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3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覆代赭汤之临证思考
1
作者 刘奇 黄智斌 郭洁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5期120-122,共3页
旋覆代赭汤是治胃虚痰阻、气逆不降的常用经方,具有下气降逆不伤正、化痰和中不留邪之效。该文通过查阅旋覆代赭汤相关文献,从方解、应用要点、应用指征、应用疾病谱角度探讨旋覆代赭汤之临床要素,并列举病案1则,阐述旋覆代赭汤的临床... 旋覆代赭汤是治胃虚痰阻、气逆不降的常用经方,具有下气降逆不伤正、化痰和中不留邪之效。该文通过查阅旋覆代赭汤相关文献,从方解、应用要点、应用指征、应用疾病谱角度探讨旋覆代赭汤之临床要素,并列举病案1则,阐述旋覆代赭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覆代赭汤 《伤寒论》 应用要点 应用指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覆岩裂隙演化的光纤监测耦合性及分带表征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奇 牛家宝 +2 位作者 李青海 赵金海 訾建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45-1357,共13页
分布式光纤感测作为科学认识采动覆岩动态演变规律的重要工具,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光纤-岩体的耦合关系。选择神东某矿作为研究对象,将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应用于相似模拟实验,结合光纤-岩体耦合关系,探究采动覆岩垂直分带时空... 分布式光纤感测作为科学认识采动覆岩动态演变规律的重要工具,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光纤-岩体的耦合关系。选择神东某矿作为研究对象,将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应用于相似模拟实验,结合光纤-岩体耦合关系,探究采动覆岩垂直分带时空演化特征与光纤应变数据峰值点位置的内在联系。针对以往研究中光纤应变数据容易受光纤-岩体耦合关系影响,从而导致测试结果出现误差的问题,提出用岩体裂隙率表征光纤-岩体耦合关系的新方法。通过光纤-岩体耦合关系试验,得到光纤-岩体应变传递系数与岩体裂隙率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并采用二值化方法处理模型图像获取各区域裂隙变化量,分区域地计算出采动覆岩直埋光纤的应变传递系数,为进一步探究光纤应变数据峰值与采动覆岩垂直分带特征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支撑。研究表明:光纤应变峰值点位置能用于关键层下方离层以及覆岩分带表征,利用构建的关键层下方离层及覆岩分带表征模型,结合峰值检测算法,得到关键层的位置分别为44、68、107 cm,以及垮落带、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分别为35、68 cm,算法识别结果与理论计算数值吻合,符合神东某矿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覆岩 导水裂隙 关键层 光纤传感 耦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发育过程对采动裂隙椭抛带压实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奇 笪雨欣 +3 位作者 曹广勇 李青海 赵金海 蒋长宝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5,共11页
采空区瓦斯抽采的关键是了解工作面上覆岩层裂隙的演化过程。为了研究综采工作面覆岩采动压实区演化规律,高效进行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工作,以神东某矿区2207工作面为原型,通过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利用自主研发的覆岩裂隙监测系统将图像进... 采空区瓦斯抽采的关键是了解工作面上覆岩层裂隙的演化过程。为了研究综采工作面覆岩采动压实区演化规律,高效进行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工作,以神东某矿区2207工作面为原型,通过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利用自主研发的覆岩裂隙监测系统将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增强和中值滤波去噪处理,获得二值化裂隙图像后利用分形理论定量描述裂隙率,对典型周期来压覆岩垮落裂隙率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裂隙发育程度受工作面推进时间的时空函数和采动裂隙椭抛带压实区演变修正模型。结果表明:覆岩平均裂隙率变化符合DoseResp函数关系,裂隙的发育过程包括产生、扩展蔓延、压实闭合3个阶段,裂隙在产生、闭合这2个阶段发育速率较平缓,而在扩展阶段发育速率陡增。采空区上覆岩层裂隙场形成旧裂隙区、压实区和新裂隙区3个区域,裂隙发育周期的不同导致旧裂隙区与新裂隙区在发育状态、压实程度和空间形态上有着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采空区覆岩非对称性下沉现象的发生。通过分析覆岩应力恢复与覆岩内部裂隙演变关系,进一步验证了采用DoseResp时间函数曲线可以很好的表现采空区上覆岩层裂隙异速演变特征。最后建立了考虑覆岩裂隙异速演变效应的采动裂隙椭抛带压实区修正模型,并结合现场工程实践,有效提高瓦斯抽取高位钻孔布置的准确性,为工作面的安全开采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裂隙发育过程 覆岩压实区 物理相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遥控指令传输时延测试方法
4
