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叠前保幅宽频处理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姜翠苹 李涛 +4 位作者 周小伟 邸江伟 王剑 刘亿伟 郭文生 《非常规油气》 2016年第5期32-37,共6页
随着油气田进入开发阶段,常规地震技术已不能满足油气藏精细描述的需求,利用地震技术识别地下小尺度地质体,进一步挖掘地震资料在精细开发中的潜力是当前地震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塔里木油田开发三维地震处理项目为依托,对叠前保幅宽... 随着油气田进入开发阶段,常规地震技术已不能满足油气藏精细描述的需求,利用地震技术识别地下小尺度地质体,进一步挖掘地震资料在精细开发中的潜力是当前地震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塔里木油田开发三维地震处理项目为依托,对叠前保幅宽频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以相对振幅保持为基础,利用叠前与井控处理技术同时满足高分辨率和保幅处理的要求,提高了地震资料对开发精细目标的预测和识别能力。应用结果表明,叠前保幅宽频处理后的地震资料在保真保幅、合理提高分辨率及井震吻合度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提升效果,能够满足油气藏开发精细描述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控处理 高分辨率 高保真度 串联反褶积 可信度 各向异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域变分模态分解地震资料去噪方法 被引量:15
2
作者 胡瑞卿 何俊杰 +3 位作者 李华飞 张晓莉 裴家定 刘亿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7-264,I0008,共9页
强噪声干扰、信噪比过低是造成深层地震资料成像不佳的主要因素。为此,提出在时频域内将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应用于分频地震资料的噪声压制处理的新思路。首先,通过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构建地震数据的解析信号,将地震数据转换到时频域,在... 强噪声干扰、信噪比过低是造成深层地震资料成像不佳的主要因素。为此,提出在时频域内将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应用于分频地震资料的噪声压制处理的新思路。首先,通过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构建地震数据的解析信号,将地震数据转换到时频域,在时频域进行分频变分模态分解;随后,分析有效信号与噪声在时频切片上的能量分布,在此基础上优选出有效信号模态分量重构时频切片;最后反变换回时空域,达到噪声压制的目的。应用模型数据分析了关键参数对去噪效果的影响;实际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压制较强的随机背景噪声,同时对陡倾角的线性干扰也有明显的压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 时频分析 噪声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波形拟合的炸药震源记录起跳点时间拾取方法
3
作者 张一鸣 陈璐 +3 位作者 袁燎 刘亿伟 肖光伟 纪国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5-324,共10页
初至拾取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步骤,其拾取的准确程度关系到浅表层速度模型建立的精度,并进一步影响后续叠加及偏移成像的效果。对于炸药震源激发形成的初至波,根据形成机制,其初至位置在地震记录中应由一个“向下的偏转”表示。而在... 初至拾取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步骤,其拾取的准确程度关系到浅表层速度模型建立的精度,并进一步影响后续叠加及偏移成像的效果。对于炸药震源激发形成的初至波,根据形成机制,其初至位置在地震记录中应由一个“向下的偏转”表示。而在实际地震数据初至拾取过程中,该“向下偏转的点”较难识别,而能够快速准确拾取的位置通常为波峰位置。基于理论模型,本文测试了拾取波峰及起跳点对速度模型反演的影响,证实基于炸药震源起跳点位置的反演精度高于基于拾取波峰位置。因而提出一种基于波形拟合的方法判断炸药震源的起跳点位置,即假定初至波可用李子波模拟,通过单道中对以波峰为中心的时窗内的样点值进行拟合,得到理论子波函数,以此方式快速、准确地搜索起跳点位置。通过理论子波模型,测试了波形拟合法的有效性及合理性;并应用该方法对塔里木T探区实际资料进行了试处理,表明该方法可准确拾取高信噪比地区炸药震源起跳点位置,同时具有一定的抗噪性,也能拾取较低信噪比地区炸药震源起跳点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至拾取 波峰 起跳点 炸药震源 波形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