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土改如何盘活农村“沉睡的资本”——专访宋洪远、刘守英两位农村经济专家
1
作者 孙博 刘守英 宋洪远 《国土资源》 2015年第3期11-17,共7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随后的一年中,有关农村土地制度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关注三农问题,并且提出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随后的一年中,有关农村土地制度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关注三农问题,并且提出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同时分类实施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 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土地制度 资本 专家 土地流转 农村集体 土地经营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融资与财政和金融风险——来自东部一个发达地区的个案 被引量:241
2
作者 刘守英 蒋省三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共7页
研究目的:研究地方政府经营土地的风险和防范措施。研究方法:实地调查。研究结果:土地融资成为地方政府财政和城市化资金的重要来源。研究结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和城市外延扩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预算内靠城... 研究目的:研究地方政府经营土地的风险和防范措施。研究方法:实地调查。研究结果:土地融资成为地方政府财政和城市化资金的重要来源。研究结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和城市外延扩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预算内靠城市扩张带来的产业税收效应,预算外靠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名副其实的“土地财政”;追求土地收益最大化及以土地抵押融资是政府储备土地的真实宗旨;新一轮的城市扩张主要由银行资金投放支撑,而银行贷款又是通过土地撬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融资 土地财政 金融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制度变革与经济结构转型——对中国40年发展经验的一个经济解释 被引量:107
3
作者 刘守英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0,共10页
研究目的:学术界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创造的"经济奇迹"有各种解释,但存在很大争议。本文从土地制度角度,分析了制度安排与变迁对经济结构历史转型的作用。研究方法: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方法。研究结果:在政府... 研究目的:学术界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创造的"经济奇迹"有各种解释,但存在很大争议。本文从土地制度角度,分析了制度安排与变迁对经济结构历史转型的作用。研究方法: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方法。研究结果:在政府主导发展权下,独特的土地制度安排及其变革创造了地方政府以地谋发展模式,土地制度租金创造的资本成为推动结构变革的重要力量。研究结论:中国的结构转变阶段与该阶段的土地制度改革高度相关,大致分为4个阶段:1981—1994年,为土地权利开放开启改革以后的工业化阶段;1995—2002年,为以地谋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2003—2008年,为以地生财的城市化阶段;2008—2016年,为以地融资的城市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改革 结构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制秩序与地权结构——百年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守英 颜嘉楠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4,共14页
研究目的:从土地权利与社会秩序的关系视角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土地制度变革提供政治经济学解释。研究方法:基于文献和政策梳理的制度变迁研究。研究结果:(1)中国共产党以土地革命发动农民群体,打破以精英结盟维稳为主导逻辑的社会秩... 研究目的:从土地权利与社会秩序的关系视角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土地制度变革提供政治经济学解释。研究方法:基于文献和政策梳理的制度变迁研究。研究结果:(1)中国共产党以土地革命发动农民群体,打破以精英结盟维稳为主导逻辑的社会秩序,使中国社会进入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整体体制秩序;(2)在整体体制秩序中,国家构建自上而下渗透与统合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控制土地权利,为国家工业化进行资本积累;(3)当整体体制的推行对整体秩序的维系产生威胁,国家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起点,调整体制安排,进行朝向权利开放的改革来平衡国家与社会的利益;(4)讨论了中国朝向现代土地制度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可能路径。研究结论:土地制度变迁与社会秩序转型息息相关,土地问题始终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百年 土地制度变迁 制度分析 社会秩序 体制秩序 地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制度与农民权利 被引量:68
5
作者 刘守英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0年第3期1-9,共9页
中央根据我国人多地少、耕地数量税减和质量严重退化的严峻形势 ,要求制定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据此 ,《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然而 ,任何一种土地制度的实行 ,都离不开切实保障农... 中央根据我国人多地少、耕地数量税减和质量严重退化的严峻形势 ,要求制定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据此 ,《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然而 ,任何一种土地制度的实行 ,都离不开切实保障农民权利。文章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实质出发 ,通过对农民土地权利的现状、中央政府的政策努力两方面阐释 ,分析了土地政策执行结果存在不尽人意之处 ,建议今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应从土地制度的基础结构入手进行较大改造 ,即改现行土地产权框架中的土地集体所有、农户使用的“两级”构造为农户排他性地对土地行使永久的、可转让和可继承的产权 ;改现行农业收益税为土地税 ,杜绝以各种名目向土地摊负 ;重构农村基层组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农民 权利 中国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二元土地权利制度与土地市场残缺——对现行政策、法律与地方创新的回顾与评论 被引量:89
6
作者 刘守英 《经济研究参考》 2008年第31期2-12,共11页
本文从法律、政策和地方创新三个视角回顾了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进程和面临的问题。中国的土地制度因不同用途沿着不同的路径演化:农地制度无论是地方创新还是政策和法律的制定都朝着强化土地物权和以农户为主体的市场交易方向发展,而非... 本文从法律、政策和地方创新三个视角回顾了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进程和面临的问题。中国的土地制度因不同用途沿着不同的路径演化:农地制度无论是地方创新还是政策和法律的制定都朝着强化土地物权和以农户为主体的市场交易方向发展,而非农地制度却在朝着强化地方政府垄断和土地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同一块土地因用途改变而导致土地权利结构改变和利益分配方式变化,是现行土地制度的最主要缺陷。政策创新的基点是:在规划控制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盘活宅基地市场;探索征地中对失地农民的财产补偿办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土地制度,让农民以土地财产权利参与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权利制度 中国农村改革 二元土地制度 现代化进程 现行政策 市场残缺 法律 土地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绩效的微观土地制度基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农业绩效》评介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守英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5-110,共6页
