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理论向度与实践方略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和海 谭闵 +1 位作者 高幸 王贝贝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8,共8页
科学教育关系到国家安全、环境保护、公共健康等领域,是支撑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石。因此,该文致力于深入剖析科学教育的核心要素,包括其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以期对科学教育的本质进行重新解读。同时,探讨了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这一基... 科学教育关系到国家安全、环境保护、公共健康等领域,是支撑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石。因此,该文致力于深入剖析科学教育的核心要素,包括其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以期对科学教育的本质进行重新解读。同时,探讨了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这一基础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科教兴国战略、科学素养的培育、以探究与实践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以及科学教育所特有的“加法”理念。在实践策略上,提出持续优化的发展格局、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系、全面设计的评价框架和多方协同的生态模型,这些措施构成了构建中小学科学教育新体系的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科学教育 理论向度 实践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质量教育资源供给机制创新与路径研究——来自美国“#GoOpen”计划的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和海 屈昊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8,99,共11页
数字化是当下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无论是作为“十四五”规划中的战略举措,还是党的二十大中提出的必然要求,构建数字化教育资源为主体的高质量教育资源体系在当下具有必要性与迫切性。美国#GoOpen计划自实施以来,... 数字化是当下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无论是作为“十四五”规划中的战略举措,还是党的二十大中提出的必然要求,构建数字化教育资源为主体的高质量教育资源体系在当下具有必要性与迫切性。美国#GoOpen计划自实施以来,在教育资源数字化、个性化、均等化三个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过对该计划官方文件与政策进行解读,对其内涵与特点进行分析,我国在进行高质量教育资源建设及其供给路径探究过程中应当重视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同时完善多重考核与评估机制,结合社会多方力量,保证每个学习者的享有权利,最终走向教育公平,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pen 开放教育资源 高质量教育资源 供给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如何通达素养--基于“胡塞尔-皮亚杰”认识论思想的解释 被引量:2
3
作者 白倩 刘和海 李艺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3,共7页
厘清知识与素养之间的关系,是推动素养教育落地的关键所在,而该关系的“厘清”,不在于两者间关系的有和无,而在于解释清楚如何从知识通达素养,即说明其关系的必然性与内在关联机制。对此,该文基于胡塞尔现象学并结合皮亚杰认识论思考中... 厘清知识与素养之间的关系,是推动素养教育落地的关键所在,而该关系的“厘清”,不在于两者间关系的有和无,而在于解释清楚如何从知识通达素养,即说明其关系的必然性与内在关联机制。对此,该文基于胡塞尔现象学并结合皮亚杰认识论思考中的“两个范畴说”进行系统分析,得到如下认识:知识的发生同样是素养的发生,知识可以通达素养且必然由知识通达素养;知识的发生同时也是思维的发生,由知识通达素养的途径是“我”的思维过程;主体性发展即是素养的发展,在认识发生的立场上,完整的主体性可以由个性化、身体在场、感性理性协调以及他者在场来保证。最后,该文简单回应了在当前数字化时代,应该如何看待知识和素养之间的这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素养 思维 认识论 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知识观的转变:从共建共享到众传共推 被引量:27
4
作者 刘和海 李少鹏 王琪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8-112,128,共6页
在"互联网+"时代,对比书籍时代的传统知识观,知识已呈现出网络化属性。链接、去中心化、社群化是"互联网+"时代的三大本质属性,其必然使网络化的知识呈现出不同的特性。一方面,链接使知识从线性走向网格,人们习得... 在"互联网+"时代,对比书籍时代的传统知识观,知识已呈现出网络化属性。链接、去中心化、社群化是"互联网+"时代的三大本质属性,其必然使网络化的知识呈现出不同的特性。一方面,链接使知识从线性走向网格,人们习得知识方式也从系统性走向去中心化后的泛在性与交叉性;另一方面,人们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得到大众认可,在肯定自己的同时,也关注了别人。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知识观中,知识存在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专家与教师的权威性,知识也在网络社群中实现了从共建共享到众传共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观 链接 网络化 社群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utools评价体系的中文MOOC平台现状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30
5
作者 刘和海 李起斌 张舒予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90,共7页
"慕课"时代的到来给传统教育改革注入新的力量的同时,也对传统的网络学习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促进慕课可持续的本土化发展,我们以Edutools评价体系为基础,在MOOC平台与传统网络教学平台的差异性中进行指标优化,依... "慕课"时代的到来给传统教育改革注入新的力量的同时,也对传统的网络学习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促进慕课可持续的本土化发展,我们以Edutools评价体系为基础,在MOOC平台与传统网络教学平台的差异性中进行指标优化,依据优化后的指标体系,全面调研了我国的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智慧树平台、C20平台、超星优课平台、中国大学MOOC平台等六大平台,并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层面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期为"中国式慕课"发展提出较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utools评价体系 “慕课”平台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现状与反思 被引量:26
6
