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季节“中药醋曲”理化指标与微生物菌群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黄静 袁英豪 +7 位作者 付金慧 李晓薇 木克尔·克力木江 刘书亮 胡凯弟 郭明烨 王松 李建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8,共8页
以不同季节保宁醋“中药醋曲”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常规理化指标测定,探究不同季节中药醋曲理化指标和微生物菌群的关联性。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从属水平上看,保宁醋中药醋曲的优势细菌菌属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火... 以不同季节保宁醋“中药醋曲”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常规理化指标测定,探究不同季节中药醋曲理化指标和微生物菌群的关联性。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从属水平上看,保宁醋中药醋曲的优势细菌菌属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火山渣芽孢杆菌属(Scopulibacillus)、泛菌属(Pantoea)、糖多孢菌属(Saccharopolyspora)、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克罗彭斯特菌属(Kroppenstedtia),优势真菌菌属为曲霉菌属(Aspergillus)、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根毛霉菌属(Rhizomucor)和毕赤酵母属(Hyphopichia)。4个季节成品曲的理化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水分含量在15%左右,高于行业标准;pH值在7.0左右;淀粉含量约70 g/100 g,其中夏季淀粉含量最高;还原糖含量在春季最高;春季的糖化力水平最高;冬季酯化力和液化力水平最高。微生物菌群中泛菌属、糖多孢菌、克罗彭斯特菌属和根毛霉属与醋曲的糖化力、液化力关系密切,而泛菌属、链霉菌属、根毛霉属和毕赤酵母属可增强醋曲的酯化力。根毛霉属和毕赤酵母属强相关。该文揭示了不同季节中药醋曲理化指标和微生物菌群的关联性,为提高中药醋曲的品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宁醋 中药醋曲 微生物菌群 理化性质 不同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调味品中真菌毒素污染状况及生物脱毒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李惠 付金慧 +10 位作者 李超伟 张莉 夏小龙 李丝桐 张梦梅 陈阴竹 刘书亮 胡凯弟 赵宁 李琴 李建龙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314,共11页
国内外不同发酵调味品中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各不相同,这可能与产品原料、地理位置、季节等因素差异有关。微生物能够通过细胞壁的吸附作用或酶催化作用将真菌毒素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物质,以保证发酵调味品的食用安全。随着生物脱毒研究的深... 国内外不同发酵调味品中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各不相同,这可能与产品原料、地理位置、季节等因素差异有关。微生物能够通过细胞壁的吸附作用或酶催化作用将真菌毒素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物质,以保证发酵调味品的食用安全。随着生物脱毒研究的深入,许多能够高效降解真菌毒素的菌株被筛选出来,而食源及可应用于食品的对真菌毒素有降解能力的安全菌株研究依然较少。基于此,本文总结发酵调味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现状,重点综述不同来源的可降解真菌毒素的菌株及菌株细胞中的降解酶,旨在为减少发酵调味品中有害真菌及其毒素污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调味品 真菌毒素 生物脱毒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大曲中氨基甲酸乙酯降解菌株的筛选及共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3
作者 李超伟 侯晓艳 +12 位作者 张宿义 覃池 宋川 敖宗华 赵欢 张立强 李丝桐 赵润 刘书亮 胡凯弟 李琴 赵宁 李建龙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160,共10页
为降低白酒发酵过程中有害副产物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的含量,本研究从大曲中筛选得到具有降解EC能力且发酵性能优良的细菌和酵母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2株菌共发酵培养条件并应用于白酒发酵。结果表明:从白酒大曲中获得EC... 为降低白酒发酵过程中有害副产物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的含量,本研究从大曲中筛选得到具有降解EC能力且发酵性能优良的细菌和酵母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2株菌共发酵培养条件并应用于白酒发酵。