.15~4.25 NTU,台风季偶有短时13.6~35.2 NTU的情况下,膜出水浑浊度一直稳定在0.1 NTU以下,2μm以上的颗粒数偶有检出;膜污染控制方面,物理清洗时两水厂均在产水中间阶段进行一次气冲清洗,可有效缓解膜污染;化学清洗时发现J水厂仅采用柠檬酸清洗效果好,T水厂采用先次氯酸钠、后柠檬酸清洗效果好;水厂设计方面,J水厂泵吸式产水整体能耗高达27 kW·h/km^(3),T水厂虹吸式产水最低能耗仅为13 kW·h/km^(3),有效降低了能耗;运行管理方面,扩大清水池容积可有效解决因清水池调蓄能力不足导致的超滤膜长时间超负荷运行的问题;同时在膜池的进水管上增设膜前加氯点,保证出水余氯质量浓度稳定在0.2 mg/L左右可有效解决藻类滋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超滤 膜污染 化学清洗 净水工艺 水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UV/H_(2)O_(2)去除对乙酰氨基酚工艺中Br^(-)的影响及其转化规律
4
作者 汪伟 颉亚玮 刘宏远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43-151,共9页
Br^(-)是水和废水中常见的卤素离子,在高级氧化过程(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AOPs)中通过形成不同种类的Br相关物种来发挥多种作用。在Br^(-)存在条件下,采用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 AAP)模拟废水进行UV/H_(2)O_(2)对其降... Br^(-)是水和废水中常见的卤素离子,在高级氧化过程(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AOPs)中通过形成不同种类的Br相关物种来发挥多种作用。在Br^(-)存在条件下,采用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 AAP)模拟废水进行UV/H_(2)O_(2)对其降解效能、机理以及Br^(-)转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UV/H_(2)O_(2)降解AAP过程中,最佳去除率达到99.1%,但Br^(-)的加入抑制了AAP的降解和矿化,O~·_(2)和OH~·是UV/H_(2)O_(2)降解含Br^(-)的AAP模拟废水中主要活性物质,贡献率分别为45.5%和34.0%。当Br^(-)存在时,中性条件下,AAP降解速率最快,其一级动力学常数为0.048 4 min~(-1);其中活性溴物种(reactive bromide species, RBSs)对AAP降解的贡献率为14.1%。自由基浓度模拟结果表明,Br^(·-)_(2)可能在有机溴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H_(2)O_(2)的直接还原作用导致Br^(-)转化率仅为18.0%。此外,由于溴自由基的加成,容易生成一些具有生态毒性的副产物,并通过分析溴代产物推测了AAP的降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H_(2)O_(2) 降解效能 影响因素 Br^(-)转化 动力学模拟 自由基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源不同原水配比对南方某水厂运行情况的影响
5
作者 王蕾 王佳函 +2 位作者 樊丞越 张嘉恩 刘宏远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10期66-71,共6页
针对J水厂的钱塘江、千岛湖水双水源供水格局,分析了不同水源混合比对水厂混合原水水质、出厂水水质、水厂混凝剂、消毒剂、聚丙烯酰胺(PAM)消耗及制水电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上年同期相比,千岛湖优质原水比例的升高提高了水厂的原水水... 针对J水厂的钱塘江、千岛湖水双水源供水格局,分析了不同水源混合比对水厂混合原水水质、出厂水水质、水厂混凝剂、消毒剂、聚丙烯酰胺(PAM)消耗及制水电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上年同期相比,千岛湖优质原水比例的升高提高了水厂的原水水质,浑浊度和高锰酸盐指数分别降低26.18%和12%。另外,当混合原水中千岛湖水源水量达到95%以上时,出厂水浑浊度最大下降50%,制水电耗下降25.30%、混凝剂消耗下降60.29%,次氯酸钠消耗最大下降23.82%,而污泥产量、处理的PAM药耗较混合比为25%时下降66.91%、65%左右,水厂运行更加经济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 钱塘江 千岛湖 水质 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间隔和填料组合对生物滞留设施净化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王琦 颉亚玮 +2 位作者 王永 谢宇菲 刘宏远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143-151,共9页
降雨间隔和填料是生物滞留设施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在不同降雨间隔(2、7 d和15 d)和不同进水污染物负荷条件下,研究了3种不同组合方式填料的生物滞留设施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降雨间隔对NO-3-N的去除效果影响最... 降雨间隔和填料是生物滞留设施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在不同降雨间隔(2、7 d和15 d)和不同进水污染物负荷条件下,研究了3种不同组合方式填料的生物滞留设施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降雨间隔对NO-3-N的去除效果影响最大,降雨间隔越久,越不利于NO-3-N的去除,甚至出现去除率为负的现象;长降雨间隔(15 d)下,CODCr去除率有所降低;氨氮和TP的去除效果受降雨间隔影响较小。锰砂+麦饭石+沸石+土壤混合填料与其余两种组合方式填料相比,能够提升生物滞留设施的抗干旱能力和抗污染物负荷冲击能力,在高降雨间隔(15 d)下能保持较优的CODCr去除率(90%左右)和较稳定的NO-3-N去除能力,在不同污染物负荷下NO-3-N去除率较优(4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杭州地区生物滞留设施合理设计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设施 组合填料 降雨间隔 污染物负荷 雨水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消毒技术在水厂的应用及工程实例
7
作者 张刚 刘浩东 +5 位作者 吴辉 沈东春 马云涛 樊丞越 严嘉明 刘宏远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196-203,共8页
