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高职院校“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光艳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70-71,共2页
教学团队建设一直是高职院校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的培养,提高"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严格考核、注重激励,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保障等... 教学团队建设一直是高职院校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的培养,提高"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严格考核、注重激励,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保障等措施,打造出一支能适应社会发展和高职人才培养需要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团队 双师结构 建设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危害及防护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光艳 付再碧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09年第8期73-74,共2页
总结了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危害、危害的途径、防护现状,并提出了防范对策。对策包括加强护理人员防护意识、做好配制化疗药物的环境准备、规范化疗的操作规程、加强化疗后医疗垃圾的安全处理。认为应从预防入手,将危害降至最低。
关键词 化疗药物 危害 职业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鼻息肉术后囊泡上皮细胞PCNA和Fas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军 宣永华 +2 位作者 刘光艳 马泓智 卫丽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鼻息肉术后术腔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鼻息肉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ATRA组25例(术后采用ATRA治疗)和囊泡组25例;另选择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患者下鼻甲组织15例作为对照组。取三组...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鼻息肉术后术腔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鼻息肉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ATRA组25例(术后采用ATRA治疗)和囊泡组25例;另选择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患者下鼻甲组织15例作为对照组。取三组患者鼻黏膜上皮标本经石蜡包埋,H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行PCNA和FasL蛋白的检测。结果ATRA组、囊泡组、对照组PCNA蛋白表达的光密度值分别为1.61±0.2、4.84±0.2、2.41±0.2,FasL蛋白表达则分别为3.35±0.2、6.56±0.2、2.16±0.2。ATRA组与囊泡组比较,PCNA及FasL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增生组织上皮细胞PCNA蛋白与FasL蛋白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r=0.834,P=0.011)。结论ATRA可以抑制鼻息肉术后囊泡上皮细胞的增殖活性,该机制可能与其下调上皮细胞FasL表达,进而诱导了囊泡上皮细胞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全反式 鼻息肉 囊泡上皮 增殖细胞核抗原 FA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NA和FasL在鼻息肉术后囊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4
作者 陈军 宣永华 +2 位作者 刘光艳 马泓智 卫丽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8-20,共3页
目的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凋亡相关因子配体(FasL)蛋白在鼻息肉术后囊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深入了解鼻息肉早期形成的病理特点,加深对鼻息肉发病机制的理解。方法鼻息肉术后2周,取患者术腔内囊泡组织25例,对照组为正常下鼻甲组织15... 目的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凋亡相关因子配体(FasL)蛋白在鼻息肉术后囊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深入了解鼻息肉早期形成的病理特点,加深对鼻息肉发病机制的理解。方法鼻息肉术后2周,取患者术腔内囊泡组织25例,对照组为正常下鼻甲组织15例,石蜡包埋,HE染色确诊并观察组织结构。PCNA和FasL蛋白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结果①光镜下观察:术后增生组织形态学改变与鼻息肉相类似,22例囊泡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3例为复层鳞状上皮,基底膜没有明显增厚,固有层水肿,上皮层及上皮下层有炎性细胞浸润;大部分病例上皮下可见黏液腺、混合腺及其导管,上皮下小血管扩张。②术后两周术腔囊泡组织上皮层PCNA、FasL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③增生组织上皮细胞PCNA与FasL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呈显著正相关(r=0.742,P=0.017)。结论鼻息肉术后囊泡上皮表现出较强的增殖活性,可能与鼻息肉术后复发有密切关系;FasL介导的免疫逃避机制可能是上皮细胞过度增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囊泡组织 增殖细胞核抗原 凋亡相关因子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晚期癌症患者选择性告知诊断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兰 张军玮 刘光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9年第6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诊断 患者心理 晚期癌症 临终 生命质量 护理 死亡 告知 冲突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淀粉样变合并喉癌2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军 许建峰 刘光艳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1年第3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喉淀粉样变 喉癌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楔入承压封堵技术 被引量:21