1引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世界各国制度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制度变革与绩效分析也是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过去40多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实现了从农业集体化体制转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制的制... 1引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世界各国制度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制度变革与绩效分析也是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过去40多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实现了从农业集体化体制转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制的制度变革[1],经历了从农民对农地产权的博弈与国家的还权于民,到国家稳定农民土地承包关系与实行农地确权的过程[2]。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选择与变迁始终坚持在集体所有基础制度框架下演化,从产权配置视角看,经历了从最初的集体所有权到集体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再到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的“三权分置”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所有权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制度变革 发展经济学 产权配置 制度经济学 农业集体化 农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县宅基地制度改革实践与创新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守英 熊雪锋 《中国土地》 2018年第3期10-13,共4页
作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和全国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四川省泸县通过宅基地取得和成员权保障、宅基地有偿退出及使用、节余宅基地的市场化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为探索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农民财产性权益的实现、城乡融合、乡村产业发... 作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和全国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四川省泸县通过宅基地取得和成员权保障、宅基地有偿退出及使用、节余宅基地的市场化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为探索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农民财产性权益的实现、城乡融合、乡村产业发展和村庄转型提供了一定的制度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制度创新 宅基地 泸县 实践 抵押贷款 城乡融合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松江区家庭农场调查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守英 《上海农村经济》 2013年第10期7-12,共6页
2007年以来,上海市松江区在高度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探索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经营方式,培养农业经营者,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2012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赴松江区开展专题调研,对松江区浦南三个... 2007年以来,上海市松江区在高度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探索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经营方式,培养农业经营者,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2012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赴松江区开展专题调研,对松江区浦南三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新浜、泖港、叶榭)进行具体解析,与松江区委及农口领导、基层干部、农户、家庭农场以及服务组织负责人进行了实地访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上海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农业经营者 现代农业发展 农村经济研究 松江区 经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看待两大引擎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守英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共1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工业化、城镇化成为推动经济高增长的两大引擎。到2011年,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率分别达到46.8%和51.3%。据估算,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带动人均GDP增加633元。在高速工业化、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起到了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工业化、城镇化成为推动经济高增长的两大引擎。到2011年,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率分别达到46.8%和51.3%。据估算,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带动人均GDP增加633元。在高速工业化、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土地的有效供给保障了经济高增长,土地的低成本推动了高速工业化,土地的资本化促进了快速城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擎 经济高增长 城镇化进程 工业化率 理性 城市化率 人均GDP 快速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土地看中国经济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守英 《国土资源》 2017年第4期4-19,共16页
土地问题几乎每天都有人在讨论,有搞政治的、搞经济的、搞法律的、做投资的;有认真研究问题的,也有搞名堂的。为什么那么热?因为它不仅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密切,而且与整个国民经济缚着在一起。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土地问题 利益关系 国民经济 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农业转型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守英 《南方农业》 2014年第5Z期22-26,共5页
伴随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国的农业份额大幅下降,农业投入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农业发展方式出现根本改变。在农业发展模式变革的同时,农业经营制度和相关制度安排也在发生急速变革,土地流转加快,经营规模在适度扩大,经营主体在坚... 伴随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国的农业份额大幅下降,农业投入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农业发展方式出现根本改变。在农业发展模式变革的同时,农业经营制度和相关制度安排也在发生急速变革,土地流转加快,经营规模在适度扩大,经营主体在坚持家庭经营的前提下呈现多元化格局,农民专业合作进入历史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模式 农业转型 土地流转 经营规模 家庭经营 农业经营 土地生产率 耕地规模 农业机械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创新是节地制度的实现基础
