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光谱法测定药物泼尼松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义庆 潘祖亭 金龙彪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4-76,共3页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泼尼松被浓硫酸氧化产生具有荧光特性物质。本文研究了泼尼松与浓硫酸的反应及表面活性剂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泼尼松含量的新方法。本法的检出限为2.79×10^-8mool·L^-1,相对标准...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泼尼松被浓硫酸氧化产生具有荧光特性物质。本文研究了泼尼松与浓硫酸的反应及表面活性剂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泼尼松含量的新方法。本法的检出限为2.79×10^-8mool·L^-1,相对标准偏差为1.8%,荧光强度与泼尼松浓度在5.58×10^-7~3.90×10^-6mo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泼尼松 荧光分光光度法 表面活性剂 药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法优化西瓜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7
2
作者 刘义庆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47-50,共4页
采用了体积比为7∶1的乙酸乙酯-丙酮混合溶剂,提取新鲜西瓜中的番茄红素,考察了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p H等因索对提取液吸光度的影响,最后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分析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4,温度为45℃,时间为... 采用了体积比为7∶1的乙酸乙酯-丙酮混合溶剂,提取新鲜西瓜中的番茄红素,考察了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p H等因索对提取液吸光度的影响,最后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分析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4,温度为45℃,时间为50 min,p H=6时提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番茄红素 提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化学》教学改革创新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义庆 《广东蚕业》 2019年第12期97-97,99,共2页
“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文章对目前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食品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对食品化学进行教学改革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 食品科学 工程 食品化学 创新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嘧达莫的荧光光谱分析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颜承农 上官云凤 +1 位作者 潘祖亭 刘义庆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1-53,共3页
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双嘧达莫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β_环糊精 (β_CD)、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等介质体系中的荧光性质 ,发现CTMAB、SDS和 β_CD对双嘧达莫均有不同程度的荧光增敏作用 ,提出了在CTMAB、SDS和 β_CD水溶液中测... 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双嘧达莫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β_环糊精 (β_CD)、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等介质体系中的荧光性质 ,发现CTMAB、SDS和 β_CD对双嘧达莫均有不同程度的荧光增敏作用 ,提出了在CTMAB、SDS和 β_CD水溶液中测定双嘧达莫的荧光光谱分析法 ;该法灵敏度高 ,检出限低(3.20×10 -9mol/L) ,在6.40×10 -8~3.2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嘧达莫 荧光光谱法 药物分析 降压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抗血栓形成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任更朴 刘义庆 张炳昌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2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常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成7组各10只,其中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模型组、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西洛他唑组、三联组均制备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 目的观察常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成7组各10只,其中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模型组、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西洛他唑组、三联组均制备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建模成功后分别灌服安慰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及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连续7 d;假手术组在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制作中以生理盐水代替血栓微粒注入左心室,术后灌服安慰剂。实验期间各组均经腹主动脉取血,用自动血凝分析仪分别测定凝血参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采用血小板聚集率检测仪在6μmol/L的腺苷二磷酸(ADP)诱导下测量最大血小板聚集率,采用ELISA法测定环腺苷酸(c AMP)、血栓素A2(TXA2)和Ⅲ型磷酸二酯酶(PDEⅢ)水平;实验结束后,将各组大鼠仰卧固定消毒、麻醉,采用左颈外静脉、右颈总动脉置入聚乙烯管法检测血栓形成抑制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4个用药组PT、APTT及TT均明显延长,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血栓形成抑制率显著升高,血浆c AMP显著升高、TXA2及PDEⅢ显著降低,尤以三联组为著(P均〈0.01)。实验第3~7天假手术组、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和三联组上述凝血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诺他唑均可抑制血栓形成,三者联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主要作用机制包括减少血小板聚集、上调血浆c AMP及下调TXA2及PDE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药物 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西洛他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地区汉族人群KIR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邵松 刘义庆 +5 位作者 许丽 崔相法 陈国建 王子娥 卢志明 赵跃然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0期12-14,共3页
目的分析山东地区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态性及基因型和单倍型多态性,为进一步研究KIRs与疾病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PCR-SSP)对412例山东地区无血缘关系的汉族健康志愿者进行KIR基因频率... 目的分析山东地区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态性及基因型和单倍型多态性,为进一步研究KIRs与疾病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PCR-SSP)对412例山东地区无血缘关系的汉族健康志愿者进行KIR基因频率检测及基因型和单倍型分析。结果①KIR基因频率:可检测到目前已知的18种KIR基因;所有个体均检测到3个框架基因(2DL43、DL2、3DL3)以及KIRZ,其基因频率均为100%。3DP12、DL3、2DL1、3DL1和2DS4基因较为常见,频率分别为99.03%、98.79%、98.79%、98.79%、96.84%;而2DL2、2DS23、DP1v基因频率较低。②KIR基因型频率:共检出基因型28种,以AJ(2,2)、AF(1,2)型最常见,其次为AH(5,2)、G(4,5)、AI(1,5);另外有11种基因型在白人中尚未见报道。③KIR基因单倍型频率:共检出单倍型16种,最常见的是单倍型2,频率为46.36%;其次为单倍型1,频率为25.61%。结论山东地区汉族人群有其独特的KIRs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单倍型频率分布;本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KIRs与疾病的相关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基因型 单倍型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FN-γ及IL-10mRNA表达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4
7
