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校园湿地农耕文化规划设计与价值传承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钱晓虎 刘守赞 +1 位作者 王晴 董杜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1-918,共8页
湿地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高校校园湿地景观是开展高等院校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其建设规模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弘扬农耕文化的主要载体。本文以浙江农林大... 湿地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高校校园湿地景观是开展高等院校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其建设规模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弘扬农耕文化的主要载体。本文以浙江农林大学校园湿地中农耕文化园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湿地景观中融入农耕文化主题,传承农耕文化价值,论述湿地中农耕文化的传承原则和传承意义。“农耕文化园”是以“农·瓜果长廊”为主轴,建设以“农·文化体验区”“农·遗传育种区”和“农·栽培植保区”为板块的“一廊三区”,集教学实践、科普体验和文化传承为一体。调查结果表明,“农耕文化园”建成后承担的课程数量增加了36门(如智慧设施园艺、园艺设施学、设施作物栽培学等)、涉及专业数量增加了2个(智慧农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培养本科生人数增幅达110%,本科生一作论文数量增加350%,一类竞赛国家级奖项实现了从0到12的明显突破,考研升学率增长了近2倍;年度承担中小学生研学期数和人数提高2倍以上,举办大型活动次数(如丰收节、薯类科技文化节、嫁接大赛等)增加2倍,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本文提出了农林校园保护文化资源、利用自然风貌、设计文化展览、打造文化体验、复原传统节日、建设专业团队的湿地公园建设实践路径,对湿地公园传承农耕文化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校园 湿地 规划设计 价值传承 农耕文化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梁坡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守赞 郭胜利 白岩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0-494,共5页
通过对比分析陕西省王东沟流域梁坡地上农地、果园、人工林地、草地和苜蓿Medicago sativa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及其在土壤剖面上分布差异,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园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比农地低2.2%,人工林地... 通过对比分析陕西省王东沟流域梁坡地上农地、果园、人工林地、草地和苜蓿Medicago sativa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及其在土壤剖面上分布差异,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园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比农地低2.2%,人工林地、草地和苜蓿地分别比农地高25.3%,17.1%和11.6%;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在土壤剖面上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在剖面上的分布特征不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全氮与土壤有机碳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黄土高原沟壑区 梁坡 土壤有机碳 土地利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素吸附特性演变及其与土壤磷素形态、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47
3
作者 郭胜利 党廷辉 +1 位作者 刘守赞 郝明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9,共7页
在黄土旱塬区长期试验(1985-1997年)中,选取对照(不施肥,CK)、磷肥(P2O5 60 kg/hm2,P)、氮肥(N 120kg/hm2,N)、氮磷(N,120 kg/hm2,P2O5,60 kg/hm2,NP)、氮磷有机肥(N 120 kg/hm2,P2O560 kg/hm2,有机肥75 t/hm2,NPM),种植方式为冬小... 在黄土旱塬区长期试验(1985-1997年)中,选取对照(不施肥,CK)、磷肥(P2O5 60 kg/hm2,P)、氮肥(N 120kg/hm2,N)、氮磷(N,120 kg/hm2,P2O5,60 kg/hm2,NP)、氮磷有机肥(N 120 kg/hm2,P2O560 kg/hm2,有机肥75 t/hm2,NPM),种植方式为冬小麦连作的5种有代表性的施肥处理,研究了石灰性土壤磷素吸附特性的演变及其与土壤磷素形态、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P素的最大吸附量(Qm),1997年对照(CK)、N处理比1985年分别提高了18%和14%;而P、NP和NPM处理分别降低了26%、13%和24%。吸附能常数(k值)随时间延长,对照和N处理相对稳定,P和NP处理呈升高趋势,而NPM处理有降低趋势。土壤磷素吸附饱和度(DPS)和零净吸附磷浓度(EPC0)对照和N处理随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P、NP和NPM处理呈升高趋势。Qm与Ca8-P、Al-P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01),与Ca2-P、Pe-P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Ca2-P、有机磷含量变化与土壤DPS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EPC0只与有机磷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Qm、DPS和EPC0变化与SOC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磷素吸附 磷形态 土壤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紫单色光处理对三叶青生理及总黄酮含量时空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守赞 蒋玲苔 +5 位作者 张韵 顾依雯 韩敏琪 李姗 王红珍 白岩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5-894,共10页
