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软弱夹层复合层状试样力学行为及能量演化特性研究
1
作者 刘学伟 雷俊强 +3 位作者 刘滨 姚文杰 白纪成 刘泉声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40,共15页
工程中广泛存在的复合层状围岩的软弱层几何特征(倾角和厚度)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至关重要。为研究软弱层厚度及倾角对复合层状岩体的力学行为影响,首先,开展了含不同软弱层倾角(0°、30°、45°、60°)和厚度(1、2、3、... 工程中广泛存在的复合层状围岩的软弱层几何特征(倾角和厚度)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至关重要。为研究软弱层厚度及倾角对复合层状岩体的力学行为影响,首先,开展了含不同软弱层倾角(0°、30°、45°、60°)和厚度(1、2、3、4 cm)的复合层状岩体试样的单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软弱层倾角增加,试样的峰值强度和弹性应变能密度逐渐下降,但下降幅度随厚度的增加而降低,同时试样破坏模式由非层理面内张拉或整体破坏转为层理内滑移破坏;随着软弱层厚度的增加,试样的峰值强度逐渐减小,试样的破坏模式由沿层理面滑移转为层理面滑移与轴向劈裂的组合破坏模式。其次,通过最大信息系数分析表明,软弱层的厚度和倾角分别为试样力学特性与能量特性的主控制因素。最后,基于能量理论分析并结合峰前弹性应变能比和耗散能比,发现软弱层的不同倾角和厚度导致能量释放模式不同,进而影响试样的破坏模式和强度特征。研究结果揭示了软弱层对复合层状围岩的重要影响规律,对类似岩体的稳定性分析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层状岩石 软弱层 几何关系 力学特征 能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岩石横观各向同性蠕变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2
作者 朱元广 王璇尧 +3 位作者 刘滨 刘学伟 薛皓元 耿志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5-1108,共14页
我国中西部深埋隧道建设穿越大量层状岩体,在高地应力作用下层状岩石呈现出横观各向同性性质和显著的蠕变现象,极易引发隧道掌子面坍塌、支护结构破坏等工程灾害。为准确表征岩层倾角和时间效应对层状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基于分数阶微... 我国中西部深埋隧道建设穿越大量层状岩体,在高地应力作用下层状岩石呈现出横观各向同性性质和显著的蠕变现象,极易引发隧道掌子面坍塌、支护结构破坏等工程灾害。为准确表征岩层倾角和时间效应对层状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和蠕变柔量替代法,以元件组合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种考虑损伤和岩层角度的横观各向同性非线性蠕变模型(T模型),并推导了一维和三维蠕变本构方程。T模型采用分数阶Kelvin模型描述减速蠕变阶段特征,采用Abel黏壶描述稳态蠕变阶段特征,采用瞬时塑性元件和分数阶非线性损伤黏壶并联来反映加速蠕变阶段特征。基于炭质板岩蠕变试验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蠕变本构方程进行了参数识别。通过RMSE(均方根误差)、MAE(平均绝对误差)和R2(决定系数)的误差分析及与现有横观各向同性蠕变模型的对比,验证了T模型本构方程的拟合效果,表明T模型能更加准确地描述层状岩石各蠕变阶段的特性。研究结果为层状岩石隧道围岩长期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岩石 横观各向同性 蠕变 本构方程 分数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的酿酒葡萄果实香气鉴定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学伟 刘崇怀 +5 位作者 樊秀彩 张颖 孙磊 黄丽亚 姜建福 牛生洋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3,共9页
为探究酿酒葡萄果实香气成分,为酿酒葡萄香气评价和品质改良提供参考,通过PEN 3.5电子鼻系统,对123份酿酒葡萄进行果实香气检测,并利用雷达图、主成分(PCA)、聚类和差异性等分析方法,深入研究这些香气物质。结果显示,传感器贡献率由高... 为探究酿酒葡萄果实香气成分,为酿酒葡萄香气评价和品质改良提供参考,通过PEN 3.5电子鼻系统,对123份酿酒葡萄进行果实香气检测,并利用雷达图、主成分(PCA)、聚类和差异性等分析方法,深入研究这些香气物质。结果显示,传感器贡献率由高到低为W5S(氮氧化合物)、W2S(醇和醛酮类)、W1S(烷类)和W2W(芳烃化合物,硫的有机化合物);PCA分析表明不同葡萄品种在香气物质含量及组成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筛选出‘波宋尼’‘凯番西亚♀’和‘烟73’3个香气(氮氧化合物、醇类、烷类、硫的有机化合物)较强的特殊种质。本研究证实,电子鼻技术依据香气组成可对不同品种的酿酒葡萄进行有效区分。该结果可为酿酒葡萄的育种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数据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酿酒葡萄 种质资源 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河南地区治疗特应性皮炎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
4