作者 刘和海 饶红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1-41,共11页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教育技术学科也经历了探索、发展与冷思考状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通过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又让我们学科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在对全国十...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教育技术学科也经历了探索、发展与冷思考状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通过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又让我们学科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在对全国十所高校的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培养计划、专业建设和全国本专业研究生招生与就业情况做了深入的统计与分析基础之上,结合安徽省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的个案以及近十几年来的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研读,分别从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和就业去向三个维度在现状与现实中探究本学科建设问题。与此同时,我们分别就专业目标的时代性与前瞻性,课程设置的规范性与特色,学科内涵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以及专业特色的技术性与融合性四个方面做出了理性思考,旨在推进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学科走向科学化、专业化、特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技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以芜湖县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和海 孙宗凌 承孝敏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1-67,共7页
农村远程教育对实现城乡优质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别、促进教育公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农村远教实施过程中,由于农村的先天环境的影响,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试图通过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建设现存问题进... 农村远程教育对实现城乡优质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别、促进教育公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农村远教实施过程中,由于农村的先天环境的影响,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试图通过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建设现存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为农村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可持续发展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远程教育 优质资源 教师培训 可持续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绩效视野下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反思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和海 孙宗凌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41,共4页
自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结果,更应该关注效益评价。本文以安徽省为例,从绩效方面对整个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系统的政府行为与投入、资源建设、学习行为、管理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反... 自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结果,更应该关注效益评价。本文以安徽省为例,从绩效方面对整个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系统的政府行为与投入、资源建设、学习行为、管理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反思,以期探寻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 绩效 学习行为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个性化学习实践路径:从“因材施教”走向“可因材施教” 被引量:45
9
作者 刘和海 戴濛濛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6-53,共8页
"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教育观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同时,因材施教问题一直以来也是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与研究的重要问题,但在以学校班级授课与集体教学过程中,二者很难达到期望者的设想与目标。当理想与现实... "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教育观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同时,因材施教问题一直以来也是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与研究的重要问题,但在以学校班级授课与集体教学过程中,二者很难达到期望者的设想与目标。当理想与现实存在矛盾时,技术中介价值能否突显,取决于技术实践者的思维与技巧。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教育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为学习者提供准确的服务,即确立个性化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路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等,为学习者建构个性化的智慧教育场域。该文尝试从"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的科学内涵及内涵逻辑进行分析,并对二者进行差异性和同一性比较,进而阐释"互联网+"时代下个性化学习由"因材施教"向"可因材施教"的实践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材施教 教育大数据 学习分析 个性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习者为中心”:赋权理论视角下的个性化学习实践逻辑 被引量:52
10
