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枸杞红瘿蚊发生期各代次成虫的羽化特性研究
1
作者 李锋 刘亚佳 +4 位作者 刘晓丽 张丽萍 马建国 马超 刘传敬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28-132,共5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可控条件下观察,统计枸杞红瘿蚊各代次成虫的羽化进程、羽化动态,明确了各代次的羽化规律,分析了各代次在羽化量、起始羽化日、羽化高峰(峰值频次及峰值幅度)、羽化间歇期、羽化历期、从羽化观察试验处理开始至起...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可控条件下观察,统计枸杞红瘿蚊各代次成虫的羽化进程、羽化动态,明确了各代次的羽化规律,分析了各代次在羽化量、起始羽化日、羽化高峰(峰值频次及峰值幅度)、羽化间歇期、羽化历期、从羽化观察试验处理开始至起始羽化日的间隔时间和从起始羽化日至羽化高峰经历的时间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从对枸杞红瘿蚊发生为害的相关关系上提出了田间防控及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红瘿蚊 羽化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蛀果蛾趋光特性及其种群动态
2
作者 李锋 刘亚佳 +3 位作者 刘晓丽 马超 仲崇山 刘传敬 《北方果树》 2024年第4期17-20,共4页
枸杞蛀果蛾(Scrobipalpa erichiodes Bidzilya et Li)是枸杞的重要害虫,以幼虫钻蛀枸杞花蕾或果实为害。由于幼虫为害过程和栖息场所隐蔽,仅成虫期暴露,化学防治困难。作者采用便携悬挂式太阳能光控型诱虫试验装置,研究红色、橙色、黄... 枸杞蛀果蛾(Scrobipalpa erichiodes Bidzilya et Li)是枸杞的重要害虫,以幼虫钻蛀枸杞花蕾或果实为害。由于幼虫为害过程和栖息场所隐蔽,仅成虫期暴露,化学防治困难。作者采用便携悬挂式太阳能光控型诱虫试验装置,研究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7种不同波段LED光源对枸杞蛀果蛾的诱集效果,并利用诱捕效果高的紫色光源灯具监测种群发生动态。结果表明,紫色光源灯具诱捕效果显著好于其他6种光源;与紫色光源波长接近的青色和蓝色也有一定的诱捕效果,但远不及紫色光源。紫色是枸杞蛀果蛾的敏感光源。枸杞蛀果蛾2022年越冬代羽出高峰期在4月下旬,诱虫量高;6月初出现第2个高峰,但虫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蛀果蛾 成虫 光源 诱捕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农田构建关键技术装备及展望 被引量:10
3
作者 余忠义 全春夏 +10 位作者 方舟 何雄奎 刘亚佳 高旺盛 陈源泉 严海军 曾爱军 宋坚利 王昌陵 张国山 李朝纲 《农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14,共14页
现代数智化技术装备使农田生产管理场景多元化,该研究依托中国农业大学超高产种植制度科技小院的智慧技术示范基地,集成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农情监测站、水肥微喷带灌溉、病虫害管理、智能作业装备、种植管理... 现代数智化技术装备使农田生产管理场景多元化,该研究依托中国农业大学超高产种植制度科技小院的智慧技术示范基地,集成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农情监测站、水肥微喷带灌溉、病虫害管理、智能作业装备、种植管理及溯源等系统,建立人‒机‒作物全要素生产的监测、管控和决策云平台,构建作物‒农艺‒农机信息融合模式,实现农作物的生产信息采集、科学种植、机械作业、智能管理及追溯,达到了农作物质优产高、高效安全的生产目标。构建的数智农田较传统农田减少人力成本约50%,农药减量约30%,肥料节省15%~25%,较常规灌溉节水50%、滴灌节水20%~30%,实现单位面积增产约15%~25%、增效约25%,解决了传统农田的作物信息获取难、管护不及时,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基本实现了农田作物生产的信息化、机械化和智能化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平台 农作物 数智超高产农田 信息获取技术系统 智能作业装备 溯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负泥虫幼虫龄数、蜕皮过程及其蜕皮壳观察
4
作者 李锋 刘亚佳 +4 位作者 刘晓丽 张铃雅 咸金梅 马超 刘传敬 《西北园艺》 2024年第2期74-77,共4页
通过室内阶段性饲养、室外盆栽条件下观察和田间自然条件下调查,对枸杞负泥虫幼虫的龄数、蜕皮过程及其蜕皮壳进行了系统观察和初步研究,为枸杞负泥虫的识别及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叶甲科 枸杞负泥虫 幼虫龄数 蜕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卷梢蛾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与为害特点研究