三叶青作为“新浙八味”之一的药材,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和退热等临床效果,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三叶青生长在林间荫蔽环境,其活性成分合成、生长发育、生理变化等均会受到林下短波光调控。为明晰短波光对三叶青品质及生理变... 三叶青作为“新浙八味”之一的药材,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和退热等临床效果,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三叶青生长在林间荫蔽环境,其活性成分合成、生长发育、生理变化等均会受到林下短波光调控。为明晰短波光对三叶青品质及生理变化的调控规律,本文选择了蓝光和紫光单色光作为处理光源,以白光作为对照,分别处理7 d、15 d、30 d、45 d和60 d,测定三叶青总黄酮含量、黄酮代谢合成酶活性、生理生化指标(光合色素、抗逆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初生代谢可溶物),以期探讨三叶青黄酮代谢和生理生化变化对短波光条件的响应及规律。结果表明:持续的单色短波光处理,使三叶青处于轻度胁迫状态,蓝光处理后三叶青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其中叶片含量为137.75 mg·g^(-1),块根中为149.00 mg·g^(-1);紫光处理使叶片和块根中的苯丙氨酸酶活性[96.50 U·g^(-1)(FW)、109.47 U·g^(-1)(FW)]和叶片中查尔酮异构酶活性[65.17 U·g^(-1)(FW)]均达最高,蓝光处理块根中的查尔酮合成酶活性最高,为46.76 U·g^(-1)(FW)。此外,光合色素、抗逆能力和可溶性物质对短波光的响应均有差异,与白光相比,蓝光和紫光均可促进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本研究的结果可为光调控三叶青品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蓝光 紫光 总黄酮 黄酮合成关键酶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强处理对三叶青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徐琳煜 刘守赞 +5 位作者 白岩 丁恒 胡晓甜 吴学谦 许海顺 郑炳松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7-475,共9页
为探讨适宜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生长的光强环境,并为其人工栽培和林下栽培提供基础,以2年生三叶青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对它们进行不同梯度的遮光处理,梯度设置为全光照(ck),遮光30%,50%,70%和90%,研究光强对三叶青不同生育时期... 为探讨适宜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生长的光强环境,并为其人工栽培和林下栽培提供基础,以2年生三叶青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对它们进行不同梯度的遮光处理,梯度设置为全光照(ck),遮光30%,50%,70%和90%,研究光强对三叶青不同生育时期(快速生长期与高温缓慢生长期)的光合特性的影响。采用体积分数为95%乙醇浸提法测定三叶青叶片中光合色素,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系统测定仪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C_i)和蒸腾速率(T_r)等指标,计算光饱和点(L_(SP)),光补偿点(L_(CP)),量子效率(A_(QE)),暗呼吸速率(R_d)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并拟合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在不同生育时期变化不大;多数光合指标亦随遮光程度增加而呈现增长趋势,多在遮光70%时达到最大值之后下降,且快速生长期(P_n为4.19μmol·m^(-2)·s^(-1),G_s为53.54mol·m^(-2)·s^(-1),T_r为0.98 mmol·m^(-2)·s^(-1),L_(SP)为340.49μmol·m^(-2)·s^(-1),A_(QE)为0.18 mol·mol^(-1),R_d为1.20μmol·m^(-2)·s^(-1),P_(max)为5.34μmol·m^(-2)·s^(-1))比高温缓慢生长期(P_n为1.74μmol·m^(-2)·s^(-1),G_s为17.53 mol·m^(-2)·s^(-1),T_r为0.36 mmol·m^(-2)·s^(-1),L_(SP)为159.28μmol·m^(-2)·s^(-1),A_(QE)为0.06 mol·mol^(-1),R_d为0.70μmol·m^(-2)·s^(-1),P_(max)为2.45μmol·m^(-2)·s^(-1))数值高41.67%~67.26%;C_i和L_(CP)呈现先下降后趋于稳定趋势,表明高温缓慢生长期的强光、高温、低湿等环境条件使其光合活跃度下降,对植株生长产生胁迫。综合试验结果得出结论,不同生育时期三叶青均在遮光度70%的条件下生长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三叶青 遮光 光合色素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叶片对干旱胁迫的光谱特征响应 被引量:6
6
作者 徐琳煜 刘守赞 +4 位作者 白岩 张汝民 丁恒 吴学谦 郑炳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9-727,共9页
白术根茎膨大初期对轻度的土壤水分缺失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但是过度干旱会抑制其根茎膨大及成分积累,因此,无损伤诊断该时期白术是否受到干旱胁迫至关重要。本文以2年生白术为试验材料,在根茎膨大初期控制土壤水分,形成不同程度的干旱胁... 白术根茎膨大初期对轻度的土壤水分缺失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但是过度干旱会抑制其根茎膨大及成分积累,因此,无损伤诊断该时期白术是否受到干旱胁迫至关重要。本文以2年生白术为试验材料,在根茎膨大初期控制土壤水分,形成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利用Uni Spec-SC光谱分析仪测定其光谱反射率,并结合光合色素含量,探讨白术叶片光谱特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规律,为利用光谱参数监测白术生长状况提供技术依据。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可见光区域(400~750 nm)白术叶片光谱反射率升高,说明其光能吸收利用能力下降;但在750~1 000 nm的近红外波段,光谱反射率则逐渐平稳,在1 000 nm处,干旱胁迫下的全部叶片反射率均低于对照。微分光谱在680~750 nm间差异明显,并与叶绿素含量在700~750 nm间呈显著相关。同时,大多数光谱参数与色素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尤其类胡萝卜指数(mCRI)、色素归一化指数(PSNDb)、红边位置(λ_(red))、红边幅值(D_(λ_(red)))、红边面积(S_(red))与之呈极显著相关(P<0.01)。从上述结果可知,微分光谱680~750 nm可作为检测白术是否受到干旱影响的主要监测波段,红边参数、类胡萝卜指数及色素归一化指数可以作为重要指标,快速、准确、无伤害诊断白术受干旱胁迫程度。本研究结果可为应用反射光谱进行白术干旱胁迫程度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干旱胁迫 光谱特征 光谱反射率 光合色素 光谱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青研究和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9