结果表明:从白酒大曲中获得EC降解酶活力较高的5株酵母菌和4株细菌,进一步分析其产酯能力和蛋白酶活性,得到具有优良发酵性能的解淀粉芽孢杆菌JX2-10(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异常威克汉姆酵母QX-2(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在24 h内JX2-10和QX-2的EC降解率分别达到85%和35%;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出JX2-10和QX-2共发酵的最佳产蛋白酶和总酯条件为初始pH 5.6、培养温度30.1℃、乙醇体积分数3.9%,该条件下蛋白酶活力为41.59 U/mL、总酯质量浓度为5.85 g/L;应用于白酒发酵,发酵结束后实验组的酒醅及白酒中EC质量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减少了12.7%和10.8%,且能增加白酒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本研究可为白酒发酵过程中EC的降解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乙酯 氨基甲酸乙酯降解菌株 分离鉴定 共发酵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菜中亚硝酸盐生物减除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婧 张敏 +8 位作者 胡凯弟 杨金美 万芸孝 李建龙 李琴 赵宁 敖晓琳 刘爱平 刘书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9-376,共8页
泡菜是以多种新鲜蔬菜为原料,将其浸入质量分数为4%~10%的食盐水中,利用乳酸菌等微生物发酵制成的一类具有独特风味的食品。在泡制过程中,蔬菜中的硝酸盐通过杂菌转化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泡菜中常见的一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泡菜是以多种新鲜蔬菜为原料,将其浸入质量分数为4%~10%的食盐水中,利用乳酸菌等微生物发酵制成的一类具有独特风味的食品。在泡制过程中,蔬菜中的硝酸盐通过杂菌转化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泡菜中常见的一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系统地了解泡菜中亚硝酸盐降解机制,尤其是微生物对亚硝酸盐的减除,对于泡菜产品安全性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泡菜中亚硝酸盐形成、转化机理,该文系统介绍了泡菜中亚硝酸盐的消长规律、影响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进一步介绍了泡菜中亚硝酸盐减除方法,重点论述了生物降解方法,总结了乳酸菌通过酶、酸促进亚硝酸盐降解的途径及机制,汇总了酶降解中的参与酶及其编码基因、泡菜中亚硝酸盐降解菌及其降解效果,为低或无亚硝酸盐含量泡菜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亚硝酸盐 影响因素 机理 生物减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香酵母强化四川麸醋发酵对风味品质及菌群结构的影响
5
作者 袁英豪 雷玉立 +8 位作者 刘宇晨 周力 刘爱平 李建龙 胡凯弟 李琴 赵宁 郭明烨 刘书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7-185,共9页
该文利用生香酵母—异常威克汉姆酵母进行麸醋强化发酵,发酵过程中监测醅温、水分、总酸等关键理化因子,运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醋醅菌群结构,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GC-MS法分析麸醋挥发性成分并结合感官评价,确定强化发... 该文利用生香酵母—异常威克汉姆酵母进行麸醋强化发酵,发酵过程中监测醅温、水分、总酸等关键理化因子,运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醋醅菌群结构,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GC-MS法分析麸醋挥发性成分并结合感官评价,确定强化发酵效果。结果表明,以未加生香菌为对照,在发酵过程中对照组与生香菌组关键理化指标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生香菌组醋醅总酸含量提高4.7%,淀粉利用率提高4.80%;生香菌组增香效果明显,醋液中醇类相对含量增加187.34%、挥发性酸类相对含量增加45.75%、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128.99%,特别是苯乙醇、2,3-丁二醇、乙酸、乙酸乙酯、乳酸乙酯等含量显著增加。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醋杆菌属(Acet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毕赤酵母属(Pichia)、曲霉属(Aspergillus)、酵母属(Saccharomyces)、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威克汉姆酵母属(Wickerhamomyces)等是发酵过程中主要优势菌属,相较于对照组,引入生香酵母强化发酵增加了威克汉姆酵母在发酵前、中期相对丰度,同时对醋醅中乳杆菌属、醋杆菌属、毕赤酵母属、酵母菌属、曲霉属产生扰动,菌群结构发生差异性变化。该研究结果说明生香酵母可显著改善麸醋风味品质,为麸醋风味品质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醋 生香酵母 强化发酵 微生物群落 风味品质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山醋酸乳杆菌引起的产气变质食醋及其热处理后的品质变化分析
6
