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滨海盐土水、旱生境下田菁生长及其对盐土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兆普 沈其荣 +4 位作者 邓力群 陈效民 罗以筛 孙怀顺 任中言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67-275,共9页
蓄淡养鱼改良滨海强度盐渍化土壤[1]和种植田菁改良盐土已被广泛报道。为把有效的改良途径组装为一体,产生生态叠加效应,从1991年开始,在江苏滨海中度盐渍化土壤进行田菁水植养鱼改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中度盐渍化土壤上田... 蓄淡养鱼改良滨海强度盐渍化土壤[1]和种植田菁改良盐土已被广泛报道。为把有效的改良途径组装为一体,产生生态叠加效应,从1991年开始,在江苏滨海中度盐渍化土壤进行田菁水植养鱼改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中度盐渍化土壤上田菁水植养鱼复合处理其盛花期水植田菁很鲜重是旱作的10倍,根瘤鲜重是旱作田菁的15倍以上;田菁籽产量是旱境单作田菁的1.5倍以上。2.田菁水植养鱼复合处理土壤脱盐效果明显优于蓄淡养鱼,而后者的脱盐效果又明显地高于田菁旱境单作,0~20cm脱盐效果为:田菁水植养鱼处理>田菁旱作处理>蓄淡养鱼处理;而0~100cm土层表现为:田菁水植养鱼处理>围田蓄淡处理>田菁旱作处理,反映脱盐趋势的SAR、Na+/Ca2+亦呈上述同样的表现。3.土壤养分不同处理间变化亦十分明显:田菁水植养鱼复合处理0~10cm土层全氮及碱解氮含量几乎为田菁旱境单作与营淡养鱼的含量之和,有机碳含量亦呈同样趋势;土壤速效磷、缓效磷的增幅均为田菁水植养鱼处理>田菁旱作处理>蓄淡养鱼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土 田菁生长 肥力 盐土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涂海水灌溉对鲁梅克斯植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兆普 邓力群 +5 位作者 沈其荣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陈铭达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刘玲 刘友良 王洪军 王建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91-794,共4页
关键词 沿海地区 滩涂 海水灌溉 鲁梅克斯 植物 生长发育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海水灌溉下滨海盐土盐分运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兆普 陈铭达 +4 位作者 刘玲 邓力群 赵耕毛 王洪军 王建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23-826,共4页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海水灌溉 滨海盐土 盐分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鱼套作改良滨海盐土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兆普 沈其荣 +2 位作者 邓力群 茆泽圣 罗以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5-322,共8页
从1988年开始,进行沿海滩涂盐土大面积以囤蓄雨水为主、回龙水灌溉为辅的养鱼改良强度盐渍化土的试验,当其含盐量降至一定的数值后,脱盐速率明显下降[1,2]。在此基础上,从1990年开始,又建立了麦鱼套作新的种养殖模式,并与其它中... 从1988年开始,进行沿海滩涂盐土大面积以囤蓄雨水为主、回龙水灌溉为辅的养鱼改良强度盐渍化土的试验,当其含盐量降至一定的数值后,脱盐速率明显下降[1,2]。在此基础上,从1990年开始,又建立了麦鱼套作新的种养殖模式,并与其它中度以下盐渍土单纯种植大麦的传统种植制度和目前的大面积蓄淡养鱼改土的利用方式进行比较试验。三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滨海中度盐渍化土以麦鱼套作模式脱盐最快,Na+/Ca2下降幅度最大,0~20cmCa2+富集明显。2.土壤性质的改善亦是麦鱼套作最为理想:0~20cm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和土壤速效磷增加以麦鱼套作最明显;有机碳增幅为传统单种大麦的1.48倍,土壤供氮强度因素亦表现为麦鱼套作>大麦单作>蓄淡养鱼;同时麦鱼套作试验土壤脲酶活性最高,而该酶活性与滨海盐土肥力因素之间显示了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滨海盐土 大麦 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海涂海水灌溉菊芋盐肥耦合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9
5
作者 隆小华 刘兆普 +2 位作者 陈铭达 綦长海 刘玲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97,共7页
