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发育生物学——医学中的新兴边缘学科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厚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9-453,共5页
关键词 医学发育生物学 边缘学科 部分人群 疾病发生 医务工作者 临床实践 组织器官 生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后海马区bcl-2和Bax表达的检测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善荣 刘厚奇 +1 位作者 向正华 孟璘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81-384,共4页
目的:检测 bcl-2和 Bax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后海马区的表达。方法: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检测 bcl-2 mR-NA,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ax蛋白。结果:bcl-2主要在海马CA3区表达,再灌8小时出现,24小时阳性信... 目的:检测 bcl-2和 Bax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后海马区的表达。方法: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检测 bcl-2 mR-NA,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ax蛋白。结果:bcl-2主要在海马CA3区表达,再灌8小时出现,24小时阳性信号达到高峰,72小时明显下降;Bax则主要在CA1区表达,再灌8小时出现,24小时阳性信号达到高峰,72小时明显下降,CA2、CA4、DG区也有表达,但变化不明显。高倍镜下可见紫蓝色的阳性信号和棕黄色阳性信号位于胞浆和突起中,细胞核处淡染。结论:大鼠全脑缺血再灌后海马区 Bax和 bcl-2的区域性表达与缺血性损伤有一定的关系,可能参与海马不同区域缺血耐受性差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延迟性损伤 再灌注损伤 海马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芯片检测肝癌组织中GATA4及甲胎蛋白的表达及二者相关性 被引量:5
3
作者 任传路 王一 +4 位作者 刘善荣 杨玲 王凤玫 仵敏娟 刘厚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7-499,共3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GATA4和甲胎蛋白(AFP)在肝癌中的表达、意义及二者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29个肝癌和37个癌旁组织组织芯片中GATA4和AFP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GATA4和AFP的阳性率分别为96.5%和82.7%,GATA4主要在核表达...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GATA4和甲胎蛋白(AFP)在肝癌中的表达、意义及二者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29个肝癌和37个癌旁组织组织芯片中GATA4和AFP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GATA4和AFP的阳性率分别为96.5%和82.7%,GATA4主要在核表达,胞质也有表达;癌旁组织中GATA4和AFP的阳性率为分别为94.5%和78.3%,GATA4主要在胞质表达,胞核也有表达。而癌和癌旁组织中AFP均在胞质表达。癌和癌旁组织中GATA4和AFP表达既有相关性又有统计学差异。GATA4的表达,癌组织较癌旁组织高,低分化癌较高分化癌高。结论:GATA4和AFP均在肝癌和癌旁组织表达,二者相关性较好,但GATA4比较敏感。GATA4的转录活性与肝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芯片 肝肿瘤 GATA4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七年制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石蜡切片制作的体会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淑琴 刘善荣 刘厚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3-193,共1页
关键词 石蜡切片 制作 医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T介导的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α亚基胞内区远膜端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对HL-6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徐莎 王越 +1 位作者 孙擎 刘厚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克隆表达HIV-1反式激活蛋白TAT与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受体α亚基胞内区C末端序列(LIFRα-CT3)的融合蛋白(TAT-CT3),并检测其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重组构建TAT-CT3和SUMO融合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 目的:克隆表达HIV-1反式激活蛋白TAT与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受体α亚基胞内区C末端序列(LIFRα-CT3)的融合蛋白(TAT-CT3),并检测其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重组构建TAT-CT3和SUMO融合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SUMO-TAT-CT3融合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柱纯化、去除SUMO蛋白标签后获得TAT-CT3融合蛋白,免疫印迹鉴定.采用CCK-8法检测HL-60细胞的抑制率.结果:构建了高表达重组子pET28a-SUMO-TAT-CT3,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6 kD的TAT-CT3融合蛋白.经活性检测,TAT-CT3融合蛋白能有效抑制HL-60细胞的生长.结论:成功地克隆、表达、纯化TAT-CT3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具有生物活性,可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 TAT融合蛋白 HL-6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CCL2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建立及生物学活性的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凯猛 熊俊 +2 位作者 冀凯宏 汤淑萍 刘厚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7-399,F0002,共4页
