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阅读”绘画:路易·马兰艺术符号学的跨媒介思辨
1
作者 刘子琦 《美育学刊》 2025年第1期67-77,共11页
针对法国著名画家尼古拉斯·普桑为其赞助人尚特鲁所撰写的一封书信,以及信中详细讨论的《以色列人在沙漠中采集吗哪》画作,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家、艺术理论家路易·马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再解读。马兰提出“三个层级”的研究方式... 针对法国著名画家尼古拉斯·普桑为其赞助人尚特鲁所撰写的一封书信,以及信中详细讨论的《以色列人在沙漠中采集吗哪》画作,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家、艺术理论家路易·马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再解读。马兰提出“三个层级”的研究方式对图像的视觉可读化本质进行探索,并据此提出一种将“阅读”概念应用于绘画理论领域的研究范式——“阅读绘画”。这种方式不仅探索了图像和文本中的可读性和可见性二者的关系,而且还将其作为赏析艺术作品的基本问题之一,把“阅读”发展成为一种解读绘画的具体符号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桑 可读性 可见性 叙事性造型 路易·马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高的显与隐:普桑风景画中的差异与过度问题
2
作者 刘子琦 诸葛沂 《艺术探索》 2025年第1期39-46,共8页
“崇高”这一源自修辞学而拓展至美学领域的概念,因其内在蕴含一种难以精确描绘的独特性质,很难被确切界定或具象化为符号形象,然而,它往往以或隐或显的方式巧妙存在于艺术作品的深层结构之中。对此议题,路易·马兰以尼古拉·... “崇高”这一源自修辞学而拓展至美学领域的概念,因其内在蕴含一种难以精确描绘的独特性质,很难被确切界定或具象化为符号形象,然而,它往往以或隐或显的方式巧妙存在于艺术作品的深层结构之中。对此议题,路易·马兰以尼古拉·普桑的风景画作为研究切入点,将崇高自身假定为再现的不可再现性进行论述,进而探究普桑如何通过显于静处、隐于动处、显隐绞结这三种不同形式将崇高呈现在绘画之中。这一探讨不仅实现了不可再现的崇高在绘画中得以再现这一颇具挑战性的理论设想,同时也为深入分析绘画艺术的局限性问题提供新的思辨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拉·普桑 崇高 绘画再现 过度 路易·马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物理层频谱检测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子琦 冯春燕 +1 位作者 曾志民 郭彩丽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69,共6页
频谱检测是认知无线电网络(CRN)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物理层频谱检测的算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经典检测算法的应用场景、检测性能和设备实现复杂度,针对经典算法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一系列改进型算法以及利用信号... 频谱检测是认知无线电网络(CRN)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物理层频谱检测的算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经典检测算法的应用场景、检测性能和设备实现复杂度,针对经典算法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一系列改进型算法以及利用信号与噪声相关性差异的新型检测算法,并对各种检测算法进行了分类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结合不同检测算法优势的CRN检测策略,最后指出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网络 频谱空穴 频谱检测 物理层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防治烟草黑胫病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郝浩浩 张雨薇 +7 位作者 唐培培 李翔 吴俊林 刘子琦 苗森 路鹏 贾玮 党炳俊 《农学学报》 2025年第5期41-47,共7页
文章总结了生防微生物(细菌、真菌)的研究进展及其主要作用机制,简述了烟草黑胫病的发病症状、发病机理以及影响因素。结合当前生防微生物在烟草黑胫病防控领域的进展,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建议拓宽生防菌的筛选范围,深化对生防菌... 文章总结了生防微生物(细菌、真菌)的研究进展及其主要作用机制,简述了烟草黑胫病的发病症状、发病机理以及影响因素。结合当前生防微生物在烟草黑胫病防控领域的进展,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建议拓宽生防菌的筛选范围,深化对生防菌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生防菌进行改良。此外,探讨将生防菌与纳米材料等新型材料复配的可能性,以期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烟草疫霉 生物防治 生防细菌 生防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喀斯特洞穴利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子琦 熊康宁 +1 位作者 陈洪云 肖时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5-28,共4页