与氯消毒、臭氧消毒等化学消毒相比,紫外线(ultraviolet,UV)消毒具有广谱灭菌、消毒接触时间短、不使用化学药剂、不会产生消毒副产物、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点。浙江某水厂供水能力为20万m^(3)/d,工艺采用UV+次氯酸钠联合消毒工艺,... 与氯消毒、臭氧消毒等化学消毒相比,紫外线(ultraviolet,UV)消毒具有广谱灭菌、消毒接触时间短、不使用化学药剂、不会产生消毒副产物、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点。浙江某水厂供水能力为20万m^(3)/d,工艺采用UV+次氯酸钠联合消毒工艺,充分利用UV消毒技术无消毒副产物的优势以及次氯酸钠消毒的持续消毒能力。工程应用中设定UV剂量为40.00 mJ/cm^(2),UV穿透率为90.00%,实际UV剂量为48.99 mJ/cm^(2)。UV消毒后,菌落总数为未检出。补加氯量与常规投量相比下降约30%,UV消毒的应用可以在降低化学药剂投加成本的同时兼顾饮用水化学和生物安全性。工程的成功应用为相同类型的水厂消毒工艺的升级改造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消毒 次氯酸钠 联合消毒工艺 消毒副产物 水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宏远 张燕 +1 位作者 沈东升 朱荫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7-309,共3页
为了研究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效果,在对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研究基础上,以COD表示有机物质量浓度的变化,建立了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系统对COD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至试验的145 d时,系统的... 为了研究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效果,在对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研究基础上,以COD表示有机物质量浓度的变化,建立了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系统对COD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至试验的145 d时,系统的COD已降至100 mg/L以下,不需要处理即可直接排放;模型的模拟值与系统的实测值基本一致,可以预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的出水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填埋场系统 有机物降解 动力学模型 生活垃圾 有机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宏远 朱荫湄 +1 位作者 沈东升 岳春雷 《浙江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7-11,23,共6页
对生活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性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填埋时间等环境条件对渗滤液水质变化的影响,表明了渗滤液成分的复杂性。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填埋场 渗滤液 水质 填埋时间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对渗滤液水质的稳定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宏远 沈东升 朱荫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7-109,共3页
针对传统卫生填埋场(R1)、渗滤液直接回流填埋场(R2)和渗滤液污染物浓度高等问题,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方法,对两相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R3)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相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R3)中,由于产酸细菌与产甲烷细菌... 针对传统卫生填埋场(R1)、渗滤液直接回流填埋场(R2)和渗滤液污染物浓度高等问题,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方法,对两相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R3)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相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R3)中,由于产酸细菌与产甲烷细菌分别在不同的装置中,因而解决了酸积累的中间产物抑制问题,加快了有机物的降解过程,同时使出水渗滤液的CODCr和NH3--N始终稳定在12000mg·L-1和500mg·L-1以下,为渗滤液的后续处理工艺提供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填埋场系统 渗滤液水质 稳定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试验研究——土地填埋技术的发展与改良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宏远 王伟业 +1 位作者 沈东升 朱荫湄 《浙江林业科技》 2003年第2期12-15,共4页
对回灌型填埋场进行改良,采用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消纳生活垃圾,试验表明,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具有稳定时间短,渗滤液CODCr浓度远低于传统的土地填埋场,给后续的渗滤液处理系统的设计及运行带来极大的便利。
关键词 生活垃圾 生物反应器 填埋场 土地填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黄壤坡面径流冲刷过程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郭继成 张科利 +2 位作者 董建志 代加兵 刘宏远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2-1108,共7页