5
作者 李锋 刘亚佳 +3 位作者 刘晓丽 张丽萍 马超 刘传敬 《西北园艺》 2024年第6期46-50,F0003,共6页
枸杞卷梢蛾(Phthorimaea sp.)是枸杞的专食性害虫。近年来枸杞卷翘蛾为害日益加重,但目前对枸杞卷梢蛾的研究尚属空白,未见相关报道。根据多年田间观察和积累,介绍了枸杞卷梢蛾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为害特点,对枸杞卷梢蛾的成虫和幼... 枸杞卷梢蛾(Phthorimaea sp.)是枸杞的专食性害虫。近年来枸杞卷翘蛾为害日益加重,但目前对枸杞卷梢蛾的研究尚属空白,未见相关报道。根据多年田间观察和积累,介绍了枸杞卷梢蛾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为害特点,对枸杞卷梢蛾的成虫和幼虫与枸杞刺沟须麦蛾的形态差别进行了描述,初步提出了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卷梢蛾 形态 生活习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阀异步启闭的PWM喷雾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袁常健 张兰婷 +2 位作者 韩虎 何雄奎 刘亚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4,共6页
PWM变量喷雾是国内外精准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但PWM变量喷雾过程中电磁阀的快速启闭在管路内易形成压力脉冲,致使喷头喷雾压力发生变化,导致喷雾质量下降。为了降低压力脉冲,设计了一种相邻电磁阀异步启闭的PWM喷雾系统,由移动底盘、药... PWM变量喷雾是国内外精准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但PWM变量喷雾过程中电磁阀的快速启闭在管路内易形成压力脉冲,致使喷头喷雾压力发生变化,导致喷雾质量下降。为了降低压力脉冲,设计了一种相邻电磁阀异步启闭的PWM喷雾系统,由移动底盘、药箱、隔膜泵、稳压罐、PWM控制器、电磁阀及压力表等组成,通过延时控制,实现电磁阀异步启闭。在室内无风环境条件下,探究了喷雾系统电磁阀前管路内压力波动特性和沉积量分布均匀性。试验表明:与电磁阀同步启闭的PWM喷雾系统相比,电磁阀异步启闭可有效降低管路内压力峰值,不同PWM频率工况条件下,50%占空比时降幅最大,降幅最高为14%;20Hz频率条件下,异步启闭PWM喷雾的沉积量分布均匀性变异系数略高于常规连续喷雾,但均小于15%。上述结果符合喷杆喷雾机技术性能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喷雾 脉宽调制 沉积分布均匀性 电磁阀异步启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液体授粉花粉活性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韩虎 刘紫嫣 +1 位作者 刘理民 刘亚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0-216,共7页
果树液体授粉技术能够大幅提高授粉效率,提高果实品质,但影响花粉活性的因素尚不确定。以梨花粉为研究对象进行液体授粉,研究花粉悬浊液放置时间、喷雾机种类、喷雾压力、回流装置及喷头种类对花粉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置完成的花粉... 果树液体授粉技术能够大幅提高授粉效率,提高果实品质,但影响花粉活性的因素尚不确定。以梨花粉为研究对象进行液体授粉,研究花粉悬浊液放置时间、喷雾机种类、喷雾压力、回流装置及喷头种类对花粉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置完成的花粉悬浊液应选择压缩式喷雾器,并在10 min内完成喷施,花粉活性最佳;液泵的使用会大幅降低花粉活性,隔膜泵降低约30%,柱塞泵使花粉活性的降低幅度超过30%;在0.3~2.5 MPa压力范围内,喷雾压力、喷头种类和孔隙大小对花粉活性无显著性影响;使用离心喷头作业时,转速应维持在8000~12000 rpm范围内,对花粉活性的影响较小,且雾滴粒径合适。研究结果可为梨液体授粉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授粉技术 喷雾参数 花粉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送静电喷雾器三种喷雾模式对梨液体授粉的影响
8
作者 刘紫嫣 刘理民 +2 位作者 韩虎 何雄奎 刘亚佳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4-59,共6页
