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E2E-spot足球动作识别算法
1
作者 魏志珍 黄佳旺 +2 位作者 陈文文 刘城宇 陈艾东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63-2169,共7页
针对足球赛事视频中动作识别存在的时序定位精度不足、类别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E2E-spot轻量级时空分离注意力算法(LSSA-Net)。在特征提取时,提出的轻量化时空分离注意力模块(LSSA)能够增加特征提取能力;在LSSA模块时... 针对足球赛事视频中动作识别存在的时序定位精度不足、类别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E2E-spot轻量级时空分离注意力算法(LSSA-Net)。在特征提取时,提出的轻量化时空分离注意力模块(LSSA)能够增加特征提取能力;在LSSA模块时间分支中设计因果卷积与可学习时序编码联合架构,提高算法时序定位精度;使用Logit Adjustment作为算法的损失函数,解决足球比赛中动作类别不平衡的问题。该算法在SoccerNet-v2数据集上与其它方法比较,结果显示在mAP(Tight和Loose值)上分别比E2E-spot提升了4.84%和2.09%,并且相比其它方法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赛事视频 定位精度不足 类别不平衡 轻量级时空分离注意力 特征提取 因果卷积 可学习时序编码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光伏发电生态补偿优化决策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洪明 许丁中 +4 位作者 项胜 刘城宇 赖明勇 孟科 肖建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18-226,共9页
农村地区充沛的土地资源为光伏发电提供了先天便利的条件。农村光伏项目为区域内生产生活提供可持续的清洁、低碳电能供应,对光伏电站建设企业、农民、村集体等参与主体产生了正向或负向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该研究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 农村地区充沛的土地资源为光伏发电提供了先天便利的条件。农村光伏项目为区域内生产生活提供可持续的清洁、低碳电能供应,对光伏电站建设企业、农民、村集体等参与主体产生了正向或负向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该研究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农村光伏项目对参与主体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给出了电能、建设收益等经济价值,社会保障价值以及节能减排、水土流失等环境价值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参与主体之间的收益和支出关系,提出主体利益平衡、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补偿优化方案。选取炎陵县农村光伏项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2020—2022年期间,未采取生态补偿优化方案时,农民承担的负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无法得到补偿,随着光伏组件功率衰减,农民群体获得的并网发电收入由66.29万元下降至61.99万元,低收入农民占比率由52.72%上升至76.09%;采用本研究提出的生态补偿优化策略后,农民群体获得的总收入由88.28万元提升至97.36万元,低收入农民占比率保持为0,同时,光伏电站建设企业、村集体的总收益均为正,生态补偿机制并未损害任何参与主体的经济收益。案例研究表明,生态补偿优化策略在保障所有参与主体适当盈利、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了低收入农民全部脱低,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能源 可持续发展 生态补偿机制 农村现代化 优化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县域光伏扶贫生态补偿标准评估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城宇 杨洪明 赖明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00-309,共10页
光伏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该研究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方法,构建光伏扶贫生态系统服务指标评价体系,以及经济价值与经济损失评估模型。以补偿对象的经济损失得以弥补为目的,补偿主体支付补偿后经济价值仍有富... 光伏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该研究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方法,构建光伏扶贫生态系统服务指标评价体系,以及经济价值与经济损失评估模型。以补偿对象的经济损失得以弥补为目的,补偿主体支付补偿后经济价值仍有富余为可行条件,提出3种可行性补偿方案,通过对受益者与影响环境者在经济、环境、社会维度获得的经济价值进行再分配,确定补偿标准,比较判断补偿后的脱贫情况。以炎陵县地面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为例,选取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的代表性县域光伏扶贫项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第1种补偿方案,贫困户既是补偿对象又是补偿主体,人均获得补偿净收入1294.09元,无法实现脱贫;第2、3种补偿方案,贫困户仅作为补偿对象,不支付补偿,人均收入达到3527.3元,高于最低脱贫标准;延寿县、水城县和大通县的生态补偿效果与炎陵县一致。结果说明,通过良好的生态补偿机制设计,环境保护和消除贫困将协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贫困地区 模型 生态补偿标准 生态补偿方案 农业现代化 生态系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物到能源的闭环供应链:循环供能、协同运作与可持续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城宇 杨洪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2-191,共10页
现代经济生活方式每年产生大量的废弃物,通过耦合收集、加工、运输、发电、供热等独立运行环节,形成整体关联的闭环供应链,实现废弃物到能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该文立足于循环供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维度,围绕废弃物回收、资源化处... 现代经济生活方式每年产生大量的废弃物,通过耦合收集、加工、运输、发电、供热等独立运行环节,形成整体关联的闭环供应链,实现废弃物到能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该文立足于循环供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维度,围绕废弃物回收、资源化处理、多能互补供应、多网络耦合的完整链条,系统分析废弃物到能源闭环供应链的废弃物管理、多能源供应、环境治理协同效应。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以全球能源、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需求为牵引,整合废弃物到能源闭环供应链的交叉兼容指标,构建涵盖复合维度的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内生风险与外源风险视角,识别刻画不可持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物 管理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闭环供应链 不可持续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农作物秸秆收集运输的碳减排优化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城宇 贺正楚 卢小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9-248,共10页
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加强农作物秸秆的回收利用是解决农村地区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该研究以在方形区域收集秸秆的生物质电厂收集运输系统为研究对象,着重从碳减排视角构建秸秆收集运输模型,优化求解运输排放外部成本最... 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加强农作物秸秆的回收利用是解决农村地区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该研究以在方形区域收集秸秆的生物质电厂收集运输系统为研究对象,着重从碳减排视角构建秸秆收集运输模型,优化求解运输排放外部成本最小的收储点个数与回收距离。通过与不同收集系统的对比分析,综合评价所建系统在经济、环境、效率方面的优势以及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联系,提出推动秸秆资源低碳回收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建议。基于河北省统计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河北省秸秆资源丰富,绝大部分地区已具备良好的收集条件,仅廊坊、沧州、唐山的资源供需匹配度较低;所建系统在电厂外围安置12个收储点,没有收集盲区,避免了资源浪费,收集效率提高18.75%,碳排放外部成本减少83.98%,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此外,该系统还为环境保护、减少贫困、公共卫生和资源利用相关的10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多维度支撑。该研究设计的高效收集运输系统,提供了生物质能开发的低碳路径,对进一步构建农村生物质循环供能的闭环供应链一体化系统工程、推动农村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能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生物质 发电 可持续发展目标 农作物秸秆 收集运输系统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