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河油田高含水高采出程度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 被引量:18
1
作者 马艳 李洪生 +2 位作者 刘大猛 周生友 董文龙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5,共5页
应用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密闭取心方法,结合油藏动态分析、动态资料测试等方法,根据平面、纵向上和层内分布对双河油田高含水高采出程度油藏Ⅳ5-11层系目前剩余油进行三维定量化描述.结果表明:平面上剩余储量主要集中在含水率大于90... 应用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密闭取心方法,结合油藏动态分析、动态资料测试等方法,根据平面、纵向上和层内分布对双河油田高含水高采出程度油藏Ⅳ5-11层系目前剩余油进行三维定量化描述.结果表明:平面上剩余储量主要集中在含水率大于90%的区域内,在局部构造高点、低渗透部位及井网不完善部位剩余油及可动油饱和度较高,非主流线剩余油饱和度高于主流线;纵向上采出程度差异大,主力小层采出程度高,但剩余储量相对较多,非主力小层采出程度不均匀,剩余储量相对较少;层内剩余油集中在厚油层及正韵律油层顶部及低渗透层段,取心井试油结果与研究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分布 含水率 采出程度 油藏 数值模拟 密闭取心井 双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坡式重力储能系统机械与电气联合仿真的多软件协同建模方法
2
作者 刘大猛 牟雪鹏 +5 位作者 石博豪 陈巨龙 王斌 罗晨 钟承君 陈思哲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66-3276,共11页
重力储能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寿命长、存储能量无衰减、建设周期短及环境友好等优势。其中,斜坡式重力储能可以利用山体自然落差降低建设成本,并减少占用平地资源,是长时大容量储能领域的重要前瞻性技术之一。然而,斜坡式重力储能系... 重力储能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寿命长、存储能量无衰减、建设周期短及环境友好等优势。其中,斜坡式重力储能可以利用山体自然落差降低建设成本,并减少占用平地资源,是长时大容量储能领域的重要前瞻性技术之一。然而,斜坡式重力储能系统具有机械与电气动态高度耦合的特点,现有仿真模型难以完整描述其动态特性。针对该问题,本工作提出了一种斜坡式重力储能系统机械与电气联合仿真的多软件协同建模方法。首先,采用三维机械设计软件Solidworks建立包括斜坡、轨道、载重小车和质量块的机械系统框架模型;然后,将Solidworks中建立的模型导入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并建立载重小车与链传动机构的联系,获得机械系统完整模型;最后,将Adams中的机械模型导入Simulink,并建立与电气模型的联系,从而获得机电联合仿真模型。将所提出的多软件协同仿真模型与Simulink独立仿真模型,在电网正常和异常工况下分别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多软件协同仿真模型能够更加全面地描述斜坡式重力储能系统的动态特性。因此,多软件协同仿真模型能够更好地支撑对斜坡式重力储能的功率特性分析、安全性评估和机械参数优化设计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式重力储能 机电联合仿真建模 多软件协同仿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双河油田二类储量高温聚合物驱开发效果对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马艳 周生友 +3 位作者 刘大猛 黎锡瑜 代亚宏 陈小瑜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0年第6期82-84,共3页
通过双河油田二类储量油藏聚合物驱研究及应用,总结出以提高井网控制程度和改变液流方向宗旨,优化聚驱井网,注入聚合物前采用整体调剖封堵大孔道,合理选择适应于二类油藏的驱剂,针对不同的非均质储层采用不同聚合物浓度以及适时提出配... 通过双河油田二类储量油藏聚合物驱研究及应用,总结出以提高井网控制程度和改变液流方向宗旨,优化聚驱井网,注入聚合物前采用整体调剖封堵大孔道,合理选择适应于二类油藏的驱剂,针对不同的非均质储层采用不同聚合物浓度以及适时提出配套工艺措施等技术对策,形成了一套提高二类储量高温聚合物驱效果的作法,对二类储量聚合物驱推广应用有借鉴意义。目前双河油田Ⅲ油组、北块Ⅳ1-3、江河区V上已开展了高温聚合物驱工业化推广应用阶段,取得了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河油田 二类储量 高温 聚合物驱 配套技术 开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层合壳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郭翔鹰 刘大猛 张伟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17年第5期430-438,共9页
本文对横向激励作用下的1-3型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层合壳进行了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并研究了压电特性对结构振动响应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层合壳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并且在已知的几何结构和材料特性基础上考虑了电场属性.然后... 本文对横向激励作用下的1-3型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层合壳进行了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并研究了压电特性对结构振动响应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层合壳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并且在已知的几何结构和材料特性基础上考虑了电场属性.然后根据位移边界条件,选择合适的振型函数,通过Galerkin方法将运动控制方程转化成两自由度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横向激励和压电系数对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层合壳非线性振动特性的影响.通过波形图、三维相图、庞加莱图和分叉图等来研究壳体不同类型的周期和混沌运动.结果表明,外激励作用下结构存在复杂的非线性振动响应,同时压电参数对层合壳结构振动响应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动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 悬臂壳 压电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无炉水循环泵机组启动初期屏式过热器超温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大猛 罗小鹏 +1 位作者 陈玉忠 周科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80,共4页
