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鲜食玉米品种审定现状及特性分析
1
作者 宋俏姮 陈小琳 +4 位作者 孔亮亮 张垚 崔阳 王佳婧 刘俊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4,共6页
鲜食玉米因其良好的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受到市场的青睐。通过搜集2014—2023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鲜食玉米品种数据,对其基本情况和性状特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总结了四川省鲜食玉米品种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14—202... 鲜食玉米因其良好的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受到市场的青睐。通过搜集2014—2023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鲜食玉米品种数据,对其基本情况和性状特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总结了四川省鲜食玉米品种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14—2023年四川省共审定鲜食玉米品种95个,省内科研单位的育种主导优势地位凸显;品种审定数量前期发展缓慢,自2020年起迅速增多,甜加糯玉米逐渐成为主流审定类型;甜玉米籽粒颜色以黄色为主,糯玉米和甜加糯玉米以白色为主色调;审定品种全生育期以85~90 d居多,产量和品质均较对照有所提高,但均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高抗玉米主要病害的品种匮乏。针对鲜食玉米品种审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从加快多元化品种培育,强化品种综合抗性,优化审定标准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鲜食玉米 品种 审定 性状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气冷堆热态功能试验中一回路加热动态特性研究
2
作者 刘俊峰 王成龙 +4 位作者 秋穗正 李文姝 苏光辉 田文喜 马晓珑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5-301,共7页
高温气冷堆反应堆压力容器堆内构件由石墨和碳化硼烧结陶瓷材料组成,热态功能试验过程中需对一回路堆内构件进行加热除湿。针对高温气冷堆一回路热试系统特点,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 5.4计算软件构建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和主氦风... 高温气冷堆反应堆压力容器堆内构件由石墨和碳化硼烧结陶瓷材料组成,热态功能试验过程中需对一回路堆内构件进行加热除湿。针对高温气冷堆一回路热试系统特点,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 5.4计算软件构建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和主氦风机三维数值模型,并通过示范工程加热试验值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获得了一回路加热过程中温度场动态特性。为了解决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一回路首次加热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将辅助蒸汽通入到蒸汽发生器,并动态调整辅助蒸汽运行参数来加热一回路氦气的方法,结果表明:相较于主氦风机单独加热方式,外加辅助蒸汽热源可节省加热时间约31.3 h,同时可将堆芯最终平衡温度由250℃提高至265℃;在满足运行准则的前提下,更有利于碳砖和石墨堆内构件的除湿。该研究结果为高温气冷堆一回路热试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气冷堆 主氦风机 辅助蒸汽 一回路加热 仿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洞穿越断层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研究
3
作者 胡长明 傅庭鹏 刘俊峰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4期74-81,共8页
针对隧洞穿越断层时存在的超前地质预报结果与实际开挖揭露情况偏差较大问题,在探讨了目前主要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质调查分析法、真地震层析成像法和超前水平钻探法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体系,该体系保证了各... 针对隧洞穿越断层时存在的超前地质预报结果与实际开挖揭露情况偏差较大问题,在探讨了目前主要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质调查分析法、真地震层析成像法和超前水平钻探法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体系,该体系保证了各方法之间有清晰的衔接和协作,充分发挥每个方法的优势,提高了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准确率。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滇中引水工程狮子山隧洞穿越F16断层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中,以穿越里程桩号DLⅡ47+012.4—DLⅡ47+196.0段范围内大型断层超前地质预报为例,详细阐述了该体系的工作流程,实践证明,该体系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结果与实际开挖揭露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 断层 地质灾害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由空间粗糙高斯噪声驱动分数阶动力学方程的性质研究