目的:在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中克隆表达趋化因子CCL2,以进一步研究趋化因子与肿瘤的关系。方法: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提取总RNA,RT-PCR扩增CCL2 cDNA,将此片段重组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脂质体FuGENE6转染鼠黑色素瘤B-16细胞,G-418... 目的:在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中克隆表达趋化因子CCL2,以进一步研究趋化因子与肿瘤的关系。方法: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提取总RNA,RT-PCR扩增CCL2 cDNA,将此片段重组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脂质体FuGENE6转染鼠黑色素瘤B-16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结果: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转染B-16细胞中有较强CCL2的表达,体外趋化实验表明重组CCL2有生物学活性。结论:获得有趋化活性的重组CCL2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黑色素瘤 B-16细胞 生物学活性 重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视网膜表达生长抑素mRNA细胞的发生 被引量:1
7
作者 康志敏 向正华 刘厚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目的 :研究视网膜中表达生长抑素mRNA神经元的发生和发育规律。方法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结果 :胚胎第十三天 (E1 3 ) ,视网膜内层就可以检测到生长抑素mRNA阳性细胞。从E1 4到E1 7阳性细胞增加迅速 ,E1 7达到高峰 ,此时视网膜节细胞层... 目的 :研究视网膜中表达生长抑素mRNA神经元的发生和发育规律。方法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结果 :胚胎第十三天 (E1 3 ) ,视网膜内层就可以检测到生长抑素mRNA阳性细胞。从E1 4到E1 7阳性细胞增加迅速 ,E1 7达到高峰 ,此时视网膜节细胞层大部分为生长抑素mRNA阳性细胞 ,细胞排列紧密。从E1 8开始 ,阳性细胞逐渐减少 ,细胞排列开始稀疏。出生后当 (PND0 )阳性细胞数显著下降。从PND0到PND1 5 ,阳性细胞继续减少 ,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节细胞层。PND2 0时 ,阳性细胞的数目及分布均与成年动物相似 ,部分已迁移至内核层的内表面。细胞开始或停止表达生长抑素mRNA均是从视网膜中央开始 ,然后向周围。结论 :首次发现生长抑素基因在胚胎期的节细胞中一过性表达 ,提示生长抑素在视网膜节细胞的产生 ,分化以及视觉通路的形成与成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细胞 视网膜 生长抑制 发生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例分析在组织学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 被引量:8
8
作者 熊俊 冀凯宏 刘厚奇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5期960-961,1009,共3页
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提升,以及为了满足进一步提高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本教研室近几年一直在探索适合新时期条件下的组织胚胎学教学新模式和方法。本学期,我们尝试在组织学教学过程中,在各章节内... 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提升,以及为了满足进一步提高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本教研室近几年一直在探索适合新时期条件下的组织胚胎学教学新模式和方法。本学期,我们尝试在组织学教学过程中,在各章节内引入合适的病例分析,以加深学生对"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判断器官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后可能出现的功能异常和症状表现,使学生初步具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与后续课程衔接和走向临床奠定基础。通过应用实践,我们发现这一教学方法的使用,有利于组织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加深了学生对组织学基本知识点的认识和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 教学方法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胚胎学》教学考核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9
作者 倪海涛 熊俊 +2 位作者 胡凯猛 徐莎 刘厚奇 《西北医学教育》 2012年第4期768-770,共3页
针对"组织胚胎学"教学中名词繁多,内容枯燥,难于记忆已成为学员学习该门课程的最大障碍,也成为从事本门学科的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本文是从探索语言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手段以及创新考核方案等多方面,对组织学与胚胎学... 针对"组织胚胎学"教学中名词繁多,内容枯燥,难于记忆已成为学员学习该门课程的最大障碍,也成为从事本门学科的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本文是从探索语言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手段以及创新考核方案等多方面,对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考核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式教学 歌诀 多媒体 现场竞赛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学“讲习合一”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成效 被引量:3
10
作者 熊俊 冀凯宏 +5 位作者 杨玲 胡凯猛 仵敏娟 倪海涛 徐莎 刘厚奇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1期108-110,共3页