作者 孙玉杰 王顺喜 +2 位作者 刘学伟 石成玉 吕承启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3期149-155,共7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河南地区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的居住地属于河南省的特应性皮炎患者的首诊医案,包括年龄、性别、家庭居住地、处方等信息...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河南地区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的居住地属于河南省的特应性皮炎患者的首诊医案,包括年龄、性别、家庭居住地、处方等信息;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用药频数及性味归经统计、聚类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805首,涉及中药238味,药物频数总计12508次,高频药物有白鲜皮、白芍、白术等;药物前3位为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药物多归于肝、脾、胃经。纳入的中医证型中风湿热蕴(204次,占比25.3%)、肝郁脾虚(176次,21.9%)、脾虚湿蕴(171次,21.2%)、血虚风燥(155次,占比19.3%)、肝胆湿热(150次,18.6%)。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当归-甘草关联最为密切。系统聚类分析得出潜在核心药物组合7组。结论河南地区特应性皮炎患者的证候类型以风湿热蕴、肝郁脾虚证居多,遣方用药体现了重视湿热为患、肝脾同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河南地区 中医证型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康复新液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疗效观察
5
作者 卢海松 姬卫国 +6 位作者 刘学伟 禹欢欢 尚舒琪 李伟明 李薇薇 方玉甫 朱小会 《国医论坛》 2024年第3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康复新液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难愈性皮肤溃疡患者7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研究组40例。对照组给...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康复新液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难愈性皮肤溃疡患者7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研究组40例。对照组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研究组给予PRP和康复新液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微生物培养阳性率,血清炎症指标[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研究组溃疡面愈合率为85.00%(34/40),优于对照组的62.86%(22/35),研究组溃疡面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5%(3/40),低于于对照组的25.7%(9/35)(P<0.05);两组患者WBC计数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RP联合康复新液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疗效明显,能促进溃疡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可通过抑制溃疡表面细菌繁殖、减轻炎症反应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愈性皮肤溃疡 PRP 康复新液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临床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耕、浅播、苗带重镇压技术对玉米机械化生产中墒情的影响
6
作者 刘学伟 《当代农机》 2025年第4期12-13,共2页
我国北方地区玉米春耕春播时期,往往是多风、干旱、少雨天气,对玉米播种及播后出苗威胁很大。鉴于此,介绍了深耕、浅播、苗带重镇压技术的作用及主要内容,阐述了深耕、浅播、苗带重镇压技术与玉米机械化种植技术配套措施及装备配套情况... 我国北方地区玉米春耕春播时期,往往是多风、干旱、少雨天气,对玉米播种及播后出苗威胁很大。鉴于此,介绍了深耕、浅播、苗带重镇压技术的作用及主要内容,阐述了深耕、浅播、苗带重镇压技术与玉米机械化种植技术配套措施及装备配套情况,以保证玉米播种和出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耕 浅播 苗带重镇压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占补”形势下耕地恢复治理优化路径研究——以黑龙江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处置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诗雨 张蕾娜 +1 位作者 刘学伟 刘倩 《中国土地》 2025年第1期40-43,共4页