使用高效的背负式风送静电喷雾器进行液体授粉,以解决传统人工授粉效率低、工时长、成本高及劳动强度大的问题。采用上述喷雾器的三种喷雾模式分别对“佛见喜”梨进行液体授粉对比试验。通过测定花粉悬浊液萌发率、花朵坐果率、花序坐... 使用高效的背负式风送静电喷雾器进行液体授粉,以解决传统人工授粉效率低、工时长、成本高及劳动强度大的问题。采用上述喷雾器的三种喷雾模式分别对“佛见喜”梨进行液体授粉对比试验。通过测定花粉悬浊液萌发率、花朵坐果率、花序坐果率、果形指数和单果质量,以比较不同喷雾模式对梨液体授粉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静电喷雾显著地降低梨花粉颗粒萌发率和花序坐果率,但不影响花朵坐果率及果形指数;风送喷雾的花粉萌发率与花序坐果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R=0.645);风罩喷雾虽在低花粉活性前提下明显提高花序坐果率,但单果重显著降低。综上所述,风送喷雾比静电喷雾更加适合用在梨的液体喷雾授粉中,该研究可为梨液体授粉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液体授粉 静电喷雾 风送喷雾 花粉活性 坐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免耕覆盖移栽机械化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亚佳 宋卫堂 +2 位作者 封俊 顾世康 曾爱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40,共3页
以夏玉米免耕覆盖移栽生产性试验为基础 ,介绍了夏玉米免耕覆盖移栽技术中的育苗、秸秆还田、免耕移栽等主要技术及其关键配套机具——移栽机的结构和性能。免耕覆盖条件下育苗移栽比直播增产 33%~48% ,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 以夏玉米免耕覆盖移栽生产性试验为基础 ,介绍了夏玉米免耕覆盖移栽技术中的育苗、秸秆还田、免耕移栽等主要技术及其关键配套机具——移栽机的结构和性能。免耕覆盖条件下育苗移栽比直播增产 33%~48% ,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农田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 夏玉米 免耕 机械化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自动对靶静电喷雾机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52
10
作者 何雄奎 严苛荣 +3 位作者 储金宇 汪健 曾爱军 刘亚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8-80,共3页
为适应果园病虫害防治的需要 ,研制了一种轻便、高效、省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国产小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果园自动对靶静电喷雾机。通过多次结构改进和各种试验 ,采用基于红外传感探测技术 ,探测靶标的有无 ,将传统的连续喷雾改变为... 为适应果园病虫害防治的需要 ,研制了一种轻便、高效、省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国产小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果园自动对靶静电喷雾机。通过多次结构改进和各种试验 ,采用基于红外传感探测技术 ,探测靶标的有无 ,将传统的连续喷雾改变为自动对靶控制喷雾 ,与风送式果园喷雾机连续喷雾相比 ,可以节省药液 5 0 %~ 75 %以上 ,同时还解决了风送式低量与静电喷雾等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喷雾机 自动对靶 风送喷雾 静电喷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驾驶直升机航空喷雾参数对雾滴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89
11
作者 张京 何雄奎 +3 位作者 宋坚利 曾爱军 刘亚佳 李学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4-96,共3页
研究了无人驾驶直升机航空喷雾参数对药液雾滴沉积效果的影响。使用红外热像仪与无人机联用测试喷雾前、后作物冠层温度,通过温度变化率反映雾滴在水稻冠层的沉积效果。结果表明:以雾滴沉积量与冠层温度变化率为评价指标得到的结果一致... 研究了无人驾驶直升机航空喷雾参数对药液雾滴沉积效果的影响。使用红外热像仪与无人机联用测试喷雾前、后作物冠层温度,通过温度变化率反映雾滴在水稻冠层的沉积效果。结果表明:以雾滴沉积量与冠层温度变化率为评价指标得到的结果一致,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准确反映雾滴在水稻上的沉积规律。WPH642型无人驾驶直升机作业时选取喷雾参数为:飞行高度2 m、飞行速度1.5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喷雾参数 雾滴沉积 红外热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组合吸孔式小麦精密排种器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梁素钰 封俊 +3 位作者 曾爱军 宋卫堂 刘亚佳 胡鸿烈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4-87,共4页