径流冲刷和分离土壤是土壤坡面侵蚀产沙的必要途径和重要过程,准确预测径流分离土壤过程对完善土壤侵蚀物理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变坡钢槽,在不同坡度(8.8%~46.6%)和流量(0.5~2.5Ls-1)组合下,研究了西南地区坡面土壤... 径流冲刷和分离土壤是土壤坡面侵蚀产沙的必要途径和重要过程,准确预测径流分离土壤过程对完善土壤侵蚀物理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变坡钢槽,在不同坡度(8.8%~46.6%)和流量(0.5~2.5Ls-1)组合下,研究了西南地区坡面土壤分离速率与坡度、流量以及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单位水流功率的关系,对比了相同流量典型坡度组合下黄壤与黄土的分离速率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黄壤坡面径流分离速率随坡度和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坡度和流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能够很好地预测径流分离土壤的速率值(R2=0.9)。水流功率和单位水流功率与径流分离速率呈现较好的幂函数关系,决定系数比较接近(R2=0.83、0.79);而水流剪切力预测黄壤分离速率较差(R2=0.18)。黄土坡面径流分离土壤的速率明显大于黄壤坡面,且二者分离速率差异随坡面冲刷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尽管坡度、流量、水流功率和单位水流功率均可以很好地预测径流分离土壤的速率,且回归方程形式与国内他人研究相差不大,但方程中表征土壤可蚀性的系数相差较大,体现了黄壤坡面侵蚀过程及其受径流影响作用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壤 径流分离速率 水动力参数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控制对策及去除技术 被引量:28
13
作者 张燕 陈英旭 刘宏远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3-184,共2页
对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危害、来源进行了阐述,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修复和去除技术,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尤其是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控制对策 硝酸盐 地下水 污染控制 去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弃土场坡面产流特征及过程模拟 被引量:5
14
作者 董建志 张科利 +1 位作者 刘宏远 王维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57,共5页
公路弃土场坡面径流的模拟对流域水资源评价和道路侵蚀模型的构建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同雨强(0.6~2.79mm/min)的人工降雨试验,对不同坡度(19.4%~78.1%)弃土场坡面及坡度为30.6%的弃土场施工道路的坡面径流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公路弃土场坡面径流的模拟对流域水资源评价和道路侵蚀模型的构建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同雨强(0.6~2.79mm/min)的人工降雨试验,对不同坡度(19.4%~78.1%)弃土场坡面及坡度为30.6%的弃土场施工道路的坡面径流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雨强下(0.6mm/min)径流显著受到土壤干容重及小区坡度的影响,而随雨强的增加,坡度及土壤干容重对径流的影响逐渐被降雨所覆盖。使用Green-Ampt入渗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公路弃土场坡面径流,模型有效系数达0.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弃土场 GREEN-AMPT入渗模型 径流过程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水泥外加剂在BZ25-1油田固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同友 刘宏远 +3 位作者 彭雷 蔡久能 黄嘉华 林恩平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0,共3页
配制一种满足现场固井技术要求的水泥浆,往往需要四五种外加剂来调节,而不同的外加剂混在一起会互相影响,产生相容性的问题,给现场配制水泥浆和固井作业带来很多困难。研究开发出了多功能油井水泥外加剂。该外加剂是一种合成共聚物,它... 配制一种满足现场固井技术要求的水泥浆,往往需要四五种外加剂来调节,而不同的外加剂混在一起会互相影响,产生相容性的问题,给现场配制水泥浆和固井作业带来很多困难。研究开发出了多功能油井水泥外加剂。该外加剂是一种合成共聚物,它含有大量的对水泥颗粒具有分散和吸附作用的基团,用该外加剂配制出的水泥浆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和稳定性,游离液的控制能力强。多功能油井水泥外加剂具有降失水、分散减阻和自调凝功能,抗盐、抗钻井液污染。经现场应用表明,用多功能外加剂配制出的水泥浆过渡时间短,强度发展快,具有较强的防窜能力,配合单级双封工艺,可用于长封固井段固井;该体系具有低失水、低游离液、抗海水和抗钻井液污染的能力,应用简便,性能稳定,适应能力强。在BZ251油田19口常规定向井的固井中,经过CBL检测,所有油层封固井段的声幅值小于10%,固井一次优质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作业 油田 水泥浆 钻井液 油井水泥 水泥外加剂 定向井 多功能 分散 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宁蒙段塌岸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静 代加兵 +2 位作者 刘宏远 舒安平 张科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8-51,共4页
