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冯 肖丁华 文飞球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5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肿瘤 恶性 不良反应 癌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协同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机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冯 董敏 肖丁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0期45-48,共4页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一种特殊亚型。目前APL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是维甲酸(RA)协同砷剂。近5年来,RA协同砷剂治疗APL的机制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方面出现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额外基因的改变、非...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一种特殊亚型。目前APL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是维甲酸(RA)协同砷剂。近5年来,RA协同砷剂治疗APL的机制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方面出现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额外基因的改变、非基因的分子机制、联合药物的机制、佐剂和载体等进行阐述,从而为今后的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维甲酸 砷剂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溶血危象临床诊断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冯 肖丁华 +1 位作者 莫东华 文飞球 《内科》 2011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以临床分析为基础,总结儿童急性溶血性贫血(简称急性溶贫)及溶血危象的特征,为"溶血危象"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83例急性溶贫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着贫血程度加... 目的以临床分析为基础,总结儿童急性溶血性贫血(简称急性溶贫)及溶血危象的特征,为"溶血危象"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83例急性溶贫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着贫血程度加重,有乏力、苍白、气促、呕吐、酱油色尿、心脏Ⅲ级以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临床表现的患儿比例越高;实验室检查中WBC、BUN、AST和LDH升高,以Hb≤70 g/L的患儿改变较为明显,溶血越严重,WBC和LDH升高越明显;血钾、CO2CP、ALT、网织红细胞计数在不同程度急性溶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危象诊断要点:(1)确诊急性溶血性贫血;(2)Hb≤70 g/L,同时出现面色苍白、呕吐、酱油色尿、气促、心脏Ⅲ级以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和肾功能异常等表现;或Hb≤60 g/L同时出现上述5种以上的表现。具备上述2种者应高度疑诊为溶血危象;(3)如伴有下列表现之一如高热、腹痛、血压下降、意识障碍、惊厥、心力衰竭或急性肾衰竭者即确诊溶血危象;(4)Hb≤30 g/L的极重度溶血性贫血,无论患者的表现如何,均应诊断为溶血危象;(5)外周血WBC>18×109个/L、血清LDH>800 IU/L有助于溶血危象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危象 儿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酸片治疗慢性难治性ITP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冯 肖丁华 《淮海医药》 CAS 2011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泼尼松、硫唑嘌呤联合咖啡酸片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将20例诊断为慢性难治性IT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泼尼松、硫唑嘌呤联合咖啡酸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 目的探讨泼尼松、硫唑嘌呤联合咖啡酸片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将20例诊断为慢性难治性IT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泼尼松、硫唑嘌呤联合咖啡酸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评估2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2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指标的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泼尼松、硫唑嘌呤联合咖啡酸片可作为慢性难治性ITP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咖啡酸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P患者血小板计数和出血分级之间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冯 肖丁华 +1 位作者 莫东华 文飞球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7期734-736,共3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计数与出血分级之间关系。方法采用ITP出血分级标准对123例ITP患者的424例次出血事件的评估,采用X^2检验比较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的程度及时长的不同分组的严重出血(2级出血)发生率...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计数与出血分级之间关系。方法采用ITP出血分级标准对123例ITP患者的424例次出血事件的评估,采用X^2检验比较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的程度及时长的不同分组的严重出血(2级出血)发生率的关系。ITP患者依据血小板计数分成A组(20-30)×10^9/L、B组(10~20)×10^9/L儿和C组(0~10)×10^9/L,同时依据天数分成7组,共计21小组。结果血小板减少≥4d的C组与B组的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d的B组和A组的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P患者〈3dPLT下降至≤20×10^9/L或〉4dPLT下降至≤10×10^9/L时,容易发生严重出血,故可作为ITP患者输注血小板的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血小板计数 出血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砷剂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冯 贾海鹏 段衍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1期61-64,7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予以含砷剂及非砷剂方案的疗效及成本的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初治的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27例,依据诱导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12例)与对照组(15例),观...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予以含砷剂及非砷剂方案的疗效及成本的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初治的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27例,依据诱导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12例)与对照组(15例),观察组予以含砷剂方案、对照组予以非砷剂方案,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成份血用量、诊疗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完全缓解率,获得CR所需时间,2年总生存率,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用量及诊疗时长、诊疗费用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诱导治疗采用含砷剂方案与非砷剂方案的疗效和成本相似,仍需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诱导方案 砷剂 治疗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冯 肖丁华 《内科》 2011年第4期300-302,共3页
目的以临床分析为基础,总结小儿急性溶血性贫血(简称急性溶贫)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所收治的83例急性溶贫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溶贫患儿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2.2∶1;发病时间:... 目的以临床分析为基础,总结小儿急性溶血性贫血(简称急性溶贫)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所收治的83例急性溶贫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溶贫患儿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2.2∶1;发病时间:每月均有发病,春季发病最多;病因以红细胞G6PD缺乏症最多(32.53%),其次为各种诱因导致地中海贫血溶血急性加剧(31.33%);主要诱因是服用蚕豆或呼吸道感染临床以中、重度贫血多见(62.65%);平均住院天数5.80 d。98.8%的病人病情稳定出院。结论急性溶贫患儿以男性居多,G6PD缺乏症、地中海贫血急性加剧为主要病因;临床上以中、重度贫血多见,诊断处理及时,近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贫血 急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普鲁卡因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ID4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
