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地对稻谷代谢组化合物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刘付英 陈雪峰 +5 位作者 王忻 陈国艳 郭颖 孙婧涵 杨水艳 聂绪恒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4,共10页
云恢290是云南高原特色籼型稻谷品种之一,由于其独特的风味广受消费者喜爱。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3个不同产地的云恢290稻谷进行代谢组测定,共鉴定出1003种代谢物。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表明... 云恢290是云南高原特色籼型稻谷品种之一,由于其独特的风味广受消费者喜爱。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3个不同产地的云恢290稻谷进行代谢组测定,共鉴定出1003种代谢物。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表明,在不同比较组间(GJYH290 vs MLYH290,MZYH290 vs GJYH290,MZYH290 vs MLYH290)的差异代谢物分别为130、181、192种,其中只有6种差异代谢物均存在于3个不同比较组中,主要的代谢通路是氨基酸代谢和黄酮类物质代谢。3个不同比较组中差异倍数最大的前10种上调和下调代谢物主要是黄酮类物质、酚酸类物质、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等。本研究为探索不同种植地稻谷的代谢组成和差异等具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产地 代谢组 差异代谢物 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2023年收获稻谷质量和品质情况分析研究
2
作者 曾繁添 刘付英 +2 位作者 杨瑾 郭颖 陈雪峰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25年第1期6-10,共5页
云南省稻谷质量连续3年等级达到二等,2023年粳稻出糙率平均值为80.9%,三等及以上的占比96.5%,籼稻出糙率平均值为77.5%,三等及以上的占比93.1%;整精米率平均值连续3年满足一等质量要求,2023年粳稻整精米率平均值为65.6%,籼稻整精米率平... 云南省稻谷质量连续3年等级达到二等,2023年粳稻出糙率平均值为80.9%,三等及以上的占比96.5%,籼稻出糙率平均值为77.5%,三等及以上的占比93.1%;整精米率平均值连续3年满足一等质量要求,2023年粳稻整精米率平均值为65.6%,籼稻整精米率平均值56.2%;不完善粒平均值连续3年在5.0%以下,2023年粳稻不完善粒平均值为4.1%,籼稻不完善粒平均值为3.4%。收获稻谷水分和出糙率几乎无相关,水分和整精米率存在微弱正相关;粳稻不完善粒和出糙率呈显著负相关,籼稻不完善粒和出糙率呈低度负相关;稻谷不完善粒和整精米率呈微弱负相关;出糙率和整精米呈低度正相关。2023年云南省稻谷品质测报项目整精米率、食味品质评分、垩白度、直链淀粉(干基)4项目全部达标率52.7%,其中粳稻47.8%、籼稻54.3%。优质稻谷云恢290和楚粳系列品种分别在红河州和楚雄州规模推广种植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 稻谷 粳稻 籼稻 质量调查 品质测报 相关性 分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储备粮收购入库质量分析与研究——以云南为例
3
作者 刘付英 郭颖 +2 位作者 陈雪峰 杨瑾 聂绪恒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24年第6期7-14,共8页
收购入库粮食质量是粮食整个储存周期质量安全的源头,确保收购入库环节粮食质量的关键是粮食主要指标的质量控制。通过对云南省2016—2022年地方储备粮出入库、抽检等样品主要检测指标的分析对比,从影响粮食储存质量安全的地理地貌、气... 收购入库粮食质量是粮食整个储存周期质量安全的源头,确保收购入库环节粮食质量的关键是粮食主要指标的质量控制。通过对云南省2016—2022年地方储备粮出入库、抽检等样品主要检测指标的分析对比,从影响粮食储存质量安全的地理地貌、气候类型、收购方式、来源及品种、储藏技术条件等方面提出了保障云南粮食储存质量安全的收购入库环节质量控制对策建议,为云南地方储备粮管理实现流程化、标准化、精准化、现代化管理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储备粮 收购入库 分析对比 质量控制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藤果及美藤果油的理化性质和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刘付英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5-97,共3页
对美藤果及美藤果油的理化性质和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美藤果粗蛋白质、粗纤维素、总糖及淀粉含量分别为28.87%、24.92%、6.33%和4.15%;美藤果油相对密度(d2020)为0.928 6,折光指数(n20d)为1.482 2,酸值(KOH)为0.46 mg... 对美藤果及美藤果油的理化性质和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美藤果粗蛋白质、粗纤维素、总糖及淀粉含量分别为28.87%、24.92%、6.33%和4.15%;美藤果油相对密度(d2020)为0.928 6,折光指数(n20d)为1.482 2,酸值(KOH)为0.46 mg/g,皂化值(KOH)为191.4 mg/g,碘值(I)为191 g/100 g,过氧化值为2.45 mmol/kg;美藤果油中共检出7种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3.83%)、硬脂酸(3.09%)、油酸(8.39%)、亚油酸(38.11%)、亚麻酸(45.62%),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藤果 美藤果油 理化性质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条件对美藤果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付英 李彦玲 +3 位作者 黄智伟 彭涛 杨瑾 聂绪恒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6-50,共5页
