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研究炮制对苍耳子肝毒性的影响
1
作者 曾春晖 罗喜 +5 位作者 刘传梦 方静 王元霞 周观琳 陈泓 杨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I0017-I0020,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并结合体内外实验研究炮制对苍耳子肝毒性的影响。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The Comparative Toxic...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并结合体内外实验研究炮制对苍耳子肝毒性的影响。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The 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筛选苍耳子的毒性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毒性成分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数据库和DisGeNET数据库中肝相关疾病靶点,通过绘制韦恩图获取苍耳子毒性成分靶点和肝疾病相关靶点的交集;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毒性成分-靶点”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对苍耳子肝毒性作用靶点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PPI)分析并筛选关键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上述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of Genes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 Docktools和PyMOL软件对苍耳子的肝毒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体外实验采用MTS法比较苍耳子不同炮制品对正常肝细胞株(L-02)毒性,并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释放,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体内实验检测灌服苍耳子不同炮制品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苍耳子肝毒性成分主要包括羧基苍术苷(carboxyatractyloside)、谷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等,其核心靶点主要为PPARG、PPARA、NR1H3等。GO功能富集到脂质定位和储存的正、负调节和脂质代谢过程调节等生物过程;转录调节复合物、神经细胞体和受体复合物等细胞组分,转录因子结合、核受体结合和蛋白质结构域特异性结合等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到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酒精肝、胰岛素抵抗和PPAR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肝毒性化合物与核心靶点能较好地结合。体外实验结果显示,苍耳子生品明显促进L-02细胞LDH释放,显示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并能诱导细胞凋亡(P<0.05),炮制品能减少LDH释放,降低细胞毒性,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减弱,其中酒炙品效果更明显。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苍耳子生品显著升高正常小鼠血清中AST和ALT的活性(P<0.05),炮制品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炒制和酒炙炮制方法可能通过减弱PPARA、PPARG和NR1H3等肝毒性靶点效应改善脂质代谢信号通路异常,从而降低苍耳子肝毒性,且酒炙法减毒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肝毒性 炮制减毒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应激研究炮制对苍耳子致特异质肝损伤影响
2
作者 曾春晖 周观琳 +4 位作者 刘传梦 池鑫宇 陈泓 李绍燕 杨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I0001-I0003,共10页
目的探讨基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介导的免疫应激模型研究苍耳子(Xanthium sibiricum Patr.)经炮制后对特异性体质肝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尾静脉注射LPS方法构建免疫应激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Control... 目的探讨基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介导的免疫应激模型研究苍耳子(Xanthium sibiricum Patr.)经炮制后对特异性体质肝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尾静脉注射LPS方法构建免疫应激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Control)、生品组(raw products,RP)、炒品组(pan-fried products,FP)、酒品组(wine products,WP)、LPS组、生品低剂量联用LPS给药组(RPL+LPS)、生品高剂量联用LPS给药组(RPH+LPS)、炒品低剂量联用LPS给药组(FPL+LPS)、炒品高剂量联用LPS给药组(FPH+LPS)、酒品低剂量联用LPS给药组(WPL+LPS)、酒品高剂量联用LPS给药组(WPH+LPS)。检测分析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partat aminotransferase,AST)等肝功能指标、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注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染色检测肝脏病理变化、血常规指标、血清细胞因子、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对比考察苍耳子炮制前后单用或联合LPS的毒性差异。结果结果表明,苍耳子炒品、酒炙品能明显降低肝损伤大鼠血浆中ALT、AST等水平,减少大鼠肝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及肝细胞的凋亡,提示苍耳子炮制品具有抑制肝损伤的作用,而通过聚类图结果分析,苍耳子生品能导致特异性肝损伤;炒品苍耳子剂量低时对肝脏损伤小,剂量增加损伤加重,而酒品苍耳子对肝脏损伤较小。此外,苍耳子炒品、酒品可能通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降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的数目从而提高机体免疫状态、增强体内的抗氧化能力,恢复体内的氧化平衡,达到减轻特异质肝损伤的效果。结论机体在免疫应激的基础上,苍耳子生品能导致特异性肝损伤,经炒制、酒炙后的苍耳子减轻特异质性肝损伤,相比炒法而言,酒炙法减毒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肝毒性 炮制品 特异质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传梦 方静 +3 位作者 王元霞 池鑫宇 杨柯 曾春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7-181,共5页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是指由中药、天然药物及其相关制剂引发的肝损伤。肝脏作为消除外来物质的重要代谢器官之一,是药物毒性的首要目标。因此肝脏极易受到药物的损害,中药的肝毒性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由中药引发的药物性肝损...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是指由中药、天然药物及其相关制剂引发的肝损伤。肝脏作为消除外来物质的重要代谢器官之一,是药物毒性的首要目标。因此肝脏极易受到药物的损害,中药的肝毒性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由中药引发的药物性肝损伤的报道日益增多,其毒性机制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取得一定的进展。查阅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中草药引起肝损伤可能的机制,为科学合理使用中草药提高可靠依据,对于防治中草药源性肝损伤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 毒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