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磷丙泊酚二钠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镇静效果的比较
1
作者 李薇 杨秀丽 +4 位作者 刘伟钜 宁静文 王宸 刘学胜 沈启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磷丙泊酚二钠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男43例,女57例,年龄65~89岁,BMI 18.5~28.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四组:丙泊酚1.5 mg/kg组(...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磷丙泊酚二钠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男43例,女57例,年龄65~89岁,BMI 18.5~28.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四组:丙泊酚1.5 mg/kg组(C组)和磷丙泊酚二钠10 mg/kg组(F1组)、12.5 mg/kg组(F2组)和15 mg/kg组(F3组),每组25例。C组麻醉诱导给予丙泊酚1.5 mg/kg;F1组、F2组和F3组分别给予磷丙泊酚二钠10、12.5和15 mg/kg。记录首次给药后5 min的镇静成功率、镇静成功时间和意识消失时间。记录单次给药后10 min内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及术中注射痛、瘙痒和感觉异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F1组首次给药镇静成功率明显降低(P<0.05),与F1组比较,F3组镇静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F3组首次给药镇静成功率不劣于C组[0.00%(95%CI-10.86%~10.86%)]。与C组比较,F1组、F2组和F3组意识消失时间明显延长(P<0.05),F1组、F2组和F3组注射痛发生率明显降低,F2组瘙痒发生率明显升高,F3组异常感觉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F1组、F2组和F3组意识消失时间、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磷丙泊酚二钠12.5 mg/kg和15 mg/kg均可为老年患者提供满意的镇静效果,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丙泊酚二钠 老年 全身麻醉 诱导期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