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超声检查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传木 张明哲 +3 位作者 陈宝霞 田明坤 乔鲁军 董希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内超声检查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D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传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1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ICD 临床应用 多中心临床试验 随诊 心脏猝死 有效治疗 植入技术 证明 内容 注意事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与支架术的临床应用(附103例报告)
3
作者 刘传木 张明哲 +2 位作者 田明坤 乔鲁军 陈宝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0期12-13,共2页
10 3例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PTCA) ,其中 96例置入支架 135枚 ,成功率 10 0 % ,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PTCA所用的球囊直径平均为 2 .48± 0 .43mm,平均长度 2 0 .40± 2 .84mm ,球囊所加压力平均为6 .2 3± 1.8... 10 3例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PTCA) ,其中 96例置入支架 135枚 ,成功率 10 0 % ,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PTCA所用的球囊直径平均为 2 .48± 0 .43mm,平均长度 2 0 .40± 2 .84mm ,球囊所加压力平均为6 .2 3± 1.81atm。支架直径平均为 3.96± 0 .38m m,平均长度为 2 1.2 9± 6 .30 mm ,释放支架时球囊所加压力平均为9.6 5± 3.0 8atm。所用支架主要是 BX45枚 (33.33% ) ,NIR30枚 (2 2 .2 2 % ) ,AVE2 7枚 (2 0 .0 0 % ) ,MAC16枚(11.85 % ) ,Jomed和其他共 17枚 (12 .5 9% )。支架置入 L AD内 71枚 (5 2 .5 9% ) ,RCA内 48枚 (35 .5 5 % ) ,L CX和 Diag16枚 (11.8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血管成形术 PT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0例分析
4
作者 刘传木 苏晞 +2 位作者 田明坤 顾春英 张明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9-30,共2页
自1996年2月以来,我们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50例,显示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50例均为常规口服抗心律失常药不能预防发作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患者。男33例,女17例... 自1996年2月以来,我们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50例,显示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50例均为常规口服抗心律失常药不能预防发作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患者。男33例,女17例;年龄8~67岁,平均40.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上性 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例先天性心脏病临床分析
5
作者 刘传木 王谦 +1 位作者 张玉琢 高祥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5-6,共2页
1984~1988年我院外科手术证实111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CHD),其中男42例,女69例,年龄5~46岁,12岁以下71例(69%)。一、分类与分型111Ⅲ例中,房间隔缺损(ASD)28例,男11例,女17例,以卵圆孔、下腔型多见(两者占82%),一孔型。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分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心房颤动临床研究
6
作者 刘传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8期29-30,共2页
对5例持续心房颤动(AF)患者在Lasso电极标测下行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术,首次治愈3例,随访1~10个月未复发;1例复发后结合心律平治疗成功;1例多次复发,结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单因素分析示AF首次术... 对5例持续心房颤动(AF)患者在Lasso电极标测下行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术,首次治愈3例,随访1~10个月未复发;1例复发后结合心律平治疗成功;1例多次复发,结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单因素分析示AF首次术后复发与左心房扩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肺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与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刘传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0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成形术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江守洪 张明哲 +1 位作者 刘传木 王晨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进行血清Hcy及血管内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各检测指标。结果与SAP组比较,UAP组血清Hcy及软斑块比率明显升高(P<0.05...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进行血清Hcy及血管内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各检测指标。