7
作者 侯士立 黄达全 +5 位作者 杨贺卫 刘光艳 李栓 王鲁坤 孙双 王小芳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2,101,共4页
刚性楔入承压封堵技术是以刚性封堵剂、可膨胀封堵剂和低渗透封堵剂进行架桥封堵的封堵技术,它利用在地层裂缝、孔隙中架桥、楔入、充填,以提高地层周向应力,达到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目的。根据SAN-2工程理论分布确定了刚性封堵剂的粒径... 刚性楔入承压封堵技术是以刚性封堵剂、可膨胀封堵剂和低渗透封堵剂进行架桥封堵的封堵技术,它利用在地层裂缝、孔隙中架桥、楔入、充填,以提高地层周向应力,达到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目的。根据SAN-2工程理论分布确定了刚性封堵剂的粒径级配,形成了适应不同漏失速率的承压封堵浆配方。并对刚性封堵剂与其他封堵剂进行了复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用刚性封堵剂与可膨胀封堵剂、低渗透封堵剂复配的封堵浆,能快速地在裂缝中架桥、填充,形成低渗透率的填塞层,封堵裂缝,承压能力达到7 MPa。现场试验33口井,显著提高了封堵成功率,节约了封堵时间,减少封堵浆消耗量,增强了地层承压能力,为优质高效地完成钻井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 封堵技术 承压封堵 刚性封堵剂 承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滤失承压堵漏技术 被引量:16
8
作者 侯士立 刘光艳 +3 位作者 黄达全 汤长青 舒儒洪 魏尽然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56,共4页
高滤失承压堵漏技术是以高滤失堵漏剂进行封堵漏层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堵漏技术,该技术在压差作用下堵漏浆迅速滤失,形成填塞层封堵漏失通道,钻井液在填塞层表面发生滤失形成致密的泥饼,达到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目的。研制了一种高滤失堵... 高滤失承压堵漏技术是以高滤失堵漏剂进行封堵漏层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堵漏技术,该技术在压差作用下堵漏浆迅速滤失,形成填塞层封堵漏失通道,钻井液在填塞层表面发生滤失形成致密的泥饼,达到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目的。研制了一种高滤失堵漏剂,对钻井液流变性没有影响,堵漏浆30 s内API滤失量达180 mL以上,用重晶石粉可加重堵漏浆密度至2.3 g/cm^3。室内模拟封堵不同尺寸的缝隙性漏失,承压能力达到7 MPa。高滤失承压堵漏技术进行了7井次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堵漏一次成功率达71%,堵漏时间短3~4 h,为优质高效地钻井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 井壁强化 堵漏 高滤失 承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胶结堵漏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灿 侯士立 +4 位作者 齐奔 黄达全 李广环 刘光艳 肖洁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66,共4页
为了解决裂缝性、缝洞性地层产生的恶性钻井液漏失问题,对这类漏失的堵漏开展了专项研究,形成了自胶结堵漏技术。该技术以胶结剂和膨润土为原料,采用"双液注浆法"的施工工艺,使堵漏浆滞留在漏失通道内,并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具... 为了解决裂缝性、缝洞性地层产生的恶性钻井液漏失问题,对这类漏失的堵漏开展了专项研究,形成了自胶结堵漏技术。该技术以胶结剂和膨润土为原料,采用"双液注浆法"的施工工艺,使堵漏浆滞留在漏失通道内,并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结体。室内研究结果表明,该堵漏浆具有密度低、黏度高的特点,在80℃下24 h抗压强度不超过11 MPa,有利于钻塞,固结时间可通过添加剂调节。针对裂缝性、缝洞性的恶性漏失,现场试验堵漏效果显著,为优质高效地进行钻井施工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 恶性漏失 堵漏 自胶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教育干部培训者专业能力提升路径的行动研究——以海淀区中小学干部研修中心为个案
10
作者 刘光艳 田领红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第4期28-30,共3页
本文以海淀区中小学干部研修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案例,对教育干部培训者专业能力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和行动研究,结合中心培训者队伍的特点,分析影响培训者专业能力发展的个人和组织因素,探究提升其专业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 中小学 培训者 专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官屯油田井漏特点及处理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士立 陶瑞东 +3 位作者 黄琳 肖洁 刘光艳 毕井龙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7期23-25,共3页
王官屯油田沙河街组沙一段生物灰岩、沙三段以及孔店组火成岩目的层容易发生裂缝性和孔洞性漏失,严重影响了钻井速度。通过对发生井漏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近5年的现场应用经验,并经过室内研究,提出对该区块的井漏需采取预防为主和有针... 王官屯油田沙河街组沙一段生物灰岩、沙三段以及孔店组火成岩目的层容易发生裂缝性和孔洞性漏失,严重影响了钻井速度。通过对发生井漏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近5年的现场应用经验,并经过室内研究,提出对该区块的井漏需采取预防为主和有针对性的堵漏相结合的综合防漏堵漏方式,形成了防漏堵漏钻井液技术措施,为优质高效地完成王官屯油田钻井施工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井漏 防漏 堵漏 王官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