作者 刘奇 吴鸿仁 +4 位作者 马千里 张晓萌 崔灿 刘加明 宋世民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147,共4页
地面测试阶段通过发送遥控指令对卫星的功能、性能进行全面验证。其中机构运动、火工品起爆、阀门的开关等测试项目对指令执行时间有严格要求,因此,需要准确测量遥控指令传输时延,精确控制遥控指令执行时间。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 地面测试阶段通过发送遥控指令对卫星的功能、性能进行全面验证。其中机构运动、火工品起爆、阀门的开关等测试项目对指令执行时间有严格要求,因此,需要准确测量遥控指令传输时延,精确控制遥控指令执行时间。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网络封包分析软件(Wireshark)结合综合基带设备(Cortex)测试遥控指令传输时延的测试方法,分别测量网络通道设备时延和射频通道设备时延,分析了测试误差,该方法操作简单,精度高,可为其他卫星遥控指令传输时延的测量提供参考,具有工程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地面测试 地面测试设备 遥控指令 传输时延 时延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串联式吸能管的缓冲吸能特性
5
作者 张筱 肖勇 +3 位作者 刘洪波 刘奇 杜小坤 张洋洋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111,共10页
针对工程技术领域的碰撞载荷削峰减载问题,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轴向串联式吸能管的吸能特性:首先基于材料高速拉伸试验,构建吸能管的材料Johnson-Cook动态本构参数,并对拟合参数有效性进行评估;随后通过数值模拟与高... 针对工程技术领域的碰撞载荷削峰减载问题,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轴向串联式吸能管的吸能特性:首先基于材料高速拉伸试验,构建吸能管的材料Johnson-Cook动态本构参数,并对拟合参数有效性进行评估;随后通过数值模拟与高速冲击试验研究高速撞击过程中吸能管的缓冲吸能特性,评估仿真与试验的一致性;最终通过数值模拟对吸能管轴向串联构型与单管构型之间的吸能评价指标开展对比分析。分析研究表明:数值模拟与冲击试验的变形模式、载荷曲线、吸能评价指标均吻合较好,材料性能参数准确,仿真预示方法有效,高速冲击试验方案合理可信;与相同结构参数的串联构型吸能管相比,单管构型吸能管在压缩过程中会出现非轴对称、不稳定的扭曲变形,单管构型的有效压缩行程减小了13%,峰值载荷提高了33.4%,撞击瞬间载荷提高了15%,平均压缩力提高了13%,载荷峰均比提高了17.7%;吸能管的串联构型是更为理想的缓冲吸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串联 吸能管 动态本构 有限元模拟 高速冲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267例报告
6
作者 刘楠 刘奇 +2 位作者 李晓勇 王婷婷 陈德兴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目的总结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的经验。方法2020年1月~2023年3月,对267例胆囊结石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行LCBDE,沿胆囊管下壁切开至... 目的总结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的经验。方法2020年1月~2023年3月,对267例胆囊结石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行LCBDE,沿胆囊管下壁切开至胆总管汇入部,纵行切开胆总管外侧壁3~5 mm,胆道镜完成胆道探查取石,一期缝合,留置腹腔引流管。结果267例均完成手术,取净胆总管结石。手术时间45~128 min,(96.5±9.7)min;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13 d,(5.1±1.2)d;术后住院5~13 d,(6.8±1.1)d。胆漏4例,腹腔引流9~11 d;术后发热11例,抗炎治疗1~3 d;腹腔脓肿形成2例,腹腔引流治愈。242例(90.6%)随访6~39个月,中位时间11个月,其中66例随访≥36个月,结石残留2例,结石复发2例,未发生胆总管狭窄。结论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行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管汇入部 腹腔镜手术 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亚乙烯酯合成体系的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7
作者 刘奇 张卫海 +3 位作者 贾风雷 于大伟 杨文兵 石磊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70-1575,共6页
采用Joback基团贡献法估算碳酸乙烯酯(EC)、氯代碳酸乙烯酯(CEC)和碳酸亚乙烯酯(VC)的热力学数据,并分析了氯代合成法和直接脱氢法合成VC的热力学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氯代合成法中,EC与Cl_(2)生成CEC的氯代反应步骤在313~433 K是放热... 采用Joback基团贡献法估算碳酸乙烯酯(EC)、氯代碳酸乙烯酯(CEC)和碳酸亚乙烯酯(VC)的热力学数据,并分析了氯代合成法和直接脱氢法合成VC的热力学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氯代合成法中,EC与Cl_(2)生成CEC的氯代反应步骤在313~433 K是放热且自发的,但随着温度升高,反应的自发性降低,标准平衡常数(K^(Θ))减小;氯代合成法中CEC脱氯生成VC的反应步骤在313~433 K是吸热且自发的,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的吸热程度增加,但反应的自发性降低,K^(Θ)减小;直接脱氢法中EC直接脱氢生成VC的反应在373~873 K是吸热的,在373~673 K是非自发的,但在温度高于673 K时,反应则转变为自发的,且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反应的自发性增强,K^(Θ)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亚乙烯酯 热力学计算 基团贡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电天文台址周边干扰电磁兼容分析
