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异质性哲学重新检视历史决定论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习根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0,共5页
从异质性哲学的观点来看,历史决定论蕴含着内在的矛盾,它是理性同质性原则对异质性社会历史殖民化的结果。其中,历史规律论的本质是逻辑对历史的统一;历史进步论实质上是一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将社会局部的改善看做社会历史的整体改... 从异质性哲学的观点来看,历史决定论蕴含着内在的矛盾,它是理性同质性原则对异质性社会历史殖民化的结果。其中,历史规律论的本质是逻辑对历史的统一;历史进步论实质上是一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将社会局部的改善看做社会历史的整体改善;共产主义作为历史的目的,本应作为一个范导性理想,却被当成了建构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决定论 异质性哲学 历史规律 进步 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交往理性到总体——论哈贝马斯对马克思主义总体观的重建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习根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13,共4页
哈贝马斯深受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观的影响,但不满其乌托邦色彩。他认为交往理性是重建马克思主义总体观的有效工具,是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他广泛吸取了精神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社会学等思想资源来构筑自己的交往理性总体... 哈贝马斯深受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观的影响,但不满其乌托邦色彩。他认为交往理性是重建马克思主义总体观的有效工具,是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他广泛吸取了精神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社会学等思想资源来构筑自己的交往理性总体,试图将总体建构成一个经验的概念。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总体理论最终依然无法企及人类自由的终极价值,它只是一个调整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理性 总体 哈贝马斯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性与和谐社会——对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探析
3
作者 刘习根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76-80,共5页
马克思主义总体观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黑格尔将绝对精神当作总体,从而为总体注入一种内在动力,使总体从一种静止的封闭状态转化为一种动态的开放状态。马克思将社会历史过程看作总体,从而为人类的解放和自由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总体... 马克思主义总体观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黑格尔将绝对精神当作总体,从而为总体注入一种内在动力,使总体从一种静止的封闭状态转化为一种动态的开放状态。马克思将社会历史过程看作总体,从而为人类的解放和自由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总体的根本含义是和谐,是各种不同的要素之间有差别的同一。我国当前提出的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正是意味着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差别的同一,是它们共同构成的总体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性 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 总体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决定论视域下改造世界如何可能——重新检视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
4
作者 刘习根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23,共5页
马克思批判吸收了维柯关于人是历史世界创造者和黑格尔关于历史主体是一个能动的实体的思想,并提出了历史决定论,生产力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人的生产能力;是人解决自然与社会之间实际矛盾的物质力量。... 马克思批判吸收了维柯关于人是历史世界创造者和黑格尔关于历史主体是一个能动的实体的思想,并提出了历史决定论,生产力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人的生产能力;是人解决自然与社会之间实际矛盾的物质力量。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是一种内在决定论,它在肯定历史规律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基础上,也肯定了人的实践对世界的改造,从而实现了历史决定论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历史决定论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禅宗的祛魅化走向 被引量:2
5
作者 周黄琴 刘习根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0-155,共6页
佛教初传中国时,多以方术化的面貌展现给国人,以致一度把它类同于道教。可佛教在禅宗化的过程中,无论是在高僧个人的神通术上,还是在经典的行文与内容上,都在不断地剥离掉佛教原有的神秘帷幕,使高远而又神圣的涅槃回落到了人世间,而且... 佛教初传中国时,多以方术化的面貌展现给国人,以致一度把它类同于道教。可佛教在禅宗化的过程中,无论是在高僧个人的神通术上,还是在经典的行文与内容上,都在不断地剥离掉佛教原有的神秘帷幕,使高远而又神圣的涅槃回落到了人世间,而且也使天壤之别的"佛"与"凡"化为近在咫尺的"悟"与"迷"。这种祛魅化走向,不仅标志着人由原有的被动走向了主动,而且也象征着人对自我认识的不断深化与人性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神通 因果报应 祛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伽达默尔的理解观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习根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z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伽达默尔 理解观 古典解释学 解释者 文本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康德的范导性总体观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习根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0-164,共5页
康德从考察知识的构成出发,揭示了传统形而上学总体观陷入困境的根源在于其独断论的思维模式,进而摧毁了传统形而上学试图建构一种绝对总体的逻辑幻相。同时,他在现象与自在之物二分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性的范导性总体。这种范导性总体在... 康德从考察知识的构成出发,揭示了传统形而上学总体观陷入困境的根源在于其独断论的思维模式,进而摧毁了传统形而上学试图建构一种绝对总体的逻辑幻相。同时,他在现象与自在之物二分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性的范导性总体。这种范导性总体在实践理性的道德世界、反思判断力的目的论以及历史理性方面,起着引导和调节人类行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范导性总体 理论理性 实践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