作者 赵奎 谷欣悦 +6 位作者 韦友 杜子豪 李建龙 胡凯弟 李琴 赵宁 刘书亮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4-130,共7页
本研究从产气变质食醋中分离鉴定获得金山醋酸乳杆菌,不同温度加热实验表明该菌是一株不耐热细菌,60℃加热10 min可灭活。进一步研究金山醋酸乳杆菌对食醋品质影响,结果表明,金山醋酸乳杆菌导致食醋出现产气变质后,其总酸、氨基酸态氮... 本研究从产气变质食醋中分离鉴定获得金山醋酸乳杆菌,不同温度加热实验表明该菌是一株不耐热细菌,60℃加热10 min可灭活。进一步研究金山醋酸乳杆菌对食醋品质影响,结果表明,金山醋酸乳杆菌导致食醋出现产气变质后,其总酸、氨基酸态氮、可溶性固形物、沉淀物含量显著增加,而还原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有机酸总含量升高,其中乳酸、草酸、苹果酸含量显著升高,柠檬酸和酒石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乙酸和琥珀酸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食醋中总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下降约50%,其中以酯类和醛类物质为主。气味活性值分析表明产气变质食醋中3-羟基-2-丁酮、2,3,5,6-四甲基吡嗪、乙酸乙酯、乙酸苯乙酯等主要特征风味物质含量降低,而糠醇、异戊酸等含量升高,导致食醋风味平淡甚至出现异味,这与感官评价结果一致。采用60℃对产气变质食醋进行杀菌处理,同时探究热处理对产气变质食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热处理对理化指标、有机酸影响不显著(P>0.05),对食醋风味有着较大的影响。产气变质食醋经热处理后,乙酸苯乙酯、3-羟基-2-丁酮、苯乙醇等特征风味物质含量增加,而异戊酸等异味来源物质含量减少,这使产气变质食醋风味得到改善。金山醋酸乳杆菌是导致食醋产气变质的微生物,其污染食醋后对食醋风味有着较大的影响,采用加热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食醋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山醋酸乳杆菌 食醋 产气变质 挥发性风味物质 品质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端替换提高酚酸脱羧酶BJ6PAD的底物催化活性及其分子动力学模拟
7
作者 陈阴竹 李琴 +4 位作者 胡凯弟 李建龙 赵宁 苟良逊 刘书亮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5-107,共13页
酚酸脱羧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利用该酶的脱羧反应制备4-乙烯基衍生物具有诸多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采用酶蛋白序列C端替换方式改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J6酚酸脱羧酶,以期获得催化能力更强的突变体,并利用同源建模、分子... 酚酸脱羧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利用该酶的脱羧反应制备4-乙烯基衍生物具有诸多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采用酶蛋白序列C端替换方式改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J6酚酸脱羧酶,以期获得催化能力更强的突变体,并利用同源建模、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酶与底物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端替换会影响酶的底物亲和力和催化效率,所构建的突变体BJ6PAD-C1和BJ6PAD-C2对大部分底物酚酸的催化活性有明显提高,尤其是咖啡酸,较原酶分别提高20.34%和29.97%;且2个突变酶对阿魏酸、咖啡酸和芥子酸的亲和力增强,其中,BJ6PAD-C1对这3种酚酸的催化效率分别增加4%、24%、145%,BJ6PAD-C2的催化效率分别增加7%、37%、114%。最后通过分子对接对底物结合关键位点进行预测,发现C端替换会影响底物结合腔中关键氨基酸残基间的相互作用,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从蛋白质结构和能量差异方面确定了影响酶催化性能的原因,即突变可能会扩宽蛋白质的入口通道,使配体能够更易进入底物结合口袋并发生反应;同时,酶结构的改变可能会造成底物“脱靶”,从而降低其催化活性。本研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酚酸脱羧酶资源,也为酚酸脱羧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酸脱羧酶 C端替换 酶学性质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黄曲霉毒素B1去除菌的鉴定、去除条件优化及降解途径的转录组学分析
8
作者 王李惠 裴阳阳 +6 位作者 陈晓茹 赵欢 刘书亮 胡凯弟 赵宁 李琴 李建龙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37-147,共11页