本文基于黑龙江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处置实际情况,以耕地“大占补”形势为背景,分析并总结了核实处置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提出了扩大耕地恢复治理的“横向”范围、从源头扭转耕地流出趋势、加大经济奖励激励力度、复耕... 本文基于黑龙江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处置实际情况,以耕地“大占补”形势为背景,分析并总结了核实处置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提出了扩大耕地恢复治理的“横向”范围、从源头扭转耕地流出趋势、加大经济奖励激励力度、复耕耕地“回头看”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治理 奖励激励 处置过程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成果核实 耕地流出 黑龙江省 实际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页岩油固井滑套单簇孔压裂技术与效果评价
8
作者 赵贤正 金凤鸣 +9 位作者 陈长伟 姜文亚 韩文中 刘学伟 汤继周 许静 柴公权 张世林 盛茂 阴启武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47,共12页
针对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孔二段陆相页岩岩性变化大、非均质性强,传统压裂导致页岩油水平井产量差异大的问题,在G108-8井500m岩心精细描述基础上,通过GY5-1-9H井固井滑套压裂工艺试验、多簇孔与单簇孔对比压裂模拟实验,总结了单簇孔压裂... 针对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孔二段陆相页岩岩性变化大、非均质性强,传统压裂导致页岩油水平井产量差异大的问题,在G108-8井500m岩心精细描述基础上,通过GY5-1-9H井固井滑套压裂工艺试验、多簇孔与单簇孔对比压裂模拟实验,总结了单簇孔压裂在断陷盆地陆相页岩油压裂适应性、机理及压裂施工经验。研究表明,固井滑套单簇孔压裂的裂缝开启均匀度较桥射多簇孔压裂可大幅提升1.65~2.04倍,克服了桥射多簇孔压裂靠竞争起裂导致的有些簇孔压不开,有些簇孔裂缝突进、窜扰,以致套管变形的难题。固井滑套单簇孔压裂工艺可减少泵送桥塞和射孔环节,施工流程更加连续,单日最多连续完成11级压裂施工,施工压力低20%~30%,压裂车组也由20台减少到9台。GY5-1-9H井应用该工艺实现单簇孔压裂79级987m,滑套间距(簇孔间距)12.5m,压裂后首年累计产油10128t,预测最终可采储量(EUR)3.77×10^(4)t,创造了国内页岩油水平井归一化千米井段首年累计产油和单井EUR最高纪录,是同富集区桥射多簇孔压裂井的1.34~3.15倍。该工艺在冀中坳陷束鹿凹陷应用也实现了页岩油水平井超300天的稳压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滑套 单簇孔压裂 页岩油 水平井 断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数据处理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实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学伟 尹军杰 +1 位作者 王德志 贾烈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5-380,387,共7页
为查明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内边界大断裂的位置及断裂带的内幕结构,本文针对该区的地震地质条件,从静校正、速度分析、三维DMO和偏移等四项关键处理环节对原始地震数据的要求出发,设计了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在权衡各项处理要求和工作效率... 为查明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内边界大断裂的位置及断裂带的内幕结构,本文针对该区的地震地质条件,从静校正、速度分析、三维DMO和偏移等四项关键处理环节对原始地震数据的要求出发,设计了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在权衡各项处理要求和工作效率情况下,确定了每一排列片线数、满覆盖测线长度、面元尺度、纵横向覆盖次数及排列类型。应用结果表明,采用上述观测方法所获得的地震资料质量较原资料有明显的改善,断裂位置成像清晰,目的层及其以上各反射层特征清晰可靠,分辨率和信噪比均有提高,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 陡坡带 地震数据处理 泌阳凹陷 覆盖次数 静校正 地震资料 排列 要求 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压力对裂隙岩体破坏形式及强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学伟 刘泉声 +1 位作者 刘滨 潘玉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05-2411,共7页
为系统地研究侧向压力对裂隙岩体的破坏形式及强度特征的影响,利用RMT-150C电液伺服机及侧向加压设备对含预制裂隙石膏试样进行了双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侧向压力的增加,应力-应变曲线延性增强,表现出典型的塑性变形特征。2... 为系统地研究侧向压力对裂隙岩体的破坏形式及强度特征的影响,利用RMT-150C电液伺服机及侧向加压设备对含预制裂隙石膏试样进行了双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侧向压力的增加,应力-应变曲线延性增强,表现出典型的塑性变形特征。2不同侧向压力条件下,裂隙试样破坏形式主要包括初始裂隙起裂破坏、侧向劈裂破坏和表面剥落破坏3种。3侧向压力与试样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等强度参数呈现非线性增加关系。进一步通过声发射监测发现,侧向压力也会明显地降低加载初期试样的声发射能量和计数。试验结果与相关文献和工程实践现象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压力 裂隙岩体 破坏形式 强度特征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地层TBM双滚刀破岩过程数值流形模拟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刘学伟 魏莱 +1 位作者 雷广峰 刘泉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5-1234,共10页
