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条件下叶片非顺序衰老小麦顶二叶叶绿素荧光特性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霞 李毅博 +3 位作者 白月梅 苗芳 刘党校 易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3-179,共7页
以非顺序衰老小麦温麦19、兰考矮早8和豫麦19为材料,以顺序衰老小麦陕229为对照,研究了田间干旱和自然天气条件下小麦扬花至成熟期旗叶和倒二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无论在田间干旱还是自然天气条件下,扬花至成熟期非顺... 以非顺序衰老小麦温麦19、兰考矮早8和豫麦19为材料,以顺序衰老小麦陕229为对照,研究了田间干旱和自然天气条件下小麦扬花至成熟期旗叶和倒二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无论在田间干旱还是自然天气条件下,扬花至成熟期非顺序衰老小麦温麦19、兰考矮早8和豫麦19,顺序衰老小麦陕229旗叶和倒二叶叶绿素含量(SPAD)、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潜在活性(Fv/Fo)均呈下降趋势,而热耗散量子比率(Fo/Fm)呈上升趋势。在花后30天非顺序衰老和顺序衰老现象差异最明显,在干旱条件下,花后30天非顺序衰老小麦温麦19、兰考矮早8和豫麦19旗叶的SPAD、ΦPSII、Fv/Fm和Fv/Fo分别比倒二叶低71.86%、30.43%和40.81%,29.59%、14.84%和20.43%,28.99%、33.33%和31.66%,32.08%、30.4%和52.16%,而Fo/Fm旗叶分别比倒二叶高13.78%、24.56%和35.93%;在自然天气条件下,花后30天非顺序衰老小麦温麦19、兰考矮早8和豫麦19旗叶的SPAD、ΦPSII、Fv/Fm和Fv/Fo分别比倒二叶低44.36%、25.49%和41.75%,21.97%、12.48%和13.74%,24.77%、26.12%和30.86%,27.02%、26.22%和32.81%,而Fo/Fm旗叶分别比倒二叶高11.31%、23.07%和33.95%。顺序衰老小麦陕229的表现正好与此相反。与自然天气条件相比,在干旱条件下叶片的衰老明显加快,旗叶和倒二叶叶绿素荧光特性差异更大,叶片非顺序和顺序衰老现象表现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 非顺序衰老 叶绿素 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与有机肥配施对小麦光合作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6
2
作者 张睿 刘党校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3-547,共5页
研究了氮磷与有机肥配施条件下小麦(陕512品种)不同叶位与茎蘖功能叶光合速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叶位和茎蘖功能叶光合速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处理间、茎蘖间、叶位间功能叶光合速率差... 研究了氮磷与有机肥配施条件下小麦(陕512品种)不同叶位与茎蘖功能叶光合速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叶位和茎蘖功能叶光合速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处理间、茎蘖间、叶位间功能叶光合速率差异极显著,同时处理与叶位之间的互作对灌浆期功能叶光合速率有极显著的作用。与常规施肥对照相比,氮磷与有机肥配合使用,可显著提高生育后期不同叶位和茎蘖功能叶光合速率,旗叶和倒二叶分别提高30.9%和21.9%;主茎、蘖一和蘖二提高21.8%、36.6%和28.3%;次生根增加12.5%2-8.3%,分蘖增加11.1%2-9.7%,孕穗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15.5%。同时,子粒品质也显著提高,稳定时间增加80.3%,蛋白质增加4.1%;降落值降低6.1%,吸水率降低7.2%;成穗数增加6.3%,穗粒数降低4.0%,产量增加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施肥 产量 品质 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后干旱条件下冬小麦顺序和非顺序衰老同化物积累及转运特性 被引量:4
3
作者 黄蓉 马亚琴 +3 位作者 李毅博 刘党校 王长发 苗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3,共7页
以小麦顺序衰老(正置茎)和非顺序衰老(倒置茎)茎为材料,比较研究了自然天气和干旱条件下小麦正置茎和倒置茎叶片绿叶面积、光合速率、蔗糖磷酸转运酶活性以及地上器官同化物积累和转运特性,旨为进一步研究小麦叶片非顺序衰老的生理生化... 以小麦顺序衰老(正置茎)和非顺序衰老(倒置茎)茎为材料,比较研究了自然天气和干旱条件下小麦正置茎和倒置茎叶片绿叶面积、光合速率、蔗糖磷酸转运酶活性以及地上器官同化物积累和转运特性,旨为进一步研究小麦叶片非顺序衰老的生理生化机制提供思路和理论指导。试验表明:无论是自然天气条件还是干旱条件,温麦19、豫麦19和兰考矮早8倒置茎倒二叶的绿叶面积、光合速率和叶片干重均明显高于旗叶,表现出旗叶早于倒二叶衰老的特征;倒置茎花后同化物转运量、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穗重以及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均明显高于正置茎。表明小麦叶片的非顺序衰老与花后同化物的快速转运有关,这种衰老方式对小麦籽粒的后期充实是有利的,并且对干旱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顺序衰老 非顺序衰老 同化物积累 同化物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应用生物菌肥拌种效果试验 被引量:8
4
作者 张睿 刘党校 新伦 《陕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1期6-8,共3页
