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诗英译审美感应中的审美感应方式研究
1
作者 贾玉嘉 刘华文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98,共6页
本研究以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文艺理论及西方近现代哲学、文艺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理论推演和例诗分析,对汉诗英译审美感应中的审美感应方式进行了研究。在汉诗英译审美感应中,依据译者对原诗的感应范围、译者对原诗的感应深度、译者... 本研究以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文艺理论及西方近现代哲学、文艺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理论推演和例诗分析,对汉诗英译审美感应中的审美感应方式进行了研究。在汉诗英译审美感应中,依据译者对原诗的感应范围、译者对原诗的感应深度、译者对原诗的观物方式、审美主客体的关系及其分别携带的中西方思维模式和文化要素的显现程度、各审美主体的不同参与程度及其之间关系是否平等五种分类方式,分别具有整体感应与部分感应,形上感应与形下感应,“以物观物”与“以我观物”的感应方式,中体感应、西体感应与中西和合感应,以及主体性感应与主体间性感应十一种审美感应方式。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细化和深化了汉诗英译审美感应中的感应方式,同时也对作为中华经典外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汉诗英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诗英译审美感应 审美感应方式 汉诗英译 翻译诗学 中华经典外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翻译中致使语义的跨语表征
2
作者 时坤坤 刘华文 《外国语文研究》 2025年第1期94-104,共11页
语言间致使概念的语言表征形式有共性也有不同。由于汉语意合和英语形合的不同特点,汉英翻译中致使概念的表征方式常会发生变化。本文对汉语分句型致使结构的跨语转换进行了详细考察,并基于空间隐喻,根据表征使因事件和受因事件的句法... 语言间致使概念的语言表征形式有共性也有不同。由于汉语意合和英语形合的不同特点,汉英翻译中致使概念的表征方式常会发生变化。本文对汉语分句型致使结构的跨语转换进行了详细考察,并基于空间隐喻,根据表征使因事件和受因事件的句法形式之间的距离来衡量汉英致使结构所承载的致使语义的强度(即致使度的高低)。研究在此基础上发现,译者在选择译文的致使结构时,要对致使度的变化进行充分考量,尤其是在翻译多重致使句时,不同致使结构的选取应将致使度的维持考虑在内。此外,译文致使结构的变化也可能源于译者对同一致使情境的不同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翻译 分句型致使结构 致使度 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哲学典籍翻译的译释层次分析——以《传习录》英译文本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帆 刘华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99,共6页
本文以王阳明《传习录》的英译本为对象考察译者在中国哲学典籍翻译中的译释层次。研究表明,译者的译释行为是由表及深的多层立体结构,从最表层到最深层,翻译的创造性经由五个层次逐渐加大,翻译也逐渐由工具上升到本体地位,最终与思想... 本文以王阳明《传习录》的英译本为对象考察译者在中国哲学典籍翻译中的译释层次。研究表明,译者的译释行为是由表及深的多层立体结构,从最表层到最深层,翻译的创造性经由五个层次逐渐加大,翻译也逐渐由工具上升到本体地位,最终与思想熔铸为一。译释层次分析在诸多方面具有理论优势,可以融入对译释学的系统性建构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释层次 中国哲学典籍 诠释学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级相互作用检测猪肉中16种氨基糖苷类兽药残留 被引量:1
4
作者 梁飞燕 刘华文 +3 位作者 吕敏 辛丽娜 黄玲 王丽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1期160-170,共11页
该文建立一种基于以分配作用为主导,偶极相互作用、氢键作用、吸附作用、离子相互作用的多次级相互作用进行保留和分离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法,以测定猪... 该文建立一种基于以分配作用为主导,偶极相互作用、氢键作用、吸附作用、离子相互作用的多次级相互作用进行保留和分离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法,以测定猪肉中16种氨基糖苷类兽药残留量。样品采用磷酸盐缓冲液[pH4.0,含2%三氯乙酸、0.04 m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disodium salt,EDTA-2Na)、0.05 moL/L戊烷磺酸钠、0.05 moL/L己烷磺酸钠]提取,经HLB固相萃取柱(6 mL/200 mg)净化,通过Agilent Hilic plus(2.1 mm×100 mm,3.5μm)色谱柱的亲水相互作用进行保留和分离,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检测。在浓度50~1500 ng/m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3,方法检出限为3.8~19.7μg/kg,方法定量限为12.5~65.8μg/kg,在50、250、500μg/kg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9.6%~115.3%,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8%~14.6%。该方法可以同时检测猪肉中16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前处理简便,方法稳定性好、准确性、灵敏度高,可以满足猪肉中氨基糖苷类残留检测的监管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药残留 氨基糖苷类兽药 多次级相互作用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猪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Web服务基础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华文 申春 +1 位作者 杨冬 刘磊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47-54,共8页