4
作者 陆伟东 刘俊峰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56,共18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类空间粗糙高斯噪声驱动的分数阶动力学方程,其中高斯噪声关于时间是白色的,关于空间的相依结构由Hurst指数小于1/2的分数布朗运动的协方差刻画.基于Malliavin分析技巧,我们证明了该类方程温和解在Skorohod意义下的存在... 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类空间粗糙高斯噪声驱动的分数阶动力学方程,其中高斯噪声关于时间是白色的,关于空间的相依结构由Hurst指数小于1/2的分数布朗运动的协方差刻画.基于Malliavin分析技巧,我们证明了该类方程温和解在Skorohod意义下的存在性.同时证明了其温和解矩的上、下界的估计.最后证明了其温和解关于时间和空间变量的Holder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动力学方程 高斯噪声 Malliavin分析 矩估计 HOLDER连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穿越向斜构造引水隧洞变形致灾机理研究
5
作者 刘俊峰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6期15-23,共9页
为探究穿越高地应力地区引水隧洞大变形致灾机理,明确隧洞变形基本形式,采用现场调查、地应力场预测分析等方法,对狮子山隧洞穿越乌龙坝向斜次级构造发生的大变形灾害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存在节理裂隙发育的凝灰岩软... 为探究穿越高地应力地区引水隧洞大变形致灾机理,明确隧洞变形基本形式,采用现场调查、地应力场预测分析等方法,对狮子山隧洞穿越乌龙坝向斜次级构造发生的大变形灾害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存在节理裂隙发育的凝灰岩软弱破碎带、高外水压及向斜储水构造等地质条件,构成复杂的原岩应力场。开挖卸荷效应是隧洞穿向斜构造极高~高应力软岩变形致灾的根源,隧洞开挖破坏了原始地应力平衡状态,而支护体系不能对围岩进行有效支护,导致围岩结构整体失稳。在极高~高地应力原岩应力环境条件下,凝灰岩软弱破碎带及地应力方位与隧洞轴线夹角是导致变形破坏的非对称性的主要因素,水与破碎围岩的固-流耦合作用是软岩劣化、应力场改变、渗透压力增大等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隧洞 向斜构造 深部岩体 高地应力 围岩 变形 致灾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元煤矿强矿压智能综采工作面总体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尚立斌 刘俊峰 《煤矿机械》 2024年第4期42-44,共3页
根据七元煤矿强矿压、立井开拓特点,通过多种方法确定了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考虑液压支架重量和运输尺寸限制,优化了液压支架结构和工作面选型配套。采用智能化工作面设计提高了环境感知能力、缩短了数据获取和控制决策响应时间、提... 根据七元煤矿强矿压、立井开拓特点,通过多种方法确定了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考虑液压支架重量和运输尺寸限制,优化了液压支架结构和工作面选型配套。采用智能化工作面设计提高了环境感知能力、缩短了数据获取和控制决策响应时间、提高了支护质量、减小了同时在岗人员数量、实现了综采工作面压力的精准检测和智能预警,满足了七元煤矿开采、设备管理和通风管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配套 智能化开采 强矿压 立井开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和5D技术在某医疗综合体EPC项目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亚楠 王楠 +2 位作者 郭晓岩 刘俊峰 多恒月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8期139-143,共5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数字化需求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BIM技术及5D平台的不断完善,建筑工程领域从业人员愈发重视信息化在项目中的应用。医疗建筑在设计阶段具有功能流线交错、机电管线复杂等特点,在施工阶段参建单位多,协调... 随着互联网技术、数字化需求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BIM技术及5D平台的不断完善,建筑工程领域从业人员愈发重视信息化在项目中的应用。医疗建筑在设计阶段具有功能流线交错、机电管线复杂等特点,在施工阶段参建单位多,协调管理难度大。结合医疗综合体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项目的难点,在设计阶段采用BIM正向设计,为建筑提供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风模拟、疏散模拟以及三维管线综合。在施工阶段利用5D软件平台,实现技术、生产、质量、安全、成本等系统的集成管理。实现了信息共享、信息传递、数字建造,提高设计和施工阶段的作业效率及准确性,为建设单位节省不必要的变更及建设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5D 信息化 正向设计 EPC 项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七叶苷的水凝胶制备及初步评价
8
