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煎剂益生菌发酵液有效成份的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贺 胡洪娇 +5 位作者 刘增琪 崔子扬 胡馨匀 崔红玉 王云峰 何高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319,共6页
为研究单菌株及多菌株发酵后的黄芩煎剂对黄芩活性成分及化学成分的影响,本实验分别利用植物乳杆菌单菌株及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3株益生菌分别对黄芩煎剂进行72 h液态发酵,最终获取单菌株和多菌株发酵液,再分别利用?KTAav... 为研究单菌株及多菌株发酵后的黄芩煎剂对黄芩活性成分及化学成分的影响,本实验分别利用植物乳杆菌单菌株及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3株益生菌分别对黄芩煎剂进行72 h液态发酵,最终获取单菌株和多菌株发酵液,再分别利用?KTAavant分子层析液相色谱和薄层色谱分别对各发酵样品成分种类和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子层析色谱分析结果显示,经单菌株和多菌株发酵黄芩煎剂后,发酵液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出现显著变化,与黄芩煎剂相比,发酵液中低分子量的化学组份含量明显增加,且多菌株发酵液中低分子量化学组份的含量显著高于单菌株植物乳杆菌发酵液(P<0.001)。薄层色谱分析结果显示,黄芩煎剂经单菌株和多菌株分别发酵后,黄芩煎剂中的活性成分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多菌株发酵液活性成分含量极显著高于黄芩标准对照药材(P<0.0001),多菌株发酵液活性成分含量极显著高于黄芩煎剂(P<0.0001),且多菌株发酵液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极显著高于单菌株发酵液(P<0.0001)。本研究首次证实采用多菌株(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发酵黄芩煎剂可以有效提高药液中的活性成分和化学成分含量,为进一步研究黄芩的药用价值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发酵 液态发酵 黄芩煎剂 植物乳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黑曲霉 益生菌发酵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胸腺肽和干扰素融合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作为鸡新城疫病毒活疫苗免疫佐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洪娇 王贺 +5 位作者 刘增琪 崔子扬 胡馨匀 崔红玉 王云峰 何高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2-400,共9页
为评估以滴鼻方式免疫表达鸡胸腺肽和鸡干扰素融合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能否作为新城疫病毒(NDV)活疫苗的免疫佐剂及对其免疫效力的影响,本研究以表达鸡胸腺肽和鸡γ干扰素融合蛋白(cTα1-cIFN-γ,后简写为Tα1-IFN)的重组乳酸乳球菌(T... 为评估以滴鼻方式免疫表达鸡胸腺肽和鸡干扰素融合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能否作为新城疫病毒(NDV)活疫苗的免疫佐剂及对其免疫效力的影响,本研究以表达鸡胸腺肽和鸡γ干扰素融合蛋白(cTα1-cIFN-γ,后简写为Tα1-IFN)的重组乳酸乳球菌(Tα1-IFN/r-L.lactis)与NDV活疫苗混合后(Tα1-IFN/r-L.lactis+NDV活疫苗)滴鼻免疫14日龄SPF鸡,同时设NDV活疫苗组、L.lactis+NDV活疫苗组及PBS阴性对照组。分别于免疫后不同时间(3 d、7 d、14 d、21 d、28 d)采血,于免疫后14 d、21 d、28 d分别检测各组鸡血清中的HI抗体效价;采用间接ELISA测定免疫后3 d、7 d及14 d各组鸡血清中主要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分离各组鸡免疫后21 d及28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外周血白细胞,分别通过CCK-8法检测各组鸡PBMC和白细胞中抗原递呈细胞(APC)的增殖活性。HI抗体检结果显示,分别在免疫后14 d、21 d,Tα1-IFN/r-L.lactis+NDV活疫苗组鸡的NDV HI抗体效价与NDV活疫苗组以及L.lactis+NDV活疫苗组均无显著差异;但免疫后28 d,该组鸡血清中的NDV HI抗体效价极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001)。