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文献误校例说——兼谈古汉语文法在敦煌文献校释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传启 包朗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7-135,共9页
敦煌文献作品很多误校例是由于人们不识古汉语文法所致,本文拟就"参互现义"、"错综成文"、"因此及彼"、"倒装"等四种古汉语文法谈谈它们在校释中如何避免误校,引导确解的。
关键词 敦煌文献 校释 古汉语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小学校本国学教育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传启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Z期1-2,共2页
近几年,国学教育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仅就初等教育而言,儿童诵读经典等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民间的国学启蒙机构也是不断涌现。但是就总的形势来看,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的国学教育仍然处于零敲碎打的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 近几年,国学教育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仅就初等教育而言,儿童诵读经典等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民间的国学启蒙机构也是不断涌现。但是就总的形势来看,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的国学教育仍然处于零敲碎打的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统一的教育理念、完善的课程设置、到位的保障体系是构建小学校本国学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三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校本教材 国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劝孝”与敦煌丧仪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传启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52,共10页
丧葬期间通过讲唱劝孝、劝善、咏佛等内容以超度亡灵、劝化众生的活动,可统称为"劝孝"活动。劝孝的地点,可能在由都司或寺院设置的道场上,或者在施主家中。劝孝仪式上多讲唱十恩德、父母恩重赞、孝顺乐、行孝文、劝善文、董... 丧葬期间通过讲唱劝孝、劝善、咏佛等内容以超度亡灵、劝化众生的活动,可统称为"劝孝"活动。劝孝的地点,可能在由都司或寺院设置的道场上,或者在施主家中。劝孝仪式上多讲唱十恩德、父母恩重赞、孝顺乐、行孝文、劝善文、董永变、舜子变、目连变等孝敬父母为主题的作品,另外五会念佛赞文、佛本生故事太子故事,以及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也是劝孝仪式上常见的讲唱内容。而这些文学样式在今天很多地方的丧葬仪式上仍有广泛流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破历 劝孝 敦煌丧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写本“举发”考
4
作者 刘传启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4-83,共10页
敦煌写本寺院入破历中有关于"举发"时的收支记载,由传统礼书、敦煌书仪以及董永变文、和尚举发斋等资料证明,"举发"即为送殡起始、启柩轜发时的仪式。敦煌丧葬占卜文献、社邑助葬文献中亦有关于举柩、轜发的相关记... 敦煌写本寺院入破历中有关于"举发"时的收支记载,由传统礼书、敦煌书仪以及董永变文、和尚举发斋等资料证明,"举发"即为送殡起始、启柩轜发时的仪式。敦煌丧葬占卜文献、社邑助葬文献中亦有关于举柩、轜发的相关记载。敦煌写本实用祭文中还有两篇用于郊外祭奠的实用轜发祭文,其内容与庭堂祭奠的"举发"仪式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举发 启柩 轜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3702号敦煌文书补校及定名
5
作者 刘传启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1-184,共4页
由于法藏敦煌文书3702号文书残缺不全,加之书法较草,历来在文书的校读及理解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在前人校录的基础上又重新对此文书校注之后,并从形式、内容等诸方面厘定该文书为"儿郎伟"驱傩文。
关键词 校注 儿郎伟 驱傩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所见三种戏剧写本谫论 被引量:1
6
作者 喻忠杰 刘传启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3-146,共14页
敦煌所见《茶酒论》、《下女夫词》和S.2440v/2三个写本均与中国古代早期戏剧相关。写本内容都以代言体对话为主,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故事本身存在虚拟性和戏剧冲突。写本中故事人物有充分的语言行为,通过角色的扮演塑造了生动的舞台艺术... 敦煌所见《茶酒论》、《下女夫词》和S.2440v/2三个写本均与中国古代早期戏剧相关。写本内容都以代言体对话为主,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故事本身存在虚拟性和戏剧冲突。写本中故事人物有充分的语言行为,通过角色的扮演塑造了生动的舞台艺术形象,呈现出具体可观的戏剧场面,达到了表达思想情感的效果,具备了剧本所特有的舞台性质。三个写本书写格式中都标有提示性舞台说明语,已形成一定的表演程式。敦煌所见这三种短剧剧本可以证明唐代存有撰写戏剧和编制剧本的史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剧本 故事 代言体 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