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社会资本路径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国深 杨冬磊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22,共8页
社会资本的内涵主要包括了社会网络(关系)、规范(制度)、价值(信任)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资本作为联结社会与政治系统的桥梁,主要的政治功能在于培养公民的政治信任,提升公民的政治效能,促进政府的有效治理。两岸社会资本具备一般社... 社会资本的内涵主要包括了社会网络(关系)、规范(制度)、价值(信任)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资本作为联结社会与政治系统的桥梁,主要的政治功能在于培养公民的政治信任,提升公民的政治效能,促进政府的有效治理。两岸社会资本具备一般社会资本的内涵特质和政治功能,可以经由参与两岸社会与政治系统的互动来影响两岸政治互信的主体制度、信心和动力机制。新时期增进两岸政治互信亦可从两岸社会资本的网络、规范、价值等三条路径加以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海峡两岸 政治互信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岸关系变迁研究的“大系统”分析框架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国深 何淼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79,共13页
两岸关系研究中存在着政治因素的作用被过度评价的问题。当民进党执政时期两岸政治关系面临严峻挑战时,两岸经济、社会和文化关系仍保有较强韧性,经贸和社会等领域的两岸依存度不降反升。这种现象表明政治因素对两岸关系变迁的影响虽然... 两岸关系研究中存在着政治因素的作用被过度评价的问题。当民进党执政时期两岸政治关系面临严峻挑战时,两岸经济、社会和文化关系仍保有较强韧性,经贸和社会等领域的两岸依存度不降反升。这种现象表明政治因素对两岸关系变迁的影响虽然很大,但也存在局限性。现有的两岸关系研究模式缺乏基于交叉学科逻辑体系的分析框架。在“系统论”的基础上,引入两岸“大系统”观,以跨学科和学科交叉融合的视野构建两岸关系变迁研究中的“大系统”分析框架,可以更好地阐释两岸“大系统”的结构功能、运行机制和变迁机制,并在两岸关系现实中进行实证检验。两岸“大系统”分析框架显示,相较于政治体系,整体系统环境更具决定性作用,两岸关系变迁的方向和进程是全要素互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系 环境系统 两岸关系 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政治危机与两岸关系前景
3
作者 刘国深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37,共4页
“3·20大选”后的两岸关系出现新的危机,民进党政权的政治实力上升,主导台湾政治发展方向的能力和条件增强。但民进党政权的政治危机导致台湾政治不稳定,同时对两岸关系带来挑战。但两岸关系的主导权不在台湾当局手中,没有美国的支... “3·20大选”后的两岸关系出现新的危机,民进党政权的政治实力上升,主导台湾政治发展方向的能力和条件增强。但民进党政权的政治危机导致台湾政治不稳定,同时对两岸关系带来挑战。但两岸关系的主导权不在台湾当局手中,没有美国的支持,“台独”也不可能实现。因此,未来4年的两岸关系仍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但民进党政权并没有真正放弃“台独”选项,两岸关系能否从危机变成转机,仍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政治 两岸关系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涉台公共政策体系构建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国深 郭伟展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8-88,共11页
涉台公共政策体系是由大陆单边主导推进的,以台湾同胞为政策受众的政策体系,在经济、社会等领域逐渐落实台湾同胞同等待遇,使其有效融入大陆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涉台公共政策体系的实质是国家涉台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特殊子系统... 涉台公共政策体系是由大陆单边主导推进的,以台湾同胞为政策受众的政策体系,在经济、社会等领域逐渐落实台湾同胞同等待遇,使其有效融入大陆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涉台公共政策体系的实质是国家涉台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特殊子系统。它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密切的内在逻辑关联,有利于实现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落实国家统一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有机结合。构建涉台公共政策体系,应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框架中进行,着力增强国家涉台治理体系的回应性、开放性与包容性,优化落实统一过程中社会公共资源的供给与配置,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在两岸人民之间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台公共政策体系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两岸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