世界遗产拥有全新保护理念和保护措施。根据6项评价指标,提出保护性利用和破坏性利用的洞穴利用方式。在贵州荔波遗产提名地内经过野外调查具体分析得到结论:①人类与洞穴资源具有原生协调性。历来的利用方式,保护性利用67%,破坏性利用3... 世界遗产拥有全新保护理念和保护措施。根据6项评价指标,提出保护性利用和破坏性利用的洞穴利用方式。在贵州荔波遗产提名地内经过野外调查具体分析得到结论:①人类与洞穴资源具有原生协调性。历来的利用方式,保护性利用67%,破坏性利用33%;现今利用状态下保护性利用62%,破坏性利用38%。②人类对洞穴的利用取决于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发展情况。古代出现的利用方式12种,保护性9种,破坏性3种;近代出现利用方式,保护性利用2种,无破坏性利用;现代出现的保护性利用5种,破坏性利用4种。经济越落后,对资源依赖性越强,利用方式越多。保护意识越强,协调性越好。③在荔波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内保留部分洞穴利用方式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荔波提名地及缓冲区历史上保护性利用69%,而破坏性利用31%;现今仍处于利用状态下保护性利用73%,破坏性利用27%,并且提名地内社会、经济发展较落后,因此保留利用是可行的。另外,人类生存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些少数民族所特有的、传统的洞穴利用方式,成为民族文化特征之一。这些内容可以成为充分显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证据。由此可见,在将来贵州锥状喀斯特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后,在其内仍然保留一部分具有特色的利用方式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自然遗产 喀斯特洞穴 利用 保留 荔波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穴环境替代指标研究现状及其石漠化记录研究问题探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子琦 张乾柱 熊康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3-300,共8页
在总结前人关于运用洞穴指标体系研究地表环境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洞穴指标体系在喀斯特石漠化中的应用现状,得出了以下几点认识:(1)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信息主要在岩溶水溶解阶段输入洞穴系统,同时外界环境信息在降雨阶段的输入及沉积阶段... 在总结前人关于运用洞穴指标体系研究地表环境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洞穴指标体系在喀斯特石漠化中的应用现状,得出了以下几点认识:(1)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信息主要在岩溶水溶解阶段输入洞穴系统,同时外界环境信息在降雨阶段的输入及沉积阶段的化学变化影响着石漠化信息在洞穴沉积物中的提取。(2)洞穴沉积物的δ18 O、δ13 C同位素值与Mg/Ca、Mg/Sr等指标已成功应用于地表环境研究,但目前用于反演喀斯特石漠化信息的指标仅为前者。(3)洞穴滴水作为洞穴沉积物系统的直接来源,进行喀斯特石漠化信息解译必然要在其理论研究基础上进行长期监测、分析,然而,这一过程面临着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指标 喀斯特石漠化 研究现状 问题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学历初任教师入职适应现状及过程——基于“文化适应理论”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子琦 李开萍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72,共8页
研究生正逐渐成为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新群体,其入职适应也日益受到各方的关注。本研究以文化适应理论为分析框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研究生学历初任教师入职适应的状况及过程进行了调查,从宏观上勾勒了研究生学历初任教师入职适应的总... 研究生正逐渐成为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新群体,其入职适应也日益受到各方的关注。本研究以文化适应理论为分析框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研究生学历初任教师入职适应的状况及过程进行了调查,从宏观上勾勒了研究生学历初任教师入职适应的总体状况,同时在具体维度上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生学历初任教师的整体入职适应状况较好,深层次的人际关系、人文环境、外显行为、内隐观念、教学实践是几个较难适应的维度;入职适应过程表现为U型、J型、水平线型三种类型,而非单一类型。