7
作者 李者 周昌和 +7 位作者 杜向标 刘守赞 白岩 蒋玲苔 王嘉一 潘洁渝 楼莹莹 郑炳松 《浙江林业科技》 2020年第6期87-92,共6页
中药三叶青即药用植物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清热和抗病毒效果。通过整合文献、分析相关网络数据和实地考察等方法,整理并总结了2009-2019年三叶青研究和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近十年来... 中药三叶青即药用植物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清热和抗病毒效果。通过整合文献、分析相关网络数据和实地考察等方法,整理并总结了2009-2019年三叶青研究和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近十年来,三叶青产业发展迅速,其药理、药化研究逐步深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存在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野生资源稀缺、引种和种植混乱、民众接受度不高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科学研究力度,科学种植、精深加工,科研和产业联动,增加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研究进展 产业现状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阴对浙北地区七叶一枝花生理生化指标及皂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文 刘守赞 +4 位作者 耿东杰 顾依雯 李者 潘洁渝 白岩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2-81,共10页
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Franch.)Hara]为药材重楼的药源植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抗炎等作用;野生七叶一枝花生于海拔1800~3200 m林下,目前已资源匮乏,人工栽培尚不成规模,同时,七叶一枝花生长受光强影响显著... 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Franch.)Hara]为药材重楼的药源植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抗炎等作用;野生七叶一枝花生于海拔1800~3200 m林下,目前已资源匮乏,人工栽培尚不成规模,同时,七叶一枝花生长受光强影响显著,强度不适时植株易萎蔫死亡,因此,研究遮阴处理对人工培育优质七叶一枝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6年生的七叶一枝花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遮阴条件(70%、80%、90%),对重楼皂苷含量、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可溶性物质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探究遮阴程度对七叶一枝花中皂苷成分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重楼皂苷含量与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性(P<0.05),与叶绿素a/b、CAT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在遮阴80%的处理下,重楼皂苷含量最高(重楼皂苷Ⅰ为1.45 mg∙g^(-1),重楼皂苷Ⅵ为2.52 mg∙g^(-1),重楼皂苷Ⅶ为3.22 mg∙g^(-1),总重楼皂苷为7.19 mg∙g^(-1));同时该遮阴下各项光合色素指标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11.28 mg∙g^(-1))均为最高,POD(2.89 U∙g^(-1)∙min^(-1))和SOD(105.01 U∙g^(-1)∙min^(-1))活性最低,MDA(11.90μmol∙g^(-1))和脯氨酸(FP,8.88 mg∙g^(-1))含量最低。综上所述,不同的遮阴程度对七叶一枝花中重楼皂苷含量和初生代谢影响较大;其中80%遮阴处理有利于其重楼皂苷合成和积累,有利于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提高;较高或较低遮阴对七叶一枝花生长和重楼皂苷的含量均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七叶一枝花人工栽培措施及获得优质药材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阴处理 七叶一枝花 重楼皂苷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林业局香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
9
作者 刘守赞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0-150,共1页
由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组织申报的“香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国家林业局(林科发[2013]173号)批准成立。该中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主体,整合浙江省内相关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组建成立,着重围绕香榧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 由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组织申报的“香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国家林业局(林科发[2013]173号)批准成立。该中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主体,整合浙江省内相关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组建成立,着重围绕香榧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科学研究,示范与推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局 香榧 浙江省 生物技术 企业组建 科研院所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