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宏侠 孙玉满 +4 位作者 谷守琦 李红民 杨俊泉 汪宏斌 徐艺东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5期1321-1325,F0002,共6页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受体(EPO-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唐山市协和医院、唐山市人民医院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手术切除的126例NSCLC EPO与EPO-R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受体(EPO-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唐山市协和医院、唐山市人民医院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手术切除的126例NSCLC EPO与EPO-R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NSCLC患者中EPO阳性率为59.5%(75/126),高、中、低分化阳性率分别为27.7%,54.0%,74.1%,低分化者阳性率高于中、高分化者(P〈0.01);Ⅰ~Ⅱ期阳性率为37.1%,Ⅲ~Ⅳ期为68.1%(P〈0.01);淋巴结转移者(63.3%)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者(35.3%)(P〈0.01)。EPO表达阴性者中位生存期为65个月,EPO表达弱阳性至中度阳性者中位生存期为26个月,EPO强阳性者为10个月(P〈0.01)。NSCLC患者中EPO-R阳性率为78.6%(99/126)。高、中、低分化阳性率分别为38.9%,74.0%,94.8%,低分化和中分化者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者(P〈0.01);Ⅰ~Ⅱ期阳性率为40.0%,Ⅲ~Ⅳ期为93.4%(P〈0.01);淋巴结转移者(80.7%)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者(64.7%)(P〈0.01)。EPO-R表达阴性者中位生存期为69个月,EPO-R表达弱阳性至中度阳性者中位生存期为49个月,EPO-R强阳性者为11个月(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EPO表达(P〈0.01)、EPO-R表达(P〈0.01)均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EPO和EPO-R高水平表达与NSCLC侵袭转移相关,EPO和EPO-R高表达与NSCLC预后不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骶韧带切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丽 王靖雯 +2 位作者 刘宏侠 彭存旭 盛修贵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骶韧带切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2006年9月至2008年3月对32例子宫腺肌病行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骶韧带切断术,其中12例同时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电灼术。随...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骶韧带切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2006年9月至2008年3月对32例子宫腺肌病行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骶韧带切断术,其中12例同时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电灼术。随访术后病人痛经缓解情况及子宫体积、月经量。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痛经完全及明显缓解28例,部分缓解3例,有效率96.9%。子宫体积平均缩小55.39%(P<0.05),月经量明显减少。结论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骶韧带切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腺肌病 子宫动脉阻断 宫骶韧带切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大学生网瘾行为的矫治与戒断 被引量:3
3
作者 詹筱茹 刘宏侠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20-22,共3页
对于网络成瘾行为而言,有效的自我调节是通过一套能促进和保持习惯改变的心理亚功能而发挥作用。自我效能作为个体运用能力解决问题的信心,它决定着人们在行动中的努力和坚持程度。随着自我效能理论在临床心理学领域的成功应用,高校教... 对于网络成瘾行为而言,有效的自我调节是通过一套能促进和保持习惯改变的心理亚功能而发挥作用。自我效能作为个体运用能力解决问题的信心,它决定着人们在行动中的努力和坚持程度。随着自我效能理论在临床心理学领域的成功应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帮助网瘾学生矫治对自我效能预期的认知评估来源,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引导大学生走出网络成瘾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 网瘾 戒断与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镇痛泵留置时间临床观察
4
作者 孙琳 张玉英 +1 位作者 刘宏侠 孔凡荣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280-281,共2页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使用硬膜外持续式镇痛泵24h及48h对排尿情况、镇痛效果、胃肠功能恢复及阴道流血情况的影响。方法 172例产妇均经硬膜外麻醉镇痛,术毕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其中试验组94人,对照组78人。试验组术后留置镇痛...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使用硬膜外持续式镇痛泵24h及48h对排尿情况、镇痛效果、胃肠功能恢复及阴道流血情况的影响。方法 172例产妇均经硬膜外麻醉镇痛,术毕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其中试验组94人,对照组78人。试验组术后留置镇痛泵24h,对照组留置48h。术后随访72h观察指标包括排尿情况、腹部切口疼痛、胃肠功能恢复、阴道流血量、哺乳次数。结果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24h及48h对排尿及腹部切口疼痛影响无明显差异,而将镇痛泵留置时间缩短至术后24h可明显缩短术后肠排气时间,哺乳次数增加,阴道流血减少,促进产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镇痛 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单克隆抗体枝联聚乳酸体外扩增树突状细胞的应用
5
作者 陈艳飞 顾春森 刘宏侠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5期287-289,共3页
目的研究聚乳酸枝联CD40单克隆抗体在树突状细胞(DC)培养中的作用,从而对三维立体培养有深入的认识,为体外扩增树突状细胞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鼠抗人CD40单克隆抗体对DC的诱导效应,观察聚乳酸枝联CD40单克隆抗体诱导的树突状细胞数... 目的研究聚乳酸枝联CD40单克隆抗体在树突状细胞(DC)培养中的作用,从而对三维立体培养有深入的认识,为体外扩增树突状细胞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鼠抗人CD40单克隆抗体对DC的诱导效应,观察聚乳酸枝联CD40单克隆抗体诱导的树突状细胞数量及生物学功能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普通悬液培养体系树突状细胞数量(5.43±33.31)×10~8比较,实验组三维立体培养系统树突状细胞数量(8.22±25.25)×10~8扩增(P〈0.05)。实验组三维立体培养系统在6、9 d促进人树突状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2b(IL-12b)量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更加能促进人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促进其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上调。结论通过CD40单克隆抗体与聚乳酸支架枝联建立的三维立体培养系统,有利于树突状细胞数量的扩增及其功能的增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单克隆抗体 聚乳酸支架 三维立体培养系统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