在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的基础上 ,探讨了新型组合吸孔式小麦精密排种器的排种性能 ,分析了排种器转速、拖拉机前进速度以及投种高度等因素对其排种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 ,新型组合吸孔式小麦精密排种器实现了单粒精密播种 ,粒距合格... 在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的基础上 ,探讨了新型组合吸孔式小麦精密排种器的排种性能 ,分析了排种器转速、拖拉机前进速度以及投种高度等因素对其排种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 ,新型组合吸孔式小麦精密排种器实现了单粒精密播种 ,粒距合格指数达到 5 2 %以上 ,粒距变异系数小于 2 9% ,拖拉机前进速度可以达到 6 km/ h,完全符合小麦精密播种的农业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吸孔 排种器 小麦 精密播种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栽机的吊杯运动分析与设计准则 被引量:96
13
作者 封俊 秦贵 +1 位作者 宋卫堂 刘亚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50,共3页
分析了吊杯式移栽机吊杯的运动轨迹 ,证实了特征系数λ>1是吊杯式栽植器设计的基本依据和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 ,得到了拖拉机前进速度、吊杯数量、吊杯转速及栽植株距之间的相互关系 。
关键词 移栽机 吊杯运动 设计准则 运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形雾喷头雾滴飘失机理 被引量:25
14
作者 宋坚利 刘亚佳 +3 位作者 张京 何雄奎 曾爱军 Herbst A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69,共7页
为了分析雾滴飘失机理和提出针对性的防飘措施,使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对常规扇形雾喷头雾化产生的喷雾扇面中的雾滴粒径与运动速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喷雾截面上雾滴体积中值直径(VMD)分布为中间低、边缘高的凹面形态,... 为了分析雾滴飘失机理和提出针对性的防飘措施,使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对常规扇形雾喷头雾化产生的喷雾扇面中的雾滴粒径与运动速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喷雾截面上雾滴体积中值直径(VMD)分布为中间低、边缘高的凹面形态,在喷雾扇面横向和纵向对称面上,VMD形态呈二次多项式分布;易飘失雾滴主要集中在距离喷头300~500 mm喷雾扇面的中心位置;喷雾扇面截面上的夹带气流速度符合高斯分布,气流分布与空气淹没射流类似;喷雾扇面中易飘失区域是喷雾扇面末端、喷雾扇面两翼、喷雾扇面迎流面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形雾喷头 喷雾 雾滴 飘失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药条件对施药者体表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迟明梅 宋坚利 +4 位作者 曾爱军 刘亚佳 宋卫堂 张录达 何雄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76-282,共7页
该文主要研究了在夏季高温季节使用3WS-16型手动喷雾器和WFB-18AC型机动喷雾器施药对施药者体表的农药污染情况及影响施药者体表污染的主要施药条件。结果表明:使用手动喷雾器,左手、右手、右上臂和右前臂污染较多;使用机动喷雾器,左上... 该文主要研究了在夏季高温季节使用3WS-16型手动喷雾器和WFB-18AC型机动喷雾器施药对施药者体表的农药污染情况及影响施药者体表污染的主要施药条件。结果表明:使用手动喷雾器,左手、右手、右上臂和右前臂污染较多;使用机动喷雾器,左上臂和左前臂污染较多;施药者体表主要污染部位与次要污染部位间具有高度的线性相关;施药机具和喷头流量、作业环境、作物因素和施药方式等单因素均影响施药者体表污染;单因素交互作用后,风速和作物高度是影响施药者体表污染的主要因素。此研究结果对于改进施药技术,减少施药者体表污染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聚类分析 区别分析 信度分析 回归分析 体表污染 典型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苗管式栽植机的试验研究(Ⅰ) 中国玉米育苗栽植机械化的现状与问题 被引量:28
16
作者 封俊 顾世康 +3 位作者 曾爱军 宋卫堂 刘亚佳 胡鸿烈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玉米育苗栽植是提高复种指数或抵御苗期低温冷害,从而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而实现玉米育苗栽植机械化是推广这一农业技术的关键。文中着重分析了我国玉米育苗栽植机械化的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认为只要将... 玉米育苗栽植是提高复种指数或抵御苗期低温冷害,从而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而实现玉米育苗栽植机械化是推广这一农业技术的关键。文中着重分析了我国玉米育苗栽植机械化的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认为只要将农业栽培技术与农业机械很好地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育苗栽植 机械化 栽植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苗管式栽植机的试验研究 (Ⅱ)栽植机的性能评价指标与检测方法 被引量:47