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在免疫后各时间点Tα1-IFN/r-L.lactis+NDV活疫苗组鸡血清中IFN-γ及IL-2(Th1型细胞因子)和IL-4(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基本均显著或者均极显著高于NDV活疫苗组、L.lactis+NDV活疫苗组及阴性对照组(14 d的IL4除外)。Tα1-IFN/r-L.lactis+NDV活疫苗组鸡血清中IL-1β(促炎因子)和IL-10(抗炎因子)的分泌水平在免疫后3 d、7 d、14 d均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001)。细胞增殖活性的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21 d和28 d,Tα1-IFN/r-L.lactis+NDV活疫苗组鸡PBMC的增殖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免疫后28 d,该组鸡PBMC的增殖活性均极显著高于L.lactis+NDV活疫苗组和阴性对照组(P<0.0001),但与NDV活疫苗组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后21 d和28 d,Tα1-IFN/r-L.lactis+NDV活疫苗组鸡外周血白细胞中APC的增殖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001);免疫后28 d,该组鸡白细胞中APC的增殖活性极显著高于NDV活疫苗组(P<0.01),但与L.lactis+NDV活疫苗组和阴性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采用表达Tα1-IFN的重组乳酸乳球菌与NDV活疫苗同时滴鼻免疫SPF鸡后,可诱导其产生较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反应,增强SPF鸡免疫系统的应答能力,同时又能维持鸡体内的免疫稳态。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有潜力的免疫佐剂,为新型免疫佐剂的开发提供了重要实验数据及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鼻佐剂 胸腺肽 干扰素 重组乳酸乳球菌 免疫增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表达胸腺肽和鸡干扰素融合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对鸡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增琪 王贺 +6 位作者 胡洪娇 崔子扬 邱宇 张素华 崔红玉 王云峰 何高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45-1053,共9页
为构建表达胸腺肽和鸡γ干扰素融合蛋白(Tα1-cIFN-γ)的重组乳酸乳球菌并检测其作为口服免疫增强剂对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增殖活性及鸡肠道菌群的影响,本研究将鸡胸腺肽(Tα1)和鸡干扰素(cIFN-γ)的编码基因序列(去除干扰素信... 为构建表达胸腺肽和鸡γ干扰素融合蛋白(Tα1-cIFN-γ)的重组乳酸乳球菌并检测其作为口服免疫增强剂对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增殖活性及鸡肠道菌群的影响,本研究将鸡胸腺肽(Tα1)和鸡干扰素(cIFN-γ)的编码基因序列(去除干扰素信号肽编码基因序列),并按照宿主菌乳酸乳球菌NZ3900株的基因组优化密码子后,以经G4S-linker连接的Tα1-cIFN-γ基因为模板,采用PCR扩增携带表达载体p NZ8149同源臂及HA标签的目的基因序列(Tα1-cIFN-γ-HA);通过PCR扩增携带Tα1-cIFN-γ-HA基因序列同源臂的全长p NZ8149载体序列,利用同源重组的方式将这两段基因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 NZ8149-Tα1-cIFN-γ-HA,并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电转化乳酸乳球菌NZ3900感受态细胞中,构建重组乳酸乳球菌p NZ8149-Tα1-cIFN-γ-HA/NZ3900(r L.lactis-Tα1-cIFN-γ)并经PCR和测序鉴定;将重组乳酸乳球菌r L.lactis-Tα1-cIFN-γ经乳酸链球菌素(Nisin)诱导6 h~7 h,离心超声破碎后取上清采用western blot鉴定Tα1-cIFN-γ的表达。结果显示,r L.lactis-Tα1-cIFN-γ经PCR扩增到3185 bp的目的基因片段,测序结果显示目的片段完全正确;且在约25 ku处出现特异性条带,与目的蛋白Tα1-cIFN-γ大小相符,利用BCA蛋白测定试剂盒构建标准曲线,对Tα1-cIFN-γ绝对定量显示其含量为31μg/m L。以重组乳酸乳球菌裂解液(含重组蛋白40μg/m L,重组菌2×10^(9)cfu/mL)经口服免疫21日龄SPF鸡,并于28日龄加强免疫一次,于首免后2周、4周、7周采血分离PBMC,并分别采用Con A+Ionomycin、Con A+PMA及LPS刺激后,采用CCK-8法检测鸡PBMC的增殖活性。