作者 刘和海 潘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0-106,共7页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变革,突破了限制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时空局限,不仅改变了"教"的手段,更改变了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使教学不再只是教师"满堂灌"式的以"教"为中心的教...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变革,突破了限制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时空局限,不仅改变了"教"的手段,更改变了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使教学不再只是教师"满堂灌"式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形式,而是建构在新技术支持下的学习者自主学习。在教育赋权后,学习者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参与权、发展权,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同时,随着教育"中心"的转移,再造以"学习者"为中心,需要构建"聚合中心""资源中心""服务中心",以满足与促进学习者个性化学习,从而能够真正实现对每一个学习者的"可因材施教",使因材施教成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习者”为中心 赋权 个性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学习何以可能:“学习强国”启示下的平台学习之策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和海 程程 戴濛濛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67,共7页
2020年初,一场疫情让在线居家自主学习全面展开,面对各种问题与挑战,教育技术工作者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平台学习优势,提高平台支持下的深度学习效率,让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可能。与此同时,深受全国人民称赞的“学习强国”平台... 2020年初,一场疫情让在线居家自主学习全面展开,面对各种问题与挑战,教育技术工作者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平台学习优势,提高平台支持下的深度学习效率,让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可能。与此同时,深受全国人民称赞的“学习强国”平台,其因具有人本性、融合性、互动性、便捷性等特点而成为学习者进行深度自主学习的典型。文章探究如何构建学习资源众筹、学习形式多样、学习评价多元的,自下而上、协同互动、数据支撑的自主学习平台,希望能为教育工作者指明平台建设方向,能为深度学习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平台学习 深度学习 学习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远程教育亟待知识管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和海 张红岩 张新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44,共5页
农村远程教育对实现城乡优质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别,促进教育公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农村远程教育实施过程中,由于农村的先天环境的影响,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试图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农村的学生学习状态、教师... 农村远程教育对实现城乡优质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别,促进教育公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农村远程教育实施过程中,由于农村的先天环境的影响,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试图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农村的学生学习状态、教师专业化、资源本土化等一系列问题加以分析,促进农村远程教育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远程教育 知识管理 教师专业化 资源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技术工作者的人文、实践与创新关怀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和海 万舒 张新明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7年第1期63-66,共4页
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教育技术工作者正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中。为此,本文试图从当前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工作现状中,探寻教育技术工作者对实践的关怀,且分别从教育技术工作者自身、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以及教育技术实... 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教育技术工作者正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中。为此,本文试图从当前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工作现状中,探寻教育技术工作者对实践的关怀,且分别从教育技术工作者自身、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以及教育技术实践创新三个方面构建中国本土化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实践关怀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和海 《政法论丛》 CSSCI 1998年第1期10-13,共4页
关于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几个问题刘和海所谓宪法监督,是指以保障宪法实施为目的,由特定的国家机关所进行的对本国立法活动和其他重要国家行为是否违宪予以确认、并对违宪作出相应处理的专门活动。在近代、现代国家中,由于宪法在... 关于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几个问题刘和海所谓宪法监督,是指以保障宪法实施为目的,由特定的国家机关所进行的对本国立法活动和其他重要国家行为是否违宪予以确认、并对违宪作出相应处理的专门活动。在近代、现代国家中,由于宪法在一国范围内所特有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监督制度 我国宪法 保障公民权利 宪法实施 国家机关 执政党 违宪审查 违宪行为 宪法规范 特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学校多媒体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53
15
作者 刘和海 王清 《教育与现代化》 2006年第4期40-45,共6页
以安徽师范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多媒体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比较、分析,在既肯定其优势,又指出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并从教学环境的建设、对教师及其管理人员的培训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优化教学 分析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雅斯贝尔斯教育观对MOOCs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和海 李子梦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26,共5页