8
作者 蔡明辉 马凌 +4 位作者 董晓玉 刘奇 苏晓明 王娜 党振伟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6-714,共9页
为研究射电天文台址周边固定、移动干扰源对射电天文观测的影响,细化射电天文业务与其他业务间的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干扰源状态和辐射量级的EMC分析方法。首先,判断干扰源状态,依据其类型采... 为研究射电天文台址周边固定、移动干扰源对射电天文观测的影响,细化射电天文业务与其他业务间的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干扰源状态和辐射量级的EMC分析方法。首先,判断干扰源状态,依据其类型采集电磁干扰评估区域,划分区域得到各点/网格至望远镜的相对地形;然后,计算射电天文天线指向干扰源的增益并根据地形特征选用适宜电波传播模型预测电波传输损耗,进而预估干扰到达望远镜的功率大小;最后结合干扰电平限值、望远镜的指向,确定该干扰源对望远镜的干扰影响。本文对移动状态干扰源和固定状态干扰源的EMC分析与评估结果,可为台址周边电磁干扰协调及干扰兼容性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干扰源 移动干扰源 干扰限值 遮挡 电磁兼容(E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字词句法下的凤凰古城历史街巷空间重塑研究
9
作者 刘奇 张平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1期196-199,共4页
在城市更新的趋势下,激活历史街巷的文化与活力成为凤凰古城适应时代发展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该文以凤凰古城历史街巷为例,总结梳理出凤凰历史街巷的空间特征与文化缺失等问题,以语言学的逻辑提出运用字词句法的形式探究街巷空间特征... 在城市更新的趋势下,激活历史街巷的文化与活力成为凤凰古城适应时代发展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该文以凤凰古城历史街巷为例,总结梳理出凤凰历史街巷的空间特征与文化缺失等问题,以语言学的逻辑提出运用字词句法的形式探究街巷空间特征与语言逻辑的作用关系,提出文化要素重构、传承空间格局、唤起场所记忆等重塑策略,以期为凤凰历史街巷空间的重塑探索可行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词句法 凤凰古城 历史街巷 空间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电天文台址干扰的CTS特征识别方法
10
作者 王丹洋 朴春莹 +2 位作者 刘奇 关磊 李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3,共14页
无线电技术的蓬勃发展致使射电天文台址频繁遭遇射频电磁干扰,进而导致天文观测数据受到污染。针对射频干扰的时序非连续特性导致以原始IQ数据及其提取的统计特征作为残差神经网络输入的方法出现损失函数收敛难和识别准确率低的难题,文... 无线电技术的蓬勃发展致使射电天文台址频繁遭遇射频电磁干扰,进而导致天文观测数据受到污染。针对射频干扰的时序非连续特性导致以原始IQ数据及其提取的统计特征作为残差神经网络输入的方法出现损失函数收敛难和识别准确率低的难题,文中提出了基于复合时间尺度特征的射频干扰识别方法。首先,在时频域进行高维映射以揭示数据隐含信息,并融合长短时特征以提升描述多样性。其次,搭建射频电磁干扰识别网络,网络包括三部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实现特征高效抽取;路径聚合网络融合浅层图形与深层语义特征;预测输出层则整合多尺度特征进行最终识别判断。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整体精度达到96%,相比于以原始IQ信号作为神经网络输入的整体准确率提升超过30%,有效解决了信号的时序非连续特性导致神经网络难以训练、性能较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干扰 神经网络 干扰信号 信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对沥青梯度老化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珑 李政 +3 位作者 王伟成 毛自根 刘奇 于斌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1期141-146,共6页
沥青混合料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很容易发生氧化老化,且沥青内部化学组分众多,对宏观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手段,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紫外光对沥青膜老化梯度行为的影响。通过建立集料—沥青—集料三层模型,模拟了... 沥青混合料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很容易发生氧化老化,且沥青内部化学组分众多,对宏观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手段,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紫外光对沥青膜老化梯度行为的影响。