本研究通过筛选获得可去除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多变拟威克酵母(Wickerhamiella versatilis),对其进行AFB1去除条件优化,并结合转录组学数据分析该菌株较为重要的生理代谢过程。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pH值、温度和接... 本研究通过筛选获得可去除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多变拟威克酵母(Wickerhamiella versatilis),对其进行AFB1去除条件优化,并结合转录组学数据分析该菌株较为重要的生理代谢过程。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pH值、温度和接种量对AFB1去除率影响最大,采用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最优去除条件为pH 5.6、温度30℃、接种量10%,最优条件下AFB1去除率为96.01%。转录组学结果显示,在AFB1胁迫下共有52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397个,下调基因128个,基因注释到碳代谢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尤为显著,这些基因中脂氧合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腺苷同型半胱氨酸酶、芳香转氨酶I、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等基因促进了AFB1-exo-8,9-epoxide-还原型谷胱甘肽偶联物的生成,破坏了AFB1的呋喃环双键,降低了毒性。质谱检测数据分析表明,在AFB1的存在下该菌株的谷胱甘肽合成过程加快,中间物质乙酰高丝氨酸大量生成。综上,多变拟威克酵母具有去除AFB1能力,能够丰富减除真菌毒素的菌种库。本研究解析了多变拟威克酵母去除AFB1的作用机制,对胞内去除AFB1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拟威克酵母 黄曲霉毒素B1 胞内酶 去除机制 转录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对浓香型原酒除杂催陈效果的研究
9
作者 赵欢 严志勇 +2 位作者 董翅 李建龙 刘书亮 《酿酒科技》 2025年第3期86-90,共5页
利用活性炭对浓香型原酒除杂催陈,探讨活性炭孔径、粒度、添加量、处理时间对浓香型原酒品质的影响,并对活性炭除杂催陈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活性炭平均孔径为4.63 nm时,在活性炭粒度为45~75μm、添加量为2 g/L、处理时间为36 ... 利用活性炭对浓香型原酒除杂催陈,探讨活性炭孔径、粒度、添加量、处理时间对浓香型原酒品质的影响,并对活性炭除杂催陈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活性炭平均孔径为4.63 nm时,在活性炭粒度为45~75μm、添加量为2 g/L、处理时间为36 h的组合条件下,原酒品质提升效果明显,且在后续5个月的贮存过程中,质量保持稳定,未出现返生现象,感官评价接近自然陈化1年原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原酒 活性炭 除杂催陈 感官评分 香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原酒陈化过程中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及其陈化时间模型的建立
10
作者 赵欢 严志勇 +2 位作者 董翅 李建龙 刘书亮 《酿酒科技》 2025年第2期56-60,共5页
研究浓香型原酒陈化过程中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以此为基础建立能反映浓香型原酒陈化时间的数学模型。通过气相色谱、理化及感官分析方法对不同贮存时间、质量等级浓香型原酒的理化指标和感官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时... 研究浓香型原酒陈化过程中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以此为基础建立能反映浓香型原酒陈化时间的数学模型。通过气相色谱、理化及感官分析方法对不同贮存时间、质量等级浓香型原酒的理化指标和感官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酒精度损失量不断增大,电导率、总酸与总酯的比值呈上升趋势,pH值呈下降趋势;存在化学平衡的香味成分含量的比值中,己酸乙酯/己酸、乙酸乙酯/乙酸、正己醇/正己醛的比值减小,丁酸乙酯/丁酸、乙缩醛/乙醛、异戊醇/乙酸异戊酯、己酸/正己醛、3-羟基-2-丁酮/2,3-丁二醇的比值增大。原酒感官品质得到提升,建立的陈化时间模型可以预测浓香型原酒的品质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原酒 香味成分 陈化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仪式链视阈下国产动画电影海外发行的传播策略研究
11
作者 周璐瑶 刘书亮 《中国传媒科技》 2025年第3期12-17,共6页
【目的】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在国内市场开始取得显著成绩,但相对来说其海外发行的表现相对欠佳,分析国产动画电影海外传播的困境有助于开展应对的策略。【方法】本文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分析国产动画电影“出海”的现状。【结果】研究... 【目的】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在国内市场开始取得显著成绩,但相对来说其海外发行的表现相对欠佳,分析国产动画电影海外传播的困境有助于开展应对的策略。【方法】本文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分析国产动画电影“出海”的现状。【结果】研究发现,国产动画电影在“出海”过程中存在核心粉丝群体构建不足、跨文化共同价值建构困难、互动仪式场域不完善等问题。【结论】为此,本文提出三点可能的突破口:一是利用互联网平台精准营销,挖掘海外核心受众;二是针对出口市场文化设置议程焦点,启动跨文化互动仪式;三是维护群体符号与互动仪式场所。通过优化互动仪式链,国产动画电影有望在海外市场实现更广泛的传播与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动画 动画电影 海外传播 互动仪式链 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源生香酵母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袁英豪 何梦娇 +9 位作者 唐春麟 张沛怡 周力 李建龙 李琴 胡凯弟 刘爱平 赵宁 朱红 刘书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3-71,共9页