作者 丁泽 张耀锋 +4 位作者 马蓓 刘盼 董天祯 王天扬 刘俊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55-3162,共8页
本试验旨在制备一种可用于局部递送七叶苷的水凝胶。选择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与羧甲基壳聚糖(CMCS)为原料,向其中添加七叶苷(ESC),制备负载七叶苷的CMC-Na/CMCS水凝胶(CCE),并对其性质和功能进行研究。本试验成功制备了CCE水凝胶,并... 本试验旨在制备一种可用于局部递送七叶苷的水凝胶。选择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与羧甲基壳聚糖(CMCS)为原料,向其中添加七叶苷(ESC),制备负载七叶苷的CMC-Na/CMCS水凝胶(CCE),并对其性质和功能进行研究。本试验成功制备了CCE水凝胶,并以不同比例的CMC-Na/CMCS设计正交试验,依据载药量和包封率筛选,最终确定水凝胶的配方为2%CMC-Na、2%CMCS、200μL京尼平,转速为800 r·min^(-1),水凝胶外观为蓝色溶液,无析出、无杂质、透明度均匀;扫描电镜可见其具有三维结构和许多光滑小孔;粒径为0.8415 nm,Zeta电位为-32.1 mV;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均表明七叶苷成功载入到CMC-Na/CMCS水凝胶中且未影响其原有的官能团;溶胀率为234%;体外释放时间比原料药明显延长;同浓度载药凝胶比原料药抗菌效果有所延长,效果较好。本试验成功将七叶苷载入到了CMC-Na/CMCS水凝胶中,并通过系列试验证明其相较七叶苷原料药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可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给药次数,为临床使用七叶苷治疗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给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钠 羧甲基壳聚糖 七叶苷 水凝胶 药物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他霉素纳米凝胶制备与评价
9
作者 马蓓 王天扬 +4 位作者 丁泽 董天祯 刘盼 张耀锋 刘俊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37-1745,共9页
【目的】制备一种可局部递送吉他霉素用于皮肤创口感染的纳米凝胶。【方法】以京尼平为交联剂在希夫碱作用下,通过凝胶材料之间的静电作用制备壳聚糖/明胶/聚乙烯醇纳米凝胶,并载入药物吉他霉素,对其包封率、载药量、溶胀性能、纳米粒径... 【目的】制备一种可局部递送吉他霉素用于皮肤创口感染的纳米凝胶。【方法】以京尼平为交联剂在希夫碱作用下,通过凝胶材料之间的静电作用制备壳聚糖/明胶/聚乙烯醇纳米凝胶,并载入药物吉他霉素,对其包封率、载药量、溶胀性能、纳米粒径、Zeta电位、微观结构扫描等表征结构及生物安全性进行测试,评估纳米凝胶的体外释放效果和伤口愈合活性。【结果】本研究制备的吉他霉素纳米凝胶,在其组方为每25 mL凝胶中含吉他霉素0.25 g、壳聚糖0.4 g、明胶0.3 g、聚乙烯醇0.2 g,京尼平0.2 g,其余量为去离子水时外观性状为淡蓝色纳米凝胶,无沉淀与药物析出,溶胀度高,载药量为13.6%,包封率为83.1%;扫描电镜下可见该纳米凝胶形成孔隙致密且分布均匀的三维网状结构;平均粒径为28.56 nm,Zeta电位为16.33 mV;生物安全性良好;纳米凝胶在体外释放药物可维持48 h,明显长于吉他霉素溶液的释放时间。此外,纳米凝胶还能使小鼠伤口缩小96%,有助于伤口愈合。【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吉他霉素纳米凝胶,通过体内体外试验评估证明了其潜在的药物控释与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他霉素 纳米凝胶 药物控释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导热硅脂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被引量:27
10
作者 刘俊峰 袁华 +2 位作者 杜波 曹敬煜 黄德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1-273,313,共4页
为了提高导热硅脂的导热性能,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碳纳米管/导热硅脂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酯化处理后的碳纳米管有利于其在导热硅脂中的分散,并由此在导热硅脂中形成一个有效的导热网络,达到提高导热硅脂导热性能的目的。
关键词 导热硅脂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注意力自适应去噪网络和Stacking集成学习的局部放电故障诊断
11
作者 廖晓青 陈历 +3 位作者 许建远 金宝权 姜自超 刘俊峰 《电子技术应用》 2024年第11期66-73,共8页
针对传统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故障诊断方法在处理复杂含噪PD信号存在局限性并依赖于人工去噪和专家经验,难以学习到PD特征多样化表达等问题,分别提出残差注意力自适应去噪网络(Residual Attention Adaptive Denoising Networ... 针对传统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故障诊断方法在处理复杂含噪PD信号存在局限性并依赖于人工去噪和专家经验,难以学习到PD特征多样化表达等问题,分别提出残差注意力自适应去噪网络(Residual Attention Adaptive Denoising Network,RAADNet)和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PD故障诊断模型。RAADNet基于残差网络结构设计,通过集成CAM注意力机制和软阈值函数实现自适应去噪;Stacking集成模型的基学习器分别由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RAADNet、基于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Transformer以及基于Boosting集成策略的XGBoost多个差异化模型共同构建构成。