在山东莱州海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海水灌溉下菊芋盐肥耦合效应。结果表明:(1)综合肥水情况下,在25%海水(W2)灌溉下菊芋块茎和地上部分生物产量与淡水处理(W1)没有显著差异,在50%(W3)和75%(W4)海水灌溉下产量... 在山东莱州海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海水灌溉下菊芋盐肥耦合效应。结果表明:(1)综合肥水情况下,在25%海水(W2)灌溉下菊芋块茎和地上部分生物产量与淡水处理(W1)没有显著差异,在50%(W3)和75%(W4)海水灌溉下产量均显著下降,与淡水比较,下降幅度达32%、76%和25%、60%;N3(150 kg hm-2)水平与N1(0 kg hm-2)水平相比,菊芋块茎产量可以显著提高77%,同样地上部分生物产量也提高了37%,而N4(225 kg hm-2)处理比在N3情况下低,但仍高于N2(75 kg hm-2)处理;P3(60 kg hm-2)水平与P1(0 kg hm-2)水平相比,菊芋块茎产量可以显著提高97%,同样地上部分生物产量也提高了39%,在P4(90 kg hm-2)处理下,菊芋块茎和地上部分生物产量分别比在P3处理下低19%和11%。(2)各浓度海水浇灌下,随着施氮、磷量的增加菊芋主茎普遍增长和增粗。(3)经过对海水与N肥及P肥的交互作用分析,可以看出W2N3和W2P3是优化组合;处理因子分析表明,影响菊芋产量的主要因素是不同浓度海水灌溉,N肥和P肥次之,其优化组合为W2N3P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 海水灌溉 分生 生物产量 海涂 块茎产量 N肥 降幅 下降 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分滨海盐土上油葵(G101-B)的氮磷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邓力群 刘兆普 +2 位作者 程爱武 沈其荣 陈铭达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1-64,共4页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江苏省不同盐分滨海盐土上氮磷肥对油葵(G101-B)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1)盐分、N肥、P肥对油葵的产量具有显著效应,以N肥影响最大;(2)每公顷105kg氮与81kg磷的肥料组合是两种盐分盐土上的油葵获得高产的最佳氮磷用量;...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江苏省不同盐分滨海盐土上氮磷肥对油葵(G101-B)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1)盐分、N肥、P肥对油葵的产量具有显著效应,以N肥影响最大;(2)每公顷105kg氮与81kg磷的肥料组合是两种盐分盐土上的油葵获得高产的最佳氮磷用量;(3)土壤不同盐分含量明显影响N、P肥对油葵的增产效应,高盐分下N、P肥对油葵的增产作用大于低盐分;(4)过磷酸钙能增强油葵对K+的选择性运输,提高油葵植株体内离子向上运输的K+、Na+选择性比率SRK,Na,对缓解滨海盐土的盐害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 滨海盐土 油葵 磷肥 施肥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油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离子吸收、分布的效应 被引量:35
7
作者 郑青松 陈刚 +2 位作者 刘玲 刘兆普 徐文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4,共5页
研究了100~300mmol/LNaCl胁迫对油葵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其离子吸收、分布的效应。结果表明,油葵在种子萌发出苗阶段表现较强的耐盐性。100~300mmol/LNaCl胁迫对油葵萌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推迟出苗、不影响出苗率。但100~300mmol/LNaCl... 研究了100~300mmol/LNaCl胁迫对油葵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其离子吸收、分布的效应。结果表明,油葵在种子萌发出苗阶段表现较强的耐盐性。100~300mmol/LNaCl胁迫对油葵萌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推迟出苗、不影响出苗率。但100~300mmol/LNaCl处理均显著抑制幼苗生长,干物质积累速率下降。Na+主要积累在茎秆、根部,叶片中较少。Cl-主要积累于茎秆和叶柄,叶片和根系中较少。盐胁迫下叶片、叶柄中K+含量显著增加,根系吸收SK,Na、叶柄和叶片运输TSK,Na均显著上升,表明油葵在离子吸收和向上运输过程中,对K+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这是油葵具有较强耐盐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油葵 离子选择性 吸收 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油菜幼苗离子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33
8
作者 郑青松 刘海燕 +3 位作者 隆小华 刘兆普 牛丹丹 高影影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70,共6页