为解决食醋香气弱、香气不稳定问题,提升食醋风味品质,该文以醋醅和醋曲为菌源,对分离菌株采用嗅闻法、皂化法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法... 为解决食醋香气弱、香气不稳定问题,提升食醋风味品质,该文以醋醅和醋曲为菌源,对分离菌株采用嗅闻法、皂化法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法筛选高产酯(生香)酵母菌株并进行种属鉴定,进而研究其生长及产酯特性。结果表明,从20份醋源样品中分离101株酵母菌,利用嗅闻法发现36株菌产香气明显,皂化法发现6株菌产酯能力较强,其中,菌株D13-Y2产酯能力突出,在发酵液中总酯产量为(3.50±0.07)g/L,HS-SPME-GC-MS测定出该菌可产挥发性香气成分59种,其中包含酯类物质有22种、醇类9种、酸类4种、酮类2种、醛类1种、酚类1种、其他物质20种。经鉴定,该菌株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其最适培养条件为:28℃、pH 4.5、18 h,有较好的酒精耐受能力;其最适产酯条件为:发酵温度20℃、接种量(体积分数)3%、发酵时间4 d;分别添加体积分数1%的乙醇、体积分数0.1%的乙酸时总酯产量可分别提高10.32%[总酯产量达(3.74±0.01)g/L]、13.15%[总酯产量达(4.03±0.04)g/L]。该研究结果旨在为改善麸醋风味品质提供了菌种资源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醋 生香酵母 HS-SPME-GC-MS 风味物质 生长及产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乳酸菌发酵枇杷汁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阎佳慧 王玉婷 +1 位作者 刘书亮 刘爱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82-288,共7页
植物基发酵食品因其健康功效备受关注。该研究分别以植物乳植杆菌、副干酪乳酪杆菌和短乳杆菌接种发酵枇杷汁,对比分析3种乳酸菌发酵枇杷汁的特性。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不同乳酸菌发酵枇杷汁的pH值、总酸含量、总酚含量、还原糖含量和... 植物基发酵食品因其健康功效备受关注。该研究分别以植物乳植杆菌、副干酪乳酪杆菌和短乳杆菌接种发酵枇杷汁,对比分析3种乳酸菌发酵枇杷汁的特性。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不同乳酸菌发酵枇杷汁的pH值、总酸含量、总酚含量、还原糖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差异明显。发酵结束时,3种乳酸菌的数量均可稳定在8.0 lg CFU/g以上,且总酸含量均>2.6 g/100 mL;植物乳植杆菌M2发酵枇杷汁的总酚含量最高,为第0天的126.79%。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在3种发酵枇杷汁中共注释到14类、409种代谢产物,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有机酸及其衍生物、脂质和类脂质分子。3种枇杷汁在代谢产物组成上存在显著差异,差异代谢产物主要集中在氨基酸、脂肪酸、有机杂环化合物。该研究结果可为乳酸菌发酵果汁的代谢物分析以及枇杷汁功能食品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枇杷 发酵 抗氧化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麸醋生醋后工序和成品醋存放过程中非生物性沉淀物质组成及其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力 李长胜 +8 位作者 董豪 赵明 袁英豪 李建龙 胡凯弟 刘爱平 李琴 赵宁 刘书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48-156,190,共10页
为了了解四川麸醋非生物性沉淀物质的组成以及后工序和存放过程中沉淀物质的含量变化,该文对四川麸醋生醋后工序的醋液和部分工序的醋液沉淀以及成品醋存放过程的醋液及其沉淀进行物质组成成分和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四川麸醋生醋的总酸... 为了了解四川麸醋非生物性沉淀物质的组成以及后工序和存放过程中沉淀物质的含量变化,该文对四川麸醋生醋后工序的醋液和部分工序的醋液沉淀以及成品醋存放过程的醋液及其沉淀进行物质组成成分和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四川麸醋生醋的总酸含量在4.6~4.9 g/100 mL,经过一系列工序处理后的成品醋总酸含量维持在6.0~6.4 g/100 mL;四川麸醋的沉淀组成以蛋白质和淀粉为主,占总沉淀的50%~60%,是组成沉淀的最主要物质;在生醋后工序中,双效降膜和熬制会导致水分挥发约20%左右使醋液浓缩,是醋液中蛋白质、淀粉等物质含量增加的两个重要工序、大罐静置陈酿和膜滤工序可以去除已经形成的沉淀物质,但对于防控后续的再次返浑并没有显著的效果;在成品醋存放过程中,食醋沉淀量随着存放时间延长而逐步增加至0.29%左右,其主要以蛋白质、淀粉、果胶、Fe^(3+)、Ca^(2+)等增加为主。该研究结果为生产企业调整食醋后工序和防控成品醋返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麸醋 后工序 存放 沉淀组成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吸附和降解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谷欣悦 李琴 +4 位作者 张依婷 李建龙 胡凯弟 赵宁 刘书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42-352,共11页
