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360QS管线钢环焊缝在湿硫化氢中损伤行为的研究
1
作者 梁中红 李怡 +3 位作者 袁银春 张凤霞 刘子熠 王威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55-160,共6页
腐蚀是管线失效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氢损伤是管线中最为严重的腐蚀问题。多方面的统计数字表明,在含有湿H2S的介质作用下,油气输送管道极易产生氢损伤,而管道氢损伤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氢致开裂(HIC)和应力腐蚀开裂(SCC)。对L360QS管线... 腐蚀是管线失效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氢损伤是管线中最为严重的腐蚀问题。多方面的统计数字表明,在含有湿H2S的介质作用下,油气输送管道极易产生氢损伤,而管道氢损伤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氢致开裂(HIC)和应力腐蚀开裂(SCC)。对L360QS管线钢环焊缝进行了抗HIC和SCC试验。结果表明:在HIC试验中,在饱和硫化氢溶液中腐蚀96 h后,未观察到氢致裂纹和鼓泡现象,裂纹敏感率、裂纹长度比和裂纹厚度比均为零。在SCC试验中,施加到样品上的载荷为屈服强度的60%时,在饱和硫化氢溶液中腐蚀720 h后样品没有开裂;施加到样品上的载荷为屈服强度的100%及以上时,在饱和硫化氢溶液中腐蚀720 h后样品开裂,开裂位置主要位于热影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360QS管线钢 环焊缝 硫化氢腐蚀 氢致开裂 应力腐蚀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分类器构建的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急性胰腺炎后糖尿病的效能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万夕瑶 黄小华 +3 位作者 王渊 刘姿延 刘子熠 钟舒婷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k最近邻、逻辑回归、高斯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对急性胰腺炎后糖尿病(PPDM-A)进行预测,比较不同分类器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3月—2022年6月行增强CT检查的249例急性胰腺炎(AP)... 目的: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k最近邻、逻辑回归、高斯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对急性胰腺炎后糖尿病(PPDM-A)进行预测,比较不同分类器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3月—2022年6月行增强CT检查的249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经随访得到PPDM-A组107例和AP后血糖正常组142例。按7∶3的比例将入组患者分为训练组(174例)和测试组(75例)。利用3D-slicer软件勾画胰腺实质并提取特征,使用StandardScaler工具对提取的1223个影像组学特征进行标准化处理,并通过随机森林模型筛选特征,在训练组中分别采用逻辑回归、k最近邻、高斯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等4种分类器构建PPDM-A的预测模型,使用5折交叉验证检验模型效能并在测试组中进行评估。结果:支持向量机、k最近邻、逻辑回归、高斯朴素贝叶斯在训练组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6、0.783、0.748、0.746,测试组中AUC值分别为0.810、0.641、0.732、0.790,其中支持向量机模型具有最优的预测效能。结论:基于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k最近邻、高斯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构建的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对PPDM-A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中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效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计算机体层成像 急性胰腺炎 胰源性糖尿病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最小值联合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模型预测HIFU即刻消融子宫肌瘤疗效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子熠 黄小华 +3 位作者 刘姿延 王渊 万夕瑶 蒋雨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0-615,共6页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最小值联合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构建模型预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23例确诊为子宫肌瘤并行HIFU治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依据肌瘤非灌注区体积比(NPVR)将其分为充分消融...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最小值联合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构建模型预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23例确诊为子宫肌瘤并行HIFU治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依据肌瘤非灌注区体积比(NPVR)将其分为充分消融组(NPVR≥70%)和非充分消融组(NPVR<70%),其中充分消融组205例,非充分消融118例。由2名医生独立测量肌瘤ADC平均值、ADC最小值,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两者的预测效能。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别构建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模型、ADC最小值联合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估ADC最小值、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和二者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ADC最小值[曲线下面积(AUC)=0.802]预测效能高于ADC平均值(AUC=0.730)。ADC最小值、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和二者联合模型的AUC分别为0.802、0.760、0.829,DeLong检验结果显示二者联合模型与ADC最小值、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模型对HIFU即刻消融子宫肌瘤疗效的预测效能最佳,其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29、84.4%和72.9%。结论:基于ADC最小值联合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建立的模型对HIFU即刻消融子宫肌瘤疗效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该模型可作为预测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有前景的的影像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高强度聚焦超声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最小值联合临床及影像特征预测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姿延 黄小华 +3 位作者 刘子熠 王渊 万夕瑶 蒋雨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最小值(ADCmin)及临床和影像特征构建模型预测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9月至2023... 目的探讨基于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最小值(ADCmin)及临床和影像特征构建模型预测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行子宫肌瘤HIFU治疗并符合纳排标准的153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共153枚肌瘤纳入研究(单病例存在多个肌瘤取其肌瘤最大枚)。超声评估HIFU治疗3个月后肌瘤体积缩小率,并将其分为疗效显著组(≥50%体积缩小,n=62)和非显效组(<50%体积缩小,n=91)。测量子宫肌瘤ADCmin和ADC平均值(ADC_(mean)),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筛选后建立临床影像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子宫肌瘤ADCmin和ADC_(mean)的预测效能,选择子宫肌瘤ADC具有较高预测效能的量化指标与临床及影像特征结合构建联合模型。ROC评估ADCmin、临床影像模型及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模型间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差异。结果共筛出血红蛋白、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T1WI增强信号程度三个因素建立临床影像特征模型。ROC曲线显示ADCmin、ADC_(mean)的AUC值分别为0.753[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77~0.828]、0.658(95%CI:0.570~0.746),DeLong检验结果表明ADCmin的预测效能高于ADC_(mean)(P<0.05)。临床影像模型及ADCmin与临床影像特征联合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711(95%CI:0.627~0.796)、0.816(95%CI:0.748~0.884),DeLong检验显示ADCmin的预测效能与临床影像模型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min与临床及影像特征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优于ADCmin值(P<0.05)及临床影像特征模型(P<0.05)。结论ADCmin与临床及影像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可有效预测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并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