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存余甘子果汁的营养成分、扩大其应用范围,以余甘子果汁中营养成分VC的包埋率和保存率为考察指标,结合出粉率,采用喷雾干燥法对余甘子果汁进行微胶囊化研究,并探讨制备余甘子果汁微胶囊的工艺。结果表明,余甘子果汁微胶囊的原料...为了保存余甘子果汁的营养成分、扩大其应用范围,以余甘子果汁中营养成分VC的包埋率和保存率为考察指标,结合出粉率,采用喷雾干燥法对余甘子果汁进行微胶囊化研究,并探讨制备余甘子果汁微胶囊的工艺。结果表明,余甘子果汁微胶囊的原料配方为: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质量比1∶1、芯材与壁材质量比1∶5。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喷雾干燥制备的余甘子果汁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固形物含量20%、进料流量8 m L/min、进风温度140℃、热风流量0.6 m3/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余甘子果汁微胶囊出粉率64.83%、VC保存率67.33%,粉体为浅黄色粉末,水分含量为5.59%,有较好的流动性和溶解性。展开更多
紫胶桐酸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长链羟基烷酸,可用于大环内酯的合成。以紫胶桐酸多羟基作为起始原料,利用高度稀释的合成策略,通过缩醛选择性保护邻二醇、直链前体内酯化环合及酸催化环缩醛脱保护三步反应制备得到了目标产物9,10-二羟基...紫胶桐酸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长链羟基烷酸,可用于大环内酯的合成。以紫胶桐酸多羟基作为起始原料,利用高度稀释的合成策略,通过缩醛选择性保护邻二醇、直链前体内酯化环合及酸催化环缩醛脱保护三步反应制备得到了目标产物9,10-二羟基-环十六内酯,总收率为31%,所得产物经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1 H NMR和13C NMR)、电喷雾质谱(ESI-MS)表征得以证实。实验均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条件温和,简洁有效。展开更多
文摘对紫胶色酸分子中的羧基先进行甲酯化,然后再用醋酸酐进行乙酰化,最后制备得到了紫胶色酸酯。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紫胶色酸酯的制备工艺条件为:紫胶色酸1.0 g、对甲苯磺酸用量为紫胶色酸质量的5.0%、甲酯化时间36 h、醋酸酐用量1.0 m L、三乙胺用量2.5 m L。在此条件紫胶色酸的酯化率为81.3%,标准偏差为0.67%。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表明紫胶色酸酯中酯基及烷基的吸收峰变强;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及热重分析测定,表明紫胶色酸酯的熔融温度为68℃,温度高于198℃时出现热分解。紫胶色酸酯的色价为121,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脂溶性增强,其在1 L菜籽油可溶解0.340 g,保存28 d后,油样呈红色,且澄清无沉淀,保存率达96.2%,说明其稳定性良好,对油脂类物质染色效果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文摘为了保存余甘子果汁的营养成分、扩大其应用范围,以余甘子果汁中营养成分VC的包埋率和保存率为考察指标,结合出粉率,采用喷雾干燥法对余甘子果汁进行微胶囊化研究,并探讨制备余甘子果汁微胶囊的工艺。结果表明,余甘子果汁微胶囊的原料配方为: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质量比1∶1、芯材与壁材质量比1∶5。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喷雾干燥制备的余甘子果汁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固形物含量20%、进料流量8 m L/min、进风温度140℃、热风流量0.6 m3/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余甘子果汁微胶囊出粉率64.83%、VC保存率67.33%,粉体为浅黄色粉末,水分含量为5.59%,有较好的流动性和溶解性。
文摘紫胶桐酸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长链羟基烷酸,可用于大环内酯的合成。以紫胶桐酸多羟基作为起始原料,利用高度稀释的合成策略,通过缩醛选择性保护邻二醇、直链前体内酯化环合及酸催化环缩醛脱保护三步反应制备得到了目标产物9,10-二羟基-环十六内酯,总收率为31%,所得产物经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1 H NMR和13C NMR)、电喷雾质谱(ESI-MS)表征得以证实。实验均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条件温和,简洁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