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兰林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处方用药规律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韩馨悦 刘兰林 +4 位作者 李凌基 李家劼 石楠楠 贺明玉 牛继聪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9期1694-1697,共4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刘兰林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搜集整理刘兰林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门诊处方单79张,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0及数据分析软件SPSS 22.0进行药物类别及其性味归经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刘兰林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搜集整理刘兰林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门诊处方单79张,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0及数据分析软件SPSS 22.0进行药物类别及其性味归经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药物类别及其性味归经频数分析总结出清热药、补益药、解表药位居前三位;性味以苦寒药物为主,温药次之,辛、甘药物辅之;归经主要入肝、心、脾、肺经。聚类分析得出牡丹皮、甘草、生地黄、玄参、水牛角,墨旱莲、仙鹤草等 8 种组合。结论:刘兰林教授在治疗过敏性紫癜时,以清风热毒邪为主,辨病情分期论治,早期注重透达,中期直清里热,后期注重补其虚损;治以苦寒祛邪为主的同时不忘以温药顾护正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数据挖掘 刘兰林教授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永跟 颜小飞 +3 位作者 胡红昊 刘兰林 何明 李学军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1110-1119,共10页
目的:评价针药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与主题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纳入的文献按不同治疗目标进行讨论,Cochrane协作网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对相应的文献作系统评价。结果:共纳... 目的:评价针药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与主题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纳入的文献按不同治疗目标进行讨论,Cochrane协作网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对相应的文献作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文献23篇。结果为:针药结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相比,有效率为结局指标,其合并OR 4.81,95%CI[3.63,6.37];中医证候学指标,腹痛、腹泻、脓血便为结局指标,其合并SMD分别为-0.92、-1.93、-1.68,95%CI分别为[-1.34,-0.50]、[-2.94,-0.92]、[-2.67,-0.70];Geboes量表评分为结局指标,其SMD为-3.09,95%CI[-8.06,1.89];患者满意度为结局指标,其RR为1.26,95%CI为[1.09,1.45];结局指标为住院费用,其SMD为-9.93,95%CI[-11.83,-8.56];结局指标为住院时间,其MD为-20.39,95%CI[-32.70,-8.07]。上述两组各指标比较,除外Geboes量表评分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各项结局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表明针药结合治疗UC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腹痛、腹泻、脓血便等临床表现,提高患者就诊的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临床治疗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针药结合治疗是治疗本病的最佳组合。由于纳入研究质量相对较低,仍需要开展更多、质量更高的研究,并进行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结合 溃疡性结肠炎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感热病“三维辨证”的构建基础与完善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兰林 王灿晖 杨进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3,共3页
三维辨证是建立在伤寒六经和温病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基础之上的外感热病辨证的新模式。通过对外感热病临床病例的调研和证候特点的观察,运用分析推理及归纳演绎的认识方法,从病期、病位和病性3方面对伤寒和温病过程中所出现的证候进行辨... 三维辨证是建立在伤寒六经和温病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基础之上的外感热病辨证的新模式。通过对外感热病临床病例的调研和证候特点的观察,运用分析推理及归纳演绎的认识方法,从病期、病位和病性3方面对伤寒和温病过程中所出现的证候进行辨证,较为全面地解释和概括了急性外感热病的病理机制及证候类型,构建了外感热病辨证的理论框架和综合模型。然而任何一种新的辨证方法开始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故提出继续开展外感热病病证的流行病学调查、制备外感热病临床常见病证模型、运用数学方法处理证候的模糊现象等措施,以使三维辨证日臻完善,从而为外感热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热病 三维辨证 六经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三焦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高血压现状与干预措施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兰林 戴小华 +5 位作者 徐文龙 夏黎明 倪媛媛 田振荣 余海林 侯浩彬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6年第6期548-550,共3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群体干预措施,初步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高血压社区防治的途径及干预管理模式。方法:分析社区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危险因素的现状,制订相应措施实施干预。结果:通过干预,益民社区高血压的患病率... 目的:研究高血压群体干预措施,初步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高血压社区防治的途径及干预管理模式。方法:分析社区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危险因素的现状,制订相应措施实施干预。结果:通过干预,益民社区高血压的患病率下降,知晓率上升,治疗率和控制率提高,饮食上低盐率上升,生活习惯上吸烟率和饮白酒率均下降。结论:高血压的社区干预是控制高血压病的良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高血压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清降浊活血方治疗温病肺系发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兰林 倪媛媛 +4 位作者 龙子江 余海林 侯浩彬 季红燕 张念志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升清降浊活血方治疗温病肺系发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作为致热源,复制符合温病病因病机的家兔肺系发热模型,观察升清降浊活血方对体温、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细胞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液流变... 