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参数MRI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
1
作者 孟影 王书芹 +4 位作者 张志雅 刘信信 岳凤辉 傅文悦 朱广辉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97-204,共8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MRI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实现术前对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预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2021年11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病理确诊宫颈鳞癌的21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所有患者... 目的建立并验证MRI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实现术前对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预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2021年11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病理确诊宫颈鳞癌的21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n=151)、验证组(n=65),在训练组患者选取矢状面T2WI、T1WI增强及横轴位扩散加权成像图像,在病灶最大层面边缘勾画获取感兴趣区提取影像特征,应用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SO)算法建立影像组学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临床分期、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淋巴结短径为独立危险因素,结合影像组学评分建立MRI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并用验证组数据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运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应用校正曲线及决策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基于临床参数及影像组学评分构建的列线图模型(AUC=0.912)的诊断效能高于临床特征模型(AUC=0.872)及影像组学模型(AUC=0.777)。结论联合临床模型和影像组学评分构建的MRI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是一种简单、有效、可靠的预测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MRI 列线图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索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本笑 刘信信 邢俊瑜 《大连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128-132,共5页
通过对传统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对比,从思维层面上探讨创新实践教学建设的必要性,设计出创新实践教学构建流程以及创新实践教学实施策略及影响因素,继而提出定量的创新实践教学建设评估模型。
关键词 创新 实践教学 思维特征 要素评价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研究概况 被引量:11
3
作者 程婷婷 黄金玲 +6 位作者 刘信信 沈丹琪 马莹 钱潜 高斐 周波 杜乐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5期607-609,共3页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系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严重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常归属于中医"暴盲"、"消渴内障"、"消渴目病"等范畴[1]。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成人(20-79岁)DM患者数量以1.096亿...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系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严重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常归属于中医"暴盲"、"消渴内障"、"消渴目病"等范畴[1]。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成人(20-79岁)DM患者数量以1.096亿居全球首位[2],其中并发DR者占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中医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列线图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肌层浸润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志雅 孟影 +4 位作者 刘信信 岳凤辉 周欣冉 张玉文 朱广辉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028-1034,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术前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癌肌层浸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3年4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175例。将所有病例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n=122)与验证组(n=53)。对... 目的 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术前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癌肌层浸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3年4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175例。将所有病例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n=122)与验证组(n=53)。对增强CT多期图像进行手动勾画病灶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降维,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提取的特征进行机器学习,筛选出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评分模型。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膀胱尿路上皮癌肌层浸润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临床-CT征象模型。将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CT征象模型联合,构建联合模型。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及特异性评估不同模型的预测效能,将最佳模型可视化构建列线图。结果 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891),均高于影像组学模型(AUC=0.777)和临床-CT征象模型(AUC=0.829)。决策曲线分析及校正曲线证实了列线图有较高的预测性能。结论 增强CT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术前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癌肌层浸润方面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肌层浸润 影像组学 对比增强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