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批评何为、文学共和与重建集体性——刘大先访谈录 |
周新民
刘大先
|
《长江文艺评论》
|
2016 |
3
|
|
2
|
重新发明河流——津子围《大辽河》的叙述与存在论 |
刘大先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五棵竹子:论当代小说的创意过程 |
刘大先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为文艺评论添加“增量”与“变量”——读《文艺评论概要》 |
刘大先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24 |
0 |
|
5
|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反思与重建 |
刘大先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6
|
|
6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之检省 |
刘大先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8
|
|
7
|
中国少数族裔文学的认同与主体问题 |
刘大先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8
|
从时间拯救历史——文学记忆的多样性与道德超越 |
刘大先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4 |
10
|
|
9
|
赛义德东方学的方法论及其启示 |
刘大先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10
|
李洱、时代情绪与理念人的当代命运 |
刘大先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11
|
“文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笔谈 |
刘大先
刘成(蒙古族)
朱旭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2021 |
10
|
|
12
|
极端写作与实验小说的限度——高翊峰与一种当下文学取向 |
刘大先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3
|
新城市青年的情感结构——论马小淘的自我做戏与内倾反抗 |
刘大先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4
|
小众的流行:作为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美剧 |
刘大先
|
《艺术广角》
|
2007 |
16
|
|
15
|
拥抱变化——从“后文学”到“新人文”的实践途径 |
刘大先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6
|
青年写作与整体语境问题 |
刘大先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7
|
“月亮的朋友”——邱华栋与1990年代 |
刘大先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8
|
选秀:被过度诠释的娱乐文本 |
刘大先
|
《艺术广角》
|
2006 |
4
|
|
19
|
故乡·异乡·在路上——贾樟柯电影的主题探讨 |
刘大先
|
《艺术广角》
|
2007 |
7
|
|
20
|
陈凯歌三十年:精英话语的裂变与重组 |
刘大先
|
《艺术广角》
|
2009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