随着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教学平台包括数码互动形态学实验室的建立,以及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使得组织学"讲习合一"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其优势更加明显,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 随着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教学平台包括数码互动形态学实验室的建立,以及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使得组织学"讲习合一"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其优势更加明显,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彰显出"双赢"的局面。本文对"讲习合一"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作者所在高校组织学教研室所开展的实践活动,以及参加实践的教师和学生对这一模式的认可程度和所取得的成效,以便更好地提高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 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神经系统为模块的“联席授课”教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冀凯宏 孙继虎 +5 位作者 刘芳 黄丽斌 许家军 杨向群 刘厚奇 许金廉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3期590-592,共3页
通过将神经系统相关组织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进行有机整合,采用"联席授课"、问题小组讨论等方法,探讨以神经系统为模块的"联席授课"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八年制教学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 通过将神经系统相关组织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进行有机整合,采用"联席授课"、问题小组讨论等方法,探讨以神经系统为模块的"联席授课"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八年制教学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联席授课"教学模式实现了形态、结构和功能知识的整合,在培养学员主动学习,思维拓展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在长学制班中可优先、逐系统的开展以"联席授课"为教学模式的器官系统融合式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席授课 融合式教学 神经系统 讨论式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班制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凯猛 杨玲 +3 位作者 熊俊 仵敏娟 冀凯宏 刘厚奇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1期136-138,共3页
为提高学员主动学习的热情,在非临床医学短学时教学班次中实行课程考试的体系改革,以促使学员成为学习的主体。考试改革由平时测验和现场竞赛考试两部分组成,各占50%。平时测验与日常授课有机结合,由授课展示、看图说话、阶段性测验三... 为提高学员主动学习的热情,在非临床医学短学时教学班次中实行课程考试的体系改革,以促使学员成为学习的主体。考试改革由平时测验和现场竞赛考试两部分组成,各占50%。平时测验与日常授课有机结合,由授课展示、看图说话、阶段性测验三部分组成;现场竞赛考试即以竞赛的形式组织最后的考核,各班次之间同台竞技。实践证明,学员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考试体系改革中来,有效的释放了学员的学习能力,实现了快乐学习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改革 小班制 组织学与胚胎学 竞赛型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讲习合一”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倪海涛 熊俊 +2 位作者 胡凯猛 徐莎 刘厚奇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2期316-318,共3页
针对"组织胚胎学"教学中多采取先大班理论知识授课,而后另行安排实验部分实习,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文作者以"讲习合一"这种新型的结构模式开展教学的实践,并进行了总结,以期探索更好的... 针对"组织胚胎学"教学中多采取先大班理论知识授课,而后另行安排实验部分实习,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文作者以"讲习合一"这种新型的结构模式开展教学的实践,并进行了总结,以期探索更好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习合一 小班课 教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胚胎学《泌尿系统》授课模式改革
14
作者 刘善荣 刘厚奇 +1 位作者 杨玲 吴少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5-516,共2页
目前全国高等院校正在大力进行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将最终取代应试教育.所谓素质教育,简而言之,就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学习)、处世能力(会生活)、创新能力(会创造)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模式,这同过去"填鸭式"教育方式是截然... 目前全国高等院校正在大力进行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将最终取代应试教育.所谓素质教育,简而言之,就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学习)、处世能力(会生活)、创新能力(会创造)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模式,这同过去"填鸭式"教育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我们在组织胚胎学授课过程中做了不懈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胚胎学 《泌尿系统》 授课模式 改革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反式激活蛋白介导的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α亚基胞内区远膜端融合蛋白在HL-60细胞分化中对microRNA-155的影响
15
作者 徐莎 许震宇 +1 位作者 王越 刘厚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4-457,共4页