大型交通、矿山和水利工程TBM施工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复合地层,复合地层中TBM双滚刀破岩特征与均质岩层有较大差异。基于数值流形方法处理非连续问题的能力,引入弱不连续物理覆盖来对复合地层层理面进行表征,提出了模拟裂隙网络扩展过程... 大型交通、矿山和水利工程TBM施工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复合地层,复合地层中TBM双滚刀破岩特征与均质岩层有较大差异。基于数值流形方法处理非连续问题的能力,引入弱不连续物理覆盖来对复合地层层理面进行表征,提出了模拟裂隙网络扩展过程的数值流形算法,进一步建立了模拟复合地层滚刀破岩过程的数值流形模型。同时,对软硬不均复合地层中不同刀间距的双滚刀破岩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在相同贯入度下,不同滚刀间距的应力分布均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硬岩中滚刀推力远高于软岩,从而易造成滚刀偏磨;当滚刀间距为100 mm时,两滚刀间岩片厚度达到最大值23.7 mm,刀间距增大或减小时,岩片厚度均出现降低趋势;不同刀间距条件下,软岩的破碎率均高于硬岩,其中软岩破碎率随刀间距的增加而增大,硬岩破碎率则在刀间距为100 mm时达到最大值10.5%。上述结果表明,在复合地层中,岩性对于TBM岩机安全及破岩效果的影响要大于滚刀间距,研究成果可以反映复合地层滚刀破岩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复合地层 滚刀 数值流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非混相驱微观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学伟 梅士盛 杨正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3期91-93,共3页
以大庆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为例,利用高温高压微观实验系统,分别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应用微观网络模拟技术观察了原油与CO2间的流动现象。通过实验现象,分析了CO2非混相驱驱油机理,并确定了CO2与大庆榆树林原油的拟混相压力。
关键词 非混相驱 微观实验 拟混相压力 榆树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58例体检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现状及年龄分布特点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学伟 赵学英 +2 位作者 陈雪 刘利 赵海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9期120-123,共4页
目的调查不同年龄段体检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状况及其感染亚型分布情况,探讨有针对性的HPV防治策略。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妇科门诊采集的成年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共计7258例,应用导流杂... 目的调查不同年龄段体检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状况及其感染亚型分布情况,探讨有针对性的HPV防治策略。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妇科门诊采集的成年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共计7258例,应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进行高危型HPV定性检测并加以分型,结合年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258例标本中,高危型HPV阳性标本1295例,阳性率为17.8%;〉50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22.7%),其次为≤30岁(18.7%)、〉40~50岁(16.9%)、〉30~40岁(16.0%),各年龄段高危型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3.99,P〈0.01)。多重亚型感染率在〉50岁年龄段最高(30.0%),〉30~40岁年龄段最低(23.4%),各年龄段多重亚型感染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5.46,P〈0.01)。结论体检女性的年龄与HPV感染及其基因型分布具有一定关系,HPV筛查及宫颈癌防治策略中应考虑到年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女性 基因型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面波反演风化层Q值──补偿风化层吸收提高分辨率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学伟 邰圣宏 何樵登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9-95,共7页
