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雕虫射虎两浮名——刘叶秋自传
- 1
-
-
作者
刘叶秋
-
出处
《编辑之友》
1986年第1期44-45,1,共3页
-
文摘
刘叶秋先生是国内知名的学者和老编辑,他丰富的学识向为大家所敬重。他自拟小传《雕虫射虎两浮名》,形象地阐述了自己“处世作正人、治学作通人”的生活信条和治学原则。
-
关键词
治学原则
编辑
笔记小说
魏晋南北朝小说
相结合
辞书
南开大学
学识
小传
生活
-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
-
题名磁共振功能成像在高级别胶质瘤疗效监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刘叶秋
于韬
-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医学影像科
-
出处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47-152,共6页
-
基金
辽宁省临床能力建设项目(编号:LNCCC-B06-2014)~~
-
文摘
高级别胶质瘤的治疗是复杂多变的。目前高级别胶质瘤的标准治疗方案是手术+放疗+口服化疗。持续的后期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区分治疗反应与治疗效果可能具有困难,影响临床决策。各种先进的MRI技术(例如扩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波谱分析、多参数成像)现在可以结合新的生理和生化参数,提供新的方法来帮助区分肿瘤进展,即假性进展和假性反应。本文总结了MR功能成像在监测高级别胶质瘤疗效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挑战。
-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胶质瘤
扩散加权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
Key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Glioma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
-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39.41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古汉语词典编撰简说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刘叶秋
-
机构
商务印书馆
-
出处
《编辑之友》
1983年第3期37-45,共9页
-
文摘
(一)词典的种类很多,编撰的方针任务与读者对象各有不同,这里略谈古汉语词典的编撰,以修订本《辞源》为例,点滴意见,不求全面.编古汉语词典,面临着一切"古"的问题:古代的语言文字、音韵训诂;古代的文学艺术和诸子百家的思想;古代的人物事件;古代的典章制度和风俗习惯;古代的地理州郡、山川形势;古代的天文星象以及有关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的叙述等等,
-
关键词
汉语词典
修订本
古代
典章制度
词典编撰
提高质量
语言文字
解释
左传
诸子百家
-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
-
题名编辑的语文修养(选载三)
- 4
-
-
作者
刘叶秋
-
出处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9-56,共8页
-
文摘
第二节语法修辞学的运用无论作哪一专业的编辑,学一点语法修辞,都有好处。因为平时遇到的病句,往往须要根据语法修辞的常识来进行分析,才能讲清毛病,说明道理。语法,讲的是用词造句的规律;修辞,讲的是修饰词语,增强表达效果的技巧;二者的关系,有分有合,常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文心雕龙·章句》云:
-
关键词
语法修辞
语文修养
编辑
汉书·艺文志
校勘
表达效果
主语
词语
文心雕龙
用词
-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
-
题名编辑的语文修养(选载一)
- 5
-
-
作者
刘叶秋
-
机构
商务印书馆
-
出处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7-62,1,共7页
-
文摘
编辑从事的是文字工作,因此,专业无分文理,语文修养均为其墓本功。在“业务讲座”栏目中,本年度我们将连续选载刘叶秋先生之遗作—《编辑的语文修养》中的部分章节,以飨读者。这部著作已由书海出版社出版,但抱憾的是,刘先生在有生之年竟未能亲暗其面。故刊载此作,亦是对著者的纪念。
-
关键词
语文修养
编辑工作
相结合
语言文字
文学修养
文学作品
世说新语
语法修辞
郑板桥
文心雕龙
-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
-
题名编辑的语文修养(选载二)
- 6
-
-
作者
刘叶秋
-
出处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5-52,共8页
-
文摘
第三章编辑的语文基础第一节文字训诂和音韵学的运用 (一) 文字学的运用掌握文字训诂和音韵之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编辑语文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字学是讲文字形音义的关系及其起源、发展、演变等等的学问。以《说文解字》为基础,参照甲骨文、钟鼎文和出土的其他古器物上的文字来进行研究,是目前大家常用的方法。这里首先应该通晓“六书”。对战国以来流行的分析文字的理论“六书”说,《说文解字》有具体的解释: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扌为),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
关键词
说文解字
文字学
编辑
音韵学
语文基础
甲骨文
实际工作
六书
文字训诂
解释
-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
-
题名编辑与语法修辞
- 7
-
-
作者
刘叶秋
-
出处
《编辑之友》
1987年第6期54-57,共4页
-
文摘