以宝杂油1号和本课题组选育品系南盐油11号为材料,比较了100和200mmol·L-1NaCl胁迫10d对两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系)幼苗生长及其离子吸收和分配的效应。结果表明,盐胁迫明显抑制油菜幼苗的生长,其中南盐油11号的... 以宝杂油1号和本课题组选育品系南盐油11号为材料,比较了100和200mmol·L-1NaCl胁迫10d对两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系)幼苗生长及其离子吸收和分配的效应。结果表明,盐胁迫明显抑制油菜幼苗的生长,其中南盐油11号的耐盐性明显高于宝杂油1号。盐胁迫导致植株盐分(Na+、Cl-)含量上升,地上部Na+、Cl-积累明显高于根系;植株体内K+、Ca2+含量明显降低。盐胁迫下,维持体内较高的K+/Na+、Ca2+/Na+比率,维持较高的SK,Na、SCa,Na(离子吸收和运输的K+、Ca2+、Na+选择性比率)是南盐油11号耐盐性高于宝杂油1号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幼苗 盐胁迫 生长 离子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滨海盐土土壤生物量态氮及土壤供氮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3
9
作者 沈其荣 余玲 +1 位作者 刘兆普 茆泽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87-294,共8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滨海盐演化土上蚕粪与无机氮肥(碳铵和尿素)的施用对土壤生物量态氮和土壤供氮特征的影响,指出(1)施肥均能明显地提高土壤生物量态碳和生物量态氮的含量,蚕粪与无机氮肥配合施用比化肥单施或蚕粪单施更能增加土...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滨海盐演化土上蚕粪与无机氮肥(碳铵和尿素)的施用对土壤生物量态氮和土壤供氮特征的影响,指出(1)施肥均能明显地提高土壤生物量态碳和生物量态氮的含量,蚕粪与无机氮肥配合施用比化肥单施或蚕粪单施更能增加土壤生物量态氮含量;(2)土壤生物量态氮是土壤氮素转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土壤有效氮的重要组成部分;(3)土壤生物量态氮的消长与土壤的供氮特征关系极为密切,只要前期有强烈的微生物固持无机氮肥过程,则中、后期势必会发生无机氮的释放过程,这一点对麦类作物生长发育极为重要;(4)蚕粪能有效地提高无机氮肥的利用率,尤其是碳铵,由于在滨海盐渍化土壤上氨的挥发很严重,因此,寻求与无机氮肥相配施的合适的有机肥料种类是提高滨海盐渍化土上氮肥利用率的最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碳铵 尿素 生物量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氮素形态对油菜和水稻幼苗离子运输和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5
10
作者 刘梅 郑青松 +1 位作者 刘兆普 郭世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1-189,共9页
【目的】土壤盐碱化是制约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盐胁迫影响养分运输和分布,造成植物营养失衡,导致作物发育迟缓,植株矮小,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生产。在必需营养元素中,氮素是需求量最大的元素,NO-3和NH+4是植物吸收氮素的两种离... 【目的】土壤盐碱化是制约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盐胁迫影响养分运输和分布,造成植物营养失衡,导致作物发育迟缓,植株矮小,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生产。在必需营养元素中,氮素是需求量最大的元素,NO-3和NH+4是植物吸收氮素的两种离子形态。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受到不同形态氮素的调控,研究不同形态氮素营养下植物的耐盐机制对提高植物耐盐性及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本文以喜硝植物油菜(Brassica napus L.)和喜铵植物水稻(Oryza sativa L.)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NO-3和NH+4对Na Cl胁迫下油菜及水稻苗期生长状况、对Na+运输和积累的影响,以对照与盐胁迫植株生物量之差与Na+积累量之差的比值,评估Na+对植株的伤害程度。【结果】1)在非盐胁迫条件下,硝态氮营养显著促进油菜和水稻根系的生长;盐胁迫条件下,油菜和水稻生物量均显著受到抑制,Na Cl对供应铵态氮营养植株的抑制更为显著。2)盐胁迫条件下,两种供氮形态下,油菜和水稻植株Na+含量均显著增加,硝态氮营养油菜叶柄Na+显著高于铵态氮营养,叶柄Na+含量/叶片Na+含量大于铵营养油菜,硝态氮营养水稻根系Na+含量显著低于铵营养,地上部则相反。3)铵营养油菜和水稻Na+伤害度显著高于硝营养植株。4)盐胁迫条件下,硝态氮营养油菜地上部和水稻根系K+含量均显著高于铵态氮营养。5)盐胁迫条件下,硝营养油菜和水稻木质部Na+浓度,韧皮部Na+和K+浓度及水稻木质部K+浓度均高于铵营养植株。【结论】与铵营养相比,硝营养油菜和水稻具有更好的耐盐性。硝态氮处理油菜叶柄Na+显著高于铵态氮处理,能够截留Na+向叶片运输。同时,供应硝态氮营养更有利于油菜和水稻吸收K+,有助于维持植物体内离子平衡。盐胁迫下,硝营养油菜和水稻木质部Na+浓度,韧皮部Na+和K+浓度及水稻木质部K+浓度均高于铵营养植株,表明硝态氮营养油菜和水稻木质部-韧皮部对离子有较好的调控能力,是其耐盐性高于铵营养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水稻 氮素形态 盐胁迫 离子运输 离子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州湾利用海水资源灌溉菊芋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夏天翔 刘兆普 +1 位作者 綦长海 陈铭达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0-63,共4页