语义Web服务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现有Web服务发现和组合等低性能和低效率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信息集成的自动化能力。主要对语义Web服务相关研究的基础——服务的描述语言进行综述。叙述了语义Web服务的研究背景,详细地讨论了5种语义Web服务... 语义Web服务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现有Web服务发现和组合等低性能和低效率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信息集成的自动化能力。主要对语义Web服务相关研究的基础——服务的描述语言进行综述。叙述了语义Web服务的研究背景,详细地讨论了5种语义Web服务的描述语言,并给出了语义Web服务的集中式和非集中式两种发布模型架构,列举了语义Web服务的几种开发工具,对语义Web服务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WEB服务 语义网 本体 面向服务架构 描述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翻译中再范畴化的认知特征 被引量:24
6
作者 刘华文 李红霞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54,共6页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范畴理论帮助人们认识翻译再范畴化这一认知机制。源语范畴及其对应的目的语范畴都处于各自的范畴体系或图式框架之内,并且这两个范畴图式体系在翻译过程中被译者整合为一个整体。由于两个跨语范畴之间的对应...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范畴理论帮助人们认识翻译再范畴化这一认知机制。源语范畴及其对应的目的语范畴都处于各自的范畴体系或图式框架之内,并且这两个范畴图式体系在翻译过程中被译者整合为一个整体。由于两个跨语范畴之间的对应并不一定就是等级的,因而会发生错级对应现象。但这种错级对应并不是在无序中发生的,而是遵循着翻译再范畴化的认知规律。我们借助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这一语言哲学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中的基准范畴理论或扫描理论等.可以发现阚限性、层级性、寄生性和双向优选性等认知特征贯穿着汉英翻译的再范畴化这一认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翻译 再范畴化 基准范畴 家族相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批评的三种中国古典批评模式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华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85,112,共5页
中国古典批评模式主要分为三种:注经式批评、诗话式批评(或范畴式批评)和评点式批评。注经式批评针对的是以《四书》《五经》为主体批评对象的哲学文本,分为两种取向:其一为"我注六经"式的考据取向,其二为"六经注我"... 中国古典批评模式主要分为三种:注经式批评、诗话式批评(或范畴式批评)和评点式批评。注经式批评针对的是以《四书》《五经》为主体批评对象的哲学文本,分为两种取向:其一为"我注六经"式的考据取向,其二为"六经注我"式的义理取向。诗话式或范畴式批评与当今所谓的印象主义批评颇为相似,主要通过零星的、随感式的和非系统的评说来进行。评点式批评主要针对小说这种叙事类文学的文本,一般不会被抽离所评点的文本之外,而是附着其上,与被评点的文本形成了一种寄生和被寄生的关系。在翻译批评中,哲学经典文本的翻译批评多为注经式批评;诗歌翻译批评因多采取零星范畴式的批评可与诗话式批评模式比类;小说类叙事文体的翻译批评可以参照评点式批评模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中国古典批评模式 注经式批评 诗话式批评 范畴式批评 评点式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歌翻译中的格物、感物和体物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华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78,共4页
诗歌翻译同诗歌创作一样,也会发生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施为行为,这些施为行为表现为格物、感物和体物的审美方式。它们都潜在地规定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而客体即诗的内容特征以及成诗之后诗歌的审美品质。以中国诗学理论的角度来看... 诗歌翻译同诗歌创作一样,也会发生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施为行为,这些施为行为表现为格物、感物和体物的审美方式。它们都潜在地规定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而客体即诗的内容特征以及成诗之后诗歌的审美品质。以中国诗学理论的角度来看,诗歌创作中这三种成诗方式实现的诗歌文本在翻译中如果能以同样的成诗方式译出,译诗就会继承原诗的审美品质,否则译者可能会相应地改变原诗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造成译诗中物象等内容在美学价值上发生嬗变。这可以成为解释诗歌翻译原理的一个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翻译 格物 感物 体物 中国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言、禅趣和佛理:汉诗英译中的表意焦虑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华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78,112,共6页
在中国诗歌史上,玄言诗、禅趣诗和佛理诗相互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这种微妙的关系在跨语翻译中表征为越界和错位,体现了译者的跨语表意焦虑。这些越界和错位可以从三类诗歌对应的哲学和美学思想的语言策略中找到解说的依据。在本文中,... 在中国诗歌史上,玄言诗、禅趣诗和佛理诗相互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这种微妙的关系在跨语翻译中表征为越界和错位,体现了译者的跨语表意焦虑。这些越界和错位可以从三类诗歌对应的哲学和美学思想的语言策略中找到解说的依据。在本文中,唐朝诗人王维的诗歌英译被用来说明诗歌的三种翻译取向:玄化、禅化和佛化。由此,凭籍玄学、禅宗和佛学各自的语言策略可以对诗歌翻译者的跨语表意焦虑进行如下解释:之所以在诗歌跨语表述中出现越界和错位的现象是因为三种哲学中表意策略的相互置换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诗英译 表意焦虑 玄化 禅化 佛化 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诠释的对象性问题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华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1,112,共8页
