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镁合金的高温流变行为和微观组织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婵桢 陈三政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54-55,59,共3页
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对直径10 mm,长度为12 mm的AZ31样品进行高温压缩试验,试样的加热温度在250~400℃,应变速率在0.01~1 s-1。研究了材料在不同温度及应变速率下的组织特征,探讨镁合金材料在高温压缩下的成形机制。结果表明:材料... 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对直径10 mm,长度为12 mm的AZ31样品进行高温压缩试验,试样的加热温度在250~400℃,应变速率在0.01~1 s-1。研究了材料在不同温度及应变速率下的组织特征,探讨镁合金材料在高温压缩下的成形机制。结果表明: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组织演变规律与材料的高温变形行为密切相关;在300℃以上AZ31的塑性变形较好,但变形温度在300~350℃时,材料的变形则需要采用较高的应变率,反之AZ31合金的塑性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 热变形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队列约束的多层无线网状网络容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婵桢 张小川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12-2115,共4页
在常规和随机多层无线网络中,有研究已经得到了网络可以达到的吞吐量数量级,然而对单个节点吞吐量和端到端时延的研究却很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多跳常规多层无线网状网络中的单节点最大吞吐量和端到端时延进行了研究。推导了网络中... 在常规和随机多层无线网络中,有研究已经得到了网络可以达到的吞吐量数量级,然而对单个节点吞吐量和端到端时延的研究却很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多跳常规多层无线网状网络中的单节点最大吞吐量和端到端时延进行了研究。推导了网络中的分组吸收概率;根据网络的排队模型,在这个分组吸收概率的基础上,使用扩散近似法得到了单节点可达吞吐量和端到端时延。仿真分析了业务模式和网络拓扑对端到端时延和单节点最大吞吐量的影响,通过仿真结果可以发现使网络处理大量节点的最优辅助节点数,这有助于优化网络资源分配,且减少网络的拥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节点 用户节点 端到端时延 吞吐量 排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变形参数对镁合金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3
作者 刘婵桢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51,61,共4页
基于热模拟机GLEEBLE1500,以AZ31为研究对象进行热压缩实验,获得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用金相显微镜对不同温度及应变速率下的金相进行观察分析,并对比分析热压缩前后的微观组织。同时分析了不同温度及应变速率下材料的力学行为,其行为... 基于热模拟机GLEEBLE1500,以AZ31为研究对象进行热压缩实验,获得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用金相显微镜对不同温度及应变速率下的金相进行观察分析,并对比分析热压缩前后的微观组织。同时分析了不同温度及应变速率下材料的力学行为,其行为属于典型的动态再结晶型。当热压缩温度为350℃和400℃时,材料强度随应变速率增大而增大,且加工硬化也增大。当应变速率为0.01和0.1/s时,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应力逐渐降低。在不同温度下,应变速率为0.01/s时的应力比应变速率为0.1/s时的应力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 热变形行为 微观组织 应变速率 变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智能采血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尹慧梅 全凤英 +1 位作者 张旭 刘婵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移动智能采血系统在病房采血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6月和2021年1~6月病房采血标本作为对照组(n=13435)和观察组(n=12378),对照组常规留取血标本,观察组应用移动智能采血系统,优化并规范采血流程,实现病房采血工作... 目的探讨移动智能采血系统在病房采血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6月和2021年1~6月病房采血标本作为对照组(n=13435)和观察组(n=12378),对照组常规留取血标本,观察组应用移动智能采血系统,优化并规范采血流程,实现病房采血工作的移动化、智能化以及自动化。比较两组平均每管采血时间、标本错误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每管采血时间、标本错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移动智能采血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人工差错,有效提升医疗安全和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血标本 移动智能采血系统 采血车 采血流程 标本错误 患者安全 工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