于2002年在半干旱的山东莱州地区,利用海水资源进行了大田灌溉菊芋的试验,结果如下:(1)0~60cm土层内,Na+、Cl-明显地向土壤底层迁移;(2)菊芋的茎部具有明显的贮Cl-、Na+能力,在高比例(海、淡水体积比)矿化水灌溉下菊芋整个植株对K+具... 于2002年在半干旱的山东莱州地区,利用海水资源进行了大田灌溉菊芋的试验,结果如下:(1)0~60cm土层内,Na+、Cl-明显地向土壤底层迁移;(2)菊芋的茎部具有明显的贮Cl-、Na+能力,在高比例(海、淡水体积比)矿化水灌溉下菊芋整个植株对K+具有较高的选择吸收性;(3)菊芋地上部和块茎产量在灌溉水中海水比例为30%的情况下,没有减产趋势,在50%海水灌溉下减产幅度分别为37%和32%;(4)利用海水资源对菊芋进行灌溉不影响其块茎中菊糖的含量,菊芋块茎中菊糖含量范围为4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海水资源 灌溉 菊芋 山东 盐离子 菊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北部滨海盐土盐肥耦合对菊芋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黄增荣 隆小华 +4 位作者 李洪燕 辛本荣 李青 刘玲 刘兆普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9-714,共6页
在江苏北部滨海盐土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盐分含量土壤上盐肥耦合对菊芋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加,菊芋株高显著下降,菊芋茎粗、块茎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随土壤盐分的增加变化趋势与菊芋株高相似。随着... 在江苏北部滨海盐土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盐分含量土壤上盐肥耦合对菊芋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加,菊芋株高显著下降,菊芋茎粗、块茎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随土壤盐分的增加变化趋势与菊芋株高相似。随着氮肥和磷肥施用量增加,菊芋主茎高度显著增加,菊芋茎粗随氮肥施用量增加变化不明显,而块茎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随肥料用量增加变化趋势与菊芋株高相似。(2)随着施氮、磷量增加,在各盐分含量土壤上菊芋主茎普遍长高,随着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加,氮和磷效应越明显,菊芋茎粗、块茎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在不同土壤盐分含量下,其变化趋势与菊芋主茎高度变化趋势相似。(3)各处理措施均能影响菊芋块茎产量,经方差分析,土壤盐分含量、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盐肥交互作用、氮磷肥交互作用均呈极显著关系,从处理间区别看,影响菊芋块茎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盐分含量,氮肥和磷肥次之。其中S1N2P3处理所获得的产量最高,此处理土壤盐分含量为0.9~1.5gkg-1,氮肥和磷肥施用量均为6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土 盐肥耦合 菊芋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NO_3对NaCl胁迫下两菊芋品种幼苗生长及光合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黄增荣 隆小华 +3 位作者 刘兆普 耿守保 叶慧君 陆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88,共7页
以2个菊芋品种南芋一号(Nanyu No.1)和青芋二号(Qingyu No.2)为试验材料,采用砂培方式研究了150mmol/L NaCl胁迫下不同浓度KNO3对菊芋幼苗生物量及光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NaCl胁迫下,随KNO3浓度的增加,2个菊芋品种幼苗生物量,叶... 以2个菊芋品种南芋一号(Nanyu No.1)和青芋二号(Qingyu No.2)为试验材料,采用砂培方式研究了150mmol/L NaCl胁迫下不同浓度KNO3对菊芋幼苗生物量及光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NaCl胁迫下,随KNO3浓度的增加,2个菊芋品种幼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小。2)150mmol/LNaCl胁迫下,KNO3浓度的增加,提高了菊芋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的K+/Na+以及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3)不同菊芋品种幼苗响应钾素营养缓解盐害的敏感性不同,150mmol/L NaCl胁迫下,外源KNO3浓度分别为20和10mmol/L时南芋一号和青芋二号缓解NaCl胁迫的效果最明显,超过最适浓度,缓解效果降低。4)KNO3对南芋一号在150mmol/L NaCl胁迫的缓解效果优于青芋二号。试验结果表明150mmol/L NaCl胁迫下,适宜的外源KNO3有效地缓解了盐分胁迫,促进了不同菊芋品种幼苗光合能力的提高以及生物量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 NACL胁迫 KNO3 光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芋内生固氮菌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孟宪法 隆小华 +2 位作者 康健 王雪晴 刘兆普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7-163,共7页
