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义荣 梁珊 +5 位作者 聂巍 仇丽霞 曹振环 范作鹏 陈杰 张晶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9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PPC)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组口服PPC治疗,B组口服水飞蓟宾甲葡胺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停药后2周...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PPC)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组口服PPC治疗,B组口服水飞蓟宾甲葡胺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停药后2周的血脂及肝功能,血清IL-6、TNF-α、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并与10例查体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B组比较,A组治疗3个月及停药后2周的血脂、肝功能、IL-6、TNF-α均明显降低(P均<0.05),IL-6、TNF-α水平与对照组接近;A组治疗3个月及停药2周后Fins、HOMA-IR均较B组明显好转(P均<0.05)。结论 PPC可明显改善NAFLD患者的肝功能,降低其血清TNF-α、IL-6水平,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多烯磷脂酰胆碱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吸附循环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肝脏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义荣 段钟平 陈煜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 探讨分子吸附循环 (MARS)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肝脏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机制及预后评估。方法 对 86例重型肝炎肝脏功能衰竭患者进行MARS人工肝治疗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内毒素、中分子物质及细胞... 目的 探讨分子吸附循环 (MARS)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肝脏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机制及预后评估。方法 对 86例重型肝炎肝脏功能衰竭患者进行MARS人工肝治疗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内毒素、中分子物质及细胞因子等指标 ,判断临床效果和相关的不良反应 ,并将血浆置换 (PE)及内科综合治疗作为对照。通过对比治愈好转率及住院时间评价其疗效。结果 MARS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显效率 6 6 .2 8% ,对照组为2 0 % ;MARS人工肝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尿素氮 (BUN)、肌酐 (Cr)、内毒素 (ET)、中分子物质、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细胞介素 (IL 1、IL 10、IL 6 )及血氨明显降低 ,治疗前后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MARS治疗组与血浆置换 (PE)治疗组在过敏、发热、治疗后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局部血肿及血压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MARS治疗组治愈好转率 89.5 3% ,对照组为 2 8.8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住院时间MARS治疗组较对照组短 ,亦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MARS人工肝治疗可显著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对血清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内毒素、血氨、中分子物质及细胞因子有明显降低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吸附循环人工肝 治疗 肝脏功能衰竭 血浆置换 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传染病临床见习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8
3
作者 刘义荣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第6期1226-1229,共4页
在传染病学临床见习课上,试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取得了初步效果,明显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与学的互动性得到改善,采集分析临床资料的能力得到加强。同时,PBL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问题,如一部分学生不喜欢PBL教学法,设... 在传染病学临床见习课上,试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取得了初步效果,明显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与学的互动性得到改善,采集分析临床资料的能力得到加强。同时,PBL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问题,如一部分学生不喜欢PBL教学法,设备和师资不足,课时不能满足PBL要求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 传染病学 临床见习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人工骨结合CAD/CAM技术重建颅骨板制作系统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德敏 刘义荣 +2 位作者 刘俊 袁建兵 王成焘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通过CAD/CAM技术和快速成型技术并结合生物活性人工骨材料的应用,建立个性化设计制造具有良好骨融合性的颅骨板制作系统。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CAD三维重建成像、快速成型机加工,制成与患者颅骨缺损部位几何形态相同的个性化实体模... 目的通过CAD/CAM技术和快速成型技术并结合生物活性人工骨材料的应用,建立个性化设计制造具有良好骨融合性的颅骨板制作系统。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CAD三维重建成像、快速成型机加工,制成与患者颅骨缺损部位几何形态相同的个性化实体模型,应用石膏翻模工艺和EH复合人工骨材料,制成患者骨修补治疗用颅骨板。结果CAD/CAM技术重建的人工骨颅骨板几何外形与骨缺损部位非常吻合,与健康侧对称,临床效果非常满意。结论生物活性人工骨结合CAD/CAM技术重建颅骨板制作系统为治疗颅骨缺损患者提供了一种新手段,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修复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板 颅骨缺损 人工骨 骨结合 治疗 患者 重建 新手 制作系统 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勤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
