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煤润湿性影响机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建国 刘依婷 +8 位作者 王满 王英伟 李红梅 谢晶 赵赟 周伟奇 叶思琪 李露明 漆锐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1-202,共12页
煤矿深部开采条件下煤尘灾害严重,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有效改善煤尘润湿性,抑制煤尘的产生和扩散。为了探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煤尘表面的润湿过程和润湿机理,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基... 煤矿深部开采条件下煤尘灾害严重,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有效改善煤尘润湿性,抑制煤尘的产生和扩散。为了探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煤尘表面的润湿过程和润湿机理,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基葡糖苷(APG)与曲拉通X-100(Triton X-100)对煤尘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基于苯环碳骨架结构建立3组煤-水界面吸附体系模型,对比分析表面活性剂在煤表面的吸附平衡构型和分子空间分布,计算煤-表面活性剂-水间相互作用能及能量组成变化,考察APG和Triton X-100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的能力;以河南平顶山矿区丁、戊、己3组煤层煤样为测试对象,开展沉降和接触角实验并计算煤样表面自由能组成,验证模拟结果,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煤样芳香烃基团特征,验证Triton X-100与煤分子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达到吸附平衡状态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通过烷基链相互连接,形成聚集状态,在煤-水界面与水-气界面均有分布;Triton X-100通过增强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促进水分子在煤表面的吸附,对煤表面润湿性能影响较大。室内试验结果表明,Triton X-100对煤表面的润湿效果优于APG,质量分数为1.5%时效果最优,且煤尘中的芳香烃含量越高,越利于Triton X-100的吸附。研究成果可为深部开采的高效抑尘剂研发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煤尘 润湿性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维材料的神经形态器件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依婷 万军 +2 位作者 邱晨光 赵建文 王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85-1111,共27页
大数据和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冯·诺依曼架构的计算机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面临极大的挑战,存算分离的架构从根本上限制着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和能效,迫切地需要开发一种新的计算范式来应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近年来,神经形态计... 大数据和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冯·诺依曼架构的计算机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面临极大的挑战,存算分离的架构从根本上限制着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和能效,迫切地需要开发一种新的计算范式来应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近年来,神经形态计算以高度的并行处理、极低功耗和存算一体的特征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具有独特物理机制的新型神经形态器件是构建神经形态芯片的基本底层单元。在构建神经形态器件的众多候选电子材料中,低维材料相比传统三维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特性和电学特性,并且弱的层间范德华力使其易于堆叠,有利于异质整合集成。本文详述了基于低维材料的人工突触器件和人工神经元器件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类型神经形态器件的工作机制、性能指标和技术优势。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低维材料的神经形态器件在视觉、听觉、运动控制和规模集成芯片等领域的应用,并对神经形态器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维材料 人工突触器件 人工神经元器件 神经形态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玉山三叶青查尔酮合酶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
3
作者 洪森荣 刘佳 +3 位作者 刘军 刘依婷 陈荣华 蔡红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16,共9页
本研究通过怀玉山三叶青试管苗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到其查尔酮合酶基因的核心片段,利用qRT-PCR技术克隆到其查尔酮合酶基因,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实时定量PCR进行序列分析和器官表达分析,以期为揭示怀玉山三叶青查尔酮合酶的生物学功能... 