风化层对地震波的强烈吸收作用导致地震记录分辨率降低。根据粘弹波动理论,这种吸收作用相当于线性时不变滤波。对地震记录进行吸收的补偿处理可以提高分辨率,为此,需要反演风化层的Q值。本文利用面波来反演风化层的Q值。由于本方法... 风化层对地震波的强烈吸收作用导致地震记录分辨率降低。根据粘弹波动理论,这种吸收作用相当于线性时不变滤波。对地震记录进行吸收的补偿处理可以提高分辨率,为此,需要反演风化层的Q值。本文利用面波来反演风化层的Q值。由于本方法考虑到噪声的存在,其抗噪能力较强。文章给出了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值反演 面波 分辨率 风化层 地震波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偶参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女性健康教育的效果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学伟 赵学英 +3 位作者 杨继宏 刘京生 张慧 袁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期54-56,68,共4页
目的评价配偶参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女性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女性对HPV的认知水平。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9月在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确诊为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女性820例,分为配偶陪伴组(372例)和常规教育组(448... 目的评价配偶参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女性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女性对HPV的认知水平。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9月在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确诊为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女性820例,分为配偶陪伴组(372例)和常规教育组(448例)。配偶陪伴组夫妻共同参与健康教育全过程,常规教育组仅女性单独接受健康教育。教育前后填写知识调查问卷,同时凋查配偶陪伴组男性参与疾病防治的意愿。结果健康教育前常规教育组及配偶陪伴组女性HPV传播途径及易感因素(50.2%、48.4%)、与宫颈癌相关性(53.3%、50.8%)、筛查知识(45.1%、47.3%)、预防与治疗(42.0%、39.5%)、疫苗知识(33.9%、36.3%)5项知识合格率均低于60%,健康教育后常规教育组及配偶陪伴组传播途径及易感因素(81.7%、85.3%)、与宫颈癌相关性(88.5%、95.3%)、筛查知识(83.2%、89.4%)、预防与治疗(87.3%、87.7%)、疫苗知识(80.3%、88.3%)合格率均大于80%,与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健康教育后配偶陪伴组的与宫颈癌相关性、筛查知识和疫苗知识3项合格率高于常规教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349、6.117、8.830,均P〈0.05)。健康教育后配偶陪伴组男性参与疾病防治的意愿较健康教育前明显改善。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女性对HPV的认知水平较低,配偶参与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也有助于男性主动参与到HPV防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 认知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形式对岩体强度特征及破坏模式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7
16
作者 刘学伟 刘泉声 +1 位作者 陈元 李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08-214,共7页
利用RMT-150C电液伺服机对含不同预制裂隙形式(单、双、T形交叉及X形交叉裂隙)的类岩石试样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系统地研究了裂隙形式对试样强度特征及失稳模式的影响。试验发现,(1)不同裂隙形式下裂隙的起裂破坏模式主要表现为初始裂... 利用RMT-150C电液伺服机对含不同预制裂隙形式(单、双、T形交叉及X形交叉裂隙)的类岩石试样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系统地研究了裂隙形式对试样强度特征及失稳模式的影响。试验发现,(1)不同裂隙形式下裂隙的起裂破坏模式主要表现为初始裂隙起裂破坏,裂隙形式与破坏模式关系不突出;(2)单轴抗压强度受裂隙形式影响明显,随着裂隙形式由单裂隙到X形交叉裂隙变化,裂隙试样抗压强度呈现增高趋势,同时试样起裂和失稳时的声发射总能量也逐渐增大。进一步对裂隙形式影响强度特征的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成果可以反映不同裂隙形式组合对工程岩体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形式 破坏形式 岩体强度特征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栅拱架的软岩巷道分步联合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学伟 刘泉声 +3 位作者 汪志强 刘滨 康永水 王传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469-478,489,共11页