无论作哪一专业的编辑,学一点语法修辞,都有好处。因为平时遇到的病句,往往须要根据语法修辞的常识来进行分析,才能讲清毛病,说明道理。语法,讲的是用词造句的规律;修辞,讲的是修饰词语,增强表达效果的技巧;二者的关系,有分有合。
-
关键词
语法修辞
编辑
表达效果
文心雕龙
主语
词语
用词
病句
修饰
鲁四老爷
-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
-
题名略谈编辑的语文修养
- 8
-
-
作者
刘叶秋
-
机构
商务印书馆
-
出处
《编辑之友》
1985年第1期29-34,共6页
-
文摘
(一) 编辑人才的缺乏,是个老问题。近几年来由于出版事业的发展和面临老一辈编辑的退休,迫切需要接班人,这个问题就更形严重,急待解决。在高等学校设立编辑专业,由出版界人士写一本《编辑学》,早就有人呼吁。在1983年末于广西阳朔召开的全国第一届出版研究年会上,亦曾重新提起。现在教育部已经批准,由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文系设立编辑专业,作为试点,听说出版局也正在组织人力,编写《编辑学》;真乃当务之急,非常重要。
-
关键词
语文修养
编辑人才
相结合
编辑学
编辑专业
高等学校
文学作品
编辑工作
文学修养
语言
-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
-
题名编辑与语文
- 9
-
-
作者
刘叶秋
-
机构
商务印书馆
-
出处
《编辑之友》
1984年第2期95-104,共10页
-
文摘
(一) 这里所要讲的,还是一些老生常谈,先说编辑与语文的关系,再说编辑的语文基础。中心是:认真求精,为编辑的起码的责任;读书、练笔,是提高的必要条件。“语”和“文”应该一致,说出话来要简洁流畅,写出文章来,要精练概括。说得好与写得好应是统一的。至于有人善于说而写起来差,有人写得好而说起来不行,二者不能一致,则和人的反应快慢以及平素的语言训练有关系,不能强求,但作到“语”、“文”一致,却是努力的方向。“语言”同“文学”不应分家。语言里面本来就包含着文学成分,只讲字、词,训诂,而忽略文学作品的整体,就不免支离破碎,难以融会贯通。
-
关键词
编辑审稿
语文基础
文学作品
语言训练
编辑工作
读书
必要条件
老生常谈
支离破碎
练笔
-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
-
题名《辞源》的历程
- 10
-
-
作者
刘叶秋
-
出处
《中国出版》
1983年第10期33-36,共4页
-
文摘
公元1915年,商务印书馆编的《辞源》,作为我国第一部新型的百科全书式的词典出版了。这部书在旧字书、类书、韵书的基础上,兼取当代外国辞书的长处和特点,适应由清末到五四以前“钻研旧学,博采新知”的时代要求而产生,新旧兼包,内容丰富,深受当时知识界的欢迎。它参酌《佩文韵府》收录字词的方式,略加改变,以单字为词头,下列词语,一直为后出的词典沿用的体例。就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关键词
时代要求
内容丰富
参考价值
历程
词典
百科全书式
修订工作
体例
商务印书馆
出版
-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
-
题名词典编辑例话
- 11
-
-
作者
刘叶秋
-
出处
《中国出版》
1983年第2期42-46,共5页
-
文摘
(一) 词典是供读者查检、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而编撰的,实用应该是它的主要方面。改编后的《辞源》,作为一部实用性的古汉语词典,收词、解释和条目的增删等等,即多从查检的实际需要来考虑,以便为广大读者服务。这里即从《辞源》中举例,谈一些有关词典编撰的问题。词典的解释难作,大家有同感。这里首先要求是说得不错。如旧《辞源》的“苒苒”一条引王粲赋“挺苒苒之柔茎”,解释为“盛貌”。按《说文》无“苒”字,苒苒即冉冉,有柔弱与渐进两义。
-
关键词
解释
读者服务
词典编辑
主要方面
实际需要
书证
词典编撰
条目
汉语词典
初稿
-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
-
题名编辑浅论
- 12
-
-
作者
刘叶秋
-
机构
商务印书馆
-
出处
《编辑之友》
1983年第1期75-81,共7页
-
文摘
(一)《说文解字》:"编,次简也."把写着字的竹简按次第排列、穿连起来,叫作编.编好的竹筒,也叫作编.《史记·孔子世家》谓孔子读《易》,韦编三绝.韦编,指用皮带穿起的简册,为书籍之先诃.所以后来即称书籍为编,或编简连称.编次、编撰、编纂、编辑等等以"编"字为词头的复合词,意皆相近.辑,本训车舆,有聚集之义,与"集"通用,编辑。
-
关键词
说文解字
编辑
体例
史记
编撰
孔子
复合词
标点
阅读
世家
-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
-
题名略谈编辑与语文
- 13
-
-
作者
刘叶秋
-
机构
商务印书馆
-
出处
《编辑之友》
1982年第3期94-99,共6页
-
文摘
(一) 语言文字是大家交流思想的工具,表情达意,片刻难离;人人都应该好好地学习,正确地使用。报刊、书籍,起着语文规范化的作用,编辑的责任是十分重大的。各行各业的编辑,除去精通自己的专业之外,全要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语言精炼,文字通顺,作到说和写的统一;博览群书,充实腹筒,以通古今之变。作词典和语文读物的编辑,对语言文字,就更要加倍地讲究。
-
关键词
编辑
语言文字
语文基础
语文规范化
孙中山
语言精炼
报刊
表情达意
词典
博览群书
-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
-
题名试论孔尚任诗
- 14
-
-
作者
刘叶秋
-
出处
《学术论坛》
1979年第Z1期74-80,共7页
-
文摘
在清初的诗坛中,钱牧斋(谦益)盛称宋、元,王渔洋(士祯)崇尚神韵,尊唐宗宋,门户各分;作者既多,论见互异。孔尚任于其间,并没有提出过什么主张和论述,可是他不仅在传奇的创作方面,有卓越的成就,给我们留下了象《桃花扇》那样的优秀作品,而且一生所写的诗歌,也相当的丰富。他的朋友刘廷玑就很推崇他,在《长留集》的序言中说:"海内之重东塘者,不仅诗也。即以诗言,而‘湖海’、‘岸堂’、‘石门’诸集,盈尺等身,亦洋洋当代之大家矣。"我们虽然不能只由创作的数量方面来肯定他是大家,但从他写的一些好诗中,却可以看出他是能当大家之称而无愧的。不过,他的诗名被"戏剧家"的声誉所掩,知道的人较少而已。
-
关键词
孔尚任
湖海
封建社会
诗歌
现实性
桃花扇
不合理现象
创作
王渔洋
钱牧斋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