结果与SAP组比较,UAP组血清Hcy及软斑块比率明显升高(P<0.05或<0.01);UAP组血管重构以正性为主,SAP组以负性为主,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血清Hcy水平分组,UAP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者的血管腔面积、斑块面积及斑块负荷与SAP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UAP组血清Hcy明显高于SAP组,Hhcy在血管病变处参与了血管重构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心绞痛 稳定型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非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江守洪 张明哲 +3 位作者 刘传木 乔鲁军 董希昌 王晨雁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20-622,共3页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对6 4例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与 1 2 2例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病变血管数目、平均...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对6 4例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与 1 2 2例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病变血管数目、平均病变血管支数、弥漫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5 ,P <0 .0 0 1 ,P <0 .0 1 ) ,而且两组在冠状动脉病变总记分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但病变血管狭窄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变血管数目较多 ,血管病变弥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评价运动试验阳性、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 被引量:8
10
作者 魏静 张明哲 +1 位作者 纪红 刘传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30-533,共4页
目的采用血管内超声(IVUS)评价运动试验(EET)阳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拟诊为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资料与方法 98例患者拟诊为冠心病,其中32例EET阳性、CAG正常,66例基本正常,全部患者均行IVUS检查。根据是否绝经将45例女性... 目的采用血管内超声(IVUS)评价运动试验(EET)阳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拟诊为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资料与方法 98例患者拟诊为冠心病,其中32例EET阳性、CAG正常,66例基本正常,全部患者均行IVUS检查。根据是否绝经将45例女性患者分为A1组(绝经前及绝经期,28例)和B1组(绝经后,17例);53例男性患者分为A2组(无危险因素,20例)和B2组(合并危险因素,33例)。分析心电图负荷试验阳性导联表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①IVUS发现血管完全正常7例(7.1%),轻、中度病变68例(69.4%),冠心病23例(23.5%);EET阳性、CAG正常的32例患者IVUS结果显示粥样硬化斑块26处,其中不稳定斑块1处;EET阳性及CAG轻、中度病变不稳定斑块3例。②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存在1~2个危险因子60例(91.2%),冠心病患者存在典型心绞痛17例(73.9%);A1组发现冠心病0例,B1组发现冠心病6例(35.3%);A2组发现冠心病2例(10.0%),B2组发现冠心病15例(45.5%),A1组冠心病发病率显著低于B1组(χ2=2.936,P<0.05);A2组冠心病发病率显著低于B2组(χ2=1.986,P<0.05)。③心电图负荷试验阳性导联表现为Ⅱ、Ⅲ、avF及V4~6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68例(68/91,74.7%),表现为Ⅱ、Ⅲ、avFST-T改变存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可能性小。结论 IVUS诊断冠状动脉病变优于CAG,IVUS可以进一步了解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和特征;对于EET阳性而CAG正常或基本正常的患者,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诊断应结合危险因子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运动试验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支架预防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188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江守洪 张明哲 +2 位作者 刘传木 胡烨 董希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8-9,共2页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支架预防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效果。方法根据443例冠心病患者病变部位及复杂程度,分别置入药物涂层支架和普通支架(裸支架),并随访1~28个月。结果除5例行涂层支架者因支架远端夹层形成而再次置入支架外,手术即刻成功率1...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支架预防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效果。方法根据443例冠心病患者病变部位及复杂程度,分别置入药物涂层支架和普通支架(裸支架),并随访1~28个月。结果除5例行涂层支架者因支架远端夹层形成而再次置入支架外,手术即刻成功率100%,术后冠脉造影显示病变残余率(6±4)%,支架完全覆盖病变,血流TIMI3级。仅1例行裸支架者因支架置入血管发生急性闭塞而死亡。随访期间,发生与支架置入有关的再狭窄33例,其中裸支架置入32例(64处),药物涂层支架置入仅1例(3处)。药物涂层支架置入的再狭窄率(1.23%)明显低于裸支架置入(13.82%),P<0.01。结论药物涂层支架置入可显著降低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支架 冠脉介入 冠状动脉 抗血小板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病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宝霞 刘传木 +3 位作者 蔡尚郎 张明哲 田明坤 乔鲁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9期1-2,共2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在轻中度冠脉病变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56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CHD)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IVUS检查。结果 ①56例共83处血管段,CAG示钙化性斑块12处,IVUS示钙化性斑块42处(P<0.01)。CAG示...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在轻中度冠脉病变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56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CHD)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IVUS检查。