以压榨美藤果油为原料,以过氧化值和酸值为评价指标,考察温度、光照、空气、水分对美藤果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4个月的贮藏,美藤果油酸值和过氧化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温度、光照、空气、水分均可加速美藤果油氧化,降低美... 以压榨美藤果油为原料,以过氧化值和酸值为评价指标,考察温度、光照、空气、水分对美藤果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4个月的贮藏,美藤果油酸值和过氧化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温度、光照、空气、水分均可加速美藤果油氧化,降低美藤果油氧化稳定性,其中空气对美藤果油氧化稳定性影响最大,因此在贮藏中控制美藤果油水分含量0.10%以下,在常温、干燥、避光的环境中密封贮藏为宜;美藤果油脂肪酸组成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藤果油 贮藏条件 氧化稳定性 酸值 过氧化值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法测定粮食中无机砷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付英 邵志凌 李彩霞 《粮油食品科技》 2018年第4期45-49,共5页
对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法测定粮食中无机砷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为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依据不确定度评定原理,建立不确定度评定数学模型,对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进行分析、量化和合成,并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对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法测定粮食中无机砷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为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依据不确定度评定原理,建立不确定度评定数学模型,对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进行分析、量化和合成,并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和表述。结果表明:影响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为最小二乘法标准曲线拟合、样品回收率。无机砷含量测试结果表述为(0.185±0.017)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法 粮食 无机砷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粮谷和油料油脂中矮壮素残留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付英 杨水艳 +1 位作者 郭颖 邵志凌 《粮油食品科技》 CAS 2022年第5期234-243,共10页
通过前处理及仪器条件优化,建立了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QuEChERS-GCMS/MS)法测定粮食和油料油脂中矮壮素残留的分析方法。选用小麦粉、大米、玉米、大豆、大豆油、油菜籽、菜籽油作为样品,样品经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 通过前处理及仪器条件优化,建立了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QuEChERS-GCMS/MS)法测定粮食和油料油脂中矮壮素残留的分析方法。选用小麦粉、大米、玉米、大豆、大豆油、油菜籽、菜籽油作为样品,样品经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盐析脱水、再经N-丙基乙二胺(PSA)、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18)吸附剂净化。采用衍生质谱方法考察了不同基质(小麦粉、大米、油菜籽、菜籽油)的基质效应,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不同基质中矮壮素在0.05~2μg/mL浓度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0。检出限为0.004~0.009 mg/kg,定量限为0.01~0.03mg/kg;在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3.6%~99.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4%~7.78%(n=6)。该方法高效、灵敏度高,可满足粮谷和油料油脂样品中矮壮素残留量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粮谷 油料油脂 矮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运行管理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付英 杨瑾 +2 位作者 邵志凌 郭颖 杨蕙铭 《粮食加工》 2021年第6期82-86,共5页
综述了云南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的建设情况、重要作用及现阶段监测体系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监测体系运行管理机制、职能职责、搭建粮食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平台、建设行业数据库、监督检查及评估考核等方面提出了完善云南粮食质... 综述了云南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的建设情况、重要作用及现阶段监测体系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监测体系运行管理机制、职能职责、搭建粮食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平台、建设行业数据库、监督检查及评估考核等方面提出了完善云南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运行管理的措施,为促进云南省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切实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质量安全 检验监测体系 运行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美藤果主要品质指标的定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水艳 彭涛 +5 位作者 杨瑾 陈国艳 郭颖 陶银 刘付英 邵志凌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43,61,共7页