在对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生学历初任教师入职适应过程的"新U型"理论,认为研究生学历初任教师在入职适应过程中会经历期待与兴奋、震惊与拒斥、探索与调试、顺应与融入四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学历初任教师 入职适应 文化适应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穴新生碳酸钙碳同位素对地表石漠化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子琦 熊康宁 盈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896-2899,2922,共5页
[目的]研究洞穴新生碳酸钙碳同位素对地表石漠化的指示意义。[方法]采用质谱仪分别测定了贵州中西部洞穴沉积物中δ18O、δ13C值及植被、土壤样品中δ13C值。[结果]洞穴沉积物δ13C值与地表植被覆盖率有关;冰期的δ13C较重,说明降雨量... [目的]研究洞穴新生碳酸钙碳同位素对地表石漠化的指示意义。[方法]采用质谱仪分别测定了贵州中西部洞穴沉积物中δ18O、δ13C值及植被、土壤样品中δ13C值。[结果]洞穴沉积物δ13C值与地表植被覆盖率有关;冰期的δ13C较重,说明降雨量的减少会导致植被的减少;间冰期时段,较老δ13C之间相似,但与新生碳酸钙的δ13C差异较大,说明现代的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比自然因素变化的影响更明显;洞穴沉积物δ13C值基本反映了地表植被、土壤中有机碳δ13C值的变化,植物覆盖率和植被类型是影响洞穴沉积物δ13C值重要因素,地表石漠化的等级越高,洞穴沉积物中δ13C值越重。[结论]洞穴沉积物δ13C记录为研究石漠化演变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碳酸钙 碳氧同位素 石漠化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WNN模型的油价预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子琦 张云宁 欧阳红祥 《资源与产业》 2020年第3期58-64,共7页
原油价格不仅受到传统供需面因素的影响,在短期内更容易受到战争、金融危机、自然灾害、政治事件等非常规性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加准确地刻画国际油价走势,完善油价预测理论体系,论文首先运用情感分析(SA)方法对反映非常规影响因素的文... 原油价格不仅受到传统供需面因素的影响,在短期内更容易受到战争、金融危机、自然灾害、政治事件等非常规性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加准确地刻画国际油价走势,完善油价预测理论体系,论文首先运用情感分析(SA)方法对反映非常规影响因素的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根据文本计算市场趋势项,再将该项作为小波神经网络(WNN)的输入数据,构建基于情感分析的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SA-WNN)。预测的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独立源分析的小波神经网络(ICA-WNN)模型,SA-WNN模型能够准确判断油价的方向性走势,是一种更加优秀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分析 小波神经网络 SA-WNN模型 WTI现货价格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织金地区千年气候环境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子琦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3,共4页
为了解贵州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成因及形成时期,对采自该地区织金洞的石笋样本进行同位素年代测定。210Pb及U-Th定年结果显示,该石笋生长于1 100 a内。对测得的218个δ18O和δ13C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织金地区的气候在AD900~950,AD105... 为了解贵州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成因及形成时期,对采自该地区织金洞的石笋样本进行同位素年代测定。210Pb及U-Th定年结果显示,该石笋生长于1 100 a内。对测得的218个δ18O和δ13C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织金地区的气候在AD900~950,AD1050~1100,AD1150~1350,AD1450~1550,AD1650~1700和AD1850~1950期间,相对湿润。在AD950~1050,AD1100~1150,AD1350~1450,AD1550~1650,AD1700~1850时段,气候较干旱。小冰期的前半段,织金地区气候特征以冷/湿为主,后半段气候以冷/干为主。