近年来,由于高毒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被禁止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pyrethroids,PYRs)因其高效性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及环境中,但其频繁使用所带来的残留危害也日渐突出。3-苯氧基苯甲酸(3-phenoxybenzoic acid,3-PBA)是PYRs的... 近年来,由于高毒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被禁止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pyrethroids,PYRs)因其高效性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及环境中,但其频繁使用所带来的残留危害也日渐突出。3-苯氧基苯甲酸(3-phenoxybenzoic acid,3-PBA)是PYRs的主要代谢产物之一,为环境雌激素类物质,具有较大的潜在危害性。农药残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同时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PYRs和3-PBA降解菌被大量报道,微生物及其降解酶对农产品和环境中农药残留的去除或减除也是公认的有效方法之一,并且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继续深入发掘减除农药残留的方法提供了新途径。本文概述PYRs和3-PBA的基本性质、残留危害,综述PYRs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残留现状、微生物对PYRs的代谢方式与吸附和降解机制研究进展,并对其降解酶及酶基因工程进行展望,旨为解决农产品和环境中农药残留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3-苯氧基苯甲酸 吸附和降解机制 生物吸附 生物降解 降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来源酚酸脱羧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阴竹 覃池 +3 位作者 李琴 胡凯弟 李建龙 刘书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3-332,共10页
酚酸脱羧酶(裂合酶类EC 4.1.1.102)可以催化植物中广泛存在的酚酸类物质如对香豆酸、阿魏酸、咖啡酸、芥子酸等转化为4-乙烯基衍生物。4-乙烯基衍生物不仅自身是高档香料,也是合成其他香料(如香兰素)的重要前体物质。同时,相比于目前市... 酚酸脱羧酶(裂合酶类EC 4.1.1.102)可以催化植物中广泛存在的酚酸类物质如对香豆酸、阿魏酸、咖啡酸、芥子酸等转化为4-乙烯基衍生物。4-乙烯基衍生物不仅自身是高档香料,也是合成其他香料(如香兰素)的重要前体物质。同时,相比于目前市场中食品香料多采用的化学合成法,生物合成法前体物质单一、条件温和、环境友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且生物技术制备的香料被视为天然产品。因此,利用酚酸脱羧酶生物合成4-乙烯基类衍生物补充这一类型香料的生产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微生物来源酚酸脱羧酶,对酚酸脱羧酶的来源、分子结构、催化机制及结构和功能的关联、催化特性以及提高酶催化效率的技术5个方面予以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酸脱羧酶 酚酸 微生物 分子结构 催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态豆豉高效发酵菌株筛选及其发酵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泽亮 邓维琴 +7 位作者 刘书亮 李雄波 陈相杰 范智义 李婷 李恒 张其圣 李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9,共9页
为筛选出适用于半干态豆豉发酵的高效菌株,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产酶能力差异较大的6株米曲霉和1株毛霉的制曲效果及其发酵半干态豆豉品质差异。结果表明,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沪酿3.042和DM1、DM2代谢α-淀粉酶能力较强,发酵豆豉L*... 为筛选出适用于半干态豆豉发酵的高效菌株,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产酶能力差异较大的6株米曲霉和1株毛霉的制曲效果及其发酵半干态豆豉品质差异。结果表明,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沪酿3.042和DM1、DM2代谢α-淀粉酶能力较强,发酵豆豉L*值相对较低;米曲霉24M-1、30M-1和郫酿M003产蛋白酶、氨肽酶和羧肽酶能力较强,对蛋白质类底物利用程度较高,发酵豆豉中总酸、氨基酸态氮含量具有一定优势。挥发性风味物质方面,沪酿3.042、DM1和DM2制曲发酵豆豉中1-辛烯-3-醇和异戊酸、4-甲基戊酸等酸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米曲霉24M-1、30M-1和郫酿M003制曲发酵豆豉风味丰富度和反式-2-壬烯醛、3-辛酮、异佛尔酮等物质含量相对较高,风味品质佳,适用于豆豉加工。相比于米曲霉,本实验的伞状毛霉(Lichtheimia corymbifera)QM3各酶活力均较低,发酵豆豉中理化指标、游离氨基酸及风味物质含量均较低,品质较差。豆豉发酵品质同制曲菌株产酶能力相关,以α-淀粉酶为优势的制曲酶系利于发酵豆豉色泽和酸类风味物质的形成,以蛋白水解酶类为优势的制曲酶系则利于发酵豆豉氨基酸态氮和良好风味品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系 米曲霉 毛霉 豆豉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醋变质微生物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8