在不同施肥水平下 ,小麦应用生物菌肥拌种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 ,生物菌肥拌种有促进小麦出苗和分蘖生长作用 ,提高了各主要器官干物质积累量 ;增加成穗数 ,但对穗粒数和粒重影响不大 ,增产 6.0 %。在化肥用量减少 2 5%~ 33%的情况下 ,... 在不同施肥水平下 ,小麦应用生物菌肥拌种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 ,生物菌肥拌种有促进小麦出苗和分蘖生长作用 ,提高了各主要器官干物质积累量 ;增加成穗数 ,但对穗粒数和粒重影响不大 ,增产 6.0 %。在化肥用量减少 2 5%~ 33%的情况下 ,生物菌肥拌种处理的产量与常量化肥处理间 ,产量差异不显著 ;不用化肥 ,仅用生物菌肥拌种 ,小麦减产 2 2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生物菌肥 拌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力水平下低氮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新伦 张睿 +1 位作者 刘党校 戴开军 《陕西农业科学》 2004年第5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小麦 生长发育 氮肥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增抗剂拌种小麦最佳用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党校 张睿 蒋代章 《陕西农业科学》 1997年第4期19-20,共2页
MS增抗剂拌种小麦,具有促蘖增穗,促粒增重等多重功效。不同用量拌种研究表明,公顷用量11.25kg即可达到最佳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16.4%。
关键词 小麦 MS增抗剂 拌种 最佳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草覆盖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睿 李景琦 刘党校 《陕西农业科学》 1998年第3期7-8,共2页
麦草覆盖小麦较常规露地小麦0~5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地上部分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叶面积增大,分蘖数量增多,分蘖叶龄降低,质量下降,群体变化幅度加大,成穗数增加27万/hm2,穗粒数增加525粒,千粒重... 麦草覆盖小麦较常规露地小麦0~5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地上部分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叶面积增大,分蘖数量增多,分蘖叶龄降低,质量下降,群体变化幅度加大,成穗数增加27万/hm2,穗粒数增加525粒,千粒重提高11g,增产927kg/hm2,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麦草覆盖 生长发育 产量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调节剂浸种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睿 李景琦 刘党校 《陕西农业科学》 1999年第2期4-5,共2页
小麦播前用BN-1、BN-2和北农Ⅱ号生长调节剂浸种,有显著的促叶、促根、增粒和增重作用,增产375~750kg/hm2,以BN-1和北农Ⅱ号效果最佳,适宜浸种浓度BN-1为4mg/kg,北农Ⅱ号为每公顷种量用75ml。
关键词 小麦 生长调节剂 产量 生长发育 浸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旱源深松保护耕作法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董彦卿 赵凡衍 +1 位作者 刘党校 长民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17,共3页
深松保护耕作法试验结果表明,选用以深松耕作和在深松基础上的夏闲期残茬覆盖,均可提高土壤保墒蓄水效果,以深松覆盖效果最佳,其中20~50cm土层保墒3.55~15.72mm,0~200cm蓄水18.4mm,两年小麦平均... 深松保护耕作法试验结果表明,选用以深松耕作和在深松基础上的夏闲期残茬覆盖,均可提高土壤保墒蓄水效果,以深松覆盖效果最佳,其中20~50cm土层保墒3.55~15.72mm,0~200cm蓄水18.4mm,两年小麦平均增产26.0%。主要原因是麦苗长势强壮,生物学产量等指标增幅较大,尤以稳重增加最高,产量显著高于机翻法。深松深度以30cm为宜,辅之以残茬覆盖,蓄水保墒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 渭北旱塬 深松耕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周原基地土壤养分状况及培肥技术
10
作者 李景琦 刘党校 蒋代章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5-46,共2页
宝鸡周原基地土壤养分状况及培肥技术李景琦,刘党校,蒋代章(陕西省小麦研究中心杨陵712100)宝鸡县周原乡油坊基地,归属西部旱地,与岐山、凤翔属同一源面,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八五”期间,结合渭北旱源农业综合开发,对... 宝鸡周原基地土壤养分状况及培肥技术李景琦,刘党校,蒋代章(陕西省小麦研究中心杨陵712100)宝鸡县周原乡油坊基地,归属西部旱地,与岐山、凤翔属同一源面,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八五”期间,结合渭北旱源农业综合开发,对宝鸡周原油坊基地不同代表地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培肥 宝鸡周原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