美藤果含有丰富的油脂、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为了快速检测美藤果品质,采用传统国标方法获得美藤果水分含量、含油量(湿基)和蛋白质含量(湿基)的化学值,之后对美藤果颗粒及美藤果粉的近红外光谱全谱及不同波段光谱进... 美藤果含有丰富的油脂、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为了快速检测美藤果品质,采用传统国标方法获得美藤果水分含量、含油量(湿基)和蛋白质含量(湿基)的化学值,之后对美藤果颗粒及美藤果粉的近红外光谱全谱及不同波段光谱进行预处理,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了美藤果颗粒及美藤果粉的校正模型。结果显示,美藤果颗粒和美藤果粉建立的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Rc)均大于0.94,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小于0.45%,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cv)大于0.91,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小于0.53%。用建立的美藤果颗粒和美藤果粉校正曲线对未参与建模的20个样品进行了近红外检测,结果显示,用两种方法建立的校正模型都能较好地实现对美藤果水分、含油量(湿基)和蛋白质含量(湿基)的预测,但是使用美藤果颗粒建立的校正模型进行美藤果品质检测更简便,且对样品没有破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藤果 近红外光谱法 水分含量 含油量 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刺果及其油的理化性质和其油的脂肪酸组成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国艳 刘付英 +1 位作者 郭颖 聂绪恒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71,共3页
通过对青刺果及其油脂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刺果纯仁率、粗蛋白质、粗纤维素及总糖含量分别为73.7%、26.5%、15.3%和5.2%;青刺果油相对密度、折光指数、酸值、含皂量、碘值和过氧化值分别为0.9245、1.4712、0.... 通过对青刺果及其油脂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刺果纯仁率、粗蛋白质、粗纤维素及总糖含量分别为73.7%、26.5%、15.3%和5.2%;青刺果油相对密度、折光指数、酸值、含皂量、碘值和过氧化值分别为0.9245、1.4712、0.18 mgKOH/g、0.02%、78.66 g/100g和1.52 mmol/kg;青刺果油中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15.15%)、硬脂酸(6.85%)、油酸(38.82%)、亚油酸(37.15%)、亚麻酸(1.13%)。上述理化指标均可达到国家食用植物油标准,说明青刺果是一种开发价值极高的木本油料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刺果 青刺果油 理化性质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糙米中的汞 被引量:2
11
作者 万锐 刘付英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62,65,共3页
采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糙米中的汞,研究了微波消解样品的最佳条件。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糙米中汞的检出限为0.05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4.53%,回收率为92.00%~110.67%。用标准物质进行对照,其测定值在给定的标准值... 采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糙米中的汞,研究了微波消解样品的最佳条件。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糙米中汞的检出限为0.05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4.53%,回收率为92.00%~110.67%。用标准物质进行对照,其测定值在给定的标准值不确定度范围之内。该法具有快速、简便、重现性好、准确度高、无污染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法 微波消解 糙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全粉与中筋小麦粉复配体系品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颖 刘付英 陈国艳 《粮油食品科技》 2020年第2期79-85,共7页
选用青稞全粉作为研究对象,与中筋小麦粉复配,检测不同添加量青稞全粉的损伤淀粉特性、粉质特性、糊化特性、溶剂保持力,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随着青稞全粉比例增加,破损淀粉显著增加(P<0.05),且与降落数值呈显著负相关;面团... 选用青稞全粉作为研究对象,与中筋小麦粉复配,检测不同添加量青稞全粉的损伤淀粉特性、粉质特性、糊化特性、溶剂保持力,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随着青稞全粉比例增加,破损淀粉显著增加(P<0.05),且与降落数值呈显著负相关;面团的吸水率呈上升趋势,当青稞全粉添加量为85%时面团的吸水率达到最大值73.10%,吸水率、弱化度显著增加(P<0.05);不同添加量对混合粉稳定时间的影响不显著;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衰减值、回生值显著下降(P<0.05),降落数值与峰值黏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乳酸溶剂保持力SRC显著减少(P<0.05),湿面筋含量和乳酸溶剂保持力SRC呈极显著正相关;碳酸钠溶剂保持力SRC、蔗糖溶剂保持力SRC、水溶剂保持力SRC显著增加(P<0.05),破损淀粉值与碳酸钠溶剂保持力SRC,蔗糖溶剂保持力SRC与吸水率、蛋白质,水溶剂保持力SRC与蛋白质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全粉 中筋小麦粉 破损淀粉 粉质特性 糊化特性 溶剂保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加工精度与新鲜度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颖 刘付英 +1 位作者 陈国艳 杨水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56,共3页
通过测定不同碾磨时间下大米留皮度、无皮粒数比、留皮≤1/5粒数、游离脂肪酸值、新鲜度值特性指标,比较和分析了各测定值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确认三级大米的最佳碾磨时间为30 s。对稻谷新鲜度值与脂肪酸值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通过测定不同碾磨时间下大米留皮度、无皮粒数比、留皮≤1/5粒数、游离脂肪酸值、新鲜度值特性指标,比较和分析了各测定值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确认三级大米的最佳碾磨时间为30 s。对稻谷新鲜度值与脂肪酸值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稻谷新鲜度值与脂肪酸值呈显著线性负相关(P<0.01),且相关系数r为-0.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加工精度 新鲜度 脂肪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粮食中铅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万锐 刘付英 马利芸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3-66,共4页