通过建立集料—沥青—集料三层模型,模拟了不同温度下氧气在沥青膜中的扩散行为;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及原子力学显微镜测试,分析了老化后试件化学组分的变化情况并通过力曲线图计算研究了试样微观力学的变化。结果表明,氧分子在沥青膜内的活性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提高,氧分子浓度的增加使沥青发生氧化反应的概率增加。温度较低时,沥青路面的老化主要受紫外老化的影响。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沥青膜内部会随老化程度差异的增大而发生流动混合,表层的老化程度最大甚至可以下降约30%,老化程度会随老化天数进行一定的重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老化 沥青膜 老化梯度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海湾海域水产品中有机磷酸酯(OPEs)类阻燃剂污染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12
作者 曾以梅 刘奇 +6 位作者 柯常亮 段星星 杨宏亮 黄珂 古小莉 张安凯 陈洁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1,共9页
为评估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 OPEs)类阻燃剂污染引起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以广东汕尾红海湾海域近岸养殖和捕捞水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GC-MS... 为评估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 OPEs)类阻燃剂污染引起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以广东汕尾红海湾海域近岸养殖和捕捞水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GC-MS/MS)对水产品中10种OPEs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海湾海域养殖水产品中∑10OPEs含量为(55.8±24.2)ng/g(干质量),显著高于捕捞水产品中的含量(20.5 ng/g±20.6 ng/g,干质量)(P<0.05);捕捞水产品中,底栖水产品中∑10OPEs含量(28.4 ng/g±22.6 ng/g,干质量)显著高于中上层水产品中的含量(7.4 ng/g±4.3 ng/g,干质量)(P<0.05);磷酸三(2-丁氧基乙基)酯[tris (2-butoxyethyl) phosphate, TBOEP]、磷酸三正丁酯(tri-n-butyl phosphate, TNBP)、磷酸三(2-氯异丙基)酯[tris (2-chloroisopropyl) phosphate, TCIPP]、磷酸三(2-氯乙基)酯[tris (2-chloroethyl) phosphate, TCEP]和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 TPHP)是红海湾海域水产品检出频率最高的OPEs化合物;养殖水产品和捕捞底栖水产品中主要OPEs污染物组成基本一致,含量最高的OPEs污染物依次为TCEP、TBOEP、TCIPP,而捕捞的中上层水产品中含量最高的OPEs污染物依次为TBOEP、TCIPP、TPHP,暴露评估显示,红海湾海域水产品中OPEs对不同年龄段男性和女性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均低于潜在风险阈值,健康风险可接受。研究表明,OPEs污染在养殖和捕捞水产品中普遍存在,所引起的健康风险水平尚在安全范围内,但随着OPEs消费量的持续增加,由其引起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会越来越高,建议对水产品中OPEs污染情况进行持续跟踪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有机磷酸酯 风险评估 红海湾 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型射电望远镜工程的多场景屏蔽效能测量配置策略研究
13
作者 唐仁凯 李蓉 +3 位作者 刘奇 苏晓明 郑献泽 蔡明辉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0-649,共10页
大型射电望远镜具有极高的系统灵敏度,望远镜自身电子设备的电磁防护要求极高,以至最终的屏蔽效能测量与性能验证存在技术挑战,相关技术的研究可为望远镜电磁兼容工程实施提供技术支撑。为解决望远镜建设多场景屏蔽测量技术问题,本文分... 大型射电望远镜具有极高的系统灵敏度,望远镜自身电子设备的电磁防护要求极高,以至最终的屏蔽效能测量与性能验证存在技术挑战,相关技术的研究可为望远镜电磁兼容工程实施提供技术支撑。为解决望远镜建设多场景屏蔽测量技术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屏蔽效能测量的主要因素,依据GB/T 12190-2021《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在3 m法暗室内搭建了测量系统,围绕测量系统硬件链路及信号分析仪关键参数与屏蔽效能测量性能的响应关系开展了系统性测量;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了其对屏蔽效能测量性能的影响,结合GJB 5792A-2021《军用涉密信息系统电磁屏蔽体等级划分和测量方法》中电磁屏蔽体等级划分方法,屏蔽效能测量规划为四种测量场景,进而给出相应屏蔽效能测量场景的硬件及测量参数配置策略。按照不同策略搭建相应屏蔽效能测量系统进行测试,进一步验证了在不同场景下屏蔽效能策略配置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电望远镜 电磁防护 屏蔽效能测量 配置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射电天文的微秒量级射频信号检测系统
14
作者 马凌 刘奇 +3 位作者 蔡明辉 董晓玉 王娜 苏晓明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0-657,共8页