诠释对象的析取是翻译诠释的重要过程。在原文中读出即析取译释对象以及在译文中读入即修辞性地表达译释对象可以参照经学诠释加以观照。研究发现译释对象具有层次性、过程性和结果性内涵特征,译释对象的这些特征具体地渗透在译释对象... 诠释对象的析取是翻译诠释的重要过程。在原文中读出即析取译释对象以及在译文中读入即修辞性地表达译释对象可以参照经学诠释加以观照。研究发现译释对象具有层次性、过程性和结果性内涵特征,译释对象的这些特征具体地渗透在译释对象的析取过程中。在对“诚”这一儒家范畴的翻译个案研究中,在译者相异的理论框架、范畴等“触媒”的激发下,“诚”这一范畴被对象化为不同的意义内涵。在“听到”与“听说”“论”与“语”以及“所以迹”与“迹”的修辞张力之下,这些译释对象在译文中也就有着相对应的修辞表达,从而最终完成了翻译诠释事件的后续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诠释 诠释对象 “诚” 语际修辞 诠释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研究何以封“后”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华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2,共4页
本文对当下翻译的后现代主义研究热潮进行了反思,追溯了后现代主义之前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翻译研究应具备的特征及其表意形式,分别对比了这三种研究取向从相似到分化再到解构的发展脉络,认为强调其中哪一个研究取向都会造成翻译研究... 本文对当下翻译的后现代主义研究热潮进行了反思,追溯了后现代主义之前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翻译研究应具备的特征及其表意形式,分别对比了这三种研究取向从相似到分化再到解构的发展脉络,认为强调其中哪一个研究取向都会造成翻译研究的偏颇,主张把三者整合为一个大的研究视角来对翻译予以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表意实践 现实性 现代性 后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外包竞争战略——基于中国跨国公司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华文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8-22,共5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外包已日渐成为跨国经营的新潮流。中国只有抓住服务外包国际转移的机会,才能完成经济的第二次起飞。为此,中国应在全球服务外包供需条件下确定自己的服务外包竞争战略,而外包服务企业也...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外包已日渐成为跨国经营的新潮流。中国只有抓住服务外包国际转移的机会,才能完成经济的第二次起飞。为此,中国应在全球服务外包供需条件下确定自己的服务外包竞争战略,而外包服务企业也要有相应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外包 跨国公司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名词的配价看语义平面在英汉词典中的展开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华文 《辞书研究》 2006年第1期86-93,100,共9页
当代语法学把语言分为三个平面句法平面、语用平面和语义平面。在英汉词典中前两个平面往往具有显在的词典标签,而语义平面的展开则是隐性的。本文借助名词的配价理论对语义平面在英汉词典中的词典学特征予以初步探讨,说明了语义平面在... 当代语法学把语言分为三个平面句法平面、语用平面和语义平面。在英汉词典中前两个平面往往具有显在的词典标签,而语义平面的展开则是隐性的。本文借助名词的配价理论对语义平面在英汉词典中的词典学特征予以初步探讨,说明了语义平面在双语词典中展开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词典 语义平面 名词配价 价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原文到译文:一种跨语指涉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华文 《外语研究》 2003年第1期68-71,79,共5页
本文通过对译者在翻译中所做的解读原文和生成译文的过程进行研究 ,考察文学性语言符号的组成部分———能指和所指在这个过程中的嬗变情况 ,同时诉诸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对语言符号的观念 ,说明了在进行文学文本的翻译时 ,原文生成时... 本文通过对译者在翻译中所做的解读原文和生成译文的过程进行研究 ,考察文学性语言符号的组成部分———能指和所指在这个过程中的嬗变情况 ,同时诉诸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对语言符号的观念 ,说明了在进行文学文本的翻译时 ,原文生成时的“陌生化”特征会同语言转化过程中的“自然化”特征发生冲突 ,影响到文学文本的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能指 所指 阐释 陌生化 自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英汉双语词典的认知模式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华文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19-122,共4页
英汉双语词典中释义的认知模式与一般言语行为中的“转喻”现象有着某种程度的同构性。词典释义成分的显著度大小决定了人们在读解释义时的心理投入量 ,影响着词典释义的效果。词典利用认识的完形形态、恒久性状的附加 ,以及例句中语境... 英汉双语词典中释义的认知模式与一般言语行为中的“转喻”现象有着某种程度的同构性。词典释义成分的显著度大小决定了人们在读解释义时的心理投入量 ,影响着词典释义的效果。词典利用认识的完形形态、恒久性状的附加 ,以及例句中语境对义项词的背景衬托与主题提升等手段 ,强化义项的显著度 ,加强释义效力。词典释义应该逆词典编纂中惯常使用的分析程序而动 ,有意识地增强思维中的综合性 ,在综合与分析互动关系中借汉语释义达到对英语词头概念的最大化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双语词典 认知模式 释义 显著度 完形 主题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47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华文 邓美晴 陈北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5-264,共10页