应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理论,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粮食中的铅检测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根据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粮食中铅的分析方法,全面考虑了整个分析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建立其结果的数学模型,并计算其... 应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理论,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粮食中的铅检测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根据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粮食中铅的分析方法,全面考虑了整个分析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建立其结果的数学模型,并计算其测定全过程的不确定度分量、结果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测定结果表明,稻谷中铅的含量为(0.114±0.033)mg/kg,k=2,即测定结果置信水平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原子荧光 光谱法 稻谷 不确定度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粮食中的矮壮素残留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水艳 刘付英 聂绪恒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建立一种通过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粮食中矮壮素残留的方法。结果表明:方法以甲醇—乙腈(体积比1∶4)为提取溶剂,提取方式为涡旋3 min+超声20 min,采用加有活性炭的中性氧化铝柱进行净化;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76.4%~102.1%,相... 建立一种通过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粮食中矮壮素残留的方法。结果表明:方法以甲醇—乙腈(体积比1∶4)为提取溶剂,提取方式为涡旋3 min+超声20 min,采用加有活性炭的中性氧化铝柱进行净化;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76.4%~102.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9%~10.7%,定量限(LOQ)为0.03 mg/kg。方法灵敏、选择性良好,能够满足粮食中矮壮素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粮食 矮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中无机砷形态的测定及其分布规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颖 刘付英 邵志凌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7-80,共4页
建立和优化了液相色谱-原子荧光法测定稻谷中无机砷形态的检测方法,在10 min内完成As(Ⅲ)和As(Ⅴ)的有效分离。结果表明:当砷酸根和亚砷酸根浓度范围为0~90 ng/mL时,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和0.999 4,检出限分别为0.005 mg/kg和0.007... 建立和优化了液相色谱-原子荧光法测定稻谷中无机砷形态的检测方法,在10 min内完成As(Ⅲ)和As(Ⅴ)的有效分离。结果表明:当砷酸根和亚砷酸根浓度范围为0~90 ng/mL时,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和0.999 4,检出限分别为0.005 mg/kg和0.007 mg/kg,精密度RSD≤7.2%,As(Ⅲ)和As(Ⅴ)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2.8%~104.5%和81.0%~100.8%。砷浓度分布具有明显不均匀性,提高稻谷加工精度后,无机砷含量可减少6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法 稻谷 无机砷形态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降解玉米赤霉烯酮实仓应用研究
17
作者 卢献礼 陈雪峰 +11 位作者 刘付英 郭颖 王忻 卢兴稳 张祥 史会蓉 许辉 孙宇贤 朱延光 严晓平 李守星 杨鹏 《中国粮油学报》 2025年第3期16-22,共7页
为探索臭氧对实仓玉米籽粒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效果,通过在实仓玉米粮堆内布置通风立管,将臭氧浓度保持在1000 mL/m^(3)及以上对加标玉米赤霉烯酮玉米样品、玉米粉中玉米赤霉烯酮质控样品、实仓玉米样品进行臭氧处理,结果表明,3种玉米样... 为探索臭氧对实仓玉米籽粒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效果,通过在实仓玉米粮堆内布置通风立管,将臭氧浓度保持在1000 mL/m^(3)及以上对加标玉米赤霉烯酮玉米样品、玉米粉中玉米赤霉烯酮质控样品、实仓玉米样品进行臭氧处理,结果表明,3种玉米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率分别为37.9%、73.5%、61.2%,均可实现玉米赤霉烯酮降解的目的。同时对臭氧处理前后玉米水分、脂肪酸值和粮温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对玉米水分、脂肪酸值和粮温的影响不大。本研究可为玉米赤霉烯酮的臭氧防治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对探索实仓分区臭氧连续处理降解真菌毒素的工程化工艺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臭氧降解 玉米赤霉烯酮 通风立管 工程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