本研究通过怀玉山三叶青试管苗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到其查尔酮合酶基因的核心片段,利用qRT-PCR技术克隆到其查尔酮合酶基因,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实时定量PCR进行序列分析和器官表达分析,以期为揭示怀玉山三叶青查尔酮合酶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怀玉山三叶青查尔酮合酶基因cDNA总长度为1143 bp,G+C含量为65.27%;由38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41809.23 Da,等电点6.19,为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由α-螺旋(37.37%)、β-片层(19.47%)、无规则卷曲(43.16%)构成,三级结构为二聚体;该酶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在进化上与硬粒小麦(Triticum turgidum subsp.durum)、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subsp.tauschill)、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亲缘关系较近,尤其与硬粒小麦的未命名蛋白产物(VAH38240.1)亲缘关系最近。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查尔酮合酶基因在怀玉山三叶青2个栽培种‘怀玉2号’和‘怀玉1号’中的表达存在器官特异性,均在根中表达量最高。综上,怀玉山三叶青查尔酮合酶具有查尔酮合酶的典型结构特征,氨基酸序列及核苷酸序列与同源物种相似度高,在进化上高度保守,这对进一步揭示该酶的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玉山三叶青 查尔酮合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尘微细观润湿特性及抑尘剂研发初探——以平顶山矿区为例 被引量:37
4
作者 张建国 李红梅 +8 位作者 刘依婷 李喜员 谢晶 代志旭 叶思琪 李露明 周伟奇 赵赟 郝海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2-825,共14页
煤矿开采逐渐向深部延伸,深部开采条件下煤尘灾害频发,防控难度高,除尘机理与技术仍然是深部开采科学高效除尘基础研究的难点与重点之一。以平顶山矿区丁、戊、己、庚4组煤层采集的原煤为研究对象,联合多种煤尘物理化学性质测试(工业分... 煤矿开采逐渐向深部延伸,深部开采条件下煤尘灾害频发,防控难度高,除尘机理与技术仍然是深部开采科学高效除尘基础研究的难点与重点之一。以平顶山矿区丁、戊、己、庚4组煤层采集的原煤为研究对象,联合多种煤尘物理化学性质测试(工业分析,XRD,BET,SEM,FT-IR)、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手段,系统采用基础物性特征分析、润湿特性多因素影响探讨、分子层面润湿机理探索、抑尘剂改性讨论的研究思路,开展了基于煤尘微细观结构特征的除尘机理探索及新型抑尘剂研发初探。研究表明:平顶山矿区丁戊己庚4组煤层典型煤尘的润湿性大小顺序为戊>丁>庚>己,煤中有机质质量分数、水分质量分数、灰分质量分数、无机矿物成分质量分数、比表面积、含氧官能团等指标的显著差异将对煤尘润湿性能产生显著影响,比表面积、石英质量分数、羟基和醚键数量越多,润湿性越好,固定碳质量分数越高,润湿性越差。联合煤的红外光谱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根据平顶山矿区煤尘亲水官能团特征,研究了水分子在不同数量羟基和醚键修饰的煤表面吸附过程,进一步揭示了煤尘润湿性能的强关联因素,表面羟基数量正相关于吸附水分子能力,而煤尘醚键数量对于吸附水分子能力存在极大值。基于煤尘微细观特征对其润湿性的影响机制,考察了3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4组煤尘的润湿除尘特性,基于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对煤尘润湿的作用机理,针对平煤矿区煤尘提出了引入芳香环结构实现新型抑尘剂改性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尘技术 润湿性 表面活性剂 接触角 抑尘剂 平顶山矿区 微细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微波作用下岩石体破裂特征及其机制探索 被引量:12
5
作者 高明忠 谢晶 +6 位作者 杨本高 唐瑞烽 邓虎超 刘依婷 叶思琪 周雪敏 王绍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22-1137,共16页
硬岩高效破裂是深部地下空间、深部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前提,寻求和发展高效破岩技术成为大势所趋。微波具有加热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高效辅助破岩技术。微波场内岩石体破裂差异性行为解译是实践微波辅... 硬岩高效破裂是深部地下空间、深部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前提,寻求和发展高效破岩技术成为大势所趋。微波具有加热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高效辅助破岩技术。微波场内岩石体破裂差异性行为解译是实践微波辅助破岩技术的重要基础。从宏-细-微观不同尺度对微波场内砂岩、花岗岩和辉长岩开展了跨尺度破裂行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岩石宏观膨胀破裂层面,砂岩表现为低温崩裂破坏,实测最高温度为194℃,辉长岩和花岗岩则为高温熔融破坏,实测最高温度分别可达367℃和492℃;岩石脱离本身基质约束产生裂纹或宏观破裂面时体积变化明显,高温熔融破坏时岩石体积膨胀率最大,花岗岩和辉长岩破裂时体积膨胀率为2.1%和1.8%。在岩石细观破裂面特征层面,微波场内高温熔融作用所产生的破裂面比低温崩裂面分维高2.0%,其中花岗岩、辉长岩和砂岩的破裂面分维分别为2.1092,2.0704和2.0660。在岩石微观损伤差异性机制层面,岩石破裂特征与主要成岩矿物的组分、含量和含水率密切相关。一方面,由于石英和其他矿物介电特性差异较大,当岩石内部石英含量较高时,热应力迅速增长;另一方面,水在微波作用下迅速汽化,在岩石内部产生高孔隙压力,试样易低温崩裂破坏,微观断口不会出现显著的损伤结构;而当岩石内部主要矿物组分介电特性差异较小及含水率较低时,试样内温度增长缓慢,矿物温度梯度相对较低,后期岩石整体呈现高温熔融破坏;岩石晶体化学分子结构分析结果发现,试样内部Si—O键含量波动幅度较大,石英和硅酸盐矿物XRD衍射峰和对应衍射角发生偏移,晶体主要受到微观压应力作用,表现为花岗岩的石英和斜长石矿物内部和交界处出现大量的显微裂纹和孔洞,辉长岩的损伤结构主要集中于辉石矿物内部,据此可推断适合微波辅助破岩的地质岩性工况,以期提高深部硬岩破岩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作用 深部典型岩石 宏观-细观-微观跨尺度 膨胀破裂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剧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依婷 《戏剧之家》 2019年第27期216-216,共1页