瞬态信号对射电天文观测的影响越来越大,开发射频信号检测系统,可提升瞬态干扰检测能力,为进一步的瞬态信号特征分析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本文基于USRP X310和GNU Radio平台,采用多相滤波、快速傅里叶变换、积分处理等,开发了微秒量级射... 瞬态信号对射电天文观测的影响越来越大,开发射频信号检测系统,可提升瞬态干扰检测能力,为进一步的瞬态信号特征分析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本文基于USRP X310和GNU Radio平台,采用多相滤波、快速傅里叶变换、积分处理等,开发了微秒量级射频信号检测系统,实现了140 MHz实时带宽、30 MHz~6 GHz工作带宽、0.5μs时间分辨率的信号检测,并通过实测给出了检测系统的幅度测量精度、动态范围。实例应用表明,本文系统可应用于电子设备的辐射发射测量和电磁环境瞬态信号测量,为射电望远镜电磁兼容设计和干扰缓减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电天文 软件无线电 射频信号检测 微秒级瞬态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5-s的机场道面异物目标检测
15
作者 赵晓康 牛振兴 +4 位作者 张久鹏 王艺淳 刘奇 程科 邓晋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9-1250,共12页
为解决目前基于光学图像的机场道面异物(FOD)检测技术存在的环境条件变异性大及小目标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的道面异物目标检测改进算法.引入暗通道先验技术实现对雾化图像数据的特征复原,采用多尺度特征提取策略、卷... 为解决目前基于光学图像的机场道面异物(FOD)检测技术存在的环境条件变异性大及小目标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的道面异物目标检测改进算法.引入暗通道先验技术实现对雾化图像数据的特征复原,采用多尺度特征提取策略、卷积注意力模块(CBAM)、双向特征金字塔结构(BiFPN)和解耦组合预测结构增强模型对各尺度目标的检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雾化数据经过去雾复原后,在同一检测算法上的平均精度mAP0.5:0.95增加了7.62%;在相同测试集的试验条件下,改进算法相比于原始算法有7%的精度提升;在对各尺度目标的测试下,改进算法对分辨率尺寸小于32×32像素的小目标检测性能提升最为明显,mAP0.5提高了38.40%.所提出的改进算法实现了道面异物目标的高精度检测,为FOD实时检测系统的搭建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道面 异物检测 图像识别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射电天文干扰监测的宽带频谱的周期RFI统计方法
16
作者 董晓玉 马凌 +3 位作者 刘奇 杜清清 蔡明辉 苏晓明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4-630,共7页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射频干扰(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RFI)对射电天文观测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周期性RFI对天文观测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本文围绕宽带、高时间分辨率频谱数据,采用阈值计算、噪声通道过滤、快速傅里叶变换、周...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射频干扰(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RFI)对射电天文观测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周期性RFI对天文观测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本文围绕宽带、高时间分辨率频谱数据,采用阈值计算、噪声通道过滤、快速傅里叶变换、周期计算、通道合并、来源分析和模板库建立等步骤,提出一种面向宽带频谱序列的周期RFI统计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26 m射电望远镜(Nan Shan 26 m Radio Telescope,NSRT)脉冲星观测终端数据,有效地检测并提取出了频谱序列中的周期性RFI,可为进一步电磁干扰缓解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电天文 射频干扰(RFI) 周期 统计 模板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沥青膜内氧气扩散行为研究
17
作者 张宇 李政 +5 位作者 方珑 韩波 王伟成 毛自根 刘奇 于斌 《中外公路》 2024年第4期115-126,共12页
沥青的老化是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然而,沥青通常以薄膜的形式存在于混合料中。氧气扩散是影响沥青老化的重要因素,为了探究不同工况下氧气在沥青膜中的扩散行为,该研究建立了氧气‒沥青‒集料(OAA)模型,以模拟在实际... 沥青的老化是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然而,沥青通常以薄膜的形式存在于混合料中。氧气扩散是影响沥青老化的重要因素,为了探究不同工况下氧气在沥青膜中的扩散行为,该研究建立了氧气‒沥青‒集料(OAA)模型,以模拟在实际情况下集料表面沥青膜状态。在不同时间、温度、氧气分子浓度和集料类型条件下,对OAA模型中氧气扩散和沥青组分迁移规律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分子的相对分子浓度、径向分布函数、均方位移和扩散系数,比较各因素对模型分子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各参数之间的联系。