目的:探讨升清降浊活血方治疗温病肺系发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作为致热源,复制符合温病病因病机的家兔肺系发热模型,观察升清降浊活血方对体温、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细胞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肺病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结果:升清降浊活血方能解热和降低各项指标。结论:该方具有显著的升清降浊活血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退热、抗感染、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及改善血液流变性等多方面作用密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肺系发热 升清降浊活血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疠气学说创立基础及发展迟滞的原因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兰林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2-4,共3页
疠气学说突破了“百病皆生于六气”的传统观念 ,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病因理论 ,在温病病因学中独树一帜。然而值得深思的是 ,疠气学说形成后 ,却未能有真正的发展和提高。故认真学习及发扬疠气学说的唯物创新精神 ,重视其发展迟滞的原因 ,... 疠气学说突破了“百病皆生于六气”的传统观念 ,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病因理论 ,在温病病因学中独树一帜。然而值得深思的是 ,疠气学说形成后 ,却未能有真正的发展和提高。故认真学习及发扬疠气学说的唯物创新精神 ,重视其发展迟滞的原因 ,真正形成一个有别于六淫学说 (包括温邪在内 )的温病病因理论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温疫 病因 疠气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益民社区高血压现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兰林 徐文龙 +3 位作者 戴小华 夏黎明 田振荣 裴琴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6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了解益民社区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危险因素,为探索社区高血压病群体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对741名18岁以上居民进行体检和询问,进行居民高血压现况及有关知识的调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 目的:了解益民社区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危险因素,为探索社区高血压病群体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对741名18岁以上居民进行体检和询问,进行居民高血压现况及有关知识的调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21.02%,知晓率80.00%,治疗率55.48%,控制率24.52%。喜咸食、吸烟与饮酒、缺乏运动以及遗传因素是该社区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该社区高血压有较高的患病率,应针对高血压现况及危险因素采取措施,开展社区综合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高血压 患病率 知晓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病学》蓄血证大便异常应用桃仁承气汤的商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兰林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7-9,共3页
《温病学》蓄血证大便异常应用桃仁承气汤的商讨刘兰林(安徽中医学院温病学教研室合肥230038)关键词:《温病学》;蓄血证;大便异常;桃仁承气汤现行五版《温病学》(孟澍江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统编教材有两处... 《温病学》蓄血证大便异常应用桃仁承气汤的商讨刘兰林(安徽中医学院温病学教研室合肥230038)关键词:《温病学》;蓄血证;大便异常;桃仁承气汤现行五版《温病学》(孟澍江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统编教材有两处论及桃仁承气汤治疗温病蓄血证,但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学》 蓄血证 大便异常 桃仁承气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感温病篇》风温病机辨治浅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兰林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4期2-4,共3页
《外感温病篇》论述风温病机是以肺胃为中心,辨治重在肺胃邪热,用药强调轻透养阴。
关键词 外感温病篇 风湿 陈平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痛证辨治特点探讨
10
作者 刘兰林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13-14,共2页
《伤寒论》阐述痛证条文70余条,涉及方剂35首。其论痛之广泛,远非其它证候所能及。笔者近温宋本《伤寒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拟就其对痛证的辨治特点试作探讨。1 脏腑经络定病位《伤寒论》辨痛是以六经作为纲领。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痛症 辨治特点 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中医药有关疫病的预防措施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婕琼 刘兰林 +1 位作者 李泽庚 王传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4-6,共3页
我国历代文献一直有关于疫病预防的记载。早在《周易》中就载有:“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淮南子》谓... 我国历代文献一直有关于疫病预防的记载。早在《周易》中就载有:“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淮南子》谓:“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这都是传统“治未病”思想的体现。《素问·刺法论》记载:“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疫病 中医药 预防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安医案研究概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庆伟 刘兰林 +3 位作者 张永跟 马占山 时潇 韦磬均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94-96,共3页