作者 赵奎 李建龙 +4 位作者 胡凯弟 李琴 赵宁 刘爱平 刘书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58-366,共9页
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食醋变质的主要原因,对食醋酿造生产中微生物进行检测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能有效解决食醋中微生物污染导致的变质问题。该文对食醋污染微生物的现象和原因、常见的食醋污染微生物种类、检测方法及防控措施进行综述。开... 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食醋变质的主要原因,对食醋酿造生产中微生物进行检测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能有效解决食醋中微生物污染导致的变质问题。该文对食醋污染微生物的现象和原因、常见的食醋污染微生物种类、检测方法及防控措施进行综述。开放式发酵、管路运输、大罐陈酿是导致食醋污染微生物的主要原因。污染食醋的微生物有芽孢杆菌、乳酸菌和葡糖醋杆菌等,这些微生物会导致食醋出现产气、沉淀、返浑、恶臭、产膜等一系列变质现象。传统检测法在食醋污染微生物检测中广泛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技术、高通量测序等在食醋污染微生物检测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针对不同污染源引起的食醋变质提出了相应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醋 腐败变质 微生物 检测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酸面团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功能及酸面团粉制备保护剂筛选
19
作者 苏珊 牟田玉 +2 位作者 杨颖婕 刘书亮 刘爱平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4-101,共8页
本研究以植物乳植杆菌LSSR05为发酵剂制作青稞酸面团,结合传统培养法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青稞酸面团的微生物组成及其功能特性,并筛选制作青稞酸面团粉的冷冻干燥保护剂。研究表明,经过12 h发酵,乳酸菌的数量达到9.19 lg(CFU/g),酵... 本研究以植物乳植杆菌LSSR05为发酵剂制作青稞酸面团,结合传统培养法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青稞酸面团的微生物组成及其功能特性,并筛选制作青稞酸面团粉的冷冻干燥保护剂。研究表明,经过12 h发酵,乳酸菌的数量达到9.19 lg(CFU/g),酵母菌达到3.41 lg(CFU/g),而肠杆菌降低至1 lg(CFU/g)以下。宏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乳酸杆菌属在发酵过程中占绝对优势,其相对丰度从发酵前的77.11%增加至96.61%,而肠杆菌、霉菌等明显减少,与平板计数结果相对应。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等代谢通路在酸面团发酵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其中丰度较高的包括淀粉和蔗糖代谢、丙酮酸代谢和糖酵解。菊粉的冷冻干燥保护效果优于海藻糖和冰结构蛋白,当添加12%的菊粉时青稞酸面团粉中乳酸菌的存活率最高,达到44.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酸面团 微生物组 冷冻干燥保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检测米曲霉降解体系中氯氰菊酯前处理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书亮 姚开 +3 位作者 贾冬英 赖文 赵楠 袁怀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9-183,共5页
针对霉菌降解体系中氯氰菊酯HPLC检测结果重复性差的问题,系统研究了HPLC法检测米曲霉降解体系中氯氰菊酯的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采取培养液全量取样方式可以解决降解体系中氯氰菊酯分散或分布不均的问题;超声辅助乙腈提取法可使菌体... 针对霉菌降解体系中氯氰菊酯HPLC检测结果重复性差的问题,系统研究了HPLC法检测米曲霉降解体系中氯氰菊酯的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采取培养液全量取样方式可以解决降解体系中氯氰菊酯分散或分布不均的问题;超声辅助乙腈提取法可使菌体内蓄积或菌体表面吸附的氯氰菊酯得到有效释放。HPLC法对经前处理后降解体系中氯氰菊酯含量进行检测,具有精密度高、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加标回收率高的特点。该方法的建立为微生物降解体系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准确检测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氰菊酯 降解体系 米曲霉 HPLC 前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