在南宋之前,织金地区植被未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之后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植被开始退化,近百年来,随着大规模移民的进入,尤其是过去50 a以来,石漠化景观基本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8O和δ^13C 石笋 织金洞 石漠化 喀斯特地区 贵州中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广播电视普通话播音用语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子琦 胡瑞琪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X期50-54,共5页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增长,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在这40年里,广播电台、电视台开办各类播音用语的节目,向观众听众宣传中国声音,展现中国社会各领域的发...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增长,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在这40年里,广播电台、电视台开办各类播音用语的节目,向观众听众宣传中国声音,展现中国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面貌。普通话、汉语方言、少数民族播音用语和外国语种播音用语作为我国广播电视的播音用语,一起为更好地扩大广播电视宣传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事业 普通话播音 改革开放 用语 国家经济建设 文化生活需求 科学技术水平 广播电视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度我院眼科门诊电子处方调查与分析
12
作者 刘子琦 付望舒 焦亿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7期119-119,共1页
目的分析我院眼科门诊电子处方存在的问题,探讨改善我院门诊处方质量的措施,提高处方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月-12月眼科门诊电子处方2 400张,分析处方不合理情况,统计不合理处方比例。结果不合理处方96张,占所抽取处方的4.00%... 目的分析我院眼科门诊电子处方存在的问题,探讨改善我院门诊处方质量的措施,提高处方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月-12月眼科门诊电子处方2 400张,分析处方不合理情况,统计不合理处方比例。结果不合理处方96张,占所抽取处方的4.00%。其中年龄与诊断不符的6张,占不合理处方的6.25%;用法用量不符合要求的32张,占不合理处方的33.30%;诊断与用药不符的7张,占不合理处方的7.29%;用药周期过长的28张,占不合理处方的29.17%;无医师修改章的8张,占不合理处方的8.33%;药物配伍禁忌的4张,占不合理处方的4.17%;重复用药的11张,占不合理处方的11.46%。结论电子处方的实行大大降低了不合理处方的发生,但仍应进一步对门电子处方系统功能进行完善并加强药师审核处方的水平与力度,提高我院门诊处方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电子处方 处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峡谷Ⅴ型地貌下桥址区风特性
13
作者 张玥 刘子琦 石慧慧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5-586,共12页
为得到山区峡谷典型Ⅴ型地形下的桥梁抗风设计的关键风特性参数,通过“数值风洞试验”建立模型,以实桥为工程背景构建三维地形网格,基于3种典型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对桥位的风场特性进行分析,选取最优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对... 为得到山区峡谷典型Ⅴ型地形下的桥梁抗风设计的关键风特性参数,通过“数值风洞试验”建立模型,以实桥为工程背景构建三维地形网格,基于3种典型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对桥位的风场特性进行分析,选取最优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对该地形桥位处的风场特性进行分析;围绕两个影响桥址区风特性的地形参数(山体高度和夹角),阐明Ⅴ型峡谷地形下风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与现行规范进行对比,推算桥面设计基准风速。结果表明:该Ⅴ型峡谷地形的最佳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分别为RNG k-ε和20 m;随着山体高度及山体夹角两参数的变化,风速增加幅度分别为2.37%~12.56%和1.24%~6.98%;山体高度及山体夹角两变参数下,梯度风高度分别为700 m和800 m左右;实际湍流强度大于规范中四类地表规范值,在离地高度40 m范围内,湍流强度更接近于D类地表。实际Ⅴ型峡谷桥址区不能简单按规范归为C类或D类地形,在设计风参数计算时应综合考虑规范和经验公式,还可借助模拟手段来提高其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特性 Ⅴ型峡谷 数值风洞试验 湍流模型 地形参数 设计基准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异步频谱检测周期优化模型及自适应模糊调整算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彩丽 曾志民 +1 位作者 冯春燕 刘子琦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0-924,共5页