从分子模拟结果可知,氧气分子浓度随扩散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集料与沥青界面处的氧气分子浓度明显上升。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向沥青膜内的扩散能力增强,氧气分子浓度随之线性增加。增加氧分子数量,沥青膜内的氧气相对分子浓度整体上升,CaCO_(3)集料更利于氧气向沥青膜内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材料 氧气扩散 沥青膜 分子动力学模拟 组分迁移 相对分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鲟鱼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43
18
作者 刘奇 郝淑贤 +4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黄卉 林婉玲 魏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42-145,共4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鲟鱼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初步探究鲟鱼特征气味及主要腥味物质。从鲟鱼腹肉、背肉、尾肉、皮、鳃、肝中共检出6 0余种挥发性物质,这些物质包括醛类、酮类、醇类、烃类和酸类等,其中醛类、...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鲟鱼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初步探究鲟鱼特征气味及主要腥味物质。从鲟鱼腹肉、背肉、尾肉、皮、鳃、肝中共检出6 0余种挥发性物质,这些物质包括醛类、酮类、醇类、烃类和酸类等,其中醛类、醇类、烃类含量较高。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不同,醛、烃在鲟鱼各部位挥发性物质中所占比重较大,醇类在肝(32.08%)、皮(44.96%)、鳃(5.51%)含量较高;背肉挥发性物质检出总量最低。鲟鱼的主要特征气味为青草味、鱼腥味及脂类气味;己醛、1-辛烯-3-醇等是构成鲟鱼鱼腥味的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鱼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人头部冲击载荷下风挡玻璃的模拟和试验验证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奇 刘军勇 +2 位作者 苗强 陈国强 王大志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28-133,共6页
行人头部和风挡玻璃的碰撞是造成行人严重受伤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进行了行人头部模块冲击风挡玻璃的有限元模拟和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采用壳单元和体单元分别代表风挡玻璃的各夹层结构,假设中间夹层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薄膜不失效... 行人头部和风挡玻璃的碰撞是造成行人严重受伤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进行了行人头部模块冲击风挡玻璃的有限元模拟和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采用壳单元和体单元分别代表风挡玻璃的各夹层结构,假设中间夹层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薄膜不失效,玻璃层采用最大主应变准则模拟其失效。运用头部伤害指标(HIC),将有限元模拟结果与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 NCAP)行人头部模块撞击风挡玻璃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HIC值和撞击裂纹产生的范围来看,本模拟方法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行人头部受伤程度和风挡玻璃的失效模式,可为安全评价和车辆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头部 风挡玻璃 有限元(FE)模型 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 NCAP) 失效 头部伤害指标(H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电天文台站准实时电波环境测量方法 被引量:19
20
作者 刘奇 王娜 +3 位作者 王玥 刘晔 刘烽 陈卯蒸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8-724,共7页
随着频率使用率的提高,瞬态信号对射电天文观测影响越来越大,有效的电波环境测量及频谱分析可为现有射电天文台址干扰缓解策略提供依据.基于现有射电望远镜台站电波环境特征,结合信号分析仪原理,深入分析了仪器设备关键参数配置方法及... 随着频率使用率的提高,瞬态信号对射电天文观测影响越来越大,有效的电波环境测量及频谱分析可为现有射电天文台址干扰缓解策略提供依据.基于现有射电望远镜台站电波环境特征,结合信号分析仪原理,深入分析了仪器设备关键参数配置方法及测量时间计算方法;结合实际测量需求,确定了测试时间规划策略,提出一种准实时电波环境测量方法.运用此方法对新疆天文台南山台站电波环境进行测量,分析了频谱、频率占用度随时间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分析电磁干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电天文 电波环境 准实时测试 频率占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