13
作者 刘守英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11,共2页
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建设和创新,实际上是落实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和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真正抓手。过去20多年,土地一直作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可这套模式的弊端已经显露无疑。
关键词 制度创新 经济发展方式 集约用地制度 土地利用方式 发动机 节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解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格局的建议
14
作者 刘守英 《中国土地》 2008年第11期41-41,共1页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主要精神目标是城乡一体化,改革的中心工作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全会精神为土地制度改革,消除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格局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契机。下一步的工作应该是围绕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具体的改革举措和法律修改建议。
关键词 二元土地制度 城乡一体化 土地制度改革 城乡二元结构 三中全会 中心工作 改革举措 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国土空间演进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耿慧志 沈洁 +9 位作者 刘守英 吴宇哲 沈迟 桂华 王明田 彭震伟 李京生 张立 陈晨 陈琳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34,共7页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国土空间演进有深刻影响2019年8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修改的《土地管理法》,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供了国家法律支持,也标志着建设用地市场再次开启了国有、集体"双轨运...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国土空间演进有深刻影响2019年8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修改的《土地管理法》,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供了国家法律支持,也标志着建设用地市场再次开启了国有、集体"双轨运行"的局面。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市场化 《土地管理法》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双轨运行 建设用地市场 空间演进 国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取得制度研究 被引量:156
16
作者 高圣平 刘守英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37,共7页
研究目的:检讨现行宅基地使用权的初始取得制度,为中国相关制度的设计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法经济学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中国现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过分强调行政审批在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取得中的作用。基于宅基地使... 研究目的:检讨现行宅基地使用权的初始取得制度,为中国相关制度的设计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法经济学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中国现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过分强调行政审批在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取得中的作用。基于宅基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属性,应当按照他物权取得的基本原理重构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取得制度,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人的地位,并在公示方法上采用占有和登记两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宅基地 宅基地使用权 初始取得 物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权法》视野下的《土地管理法》修改 被引量:36
17
作者 高圣平 刘守英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10,共8页
研究目的:《物权法》施行后,《土地管理法》修改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物权法》是以不动产(其中主要是土地)为核心构建起来的规则体系,其施行无疑会对同样以土地为... 研究目的:《物权法》施行后,《土地管理法》修改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物权法》是以不动产(其中主要是土地)为核心构建起来的规则体系,其施行无疑会对同样以土地为调整对象的《土地管理法》造成重大影响。《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应秉承公法与私法合一的理念,厘清法律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公权主体和私权主体地位,分别修改和完善相关规则,全面贯彻《物权法》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法学 土地管理法修改 土地权利体系 土地征收 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 土地登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规划管理体制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18
作者 刘守英 《国土资源》 2014年第7期14-14,共1页
土地节约集约问题,根本是一个制度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土地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改变土地外延发展、价格扭曲导致的粗放利用以及政府以地谋发展冲动产生抑制,将能真正起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作用。随着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节约集约问题,根本是一个制度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土地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改变土地外延发展、价格扭曲导致的粗放利用以及政府以地谋发展冲动产生抑制,将能真正起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作用。随着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土地用途和规划管制制度必须跟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管理体制 土地用途 集约利用 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燃烧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守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4期300-300,307,共2页
阐述了富氧燃烧技术的理论基础,详细介绍富氧燃烧技术在节能和环保上的作用,对富氧燃烧技术的未来进行展望,指出富氧燃烧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将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富氧燃烧 节能减排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