8
作者 林文远 朱春江 +3 位作者 刘冯 陈蓓莉 农庆伟 吴贤义 《华夏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盐酸普鲁卡因对体外培养的人白血病HL-60细胞ID4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L-60细胞,使用不同浓度(2 mmol/L、4 mmol/L、6 mmol/L)的普鲁卡因处理细胞,分别采用MS-HRM、RT-PCR法检测HL-60细胞ID4基因启动子区域的... 目的:探讨盐酸普鲁卡因对体外培养的人白血病HL-60细胞ID4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L-60细胞,使用不同浓度(2 mmol/L、4 mmol/L、6 mmol/L)的普鲁卡因处理细胞,分别采用MS-HRM、RT-PCR法检测HL-60细胞ID4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和ID4m RNA的表达。结果:HL-60细胞ID4基因在普鲁卡因作用下呈现明显的去甲基化状态,ID4m RNA表达明显增加,且以上改变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5)。结论:盐酸普鲁卡因对HL-60细胞的ID4基因启动子区域有去甲基化作用,上调细胞ID4 m 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普鲁卡因 ID4基因 甲基化 HL-6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细胞计数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生存预后的影响
9
作者 林文远 莫东华 +2 位作者 陈蓓莉 王晓桃 刘冯 《华夏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811-81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外周血细胞计数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7~2008年收治的可评估的老年AML患者67例,按外周血细胞的不同分组,进行完全缓解(CR)率的比较及单因素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不同外周血细胞计数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7~2008年收治的可评估的老年AML患者67例,按外周血细胞的不同分组,进行完全缓解(CR)率的比较及单因素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67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4.2个月。20例(29.9%)获得完全缓解(CR),中位生存期为7.5个月 未缓解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5个月(P〈0.01) 外周血红蛋白浓度≥80g/L时CR率高(P〈0.05),而不同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的组别其CR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50×10^9/L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5个月,明显低于其他组别(P〈0.01)。不同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分组未见生存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高白细胞计数是老年AML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支持治疗对老年AMI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髓性白血病 预后 外周血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分期及与预后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王晓桃 莫东华 +1 位作者 陈蓓莉 刘冯 《华夏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1190-1192,共3页
目的:了解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分期,反映近期疗效的指标,比较预后相关参数与Durie-Salmon(DS)分期及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ISS)分期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对137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目的:了解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分期,反映近期疗效的指标,比较预后相关参数与Durie-Salmon(DS)分期及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ISS)分期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对137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DS分期与ISS分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血红蛋白(Hb)、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ALB)、骨损分、血肌酐(Scr)、M蛋白的比例(轻链型、IgD和IgE型除外)与DS分期及ISS分期均相关(P均≤0.05);Hb、β2-MG、Alb、骨损分是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ISS分期较DS分期简单易行,同样能较好地反映体内瘤负荷及预后,动态测定Scr、β2-MG、ALB对治疗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Β2-微球蛋白 白蛋白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历史课堂 提高教学实效
11
作者 刘冯 《江苏教育》 2016年第59期68-,共1页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教师关注的重点。那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创新课堂教学来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方面谈几点认识。1.用教...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教师关注的重点。那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创新课堂教学来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方面谈几点认识。1.用教材插图启迪学生思维。初中历史教材编排的特点之一就是图文并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课堂 创新 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3例儿童急性溶血性贫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邹彩艳 文飞球 +3 位作者 刘冯 刘智屏 李博 周克英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急性溶血性贫血 临床分析 儿童 贫血病人 临床资料 血液病 统计学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故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3
作者 刘冯 《成才之路》 2015年第8期93-93,共1页
历史学科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生动的、有趣的素材,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有相关的、动人的历史小故事,都能给人以启迪。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历史故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历史故事 课堂教学 运用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IPUS与微波对老年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膝关节结构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4
作者 原玉静 刘冯 徐春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392-395,共4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聚焦超声波(Focused 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FLIPUS)与微波对老年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膝关节结构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03例老年性膝骨关节炎患者... 目的:探讨低强度聚焦超声波(Focused 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FLIPUS)与微波对老年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膝关节结构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03例老年性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2)。所有患者均接受康复指导,对照组采用联合微波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FLIPUS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效果、膝关节结构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结果:干预第3 d、第6 d及第10 d后,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0 d后,观察组膝关节结构功能中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奎森功能演算指数(Lequesne index,LI)量表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FLIPUS与微波应用于老年性膝骨关节炎患者可有效缓解其疼痛症状,提高膝关节结构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聚焦超声波 老年性膝骨关节炎 老年患者 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