选取黄河宁蒙段青铜峡至头道拐河段作为研究区域,以1 km为单位将全河段划分为835段,采用2010年TM遥感影像、2006—2010年黄河水文资料并结合Google影像,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塌岸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对黄河宁蒙段两岸的塌岸危险性进行评... 选取黄河宁蒙段青铜峡至头道拐河段作为研究区域,以1 km为单位将全河段划分为835段,采用2010年TM遥感影像、2006—2010年黄河水文资料并结合Google影像,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塌岸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对黄河宁蒙段两岸的塌岸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右岸塌岸危险性高于左岸,在三湖河口至头道拐段塌岸危险性高的河段以凹岸段为主;塌岸危险性较高的河段集中在银川至石嘴山段、乌海至磴口段以及昭君坟水文站附近河段,危险性最大的河段在昭君坟附近;在青铜峡水文站以下50 km河段和石嘴山水文站至乌海市乌达区的峡谷河段塌岸危险性最低;左右岸在石嘴山至巴彦高勒河段塌岸危险性的变化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塌岸 危险性评价 黄河宁蒙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组织中Mcl-1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静 吕小梅 +2 位作者 杨玉华 刘焱 刘宏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Mcl-1在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80例结肠癌组织标本及癌旁(距离癌组织边缘10 cm以上)正常结肠组织标本45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cl-1蛋白表达,分析Mcl-1蛋白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 目的观察Mcl-1在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80例结肠癌组织标本及癌旁(距离癌组织边缘10 cm以上)正常结肠组织标本45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cl-1蛋白表达,分析Mcl-1蛋白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Mcl-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22.22%,两者比较,P<0.05。结肠癌组织中Mcl-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结论 Mcl-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检测Mcl-1蛋白表达有助于结肠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Mcl-1蛋白 免疫组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宁蒙河段塌岸侵蚀现场监测及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代加兵 刘宏远 +1 位作者 戴海伦 张科利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68,共6页
河岸崩塌是河流泥沙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其崩塌量的监测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是理解水沙运移规律、准确预测河流侵蚀淤积状况的基础。通过GPS-RTK测量技术对黄河重点河段(毛不拉河段、陶乐河段)进行汛期和非汛期的定期观测,并提出了河岸崩... 河岸崩塌是河流泥沙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其崩塌量的监测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是理解水沙运移规律、准确预测河流侵蚀淤积状况的基础。通过GPS-RTK测量技术对黄河重点河段(毛不拉河段、陶乐河段)进行汛期和非汛期的定期观测,并提出了河岸崩塌量与土地利用类型、河型、岸高等之间的定性关系。结果表明:GPS-RTK技术在河岸崩塌研究中简单易行,经济高效;毛不拉与陶乐段存在严重的河岸崩塌现象,汛期的崩塌量要大于非汛期塌岸量;毛不拉孔兑塌岸严重,塌岸量随着汛期与非汛期变化,而且汛期时孔兑的水流侵蚀作用对黄河河岸影响较小;河流塌岸量与河岸土地利用有明显关系,河流弯曲度与塌岸量呈现正相关,塌岸量较大时岸高与单位长度塌岸量呈正相关,塌岸量较小时两者关系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崩塌 GPS-RTK 塌岸量 塌岸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中常见离子对催化还原去除硝酸盐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燕 刘宏远 陈英旭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71-1075,共5页
采用间歇式完全混合反应器对催化还原硝酸盐进行试验性研究,考察了水中共存离子对硝酸盐还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l-、SO42-对硝酸盐的去除效率没有产生影响,而HCO-3的存在,则会导致硝酸盐的去除效率降低,最终形成的副产物NH+4浓度增... 采用间歇式完全混合反应器对催化还原硝酸盐进行试验性研究,考察了水中共存离子对硝酸盐还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l-、SO42-对硝酸盐的去除效率没有产生影响,而HCO-3的存在,则会导致硝酸盐的去除效率降低,最终形成的副产物NH+4浓度增加;水中的阳离子对硝酸盐的去除效率则以下列次序增加:K+<Na+<Ca2+<Mg2+,副产物氨氮的浓度则以上述同样的次序降低。Fe3+、Mn2+的存在也会导致水中氨氮浓度的增加,不利于硝酸盐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催化还原 离子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氯化对流动电流混凝投药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燕 刘宏远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5期585-587,共3页
通过试验探讨了预氯化工艺对流动电流检测值的影响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 ,预氯化对流动电流检测值的影响作用与氯离子的影响作用相同 ,并没有产生特殊的干扰现象 。
关键词 水处理 预氯化 流动电流 混凝投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