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的本质是"人的灵魂教育",强调"存在、自由、超越"的教育意义、教育任务与教育方法,形成了独特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观。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泛在学习背景下,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突... 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的本质是"人的灵魂教育",强调"存在、自由、超越"的教育意义、教育任务与教育方法,形成了独特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观。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泛在学习背景下,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突显重要。如MOOCs是一种大规模的在线网络课程,利用互联网、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进行传播课程教学,知识可以在短时内超越时空,高质量、便捷、开放性的完成学习与交流。然而在强调"人的灵魂教育"时,雅斯贝尔斯的教育观可能会对MOOCs课程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价值。如从教育意志与唤醒中推动"MOOCs"的养成学习;从教育信仰与自由中撬动"MOOCs"的自律学习;从教育交往与陶冶中强化"MOOCs"的沉浸学习,从而从另一个层面推动我国MOOCs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斯贝尔斯教育观 MOOCs 养成与自律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人权立法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和海 《政法论丛》 CSSCI 1999年第5期8-13,共6页
人权问题是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的焦点之一。但任何一国的人权,都是要通过本国的具体立法来加以确认和保障实现的。在我国,全国性法律和地方性法律中的人权立法,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多层次的人权保障法律体系,使我国成了世界上人权立... 人权问题是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的焦点之一。但任何一国的人权,都是要通过本国的具体立法来加以确认和保障实现的。在我国,全国性法律和地方性法律中的人权立法,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多层次的人权保障法律体系,使我国成了世界上人权立法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我国的人权立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充分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本质,为我国人权立法在社会生活中的真正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随着全社会范围内重视人权保障的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真正形成,我国公民的人权必将会得到充分地实现和切实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 公民权利和自由 人权立法 社会主义人权保障法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刍议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和海 《政法论丛》 2005年第2期34-37,共4页
一般意义上的宪政,应是以宪法存在(即立宪)为前提,以宪法的不断完善(即修宪)和宪法在国家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真正实现(即行宪)为基本标志和基本内容的政治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宪政,是伴随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开始的,至今走... 一般意义上的宪政,应是以宪法存在(即立宪)为前提,以宪法的不断完善(即修宪)和宪法在国家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真正实现(即行宪)为基本标志和基本内容的政治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宪政,是伴随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开始的,至今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宪政之路。1982年宪法颁布和实施至今,是我国宪政建设的最好时期。今后我们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以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宪政 1982年宪法 社会主义宪法 政治制度 基本内容 基本标志 社会生活 宪政建设 第一部 立宪 国家 修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台湾地区“行动磨课师计划”及其对大陆慕课建设启示
19
作者 刘和海 王琪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94,共8页
作为网络课程的慕课,在经历了"热与冷"之后回归理性。无论是丰满的理想热潮,还是残酷的现实礼遇,都实在地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此,中国台湾地区实施"行动磨课师计划"来指导与推动慕课在台湾地区的建设与发展。... 作为网络课程的慕课,在经历了"热与冷"之后回归理性。无论是丰满的理想热潮,还是残酷的现实礼遇,都实在地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此,中国台湾地区实施"行动磨课师计划"来指导与推动慕课在台湾地区的建设与发展。我们试从计划的执行与实施过程以及课程建设要素中的"管理部门、企业、教师"之间的关系中,总结其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分别从课程建设路径、课程内容选取与课程评价体系三个维度探讨大陆慕课建设的新思路,从而构建具有特色的"中国式慕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磨课师 自下而上 课程内容 课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宪法观念 推进依法治国
20
作者 刘和海 《政法论丛》 2002年第1期8-10,共3页
由于宪法在现代国家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决定了依法治国必须首先依宪治国 ,这就必须提高全社会的宪法观念。我国现阶段全社会的宪法观念是非常薄弱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地位和宪法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要求各级党政干部... 由于宪法在现代国家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决定了依法治国必须首先依宪治国 ,这就必须提高全社会的宪法观念。我国现阶段全社会的宪法观念是非常薄弱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地位和宪法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要求各级党政干部和全体党员成为守宪和护宪的模范 ,要特别加强对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的宪法教育 ,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实施机制 ,形成违宪必究的社会大环境。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国的依法治国真正得到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观念 依法治国 违宪 依宪治国 宪法监督 宪法地位 党员 是非 首先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