通过气相色谱,结合乙炔还原法,对菊芋根系的内生固氮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7株具有固氮酶活性的菌株,分别属于根瘤菌属,寡养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属。菌株之间固氮酶活性相差较大,固氮酶活性较高的菌株较少,10... 通过气相色谱,结合乙炔还原法,对菊芋根系的内生固氮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7株具有固氮酶活性的菌株,分别属于根瘤菌属,寡养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属。菌株之间固氮酶活性相差较大,固氮酶活性较高的菌株较少,100nmol/(mL.h)以上的只有cho1和cho9两株菌。菌株cho4的耐盐性较高,可以在盐浓度为7%的条件下正常生长。分离得到的菌株中,有5株具有解磷活性,其中以菌株cho7的活性最高,为63.84μg/mL。菌株全部都具有分泌生长素的能力,但差异较大,分泌IAA浓度最高的是cho2,达到13.49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 内生固氮菌 固氮酶活性 解磷活性 生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籽粒苋幼苗对不同盐离子胁迫响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洪燕 郑青松 +3 位作者 姜超强 刘兆普 刘国红 辛本荣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70,共8页
比较研究了等渗(-0.096,-0.198,-0.437MPa)的NaCl、Cl盐和Na盐处理10d对籽粒苋幼苗干重、生长速率、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特性及离子吸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0.096和-0.198MPaCl盐显著促进植株干重,-0.198和-0.437MPa盐胁迫下,对籽... 比较研究了等渗(-0.096,-0.198,-0.437MPa)的NaCl、Cl盐和Na盐处理10d对籽粒苋幼苗干重、生长速率、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特性及离子吸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0.096和-0.198MPaCl盐显著促进植株干重,-0.198和-0.437MPa盐胁迫下,对籽粒苋幼苗生长抑制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Na盐>NaCl>Cl盐处理。高盐(-0.437MPa)胁迫下,对籽粒苋幼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抑制幅度由大到小次序为Na盐>NaCl>Cl盐处理。NaCl和Na盐胁迫下,籽粒苋幼苗植株根和茎中Na+含量均高于叶中Na+含量,将Na+更多的截留在根、茎中。不同渗透势下的NaCl、Na盐处理均显著提高根、茎、叶的SK,Na,根的SK,Na随着盐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结果表明,NaCl对籽粒苋幼苗的钠胁迫作用显著大于氯胁迫的,NaCl和Na盐胁迫下植株根、茎、叶对K+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均显著增强,赋予籽粒苋幼苗对盐的一定程度上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苋 幼苗 等渗条件 盐胁迫 生长 光合作用 离子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蓬和三角叶滨藜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对不同盐度的响应 被引量:18
16
作者 彭益全 谢橦 +6 位作者 周峰 万红建 张春银 翟瑞婷 郑青松 郑春芳 刘兆普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74,共11页