医案是医家临床诊治疾病的真实记载,其直接反映了各医家临床辨证论治的特色与学术思想。地处江南一隅的新安地区(即今之安徽省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诸县及江西省婺源县),历代名医辈出,形成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流派——新安医学... 医案是医家临床诊治疾病的真实记载,其直接反映了各医家临床辨证论治的特色与学术思想。地处江南一隅的新安地区(即今之安徽省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诸县及江西省婺源县),历代名医辈出,形成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流派——新安医学[1],其医籍以医案宏富著称,学术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新安医案进行研究,从中挖掘新安医家的学术思想及临床辨治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学 医案 学术思想 辨治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安医家吴楚《吴氏医验录》补中益气法辨治特色 被引量:4
13
作者 冯烨 刘兰林 +2 位作者 罗梦曦 郭锦晨 汪海慧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60-162,共3页
吴楚作为新安医学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善于运用补中益气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常益气与温阳合方,补脾与温肾同用,形成自己独特的温补之法。从《吴氏医验录》中了解到吴氏临证运用补中益气法具有:中焦不足,法当健脾补中,多用甘温培补之... 吴楚作为新安医学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善于运用补中益气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常益气与温阳合方,补脾与温肾同用,形成自己独特的温补之法。从《吴氏医验录》中了解到吴氏临证运用补中益气法具有:中焦不足,法当健脾补中,多用甘温培补之味;气虚发热,遵以益气温阳,慎用解表祛风之品;虚实夹杂,补养脾胃,擅于消补兼施;温经散寒,渗湿攻积,多法寒温并治等辨治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楚 《吴氏医验录》 补中益气法 新安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上焦痹证诊治特色 被引量:4
14
作者 时潇 刘兰林 +2 位作者 马占山 陈庆伟 黄美月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887-889,共3页
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四》中所载案例的临床症状、辨诊、治法及药物总结分析其对胸痹和肺痹的病因病机及诊治特色。叶天士认为,肺痹病因病机为上焦湿热壅塞,肺气不通;上焦气分壅热,肺不升降;上焦气机紊乱,肺气升降失调。胸痹... 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四》中所载案例的临床症状、辨诊、治法及药物总结分析其对胸痹和肺痹的病因病机及诊治特色。叶天士认为,肺痹病因病机为上焦湿热壅塞,肺气不通;上焦气分壅热,肺不升降;上焦气机紊乱,肺气升降失调。胸痹的病因病机可分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叶氏对于肺痹和胸痹诊断方面注重首辨寒热,治疗则以重调气机、健脾化痰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上焦痹症 病因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材施教”法在金匮要略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雯 黄菊芳 +1 位作者 刘兰林 储全根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68-69,共2页
"因材施教"法因其科学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科教学中。在金匮要略课堂教学中,应在选择教材、确定课程开设时间、针对专业方向和针对学生学习能力4个方面运用"因材施教"法。
关键词 因材施教 金匮要略 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温病卫气营血辨治理论在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颖 刘兰林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91-94,共4页
病毒性疾病种类很多,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病毒性疾病可归属为中医温病范畴,用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指导遣方用药,疗效显著。现将近10年来卫气营血辨证在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关键词 温病 卫气营血 病毒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新安医家汪廷元临症经验初探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敏 余海林 刘兰林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1年第1期75-76,共2页
汪廷元,字瓒禾,号赤崖,安徽歙县人,为清代新安著名医家。汪氏毕生鉴于前贤,精研经旨,临床辨治有理有法,潜方用药灵活效验。行医数年兢兢业业,苦于钻研,名震一时,治病多奇验,则为案笔之书,即《新安医案》(又称《赤崖医案》),成书于清.... 汪廷元,字瓒禾,号赤崖,安徽歙县人,为清代新安著名医家。汪氏毕生鉴于前贤,精研经旨,临床辨治有理有法,潜方用药灵活效验。行医数年兢兢业业,苦于钻研,名震一时,治病多奇验,则为案笔之书,即《新安医案》(又称《赤崖医案》),成书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该书凡五十一条,涉猎广泛,案多典验,至今仍有很高的临床指导价值。今有幸拜读,现将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学 汪廷元 临症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占山 刘兰林 +1 位作者 陈庆伟 时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9期1216-1218,共3页
卫气营血辨证由清代温病学家叶桂所创立,是温病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叶桂根据温病病机演变的规律性和病程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结合《内经》及前辈医家有关营卫气血生理的论述和自己的实践体会,将营卫气血理论引申发挥,形成了独特的卫气... 卫气营血辨证由清代温病学家叶桂所创立,是温病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叶桂根据温病病机演变的规律性和病程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结合《内经》及前辈医家有关营卫气血生理的论述和自己的实践体会,将营卫气血理论引申发挥,形成了独特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气营血 辨证理论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感染性疾病中医证治研究概况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志龙 刘兰林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年第6期631-634,共4页
关键词 肺部感染性疾病 肺热病 风温病 证候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中医药治疗流感病毒性肺炎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颖 刘兰林 郑李锐 《江西中医药》 2013年第8期78-80,共3页
流感病毒性肺炎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中药在抗流感病毒方面有独特疗效,通过直接杀灭或抑制流感病毒、保护正常的组织或细胞、调节细胞因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途径发挥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关键词 流感病毒性肺炎 实验研究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