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发射CdSeTe量子点测定铜离子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声燕 王益林 杨昆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7-262,共6页
以CdCl2·2.5H2o、Na2SeO3、Na2TeO3和N2H4·H2o为反应物,以3-巯基丙酸(MPA)为稳定剂制备CdSeTe量子点.与CdTe量子点相比,CdSeTe合金量子点的发射光谱明显红移,发光颜色可扩展至近红外波段范围.基于铜离子能有效猝灭CdSeTe合金... 以CdCl2·2.5H2o、Na2SeO3、Na2TeO3和N2H4·H2o为反应物,以3-巯基丙酸(MPA)为稳定剂制备CdSeTe量子点.与CdTe量子点相比,CdSeTe合金量子点的发射光谱明显红移,发光颜色可扩展至近红外波段范围.基于铜离子能有效猝灭CdSeTe合金量子点荧光的特性,开发了一种用近红外CdSeTe量子点为荧光探针测定铜离子浓度的分析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0~200 μg/L,检测上限为1.13 μg/L.应用于实际样品中铜的测定,结果与ICP测定值非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量子点 铜离子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水溶性CdTe量子点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声燕 王益林 +1 位作者 莫凤萍 潘华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249-3251,3256,共4页
以CdCl2和TeO2为原料,硼氢化钠为还原剂,采用水相合成法制备巯基丁二酸稳定CdTe量子点。研究了反应时间、碲和镉的物质的量之比等实验条件对CdTe量子点发光性能的影响,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 以CdCl2和TeO2为原料,硼氢化钠为还原剂,采用水相合成法制备巯基丁二酸稳定CdTe量子点。研究了反应时间、碲和镉的物质的量之比等实验条件对CdTe量子点发光性能的影响,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分析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实验表明,合成的量子点为立方晶型,颗粒大小分布均匀。反应时间及碲和镉的物质的量之比对量子点的发光性能有明显影响,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量子点的吸收与荧光光谱都向长波方向移动,在pH值为10.5的碱性条件下,当n(Cd)∶n(Te)∶n(MSA)=1∶0.05∶1.4时,在5h的时间内可获得发绿色到红色荧光的量子点,最高荧光量子产率为7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纳米晶 化学合成 光学性质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CdSe量子点的水相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益林 杨昆 +3 位作者 潘华桥 刘声燕 许献美 周立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04-2608,共5页
以巯基丁二酸为稳定剂,亚硒酸钠为硒源,制备了高质量水溶性CdSe量子点.研究了反应时间、镉与硒的摩尔比及镉与巯基丁二酸的摩尔比等实验条件对CdSe量子点光谱性能的影响.分别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以巯基丁二酸为稳定剂,亚硒酸钠为硒源,制备了高质量水溶性CdSe量子点.研究了反应时间、镉与硒的摩尔比及镉与巯基丁二酸的摩尔比等实验条件对CdSe量子点光谱性能的影响.分别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量子点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制得的CdSe量子点为立方晶型,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峰在518~562 nm范围内连续可调,并且发射峰的半峰宽始终保持在35 nm左右,荧光量子产率可达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纳米晶 光学性质 CDSE量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锅合成绿色到近红外发射的CdTe量子点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益林 万鑫 +1 位作者 刘声燕 周立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102,共6页
以3-巯基丙酸(MPA)为稳定剂,采用水相合成法制备了从绿色到近红外发射的CdTe量子点。系统研究了反应液pH值、镉和碲的物质的量之比及镉和3-巯基丙酸的物质的量之比等实验条件对CdTe量子点体系的发射波长和荧光量子产率的影响。在pH值为1... 以3-巯基丙酸(MPA)为稳定剂,采用水相合成法制备了从绿色到近红外发射的CdTe量子点。系统研究了反应液pH值、镉和碲的物质的量之比及镉和3-巯基丙酸的物质的量之比等实验条件对CdTe量子点体系的发射波长和荧光量子产率的影响。在pH值为10.5,且nCd2+∶nTe2-∶nMPA=1∶0.05∶1.1的条件下,回流0.5 h,CdTe量子点体系在569 nm波长处的荧光量子产率达到30.8%;在7 h的回流时间内,制备的量子点的波长覆盖范围为525~730 nm。分别用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对CdTe量子点的晶体结构、形貌及表面基团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近红外 荧光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肼还原二氧化碲水相合成CdTe量子点 被引量:8
5
作者 王益林 刘声燕 +1 位作者 莫凤萍 潘华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49,共5页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氯化镉为镉源,二氧化碲为碲源,水合肼为还原剂,一步合成了CdTe量子点.研究了反应时间、碲与镉的摩尔比及巯基乙酸与镉的摩尔比等实验条件对CdTe量子点生长过程的影响.采用荧光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氯化镉为镉源,二氧化碲为碲源,水合肼为还原剂,一步合成了CdTe量子点.研究了反应时间、碲与镉的摩尔比及巯基乙酸与镉的摩尔比等实验条件对CdTe量子点生长过程的影响.采用荧光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量子点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及反应物的相对用量对量子点的生长和荧光光谱有明显影响,所得CdTe量子点具有立方晶型,发光颜色从绿色到红色连续可调,荧光量子产率可达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水相合成 发光 水合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肼还原亚碲酸钠一步合成波长可调的CdTe量子点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益林 马浩德 +1 位作者 刘声燕 李怀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81-1786,共6页
以氯化镉和亚碲酸钠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采用水相合成法制备巯基乙酸(TGA)稳定CdTe量子点(QDS)。研究反应时间、碲和镉的物质的量及巯基乙酸和镉的物质的量之比等实验条件对CdTe量子点发光性能的影响;并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 以氯化镉和亚碲酸钠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采用水相合成法制备巯基乙酸(TGA)稳定CdTe量子点(QDS)。研究反应时间、碲和镉的物质的量及巯基乙酸和镉的物质的量之比等实验条件对CdTe量子点发光性能的影响;并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分析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量子点为立方晶型,颗粒粒度分布均匀;反应时间及反应物的相对用量对量子点的发光性能有明显影响;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量子点的吸收与荧光光谱都向长波方向移动,在8 h内可获得发绿色到红色荧光的量子点;量子点的发光强度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减弱,最高荧光量子产率为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纳米晶 化学合成 光学性质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亚铜微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包秘 刘声燕 +2 位作者 匡莉莉 王凡 文衍宣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59,共4页
以氨基酸为还原剂及配位剂,在碱性溶液中通过水热还原二价铜离子,制备了不同形貌的氧化亚铜微晶。考察了氨基酸对氧化亚铜微晶结构、尺寸、形貌的影响,提出了氧化亚铜微晶在水热条件下的可能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氨基酸是良好的形貌调节剂... 以氨基酸为还原剂及配位剂,在碱性溶液中通过水热还原二价铜离子,制备了不同形貌的氧化亚铜微晶。考察了氨基酸对氧化亚铜微晶结构、尺寸、形貌的影响,提出了氧化亚铜微晶在水热条件下的可能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氨基酸是良好的形貌调节剂。以亚甲基蓝为探针分子,对所制备的氧化亚铜微晶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催化性能与形貌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氧化亚铜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