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部煤层气定向压裂孔/簇间流量及支撑剂分配特征
1
作者 杨睿月 刘奕文 +3 位作者 李宇 周蒙蒙 公衍瑾 黄中伟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7-1147,共21页
我国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我国天然气供应的重要补充。但是,当前深部煤层气开发工艺尚处于探索阶段,储层改造主要采用大规模体积压裂工艺,存在产气效果差异大、产量递减速度快的问题,缺乏与地质条件精准配套的... 我国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我国天然气供应的重要补充。但是,当前深部煤层气开发工艺尚处于探索阶段,储层改造主要采用大规模体积压裂工艺,存在产气效果差异大、产量递减速度快的问题,缺乏与地质条件精准配套的增产技术体系。“定向射孔+靶向控缝+精细压裂”有望成为深部煤层气地质适配性的压裂工艺方法。提出了7种深煤层水平井定向射孔布孔模式:定向水平向、4点钟—8点钟定向向下、扇面定向向下(向上)、扇面定向向下(向上)+水平向(240°布孔)、直线定向向下(向上)。为了研究定向射孔模式下深煤层水平井孔/簇间进液、进砂分布的均衡性,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与离散元耦合方法(CFD-DEM),建立了水平井筒颗粒运移流固耦合模型,研究了不同定向射孔布孔模式、排量、砂比、段内簇数、组合粒径支撑剂影响下,段内簇间及簇内孔间流量分配及支撑剂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定向射孔方式下孔/簇间流量与支撑剂分配均匀性各异,其中240°定向射孔(扇面向下或向上+水平方向)孔间流量分配均匀性较好,240°定向射孔和4点钟—8点钟定向向下射孔孔间支撑剂分配均匀性较好。大排量(>16 m^(3)/min)、控砂比(携砂液阶段最高砂比<25%)、提升小粒径支撑剂占比(0.212/0.109 mm、0.380/0.212 mm、0.550/0.270 mm质量比为6∶3∶1)、段内3~4簇,有利于孔/簇间流量与支撑剂的均匀分布,提升储层改造的均衡性。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现场应用表明定向射孔产气量高于常规螺旋射孔,“扇面向下+水平向(240°布孔)”定向射孔增产效果最显著。建议深部煤层气储层改造根据井眼轨迹在煤层中的位置(特别是与亮煤的相对位置),开展“一簇一策”射孔设计,诱导裂缝定向起裂、靶向沟通“地质−工程”双甜点,实现“定向导控、差异设计、均衡加砂、有效支撑”的改造目的。研究结果有望为深部煤层气优质高效压裂提供理论基础与参数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体积压裂 定向射孔 流量分配 支撑剂运移 CFD-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对资本主义危机的揭示
2
作者 刘奕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00-107,333,共9页
21世纪凸显的经济震荡和公共卫生困境引发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危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危机的分析和批判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资本主义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全面中断,根源于资本及其运行逻辑。从现实来看,资本主义危机尚... 21世纪凸显的经济震荡和公共卫生困境引发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危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危机的分析和批判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资本主义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全面中断,根源于资本及其运行逻辑。从现实来看,资本主义危机尚且处于产生、扩展和消退的周期中;但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内因致使的自我崩溃和外因导致的革命取代将同时发挥作用,最终指向资本主义制度的扬弃,这是资本主义危机得以消解的根本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批判理论 资本主义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遗产”与未来:资本主义危机与马克思批判理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国际研讨会综述
3
作者 刘奕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291-294,共4页
2018年10月19-21日,'资本主义危机与马克思批判理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和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共同主办。来自6个国家、国内外2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 2018年10月19-21日,'资本主义危机与马克思批判理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和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共同主办。来自6个国家、国内外2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一批著名专家、知名学者出席了论坛,论坛正式代表60多人,提交论文30余篇。与会代表就'资本主义危机与马克思批判理论'和'罗莎·卢森堡对马克思主义分析与批判理论的应用'两方面主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并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批判理论 马克思 资本主义 研讨会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纪念李达先生诞辰130周年、陶德麟先生诞辰89周年高端学术论坛综述
4
作者 刘奕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1年第1期305-309,共5页
2020年10月24~25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暨纪念李达先生诞辰130周年、陶德麟先生诞辰89周年”高端学术论坛在武汉大学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2020年10月24~25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暨纪念李达先生诞辰130周年、陶德麟先生诞辰89周年”高端学术论坛在武汉大学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承办。来自国内5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正式代表有150多人,提交论文60余篇。与会代表就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陶德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理论成就和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展开路径和发展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等主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并围绕这些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科研机构 理论成就 马克思主义理论 历史进程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术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