建立一种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47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1%乙酸乙腈提取,QuEChERS方法净化,配有电喷雾离子源(ESI±)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在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同... 建立一种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47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1%乙酸乙腈提取,QuEChERS方法净化,配有电喷雾离子源(ESI±)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在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同时测定,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47种目标化合物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71~0.9996,检出限为0.001~0.006 mg/kg,定量限为0.002~0.020 mg/kg,平均回收率为73.4%~114.3%,相对标准偏差(n=6)为0.3%~19.9%。该方法灵敏、准确、稳定,可满足茶叶中47种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茶叶 农药残留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际演变的历史性和类型性:翻译研究的双向拓展
17
作者 刘华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62,112,共6页
翻译过程是一个语际演变的转化过程。对这一演变过程的描述可以诉诸历史演变和类型演变两种形态。这两个维度分别对应于历史语言学和类型学。研究尝试性地分析了关于这两种演变取向的问题,其中包括动词的及物性与不及物性、述谓与指称... 翻译过程是一个语际演变的转化过程。对这一演变过程的描述可以诉诸历史演变和类型演变两种形态。这两个维度分别对应于历史语言学和类型学。研究尝试性地分析了关于这两种演变取向的问题,其中包括动词的及物性与不及物性、述谓与指称、实现与构成以及名动包含和名动分立之间的相互演变,探讨了在翻译研究中实施这两种理论性描述的可能性,籍此进一步拓展翻译的理论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语际演变 历史性 类型性 界面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研究的立体透视——试评《翻译论》
18
作者 刘华文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翻译论》 许钧 书评 翻译主体 理论结构 架构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子对竞争性结合作用检测牛肉中16种氨基糖苷类兽药残留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华文 梁飞燕 +1 位作者 辛丽娜 李名路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2-47,共6页
建立同时测定牛肉中16种氨基糖苷类兽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经磷酸盐缓冲液提取,三氯乙酸沉淀蛋白,调节pH值后,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Hilic Plus色谱柱分离,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结果表明,16种氨基糖... 建立同时测定牛肉中16种氨基糖苷类兽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经磷酸盐缓冲液提取,三氯乙酸沉淀蛋白,调节pH值后,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Hilic Plus色谱柱分离,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结果表明,16种氨基糖苷类兽药在25~750μg/kg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0,检出限为0.006~0.609μg/kg,定量限为0.02~1.83μg/kg。在牛肉中加标回收率为69.09%~115.50%,相对标准偏差为1.04%~16.58%(n=6)。本方法灵敏度、准确度高,适用于牛肉中16种氨基糖苷类兽药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对竞争性结合 牛肉 氨基糖苷类兽药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单次快拍数据实现相干信号DOA估计 被引量:50
20
作者 谢鑫 李国林 刘华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04-608,共5页
该文针对均匀线性阵列的相干信号DOA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次快拍数据的解相干算法,该算法直接利用快拍数据构造一个Toeplitz矩阵,经理论推导,该Toeplitz矩阵的秩不受信号的相干性影响,仅和入射信号的个数有关,因此对该矩阵进行特... 该文针对均匀线性阵列的相干信号DOA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次快拍数据的解相干算法,该算法直接利用快拍数据构造一个Toeplitz矩阵,经理论推导,该Toeplitz矩阵的秩不受信号的相干性影响,仅和入射信号的个数有关,因此对该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可得到正确的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结合MUSIC,ESPRIT等子空间算法,即可实现对相干信号的DOA估计。数值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A估计 相干信号 TOEPLITZ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