目的:探讨HIV-1反式激活蛋白(TAT)与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受体α亚基胞内区C末端序列(LIFRα-CT3)的融合蛋白(TAT-CT3),对HL-60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HL-60细胞分为对照组和TAT-CT3组.流式细胞仪对HL-60细胞进行粒细胞表面分... 目的:探讨HIV-1反式激活蛋白(TAT)与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受体α亚基胞内区C末端序列(LIFRα-CT3)的融合蛋白(TAT-CT3),对HL-60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HL-60细胞分为对照组和TAT-CT3组.流式细胞仪对HL-60细胞进行粒细胞表面分化标记物CD14、CD11b的检测;Real-time PCR检测HL-60细胞中BIC、miR-155及其下游靶基因C/EBP β和SOCS-1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HL-60细胞中C/EBP β、SOCS-1及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AT-CT3组的HL-60细胞,其粒细胞表面分化标记物CD14、CD11b阳性表达率增加;BIC、microRNA-155(miR-155)表达量降低,C/EBP β和SOCS-1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增加,pSTAT3蛋白表达量降低.结论:TAT-CT3融合蛋白通过抑制miR-155的表达,促进HL-60细胞向成熟粒细胞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 HIV-1反式激活蛋白融合蛋白 HL-60细胞 microRNA-1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嘧啶激酶/丙氧鸟苷体外杀伤携带胸腺嘧啶激酶基因的C6胶质瘤细胞时细胞凋亡的检测
16
作者 刘善荣 刘淑琴 +5 位作者 刘厚奇 汤淑萍 向正华 胡世杰 王巨 朱诚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检测胸腺嘧啶激酶基因转染C6胶质瘤细胞后用丙氧鸟苷处理时细胞凋亡的发生。方法: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将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激酶基因转入C6胶质瘤细胞中,用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胸腺嘧啶激酶的C6细胞株;加入丙氧鸟苷作用不... 目的:检测胸腺嘧啶激酶基因转染C6胶质瘤细胞后用丙氧鸟苷处理时细胞凋亡的发生。方法: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将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激酶基因转入C6胶质瘤细胞中,用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胸腺嘧啶激酶的C6细胞株;加入丙氧鸟苷作用不同时间,用原位末端标记、透射电镜和DNA凝胶电泳法检测。结果:用丙氧鸟苷作用72h发现有大量原位末端标记阳性的细胞,阳性信号呈块状或半月形位于核膜内侧;透射电镜发现肿瘤细胞核内染色质呈块状或帽状位于核膜内侧,非染色质部分呈空泡状,细胞质有的固缩,细胞器基本保持完整;有的则高度肿胀,细胞内亚单位遭到破坏;DNA凝胶电泳发现用丙氧鸟苷作用72h细胞基因组DNA呈梯状带。结论:实验结果提示胸腺嘧啶激酶/丙氧鸟苷系统作用于表达胸腺嘧啶激酶的C6细胞时该细胞主要是以凋亡的方式死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胸腺嘧啶激酶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显微数码互动”技术的《组织胚胎学》新教学模式探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越 刘厚奇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3期572-573,共2页
论述了第二军医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基于"显微数码互动"技术下,对《组织胚胎学》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新探索,希望能为其他院校的组织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组织学 形态学 显微镜 显微数码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杨君杰 刘厚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1-373,共3页
关键词 原始生殖细胞 胚胎干细胞 细胞分化 雄性生殖细胞 生殖干细胞 体外诱导 环境影响 基因调控 cell 细胞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严冰浩 张燕 +2 位作者 方硕 王越 刘厚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2-626,共5页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多能干细胞,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可以在骨髓、脂肪、滑膜、骨骼、肌肉和脐带等多种组织中分离,经诱导后可分化为脂肪、骨、软骨、肌肉、肌腱、韧带、神经、肝、心肌和内皮等多种组织细胞。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来源 制备方法 外泌体 应用 组织细胞 多能干细胞 外胚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中相关的miRNA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巧玲 王越 +1 位作者 冀凯宏 刘厚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4-357,共4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是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无限扩增及多向分化能力,取样方便、低免疫原性及无伦理争议而成为再生医学中备受关注的明星细胞,已投入临床前研究多年,在动物模型中也取得较好的再生、肿瘤治疗效果...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是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无限扩增及多向分化能力,取样方便、低免疫原性及无伦理争议而成为再生医学中备受关注的明星细胞,已投入临床前研究多年,在动物模型中也取得较好的再生、肿瘤治疗效果,尤其骨髓来源 MSC 在治疗骨相关疾病取得良好疗效。而其临床应用却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如体外增殖、分化、体内迁移等,这其中的调控机制尚未被研究清楚,近来研究表明,miRNA 在间充质干细胞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并且 miRNA 的表达异常能引起 MSC 性能的改变,miRNA 预处理过的 MSC 在动物实验中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现就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 miRNA 研究新进展予以综述及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MIRNA 治疗效果 分化能力 再生医学 调控作用 CELLS 成体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