17
作者 封俊 顾世康 +3 位作者 曾爱军 宋卫堂 刘亚佳 胡鸿烈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3-77,共5页
在研制、试验导苗管式栽植机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栽植机性能的指标体系和检测计算方法,包括秧苗栽植均匀度、秧苗栽植状态、生产率、适应性和自动化程度等5个方面,同时对具有注水、铺膜或施肥等功能的栽植联合作业机械的性能也... 在研制、试验导苗管式栽植机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栽植机性能的指标体系和检测计算方法,包括秧苗栽植均匀度、秧苗栽植状态、生产率、适应性和自动化程度等5个方面,同时对具有注水、铺膜或施肥等功能的栽植联合作业机械的性能也给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植机 性能参数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自动对靶喷雾机红外探测控制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49
18
作者 邹建军 曾爱军 +3 位作者 何雄奎 刘亚佳 宋晓光 郭宇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9-132,共4页
针对目前果园自动对靶喷雾机红外探测控制系统易受环境影响、工作不稳定、探测距离近的缺陷,研制了一种由集成电路构成的果园自动对靶喷雾机红外探测系统。结果表明:系统的探测距离为0~6.15m,最小识别间距小于0.3m;系统工作稳定... 针对目前果园自动对靶喷雾机红外探测控制系统易受环境影响、工作不稳定、探测距离近的缺陷,研制了一种由集成电路构成的果园自动对靶喷雾机红外探测系统。结果表明:系统的探测距离为0~6.15m,最小识别间距小于0.3m;系统工作稳定、灵敏度高、体积小、不受自然光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靶喷雾 光电探测 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苗管式栽植机的试验研究(Ⅲ)导苗管式栽植机的改进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6
19
作者 顾世康 封俊 +3 位作者 曾爱军 宋卫堂 刘亚佳 胡鸿烈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3-128,共6页
介绍了导苗管式栽植机改进部分的结构和整机形式,提出并阐述了栅条式扶苗器的基本要求、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栅条式扶苗器的设计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导苗管式栽植机设置扶苗装置是稳定和提高栽植性能的技术关键,大大加强... 介绍了导苗管式栽植机改进部分的结构和整机形式,提出并阐述了栅条式扶苗器的基本要求、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栅条式扶苗器的设计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导苗管式栽植机设置扶苗装置是稳定和提高栽植性能的技术关键,大大加强了栽植机对土壤和秧苗条件随机变化的适应性,使秧苗直立度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87.3%,从而减小了栽植质量对工作部件调整的依赖性,方便了机具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条式扶苗器 设计计算 导苗管式栽植机 栽植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Π”型循环喷雾机设计 被引量:27
20
作者 宋坚利 何雄奎 +2 位作者 张京 刘亚佳 曾爱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36,共6页
针对篱壁式种植葡萄缺乏病虫害防治专业施药机具,农药利用率低等问题,设计了能够将未沉积在靶标上的农药雾滴截留回收再利用的"Π"型循环喷雾机,并测试了该喷雾机的药液回收率与冠层中药液沉积分布状态。结果显示:两侧喷杆交... 针对篱壁式种植葡萄缺乏病虫害防治专业施药机具,农药利用率低等问题,设计了能够将未沉积在靶标上的农药雾滴截留回收再利用的"Π"型循环喷雾机,并测试了该喷雾机的药液回收率与冠层中药液沉积分布状态。结果显示:两侧喷杆交错喷雾和喷头上仰能够提高药液回收率44.0%和18.4%,并能够增加冠层内部与叶片背面药液沉积量。栅格端面罩盖能够有效改变气流方向,提高药液回收率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喷雾机 沉积 药液回收率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