小学音乐教学能够从小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审美能力,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与效率。戏剧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使得小学音乐教学课堂变得活跃,也能让学生在肢体动作、语言... 小学音乐教学能够从小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审美能力,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与效率。戏剧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使得小学音乐教学课堂变得活跃,也能让学生在肢体动作、语言、表情等协同配合下,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教学法 小学音乐教学 应用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铈/石墨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乙醛气体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光华 刘依婷 詹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78-883,共6页
在很多研究中将石墨(简称GR)当做一种非常普遍的添加剂,因为石墨成本低廉而且导电性非常好,所以制备以石墨为基材的化合物并将之应用于诸多领域已经获得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在本文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通过原位溶剂热生长法在石墨表面负... 在很多研究中将石墨(简称GR)当做一种非常普遍的添加剂,因为石墨成本低廉而且导电性非常好,所以制备以石墨为基材的化合物并将之应用于诸多领域已经获得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在本文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通过原位溶剂热生长法在石墨表面负载CeO2纳米颗粒来制备复合光催化材料的方法,并通过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学、扫描电镜、及紫外-可见光谱法对所制备的CeO2-GR复合光催化材料进行了形貌分析和结构表征。研究表明:应用本文提出的原位溶剂热生长法,可以制备出CeO2纳米颗粒尺寸控制良好并在石墨基片上分布均匀且密度可调的复合材料。最后,本文通过开展可见光照射条件下降解乙醛气体的实验对CeO2-GR复合材料的光催化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CeO2-GR50样品的CO2产量比CeO2-GR0(未添加石墨)样品提高了2.2倍,并提出了可能的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二氧化铈 石墨 原位溶剂热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Z945通过诱导巨噬细胞极化抑制恶性胶质瘤生长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喆 胡逸萌 +5 位作者 曹冶 刘依婷 李静 周荟慧 吕建国 孙燕玲 《解剖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抑制剂BLZ945对恶性胶质瘤生长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30只雄性5~6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恶性胶质瘤动物模型组(模型组)、BLZ945低剂量治疗组(低剂量组)和BLZ945高剂量治疗组(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抑制剂BLZ945对恶性胶质瘤生长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30只雄性5~6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恶性胶质瘤动物模型组(模型组)、BLZ945低剂量治疗组(低剂量组)和BLZ945高剂量治疗组(高剂量组),使用C6胶质瘤细胞构建恶性胶质瘤动物模型。观察并记录动物的生存率;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开颅取全脑,称取脑组织重量,测量并计算肿瘤体积;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免疫表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γ干扰素(IFN-γ)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mRNA的转录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IFN-γ和SOCS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LZ945可明显抑制恶性胶质瘤的生长,并显著提高荷瘤鼠的生存率,诱导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上调肿瘤组织IFN-γ的表达,并下调SOCS3的表达。结论:BLZ945通过调节IFN-γ和SOCS3的表达,诱导巨噬细胞由M2型向M1型极化,激活抗肿瘤免疫,进而抑制恶性胶质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极化 恶性胶质瘤 BLZ945 Γ干扰素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车技术的校园“最后一公里”配送路线设计
9
作者 张娴 靖培星 +1 位作者 刘依婷 云硕然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9-33,共5页
无人车配送作为智慧物流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很多场所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高校校园具有较大的配送需求,如何在高校校园中应用无人车配送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值得研究。首先,根据校园需求的特点,利用K-MEANS算法结合节点需求对集中区的... 无人车配送作为智慧物流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很多场所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高校校园具有较大的配送需求,如何在高校校园中应用无人车配送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值得研究。首先,根据校园需求的特点,利用K-MEANS算法结合节点需求对集中区的配送点进行科学设置;其次,综合无人车配送频次和配送站点时段需求量,构建CVRP配送优化模型,动态规划校园配送路线;最后,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后一公里 无人车 K-MEANS算法 C-W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