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藏杜英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京宏 肖鑫丽 +3 位作者 彭雅婷 殷德松 宋静武 彭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76-1180,共5页
通过有机溶剂提取、色谱等手段从滇藏杜英(Elaeocarpus braceanus)分离到17个化合物,根据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质谱(MS)等波谱解鉴定分别为3-氨基4-羟基-苯甲酸-1-O-β-D-吡喃木糖甙(1)、3,5,7-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2)、... 通过有机溶剂提取、色谱等手段从滇藏杜英(Elaeocarpus braceanus)分离到17个化合物,根据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质谱(MS)等波谱解鉴定分别为3-氨基4-羟基-苯甲酸-1-O-β-D-吡喃木糖甙(1)、3,5,7-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2)、杨梅素(3)、5-O-甲基-杨梅素(4)、4'-O-甲基-杨梅素(5)、二氢山奈酚(6)、二氢杨梅素(7)、杨梅素3-O-α-L-鼠李糖甙(8)、山奈酚-3-O-α-L-鼠李糖甙(9)、4'-O甲基-杨梅素3-O-α-L-鼠李糖甙(10)、7,4'-O–二甲基杨梅素3-O-α-L-鼠李糖甙(11)、4'-O–甲基杨梅素3-O-β-D-葡萄糖甙(12)、山奈酚-3-O-β-D-葡萄糖甙(13)、(3β,9β,10α,16α,23R)-16,23-epoxy-3-(β-D-glucopyranosyloxy)-20-hydroxy-9-methyl-19-norlanosta-5,24-dien-11-one(14)、β-谷甾醇(15)、β-胡萝卜甙(16)和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17),其中1为新化合物,其它16个化合物是首次从滇藏杜英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藏杜英 化学成分 分离 结构鉴定 3-O-α-L- 3-O-β-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在园艺植物诱变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肖鑫丽 刘京宏 +2 位作者 尹德松 宋静武 彭磊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20-23,共4页
辐射诱变技术具有突变率高、打破遗传连锁、育种周期短等优点,是获得新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从辐射源类型、辐射方法、辐射材料、辐射剂量和敏感性等方面对辐射在园艺植物诱变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概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在该... 辐射诱变技术具有突变率高、打破遗传连锁、育种周期短等优点,是获得新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从辐射源类型、辐射方法、辐射材料、辐射剂量和敏感性等方面对辐射在园艺植物诱变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概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在该领域中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植物 辐射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yzalin在西番莲多倍体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娟 肖鑫丽 +4 位作者 刘京宏 彭磊 姜睿 王家艳 周余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17-20,共4页
西番莲属多年生藤本植物,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且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传统的种植方式及西番莲品种本身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西番莲育种及其育种的改良尤为重要。由于西番莲染色体数目少,且未发现有自然的多倍体变异,所以西番莲... 西番莲属多年生藤本植物,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且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传统的种植方式及西番莲品种本身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西番莲育种及其育种的改良尤为重要。由于西番莲染色体数目少,且未发现有自然的多倍体变异,所以西番莲多倍体育种是可能的。传统的多倍体育种依靠秋水仙素来完成,但秋水仙素存在很大的不足,许多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已进行了不少探索,如用除草剂类的Oryzalin取代秋水仙素作为诱导剂来诱导植物多倍体,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研究对Oryzalin在西番莲多倍体育种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以期望取得预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 杂交育种 ORYZALIN 多倍体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山区链霉菌发酵产物杀菌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18
4
作者 龙建友 胡兆农 +1 位作者 刘京宏 吴文君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7-191,共5页
