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浓度的尾砂胶结充填体破坏过程声发射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赵奎
谢文健
+5 位作者
曾鹏
龚囱
卓毓龙
於鑫佳
杨泽元
刘周超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3-549,共7页
制备了3种不同质量浓度的充填体试件,进行了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分析了不同浓度的充填体力学特性,重点研究了试件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振铃计数、声发射累计撞击数与声发射累计能量的比值(r值)、主频及其相对高频信号激增响应系数特征.研...
制备了3种不同质量浓度的充填体试件,进行了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分析了不同浓度的充填体力学特性,重点研究了试件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振铃计数、声发射累计撞击数与声发射累计能量的比值(r值)、主频及其相对高频信号激增响应系数特征.研究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充填体的峰值强度与弹性模量呈增大趋势,充填体中出现的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越多;r值先升高再持续减小到一个较低值,随着外载荷的增加,进入缓慢升高阶段,峰值前均保持在该阶段.充填体破裂前兆信息在声发射信号主频分布中呈现主频段增多现象,表现为由加载初期的1~2个主频段,在临界主破裂时增多到3~5个主频段;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声发射信号主频频段分布越宽,声发射相对高频信号(160~180 kHz)的激增响应系数呈递减趋势.以上特征可为不同浓度的尾砂胶结充填体稳定性监测、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砂胶结充填体
浓度
声发射
主频
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空区隐患影响下的残矿协同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海港
李仕杰
+2 位作者
郑小龙
刘周超
闫雷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6-33,共8页
采空区时空分布复杂、地压显现严重是制约赣南钨矿残矿资源回收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为解决赣南地区钨矿残矿资源回收的难题,基于“协同开采”理念,兼顾资源开采与隐患处理,提出了针对赣南地区钨矿的采空区探测—微震实时监测—残矿协同回...
采空区时空分布复杂、地压显现严重是制约赣南钨矿残矿资源回收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为解决赣南地区钨矿残矿资源回收的难题,基于“协同开采”理念,兼顾资源开采与隐患处理,提出了针对赣南地区钨矿的采空区探测—微震实时监测—残矿协同回采(探—监—采)的协同开采关键技术方案,并结合赣南某典型钨矿开展了工程案例分析。研究表明:针对31132矿块空区复杂的时空分布特征,以三维精细探测技术为基础精细化构建了整体地质模型和采空区模型,精确得到残矿形态与残矿量,矿量估算误差小于10%,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对顶柱、底柱和间柱因地制宜制定了回采方案;残矿回采过程中建立了IMS微震监测系统,对31132矿块采场的采空区稳定性进行了实时监测和预警,并协同应用空区封闭、胶结充填等方法处理空区,实现了空区隐患处理与残矿资源回收的有机统一,完成了31132采场顶柱残矿全部回收,并为间柱回采创造了条件。研究结果可为赣南地区钨矿残矿资源安全、高效、协同开采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残矿资源
协同开采
微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浓度的尾砂胶结充填体破坏过程声发射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赵奎
谢文健
曾鹏
龚囱
卓毓龙
於鑫佳
杨泽元
刘周超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3-549,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8046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64018)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青年基金项目(GJJ150622)。
文摘
制备了3种不同质量浓度的充填体试件,进行了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分析了不同浓度的充填体力学特性,重点研究了试件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振铃计数、声发射累计撞击数与声发射累计能量的比值(r值)、主频及其相对高频信号激增响应系数特征.研究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充填体的峰值强度与弹性模量呈增大趋势,充填体中出现的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越多;r值先升高再持续减小到一个较低值,随着外载荷的增加,进入缓慢升高阶段,峰值前均保持在该阶段.充填体破裂前兆信息在声发射信号主频分布中呈现主频段增多现象,表现为由加载初期的1~2个主频段,在临界主破裂时增多到3~5个主频段;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声发射信号主频频段分布越宽,声发射相对高频信号(160~180 kHz)的激增响应系数呈递减趋势.以上特征可为不同浓度的尾砂胶结充填体稳定性监测、预测提供依据.
关键词
尾砂胶结充填体
浓度
声发射
主频
前兆
Keywords
Cemented tailings backfill
Concentrations
Acoustic emission
Main frequency
Precursor
分类号
TD31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空区隐患影响下的残矿协同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海港
李仕杰
郑小龙
刘周超
闫雷
机构
江西省安全科学研究院
江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6-33,共8页
基金
江西省安全生产重大课题(编号:JXAJ2016-002)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92BBG70077)。
文摘
采空区时空分布复杂、地压显现严重是制约赣南钨矿残矿资源回收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为解决赣南地区钨矿残矿资源回收的难题,基于“协同开采”理念,兼顾资源开采与隐患处理,提出了针对赣南地区钨矿的采空区探测—微震实时监测—残矿协同回采(探—监—采)的协同开采关键技术方案,并结合赣南某典型钨矿开展了工程案例分析。研究表明:针对31132矿块空区复杂的时空分布特征,以三维精细探测技术为基础精细化构建了整体地质模型和采空区模型,精确得到残矿形态与残矿量,矿量估算误差小于10%,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对顶柱、底柱和间柱因地制宜制定了回采方案;残矿回采过程中建立了IMS微震监测系统,对31132矿块采场的采空区稳定性进行了实时监测和预警,并协同应用空区封闭、胶结充填等方法处理空区,实现了空区隐患处理与残矿资源回收的有机统一,完成了31132采场顶柱残矿全部回收,并为间柱回采创造了条件。研究结果可为赣南地区钨矿残矿资源安全、高效、协同开采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采空区
残矿资源
协同开采
微震监测
Keywords
Goaf
Residual mineral resources
Synergetic mining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分类号
TD85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浓度的尾砂胶结充填体破坏过程声发射特性试验研究
赵奎
谢文健
曾鹏
龚囱
卓毓龙
於鑫佳
杨泽元
刘周超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采空区隐患影响下的残矿协同开采技术研究
李海港
李仕杰
郑小龙
刘周超
闫雷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