结果 ①56例共83处血管段,CAG示钙化性斑块12处,IVUS示钙化性斑块42处(P<0.01)。CAG示偏心性斑块25处,IVUS示偏心性斑块58处(P<0.01)。CAG示面积狭窄率为(55.09%±6.74%),IVUS示面积狭窄率为(72.00%±5.87%),P<0.05。②IVUS与CAG示面积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63,P<0.01)。③CAG显示56例83处血管段均未达到支架置入指征,IVUS检测43处血管段需置入支架。④CAG显示43处血管段手术效果均理想,IVUS显示5例内膜撕裂严重者需进一步处理。结论 IVUS对于冠状动脉轻中度的诊断和介入治疗有较高的价值,且优于C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US CAG 诊断 血管内超声 治疗中 斑块 钙化 面积 结论 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静 李庆辉 +3 位作者 刘传木 张明哲 董希昌 乔鲁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1-52,共2页
对20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血液内(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超声检查。结果5例未见明显异常,另15例45处血管共发现30处粥样硬化斑块。提示血管内超声可进一步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性质、严重性和斑块稳定性,为冠心病的诊断... 对20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血液内(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超声检查。结果5例未见明显异常,另15例45处血管共发现30处粥样硬化斑块。提示血管内超声可进一步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性质、严重性和斑块稳定性,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试验 冠状动脉造影 超声检查 血管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负荷心电图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乔鲁军 刘传木 +4 位作者 张明哲 田明坤 董希昌 王晨雁 陈宝霞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 评价运动心电图试验 (EET)、双嘧达莫心电图负荷试验 (DPET)及联合应用 (联合试验A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183例冠状动脉造影 (CAG)检查的患者 ,并在同期内 (间隔小于 1周 )接受EET、DPET检查。将CAG结果分别与EET、D... 目的 评价运动心电图试验 (EET)、双嘧达莫心电图负荷试验 (DPET)及联合应用 (联合试验A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183例冠状动脉造影 (CAG)检查的患者 ,并在同期内 (间隔小于 1周 )接受EET、DPET检查。将CAG结果分别与EET、DPET和AT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这两种无伤检查和联合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 6 7.2 %、6 0 .3%和 5 5 .2 % ,特异性分别为 :70 .4 %、74 .4 %和 92 .8% ,准确性分别为 :6 9.4 %、6 9.9%和85 .3%。结论 EET和DPET联合应用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且费用低、无创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电图描记术 运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58例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翟继民 高桂东 刘传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9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患者 造影结果 冠脉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ET、DPET及AT判断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意义
16
作者 乔鲁军 刘传木 +3 位作者 张明哲 田明坤 董希昌 顾春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8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EET DPET AT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术 术后再狭窄 运动心电图试验 双嘧达莫负荷心电图试验 冠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损斑块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乔鲁军 刘传木 +5 位作者 张明哲 田明坤 董希昌 江守洪 翟继民 李庆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45,共1页
对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5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C反应蛋白(CRP)测定和冠脉内超声检查。结果UA组和SAP组幽门螺杆菌浓度无明显差异,CRP水平与易损斑块有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在人群中大规模杀灭... 对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5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C反应蛋白(CRP)测定和冠脉内超声检查。结果UA组和SAP组幽门螺杆菌浓度无明显差异,CRP水平与易损斑块有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在人群中大规模杀灭幽门螺杆菌对预防冠心病的发展并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C反应蛋白 冠脉内超声 易损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8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江守洪 张明哲 +5 位作者 刘传木 董希昌 田明坤 乔鲁军 李庆辉 王晨雁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763-764,共2页
关键词 复律器-除颤器 植入型 心脏猝死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肺栓塞12例报告
19
作者 江守洪 刘传木 张明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治疗 肺栓塞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
20
作者 乔鲁军 刘传木 张明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心律转复除颤器 心律失常治疗 植入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