该文分析授权用户频谱使用的特性,提出以信道总损失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异步检测周期优化模型,针对频谱使用特性的时变性,设计了一种检测周期自适应模糊调整优化算法。算法采用模糊逻辑及可调参数自优化方法,实现检测周期的实时自适应调整... 该文分析授权用户频谱使用的特性,提出以信道总损失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异步检测周期优化模型,针对频谱使用特性的时变性,设计了一种检测周期自适应模糊调整优化算法。算法采用模糊逻辑及可调参数自优化方法,实现检测周期的实时自适应调整。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授权用户频谱使用特性分布及分布参数不同变化率情况下,该算法不但有效,而且在分布参数变化波动较大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网络 异步周期频谱检测 自适应模糊调整 更新理论 检测周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生长对岩溶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瑞一 刘子琦 +2 位作者 蒋建建 吕现福 段逸凡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8-160,共3页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本寨洞与石将军洞距离较近,但两个洞穴表层环境差异较大。本寨洞表层有农作物生长,植被状况较好;而石将军洞植被遭到破坏,属于强度石漠化。2011年4月采集本寨洞和石将军洞两个洞穴的洞穴滴水,并测试洞穴滴水中的Ca2+...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本寨洞与石将军洞距离较近,但两个洞穴表层环境差异较大。本寨洞表层有农作物生长,植被状况较好;而石将军洞植被遭到破坏,属于强度石漠化。2011年4月采集本寨洞和石将军洞两个洞穴的洞穴滴水,并测试洞穴滴水中的Ca2+浓度及δ13CDIC值。测试结果表明,本寨洞洞穴滴水的电导率和Ca2+浓度高于石将军洞,说明农作物通过根部呼吸作用向土壤中释放CO2,导致渗流水对CaCO3的溶蚀量增加,岩溶作用加强。本寨洞的洞穴滴水δ13CDIC值偏轻于石将军洞,说明导致本寨洞岩溶作用增强的CO2主要来自于地表农作物。恢复石漠化地区的植被覆盖对改善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石漠化 洞穴滴水 碳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成因及其危害研究概述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宏远 韩志敏 刘子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680-6684,共5页
介绍了石漠化的概念,并总结出石漠化最终作用于人类活动、经济活动、自然生态等方面的危害;从石漠化程度划分、石漠化分布、石漠化地区的生态及民生三方面评述了我国石漠化的现状;从根本因素和主要因素两方面阐述了石漠化的成因;最后提... 介绍了石漠化的概念,并总结出石漠化最终作用于人类活动、经济活动、自然生态等方面的危害;从石漠化程度划分、石漠化分布、石漠化地区的生态及民生三方面评述了我国石漠化的现状;从根本因素和主要因素两方面阐述了石漠化的成因;最后提出了石漠化的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石漠化 危害及现状 成因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貌变化对洞穴滴水δ^(13)C_(DIC)值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吕现福 刘子琦 +2 位作者 赵瑞一 蒋建建 付超凡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2-36,共5页
为研究高原与峡谷区地貌变化对洞穴滴水δ13CDIC值的影响,选择贵州安顺石将军洞(高原区)和花江镇大消洞(峡谷区)为研究对象,对洞穴滴水进行了为期1 a的监测,对比分析了高原与峡谷区中两种不同类型洞穴的滴水δ13CDIC值的差异。结果表明... 为研究高原与峡谷区地貌变化对洞穴滴水δ13CDIC值的影响,选择贵州安顺石将军洞(高原区)和花江镇大消洞(峡谷区)为研究对象,对洞穴滴水进行了为期1 a的监测,对比分析了高原与峡谷区中两种不同类型洞穴的滴水δ13CDIC值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洞穴类型,洞内滴水对地表环境特征记录具有差异性:①石将军洞滴水按照滴速变化分为季风影响型和稳定型,而大消洞则分为暴雨影响型和季风影响型;②降雨量对洞穴滴水δ13CDIC值的影响主要通过土壤中碳起作用;不同类型洞穴顶板厚度、深度、洞口大小及形状的不同,其记录洞穴滴水δ13CDIC值变化特征亦不同。所得结论为探讨洞穴滴水δ13CDIC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古环境重建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类型 滴水δ13CDIC 高原 峡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激励下UHPC简支箱梁桥面板局部振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孔德睿 张迅 +2 位作者 刘子琦 罗浩 李小珍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67,共12页