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RAADNet优于其他先进方法,识别准确率达到93.99%,Stacking集成模型则通过学习多样化特征表达,进一步提高模型性能,达到96.79%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开关柜 局部放电 Stacking集成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智能化开采煤壁全过程精准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刘俊峰 唐恩贤 +1 位作者 许永祥 张玉良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1-135,共5页
针对黄陵矿区及条件类似工作面大采高智能化开采煤壁控制现状,尤其是在片帮预警、智能控制等方面的难题,考虑智能化开采和综合机械化开采的工艺区别,从工作面设计、工作面设备参数确定、护帮参数优化、传感器方案、控制方案等5个方面,... 针对黄陵矿区及条件类似工作面大采高智能化开采煤壁控制现状,尤其是在片帮预警、智能控制等方面的难题,考虑智能化开采和综合机械化开采的工艺区别,从工作面设计、工作面设备参数确定、护帮参数优化、传感器方案、控制方案等5个方面,在预防、发展、防护3个阶段进行考虑和设计智能化开采煤壁控制方案。优化了液压支架护帮机构及护帮控制方式,设计了护帮板精准控制工艺,建立了基于片帮影响因素的工作面煤壁片帮预警模型,提出采用视频监控、太赫兹扫描和人员定位技术,结合工作面设备集中控制系统的工作面片帮防护体系,形成了大采高智能化开采煤壁全过程精准控制技术。将片帮控制技术纳入工作面智能化开采控制系统,有效解决了智能化开采煤壁控制难题,支架工由5人操作减少为无人操作,1人巡视,在黄陵矿区二号井顺利实施了大采高智能化开采,工作面年产量达到600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开采 全过程精准控制 回采工艺 片帮预警模型 煤矿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多酸催化甲醇液相合成二甲醚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俊峰 刘源 李学忠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24-926,共3页
研究了杂多酸催化甲醇液相合成二甲醚(DME)的工艺,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甲醇转化率、DME选择性、DME收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杂多酸对甲醇液相合成DME的催化活性高低顺序为:磷钨酸>... 研究了杂多酸催化甲醇液相合成二甲醚(DME)的工艺,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甲醇转化率、DME选择性、DME收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杂多酸对甲醇液相合成DME的催化活性高低顺序为:磷钨酸>硅钨酸>磷钼酸,Hamm ett酸性滴定法测定3种杂多酸的酸强度函数范围均为-8.2~-3.7;采用磷钨酸作催化剂,甲醇液相合成DME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6h、每100mL甲醇的催化剂用量3.0g。在该条件下,甲醇转化率为65.4%、DME选择性为99.8%、DME收率为3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二甲醚 杂多酸 磷钨酸 液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甘醇与乙醇在杂多酸盐催化剂存在下合成二甘醇乙醚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俊峰 戚蕴石 +1 位作者 饶桂生 吴海霞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5期626-630,共5页
研究了以杂多酸盐为催化剂,由乙醇和二甘醇合成二甘醇乙醚的反应过程。研究表明,磷钨酸银及硅钨酸银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其转化率分别为89.O%和87.3%,单双醚总选择性分别为73.4%和80.6%;磷钼酸银的活性较... 研究了以杂多酸盐为催化剂,由乙醇和二甘醇合成二甘醇乙醚的反应过程。研究表明,磷钨酸银及硅钨酸银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其转化率分别为89.O%和87.3%,单双醚总选择性分别为73.4%和80.6%;磷钼酸银的活性较低。IR、XRD、TG分析和正丁胺滴定法表面酸度测定表明,杂多酸银盐的催化性能与其所具有的酸性中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杂多酸盐 二甘醇乙醚 二甘醇 乙醇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北矿区综采工作面软弱围岩液压支架耦合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俊峰 王国法 +1 位作者 王福清 任怀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45,共4页