为了探讨碱蓬和三角叶滨藜对不同盐度的响应机制,采用砂培试验,用含不同浓度NaCl的Hoagland营养液处理其幼苗30d,分析其生物量、株高、含水量(WC)、叶绿素(Chl)含量、类胡萝卜素(Car)含量、Chl/Car、Chl a/Chl b、净光合速率(Pn)、气孔... 为了探讨碱蓬和三角叶滨藜对不同盐度的响应机制,采用砂培试验,用含不同浓度NaCl的Hoagland营养液处理其幼苗30d,分析其生物量、株高、含水量(WC)、叶绿素(Chl)含量、类胡萝卜素(Car)含量、Chl/Car、Chl a/Chl b、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细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的变化。结果表明,1)和对照(不加NaCl)相比,低盐(100mmol/L NaCl)显著提高碱蓬幼苗的干重(DW)、株高和地上部WC,三角叶滨藜的株高不受明显影响,而其地上部DW和WC显著下降;中盐(400mmol/L NaCl)胁迫下,碱蓬株高、地上部DW和WC无显著变化,而三角叶滨藜地上部DW和WC显著下降;高盐(800mmol/LNaCl)下,两植物DW和含水量均明显降低,且碱蓬干重和含水量的降幅要显著低于三角叶滨藜。2)低盐对两植物的Chl含量没有明显影响,随着盐度的增加,其Chl含量均显著下降,碱蓬Chl含量的降幅显著大于三角叶滨藜。低盐明显提高碱蓬叶片的Car含量,但是不影响三角叶滨藜叶片的Car含量,随着盐度的增加,两植物的Car含量均显著下降,碱蓬Car含量的降幅显著大于三角叶滨藜的。随着NaCl浓度增加,两植物的Chl a/Chl b均逐渐上升,而对三角叶滨藜的Chl/Car影响也不显著,但是随着盐度的增加,碱蓬叶片Chl/Car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3)100mmol/L NaCl处理显著提高碱蓬的Pn、Gs和Tr,但显著降低三角叶滨藜的Pn、Gs和Tr,随着盐度的进一步增加,二者的Pn、Tr、Gs均显著下降,其中碱蓬Pn、Tr的降幅要显著低于三角叶滨藜的。随着盐度的增加,碱蓬Ci逐渐显著下降;而随着盐度增加,三角叶滨藜的Ci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800mmol/L NaCl处理的Ci显著高于对照。4)碱蓬生物量与Tr、Pn、地上部WC、Car含量、根WC、Gs、根冠比、株高、Chl含量、Ci有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Chl/Car、Ls呈极显著负相关,与WUE显著负相关;三角叶滨藜生物量与地上部WC、Chl含量、Pn、Car含量、Tr、Gs、根WC、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hl a/Chl b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碱蓬和三角叶滨藜幼苗具有高度的耐盐性,且前者的耐盐性高于后者,主要是因为高盐下前者维持更高的光合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Tr、Pn和地上部WC可优先作为评价碱蓬耐盐性的指标,而可作为优先评价三角叶滨藜耐盐性的指标为地上部WC、Chl含量和Pn;高盐下碱蓬Pn的下降主要是气孔限制的结果,而三角叶滨藜Pn下降则主要是由于非气孔限制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蓬 三角叶滨藜 幼苗 耐盐性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海涂海水灌溉对不同品系菊芋产量构成及离子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隆小华 刘兆普 +1 位作者 王琳 蒋云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0-306,共7页
在半干旱海涂以不同品系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海水灌溉对不同品系菊芋产量构成及离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南芋2号根和地上部生物量较其他品系大,南芋5号和南芋3号株高在各浓度海水灌溉下均显著... 在半干旱海涂以不同品系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海水灌溉对不同品系菊芋产量构成及离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南芋2号根和地上部生物量较其他品系大,南芋5号和南芋3号株高在各浓度海水灌溉下均显著高于其他菊芋品系,而茎粗在各处理下变化不一致,在30%海水灌溉下,南芋1号根和地上部物质积累未受到抑制作用,其他各品系菊芋的根和地上部物质积累受到了一定抑制。(2)各菊芋品系块茎产量差异较显著,在30%海水灌溉下,南芋2号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系,各菊芋品系块茎单重在各处理下差异也较显著,南芋1号和2号块茎单重最大,各菊芋品系块茎总糖和菊糖含量差异较显著。(3)随海水浓度的增加,各品系菊芋根、茎和叶的Cl-和Na+含量均增加,但品系间差异较显著,叶片的Na+含量显著低于根和茎的Na+含量。从生物积累量和块茎产量、总糖和菊糖含量及离子分布看,南芋1号和南芋2号较其他品系更适合在半干旱海涂利用适当浓度海水进行灌溉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灌溉 菊芋 产量 块茎 菊糖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被类型对滨海盐碱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被引量:21
18
作者 康健 孟宪法 +3 位作者 许妍妍 栾婧 隆小华 刘兆普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0-266,共7页