结果显示,经刺激后的各实验组鸡于首免后2周、4周、7周PBMC的增殖活性均极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口服PBS的鸡)(P<0.001、P<0.0001、P<0.0001);7周后剖杀各组鸡取其盲肠粪便样品经PCR扩增16S rDNA基因的保守区V3~V4基因序列,采用高通量测序并采用SIMCA软件、MOTHUR程序、AMDIS软件等对测序结果进行beta多样性、alpha多样性、菌群结构组成以及菌种重要性的LEf Se分析。beta及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鸡盲肠粪便样品测序结果分散于不同象限;且两组间样品的alpha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表明实验组鸡具有更大的菌种丰度。菌群结构和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口服r L.lactis-Tα1-cIFN-γ显著改变了鸡盲肠肠道菌群门水平和属水平的结构和组成,其中厚壁菌门的乳酸杆菌属、普拉梭菌属和黏液真杆菌属等有益菌群显著增加;而拟杆菌门中的瘤胃菌属、另枝菌属等机会致病菌属显著减少。菌种重要性的LEf Se分析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口服r L.lactis-Tα1-cIFN-γ对SPF鸡肠道菌群的组成有显著影响,来自杆菌纲、乳杆菌目、乳杆菌科、乳杆菌属和厚壁菌门等有益菌成为肠道菌群内的重要菌种。上述结果首次表明,口服r L.lactis-Tα1-cIFN-γ不仅显著提高鸡PBMC的增殖活性等细胞免疫反应,而且还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和组成,提高有益菌属的丰度,降低机会致病菌的丰度。本研究为天然绿色新型口服免疫增强剂和免疫佐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 鸡干扰素 重组乳酸乳球菌 16S rDNA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代抗生素益生菌的筛选及其抗鸡沙门氏菌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邱宇 刘增琪 +4 位作者 吴晓婵 崔红玉 龚建森 王云峰 何高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62-1168,共7页
为筛选能够替代抗生素的益生菌并评估其抗鸡沙门氏菌感染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先通过琼脂平板法以标准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从15株候选益生菌中筛选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候选菌株;再以临床分离的1... 为筛选能够替代抗生素的益生菌并评估其抗鸡沙门氏菌感染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先通过琼脂平板法以标准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从15株候选益生菌中筛选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候选菌株;再以临床分离的10株致病菌为指示菌,通过琼脂平板法从上述5株候选益生菌中筛选抗菌活性最强的益生菌。筛选结果显示,有5株益生菌的抗菌活性较强,分别为L.C332、E.C329、L.C314、L.C311、L.C308,其中唾液乳杆菌L.C332株的抗菌活性最强。将SPF鸡随机分为3组,益生菌组鸡每日饲喂1×10^(9)cfu的L.C332株,同时每日口服感染1×10^(4)cfu的鸡白痢沙门菌C79-1株;感染对照组鸡每日口服感染1×10^(4)cfu鸡白痢沙门菌C79-1株;空白对照(BC)组鸡饲喂基础日粮。感染后每周采血通过平板凝集法检测血清中的鸡白痢抗体效价,4周后剖杀全部鸡,取其肝脏及各肠道内容物,采用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培养并经菌落计数统计各组鸡肝脏及肠道中的沙门氏菌属细菌。结果显示:益生菌组鸡抗体阳性率仅10%,感染对照组鸡抗体阳性率达80%;益生菌组鸡肝脏、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盲肠中的沙门氏菌属细菌含量虽均高于BC组鸡但均极显著低于感染对照组鸡(P<0.001)。上述结果表明,口服唾液乳杆菌L.C332可以有效抑制鸡白痢沙门菌在鸡肝脏及肠道中的定植,阻止其自然感染,且L.C332株在体内外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本研究为新型替代抗生素益生菌的筛选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抗菌 沙门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