针对皖北矿区软弱围岩特性,分析了不同位置软弱围岩的运移规律,得出其对工作面支护的影响作用从强到弱依次为直接顶、底板、煤层和基本顶;基于综采工作面软弱围岩液压支架强度耦合、刚度耦合和稳定性耦合分析,得出了软弱围岩综采工作面... 针对皖北矿区软弱围岩特性,分析了不同位置软弱围岩的运移规律,得出其对工作面支护的影响作用从强到弱依次为直接顶、底板、煤层和基本顶;基于综采工作面软弱围岩液压支架强度耦合、刚度耦合和稳定性耦合分析,得出了软弱围岩综采工作面支护强度确定需要考虑顶板支护、围岩完整性控制两个方面,提出合理的液压支架初撑强度确定方法,完善了软弱围岩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设计要求。开采实践可知,液压支架设计合理能够满足软弱围岩综采工作面开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围岩 初撑强度 支护强度 支架围岩耦合 液压支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电感的恒频非隔离型多路LED驱动器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俊峰 田涵雷 +1 位作者 孙伟华 曾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2-41,共10页
多路LED串并联会引起各支路电流的不均衡,电容电荷平衡的均流方案直接导致大的无功环流,提升了器件应力;同时,变频率的开关控制也使得磁性元件难以有效优化,波动负载的软开关特性无法可靠保障.基于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可变电感(Ⅵ)的多... 多路LED串并联会引起各支路电流的不均衡,电容电荷平衡的均流方案直接导致大的无功环流,提升了器件应力;同时,变频率的开关控制也使得磁性元件难以有效优化,波动负载的软开关特性无法可靠保障.基于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可变电感(Ⅵ)的多路LED调光电路,不仅可完成恒频控制,降低电磁干扰(EMI)电路的设计复杂性,并且可实现开关管的大范围软开关(ZVS),提高能量转换效率.文中所提电路利用半桥电路叠加的结构,共用谐振电感以增加均流路数,从而提升了功率密度,并通过Ⅵ简化了LED调光控制.文中详述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并以8路LED为例,搭建18W实验样机,从而验证了所提LED驱动电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频 可变电感 软开关 均流 LED调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3、C_4烷烃芳构化ZnO-Ga_2O_3/H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俊峰 易平贵 +1 位作者 戚蕴石 李筱枚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烷烃芳构化 HZSM-5分子筛 催化剂 浸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有机硅体系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刘俊峰 胡友慧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6-108,共3页
以蓖麻油聚氨酯 (PU)改性有机硅树脂 ,研究了 PU含量及制备工艺对改性体系热性能及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PU的含量对改性体系的热分解行为及抗冲击性有明显影响 ;制备工艺对改性体系的抗冲击性有较大影响 ,但对热性能影响不大。
关键词 聚氨酯 有机硅 改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硫酸法生产工艺中糠醛的测定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俊峰 易平贵 马建元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413-414,共2页
糠醛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合成树脂、医药、染料、石油化工等部门.我国目前生产糠醛主要是硫酸法,部分厂家采用盐酸法,设备腐蚀性大,废渣难于处理.本工艺采用改良硫酸法以稻草、麦杆等为原料制取糠醛,由于馏出液成... 糠醛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合成树脂、医药、染料、石油化工等部门.我国目前生产糠醛主要是硫酸法,部分厂家采用盐酸法,设备腐蚀性大,废渣难于处理.本工艺采用改良硫酸法以稻草、麦杆等为原料制取糠醛,由于馏出液成分复杂,测试方法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度,给生产工艺条件的控制带来严重不便.为此,本文讨论了不同测定方法和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从而选择出适宜的测定手段.1 试验部分1.1 试液的配制与标化盐酸羟胺溶液:溶解盐酸羟胺4g于20ml水中,用95%乙醇稀释至200ml,在沸水浴上回流30min后,冷却至室温,加入溴酚蓝指示剂5ml,用氢氧化钠中和至产生两色性的绿色,使用前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醛 生产 硫酸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镀铜有机添加剂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俊峰 彭良富 +1 位作者 刘源 李学忠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0-41,共2页
研究了有机添加剂在酸性电镀铜工艺中的作用和效果,并与使用较多的2种国内和国外染料体系酸铜添加剂的阴极极化曲线、镀液的深镀能力、镀层表面形貌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本研究所用的无染料酸铜有机添加剂深镀能力、铜镀层光亮面积与国... 研究了有机添加剂在酸性电镀铜工艺中的作用和效果,并与使用较多的2种国内和国外染料体系酸铜添加剂的阴极极化曲线、镀液的深镀能力、镀层表面形貌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本研究所用的无染料酸铜有机添加剂深镀能力、铜镀层光亮面积与国外添加剂基本相当。其阴极极化曲线也与国外酸铜添加剂的阴极极化曲线形状相似,峰值电位和峰值电流密度相近,极化值近乎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镀铜 有机添加剂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