5
作者 刘义荣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31-134,共4页
高校后勤社会化企业已全面面向市场,从事企业化经营和管理。体制的改变和机 制上的变化,要求后勤企业职工不仅要转换角色,更要更新思想和观念,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树 立企业精神,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关键词 高校 后勤社会化 企业精神 企业形象 企业化经营 团队精神 创新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肝患者抑郁状态调查及心理干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赵和平 陈煜 +3 位作者 刘义荣 丁保华 张自然 王培培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761-764,共4页
目的调查慢性乙肝患者的抑郁状态,探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自尊量表筛查52例慢性乙肝患者,对有抑郁症状的患者予以心理干预治疗。4周后,重新测量两个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 目的调查慢性乙肝患者的抑郁状态,探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自尊量表筛查52例慢性乙肝患者,对有抑郁症状的患者予以心理干预治疗。4周后,重新测量两个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结果 49名慢性乙肝患者有抑郁症状,检出率高达94%。三因素重复测量ANOVA分析结果如下:心理干预的主效应显著[F(1,45)=131.25,P<0.0001];心理干预与患者来源交互作用显著[F(1,45)=5.25,P=0.03],表现为农村和城镇患者的抑郁程度在治疗前存在差异趋势,但治疗后均得到改善,抑郁程度无差异。结论经过药物及心理干预治疗后,患者的抑郁症状明显减轻,而患者的自尊程度显著增高。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能使慢性乙肝患者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抑郁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测APTT指导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的肝素用量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煜 段钟平 +3 位作者 刘义荣 韩大康 赵军 于莹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9期493-495,共3页
目的 通过血凝仪监测APTT变化探讨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时肝素的最佳用量。方法 应用半自动血凝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对比肾透析和重型肝炎患者肝素应用后APTT的变化情况及重型肝炎患者应用不同剂量肝素后APTT的变... 目的 通过血凝仪监测APTT变化探讨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时肝素的最佳用量。方法 应用半自动血凝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对比肾透析和重型肝炎患者肝素应用后APTT的变化情况及重型肝炎患者应用不同剂量肝素后APTT的变化情况 ,并通过实时监测人工肝治疗时患者APTT的变化状况随时调整肝素的用量。观察管路有无凝血 ,皮肤黏膜、穿刺或置管部位有无渗血或出血。结果 重型肝炎组应用肝素后APTT变化值明显大于肾透析组 ,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大剂量肝素组重型肝炎患者肝素应用后 5分钟有 90 .5 %的患者APTT大于 10 0秒 ,30分钟后仍有 4 7.6 %的患者APTT大于 10 0秒 ,均显著高于小剂量肝素组。APTT比正常对照值延长 4 0 %~ 80 %的情况下 ,既没有发生管路凝血 ,也没有加重出血倾向。结论 重型肝炎患者肝素应用后凝血机制的变化更加明显 ,相对于肾透析而言应显著减少肝素用量。实时监测APTT的变化使之比正常对照值延长 4 0 %~ 80 % ,既可防止管路凝血又可降低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 治疗 肝素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G1-G2级患者临床与病理分析
8
作者 韩莹 刘燕敏 +4 位作者 张立洁 单晶 刘义荣 陈晓 刘德恭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319-1321,共3页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病理学 肝炎核心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思弗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晓 常德成 +2 位作者 韩大康 刘义荣 段钟平 《中国血液净化》 2002年第9期29-30,44,共3页
目的 评价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优思弗)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慢性重型肝炎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应用优思弗联合人工肝及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32例,仅用综合疗法治疗... 目的 评价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优思弗)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慢性重型肝炎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应用优思弗联合人工肝及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32例,仅用综合疗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检查指标均有显著改善。根据疗效判断标准,在其4周时显效率为46.9%,有效率为25.0%,无效率为28.1%,总有效率为71.9%,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优思弗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人工肝 慢性重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