对江苏滨海盐碱地5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0~40 cm)有机碳(SOC)含量、密度和表层(0~2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及其占总有机碳(TOC)的比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SOC含量降低,表层SOC密度占整... 对江苏滨海盐碱地5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0~40 cm)有机碳(SOC)含量、密度和表层(0~2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及其占总有机碳(TOC)的比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SOC含量降低,表层SOC密度占整个剖面的54.6%~75.8%。表层SOC含量和密度分别介于2.02~9.61 g/kg和5.87~21.54t/hm^2,平均值分别为4.77 g/kg和12.56t/hm^2。随着原生植被群落的演替(光滩→盐蒿→茅草),SOC、SMBC和DOC含量均依次增加。茅草荒地围垦后,稻-油轮作地和菊芋地表层SOC密度分别比茅草地的增加了55%(5.77 t/hm^2)和107%(11.15 t/hm^2);稻-油轮作地的SMBC含量及SMBC/TOC比值下降,而菊芋地的上升;围垦后土壤DOC含量及DOC/TOC比值都明显下降。结果表明,滨海盐碱地SOC主要分布在表层,原生植被群落的顺行演替使SOC库容增加且活性增强,在盐荒地围垦初期(3年),SOC库容增加但活性有所减弱。经估算,滨海盐碱非耕地具有较大的固碳潜力,但需要合理的耕作管理措施来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并实现增汇减排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土壤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可溶性有机碳 植被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再投喂对团头鲂生长、体组成及肠道消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乔秋实 徐维娜 +2 位作者 朱浩 刘兆普 刘文斌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3-68,共6页
采用饥饿后再投喂的投喂方式在室外网箱中用含粗蛋白32%、粗脂肪4%的商品饲料饲喂(4.5±0.2)g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48 d,试验鱼分5组:对照组(每日投喂)、S1F1组(隔日投喂)、S2F2组(隔2 d投喂2 d)、S4F4组(隔4 d投喂... 采用饥饿后再投喂的投喂方式在室外网箱中用含粗蛋白32%、粗脂肪4%的商品饲料饲喂(4.5±0.2)g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48 d,试验鱼分5组:对照组(每日投喂)、S1F1组(隔日投喂)、S2F2组(隔2 d投喂2 d)、S4F4组(隔4 d投喂4 d)和S8F8组(隔8 d投喂8 d),对各组团头鲂进行生长性能和相关生化指标测定分析。结果显示:S1F1、S2F2组试验鱼增重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现了完全补偿生长;S4F4、S8F8组在摄食期间的特定生长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但增重率最终低于对照组,实现了部分补偿生长。饥饿后的团头鲂主要是利用脂肪作为能源物质维持自身代谢,4种周期性饥饿再投喂模式与对照相比没有改变团头鲂的肥满度、全鱼水分、粗蛋白等指标,但使肝体比上升、胴体比下降、全鱼脂肪含量下降。4种周期性饥饿再投喂模式可以提高其肠道内消化酶和肝脏抗氧化应激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 饥饿再投喂 生长 体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下两种菊芋幼苗的光合作用特征及镉吸收转运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40
20
作者 陈良 隆小华 +1 位作者 郑晓涛 刘兆普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67,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利用菊芋修复重金属镉(Cd)污染的可能性,研究2种菊芋———南芋5号(NY5)和南芋2号(NY2)在不同浓度(0,5,25,50,100和200mg/L)Cd处理下光合作用特征,并比较其对镉的吸收转运差异性。结果表明,1)NY5和NY2在Cd胁迫下生物量明... 本试验旨在探讨利用菊芋修复重金属镉(Cd)污染的可能性,研究2种菊芋———南芋5号(NY5)和南芋2号(NY2)在不同浓度(0,5,25,50,100和200mg/L)Cd处理下光合作用特征,并比较其对镉的吸收转运差异性。结果表明,1)NY5和NY2在Cd胁迫下生物量明显降低,但NY5生物量的降低幅度明显小于NY2;2)NY5和NY2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分别在100和25mg/L Cd胁迫下达到最低值,NY5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在Cd胁迫下较对照均增大,NY2则相反,总体上随Cd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3)在Cd胁迫下,2种菊芋幼苗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均明显下降,胞间CO2浓度(Ci)比较稳定,NY5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变化趋势极其相似,在50mg/L时达到最低值,而NY2的WUE和Ls变化不大;4)2种菊芋对Cd的富集效果较好,NY5较NY2耐镉性和富集性强。由此可见,菊芋对镉有较强的吸收富集能力,利用菊芋修复镉污染具有较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菊芋 光合特征 镉吸收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