针对煤矿深井软岩巷道大变形灾害频发难题,以淮南矿区潘三矿软岩大变形巷道为工程背景,在系统分析围岩失稳破坏大变形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深部软弱破碎巷道基于格栅拱架的分步联合支护技术,包括:格栅支架+一次锚杆锚索、初喷、浅孔注浆... 针对煤矿深井软岩巷道大变形灾害频发难题,以淮南矿区潘三矿软岩大变形巷道为工程背景,在系统分析围岩失稳破坏大变形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深部软弱破碎巷道基于格栅拱架的分步联合支护技术,包括:格栅支架+一次锚杆锚索、初喷、浅孔注浆、预应力锚杆、复喷150 mm厚混凝土、深孔注浆和帮顶预应力锚索。进一步,分析了格栅拱架支护控制原理,并采用FLAC^(3D)确定了基于格栅拱架的分步联合技术的最优支护参数。现场对比分析表明,格栅拱架支护围岩初期变形速率及最终收敛变形量均大于型钢支护,但加设二次支护之后格栅拱架位移能较快收敛,此外,格栅支护在经济和效率方面优于钢拱架支护。最后,通过现场监测,格栅拱架分步联合技术各工序的最优施工周期为:预应力锚杆、锚索合理的支护时间是注浆后10 d内,而深孔注浆之后预应力锚杆2周内较优。实践表明,基于格栅拱架的分步联合控制技术深井是软岩巷道围岩控制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深部开采 软岩巷道 格栅拱架 支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体温度-渗流耦合数值流形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学伟 刘泉声 +1 位作者 黄诗冰 董启朋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77-83,共7页
在建立岩体裂隙岩体温度-渗流耦合微分控制方程的基础上,基于裂隙网络渗流理论和数值流形理论,通过分析考虑裂隙作用的温度场和流形覆盖与裂隙网络的关系,以裂隙网络节点水头、覆盖温度函数为求解量,提出裂隙岩体温度-渗流耦合的数值流... 在建立岩体裂隙岩体温度-渗流耦合微分控制方程的基础上,基于裂隙网络渗流理论和数值流形理论,通过分析考虑裂隙作用的温度场和流形覆盖与裂隙网络的关系,以裂隙网络节点水头、覆盖温度函数为求解量,提出裂隙岩体温度-渗流耦合的数值流形方法。该方法利用数值流形理论中网格、覆盖及流形单元的关系,可以在同一数学网格下实现对温度-渗流耦合场的迭代求解。由于渗流裂隙网络必定会与材料边界相交,所以数学网格不受边界及裂隙限制,能够有效地避免常规方法中裂隙处网格划分问题,该方法特别适合于模拟裂隙岩体的耦合问题。运用该模型对部分算例进行了计算,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裂隙岩体 温度渗流耦合 数值流形方法(N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高职教育特色化建设情况——对山东省“名校工程”建设报告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学伟 王守庆 李培胜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26-31,共6页
2012年,山东省以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项目为切入点推进高职教育改革试点,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从体制改革、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4个维度,对13所高职院校的"名校工程"建设报告进行分析,以理清山东省高职改革中的... 2012年,山东省以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项目为切入点推进高职教育改革试点,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从体制改革、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4个维度,对13所高职院校的"名校工程"建设报告进行分析,以理清山东省高职改革中的变化与问题。基于此提出出台改革指导细则,引导多元办学改革;加强专业布局宏观调控,扶持新兴专业建设;推进教育理念革新,提升实践创新技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名校工程 山东省 内容分析法 特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高保真条件下同时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问题的研究──噪声对分辨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学伟 李衍达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9,共9页
本文论述了噪声对分辨率的影响、噪声是提高分辨率的最大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噪声本身降低分辨率,其次,由于反褶积降低信噪比。因此,噪声的存在限制了分辨率的提高。在噪声存在的情况下,地震记录的分辨率取决于有... 本文论述了噪声对分辨率的影响、噪声是提高分辨率的最大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噪声本身降低分辨率,其次,由于反褶积降低信噪比。因此,噪声的存在限制了分辨率的提高。在噪声存在的情况下,地震记录的分辨率取决于有效频宽,以及其高低截频点。一般地说,地震记录的有效频带越宽,信号的高低频越丰富,地震记录的分辨率就越高。本文还在理论上证明了,当信号与噪声在频率域重合时,对线性时不变滤波而言,提高信噪比和提高分辨率是一对矛盾的要求。线性时不变滤波不能提高单一频率分量信噪比。因此,也就不能展宽有效颇显。另一方面,若原始记录的信噪比很低,一味地通过反褶积提高分辨率是没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噪比 分辨率 线性滤波 有效频带 石油物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