基于现场试验分析高速列车激励下32m简支PC箱梁的局部振动行为。建立车-轨-桥耦合振动分析模型,计算梁体不同位置的加速度响应,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可靠性。采用数值方法研究56m简支UHPC箱梁的局部振动特性,对比不同滤波条件下两... 基于现场试验分析高速列车激励下32m简支PC箱梁的局部振动行为。建立车-轨-桥耦合振动分析模型,计算梁体不同位置的加速度响应,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可靠性。采用数值方法研究56m简支UHPC箱梁的局部振动特性,对比不同滤波条件下两种箱梁的振动响应,分析车速对局部振动的影响规律,讨论车桥高阶共振机理及其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梁体不同位置均表现出局部振动特性,顶板中心和翼板边缘最为显著;UHPC箱梁的局部振动较PC箱梁更剧烈;箱梁在特定速度下出现振动较大的现象,与桥面板局部振动模态和列车激励的高阶共振有关;PC箱梁的局部振动受第6和第7共振速度带影响较大,UPHC箱梁受第3、第6和第7共振速度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UHPC箱梁 局部振动 高阶共振 行车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真皮联合刃厚皮片移植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冬 刘子琦 +1 位作者 李金荣 陆艳凤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年第16期79-79,204,共2页
目的:了解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移植修复难愈性创面的可行性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例住院患者共25处持续8周以上的难愈性创面,分为慢性溃疡组9例11处创面,为创伤、烧伤后瘢痕溃疡创面;骨外露组11例14处创面,骨外露面积为0.... 目的:了解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移植修复难愈性创面的可行性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例住院患者共25处持续8周以上的难愈性创面,分为慢性溃疡组9例11处创面,为创伤、烧伤后瘢痕溃疡创面;骨外露组11例14处创面,骨外露面积为0.8~77.0cm2(最大面积为22.0cm×3.5cm)。手术方法为Ⅰ期扩创移植人工真皮,2~6周后局部血管化良好,外露肌腱和骨质被类真皮组织覆盖,Ⅱ期移植自体薄断层皮片。结果:慢性溃疡组9例患者的11例创面中,9处愈合优良,2处经换药后愈合。骨外露组11例患者的14处创面中。12处愈合优,外露骨质得到有效覆盖;2处创面因感染人工真皮未成活,随后行皮瓣修复手术。随访5~24个月,未见创面复发,外观满意,无明显增生性瘢痕,供皮区亦无明显瘢痕形成。结论: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移植修复难愈性创面,方法简便、创面愈合质量高、供皮区损失轻微,为难愈性创面的修复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溃疡 真皮 难愈性创面 骨外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等级石漠化洞穴滴水理化性质与环境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渊 刘子琦 李开萍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20,25,共7页
为探究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洞穴滴水理化性质的特征及差异,对贵州安顺地区2个不同等级石漠化洞穴内的温度、CO_2与滴水的pH值、电导率、Ca^(2+)等指标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潜在石漠化洞穴的CO_2浓度随洞穴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为探究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洞穴滴水理化性质的特征及差异,对贵州安顺地区2个不同等级石漠化洞穴内的温度、CO_2与滴水的pH值、电导率、Ca^(2+)等指标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潜在石漠化洞穴的CO_2浓度随洞穴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变化幅度随洞穴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滴水pH值表现出冬季低夏季高的季节变化规律,电导率与Ca^(2+)浓度较高但季节变化特征不明显。中度石漠化洞穴的洞内气温与CO_2响应外界环境的速度较快,CO_2浓度在洞穴内分布规律不明显;滴水pH值的季节变化规律不明显,电导率与Ca^(2+)浓度较低,表现出由冬季到夏季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洞穴滴水 理化性质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