以某电厂超临界无炉水循环泵机组为研究对象,对调试期间机组启动初期,屏式过热器管壁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温现象进行了阐述,详细分析和研究了影响超温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成功解决了超临界无炉水循环泵机组启动初期主汽温... 以某电厂超临界无炉水循环泵机组为研究对象,对调试期间机组启动初期,屏式过热器管壁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温现象进行了阐述,详细分析和研究了影响超温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成功解决了超临界无炉水循环泵机组启动初期主汽温度难控制等问题,屏式过热器受热面管壁温度得到有效控制,希望对同类型机组启动主汽温度、壁温控制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机组 无炉水循环泵 屏式过热器 超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超临界W火焰锅炉燃烧特性及运行特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大猛 石践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5-49,共5页
以两种超临界W火焰锅炉为研究对象,对其燃烧特性、运行特性进行了分析,详细阐述了高负荷及低负荷下两种炉型的燃烧稳定性及经济性,针对超临界W火焰锅炉较为重要的受热面壁温及结焦情况进行了介绍,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运行表明:高负... 以两种超临界W火焰锅炉为研究对象,对其燃烧特性、运行特性进行了分析,详细阐述了高负荷及低负荷下两种炉型的燃烧稳定性及经济性,针对超临界W火焰锅炉较为重要的受热面壁温及结焦情况进行了介绍,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运行表明:高负荷下两种炉型燃烧稳定,受热面壁温良好,低负荷下FW锅炉燃烧稳定性及水冷壁壁温控制较B&W锅炉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超临界锅炉 W火焰 燃烧特性 运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超临界双拱燃烧锅炉垂直管屏水冷壁安全性分析及调整措施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小鹏 陆方 +2 位作者 刘大猛 石践 陈玉忠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7,共6页
通过对贵州省超临界双拱燃烧锅炉垂直管屏水冷壁结构特点以及运行的安全状况的介绍,针对锅炉热负荷分布、工质流量分配、水冷壁热敏感性、热应力的集中等多个因素,结合实例,对水冷壁运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减少水冷壁爆管的调整措... 通过对贵州省超临界双拱燃烧锅炉垂直管屏水冷壁结构特点以及运行的安全状况的介绍,针对锅炉热负荷分布、工质流量分配、水冷壁热敏感性、热应力的集中等多个因素,结合实例,对水冷壁运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减少水冷壁爆管的调整措施以及改进的建议,对国内超临界双拱燃烧锅炉的运行调整和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双拱燃烧锅炉 水冷壁 安全性 调整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的重要性
8
作者 刘大猛 刘影 卢正常 《管理学家》 2020年第14期80-81,共2页
质量监督是我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政府部门实施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电力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对工程质量存在疑义、关系重大的关键检查项目和可能存在隐患的检查项目,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以量化的检测结果... 质量监督是我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政府部门实施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电力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对工程质量存在疑义、关系重大的关键检查项目和可能存在隐患的检查项目,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以量化的检测结果为准绳,以数据化评判标准的综合质量评估体系,对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及工程实体质量做出客观、科学、公正的评价,是提高监督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的重要抓手,可制约肆意降低工程质量的违法违规行为,保证工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程 质量监督 实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ferromagnetic Insulating Interface Region in La0.14Pr0.56Sr0.3MnO3/SrTiO3 and La0.7Ca0.3MnO3/Gd0.7Ca0.3MnO3 Multilayers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昕 刘大猛 +1 位作者 连贵君 熊光成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808-1810,共3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视觉技术在螺纹检测上的应用
10
作者 顾峰 丁胜明 +3 位作者 陆洋 刘大猛 李宁 齐同 《汽车工艺师》 2022年第12期33-37,共5页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螺纹自动检测机和内螺纹测量仪技术均无法满足发动机事业部对螺纹检测高效率和可量化的要求。从视觉检测和智能算法方向突破,锡柴工厂重机部与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所联合开发了一款基于内孔展开镜与内窥镜双模式,...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螺纹自动检测机和内螺纹测量仪技术均无法满足发动机事业部对螺纹检测高效率和可量化的要求。从视觉检测和智能算法方向突破,锡柴工厂重机部与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所联合开发了一款基于内孔展开镜与内窥镜双模式,应用图像采集系统和建立算法模型进行尺寸检测的新型螺纹检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技术 螺纹检测 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