从秦岭山区采集的200份土样中分离到6株链霉菌菌株。以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盆栽法测定了其发酵液对常见十余种重要农作物病原真菌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N18菌株发酵产物在500μg/ml浓度下,对苹果炭疽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的菌丝... 从秦岭山区采集的200份土样中分离到6株链霉菌菌株。以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盆栽法测定了其发酵液对常见十余种重要农作物病原真菌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N18菌株发酵产物在500μg/ml浓度下,对苹果炭疽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100%,对番茄灰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南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在90%以上。N18菌株发酵产物对小麦根腐病菌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98.47%和96.15%。在盆栽试验中,N18菌株发酵产物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为80.25%,治疗效果为69.31%。在大田防治小麦白粉病的试验中,N18菌株发酵液稀释200倍的防治效果为60.54%,而其它分离得到的5株链霉菌的活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筛选 杀菌活性 生物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SPME-GC-MS测定黄花菜不同部位中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京宏 陈淼芬 +3 位作者 钟晓红 贺炜 卿志星 曾建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4-472,共9页
为了测定黄花菜新型品种(金娃娃)各部位中挥发性的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冷冻干燥制得的黄花菜品种(金娃娃)的不同部位(开花、花苞、根、茎、叶)干燥样品和晒干花苞样品进行挥发性成分测定。结果表明:... 为了测定黄花菜新型品种(金娃娃)各部位中挥发性的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冷冻干燥制得的黄花菜品种(金娃娃)的不同部位(开花、花苞、根、茎、叶)干燥样品和晒干花苞样品进行挥发性成分测定。结果表明:从金娃娃六个部位中共鉴定了110种化合物,其中晒干花苞部位鉴定了60种,开花部位鉴定了38种,花苞部位鉴定了24种,根部位鉴定了37种,叶部位鉴定了26种,茎部位鉴定了24种。各部位中均有其特殊的挥发性成分,其中晒干花苞部位、根部位和开花部位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大,同时各部位也有相同的挥发性成分,其中3-呋喃甲醇(3-furanmethanol)和芳樟醇(linalool)、壬醛(nonanal)为各部位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SPME-GC-MS分析两品种黄花菜中不同花部位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京宏 刘薇 +3 位作者 卿志星 曾朝彦 钟晓红 曾建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9-277,304,共10页
为了推广黄花菜新品种的应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冷冻干燥制得的两个新黄花菜品种(好运来、心心相印)的花部位(花瓣、花蕊、开花、晒干花苞、水煮花苞)的干燥样品进行挥发性成分测定,通过... 为了推广黄花菜新品种的应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冷冻干燥制得的两个新黄花菜品种(好运来、心心相印)的花部位(花瓣、花蕊、开花、晒干花苞、水煮花苞)的干燥样品进行挥发性成分测定,通过NIST.17质谱库检索并运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个组分的相对含量,从好运来品种花部位中共鉴定了59个化合物,心心相印品种花部位共鉴定了60个化合物,其中3-呋喃甲醇(3-furanmethanol)和壬醛(nonanal)均为两个黄花菜品种花部位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3-呋喃甲醇(3-furanmethanol)在水煮花苞中含量最高,而壬醛(nonanal)在晒干花苞中含量最高。本研究结果为后续合理开发黄花菜新品种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不同部位及不同成熟度桑葚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余柳仪 陈淼芬 +3 位作者 刘京宏 黄秀琼 卿志星 曾建国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69,共7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测定了4种不同成熟度果实(青桑葚、微红桑葚、微青桑葚、红桑葚)和3个不同部位(桑叶、桑枝及桑白皮)干燥样品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75种化合物,青桑葚、微红桑葚、微青...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测定了4种不同成熟度果实(青桑葚、微红桑葚、微青桑葚、红桑葚)和3个不同部位(桑叶、桑枝及桑白皮)干燥样品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75种化合物,青桑葚、微红桑葚、微青桑葚、红桑葚、桑叶、桑枝、桑白皮中各鉴定出32、38、30、41、38、21、21种,烯烃类、酮类、醇类及醛类为桑中主要香气成分;4种不同成熟度果实和3个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均有异同,但均含有芳樟醇(Linalool)、乙酸芳樟醇(Linalylacetate)、己醛(Hexanal)、D-柠檬烯(D-Limonene)、壬醛(Nonanol)和叔丁基对甲酚(ButylatedHydroxytoluene),且含量较高;相比于以前的研究方法,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的方法操作方便,且能够鉴定出桑中更多的挥发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SPME-GC-MS测定西瓜植株不同部位中挥发性成分
8
作者 张馨予 杜甫佑 刘京宏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29,共8页
试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西瓜早佳植株的不同部位(花、根、叶、茎)的冷冻干燥样品的挥发性成分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西瓜早佳4个部位共鉴定出13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花中52种,根中70种,叶中43种,茎中32种... 试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西瓜早佳植株的不同部位(花、根、叶、茎)的冷冻干燥样品的挥发性成分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西瓜早佳4个部位共鉴定出13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花中52种,根中70种,叶中43种,茎中32种;2-己烯醛为花、叶、茎部位的最主要挥发性物质,苯甲醇为根部位的最主要挥发性物质,不同的挥发性成分赋予了西瓜不同部位特定的香气,该结论为后续西瓜各部位挥发性成分的开发与加工利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