作者 卢宝彦 王子娥 +3 位作者 刘义庆 李枫 邵松 卢志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活动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70例SLE患者(SLE组)和63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采用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FN-γmRNA和IL-10 mRNA表达情况;采用凝胶图像扫描系统对PCR产物的电泳条带进行密度扫描...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活动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70例SLE患者(SLE组)和63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采用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FN-γmRNA和IL-10 mRNA表达情况;采用凝胶图像扫描系统对PCR产物的电泳条带进行密度扫描。结果SLE组IL-10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1),IFN-γ表达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SLE组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10分者IFN-γmRNA表达显著高于≤10分者,IL-10 mRNA表达在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SLE时存在Th1细胞向Th2细胞漂移现象;IFN-γ表达增高与SLE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TH1细胞 TH2细胞 γ-干挠素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R多态性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健 刘义庆 +1 位作者 卢志明 赵跃然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116-118,共3页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NK细胞 HLA-I类分子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路超 刘义庆 +1 位作者 王长印 卢志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12-114,共3页
近10余年来,结核病发病呈全球持续恶化,2007年死于结核病的患者约177万。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主要致病菌,可在人群中传播,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易产生耐药菌株。传统的病原学检查简便易行,但特异性、灵敏度较差,
关键词 结核病 结核分支杆菌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雌激素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广义 刘义庆 +1 位作者 张炳昌 卢志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3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Α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效荧光光谱法测定片剂药物中的甲睾酮 被引量:1
11
作者 颜承农 刘义庆 +2 位作者 姚礼峰 张珍明 潘祖亭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0-302,共3页
研究了甲睾酮与浓硫酸反应产物的荧光光谱性质 ,提出了利用表面活性剂增敏荧光光谱测量甲睾酮含量的新方法 ,初步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的增敏作用机理 ,并证实溶液中溶解氧对本实验体系有明显的荧光猝灭作用。该法操作... 研究了甲睾酮与浓硫酸反应产物的荧光光谱性质 ,提出了利用表面活性剂增敏荧光光谱测量甲睾酮含量的新方法 ,初步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的增敏作用机理 ,并证实溶液中溶解氧对本实验体系有明显的荧光猝灭作用。该法操作简便 ,检出限低 ,用于成品药物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睾酮 十二烷基硫酸钠 荧光光谱法 药物分析 甾体雄性激素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患者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文峰 刘义庆 +1 位作者 王子娥 张炳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3期112-113,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失调等因素有关。多项研究表明,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可能是SLE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Th1细胞因子主要参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MS)及类...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失调等因素有关。多项研究表明,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可能是SLE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Th1细胞因子主要参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MS)及类风湿关节炎(RA)等,而Th2细胞因子在SLE及过敏性疾病中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TH1/TH2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治肺结核患者痰液耐药结核分枝杆菌鉴定中荧光定量PCR与反向点杂交技术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牛家峰 尚永明 +2 位作者 张宁 刘义庆 张炳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联合反向点杂交技术在复治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耐药结核分枝杆菌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47例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采用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以结核...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联合反向点杂交技术在复治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耐药结核分枝杆菌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47例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采用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以结核分支杆菌分离培养结果和抗结核药敏试验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47例复治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抗酸杆菌涂片镜检、结核分支杆菌分离培养和PCR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6.03%、45.55%和55.07%,PCR与抗酸杆菌涂片镜检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相比,P<0.05;以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为金标准,PCR检出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79%、72.88%、73.33%、89.58%,抗酸杆菌涂片镜检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9.38%、91.52%、87.18%、78.26%。以药敏试验结果为金标准,反向点杂交技术对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55.91%、49.46%、47.31%、31.18%。结论联合应用荧光定量PCR与反向点杂交技术可快速、有效鉴定出复治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的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聚合酶链反应 反向点杂交技术 分子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SLE患者的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枫 车至香 +6 位作者 刘义庆 傅海龙 王子娥 邵松 陈国建 崔相法 卢志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XbaⅠ和PvuⅡ酶切多态性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遗传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70例女性SLE患者和200名正常女性对照者的ERα基因(XbaⅠ,PvuⅡ位点)进行分型,并... 目的分析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XbaⅠ和PvuⅡ酶切多态性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遗传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70例女性SLE患者和200名正常女性对照者的ERα基因(XbaⅠ,PvuⅡ位点)进行分型,并计算基因分布频率。结果女性SLE患者的ERα基因多态性分布中X和P的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并无显著性差异,ERα基因Pp基因亚型的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LE患者的ppXx基因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ppxx基因型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女性SLE患者ERα基因的X和P的基因频率表达并无明显增高,但ERα基因酶切多态性分析中,Pp及ppXx基因型可能与女性SLE的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雌激素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HCY水平和氧化应激的关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登贤 韩磊 +2 位作者 刘义庆 张炳昌 韩艳鑫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66例(观察组),其中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者分别为167、99例。另选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66例(观察组),其中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者分别为167、99例。另选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清HCY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水平。比较观察组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者血清HCY、MDA水平及SOD活性;分析有动脉粥样硬化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HCY、MDA水平及SOD活性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HCY、MD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者血清HCY、MDA水平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者,SOD活性明显低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者(P均<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HCY、MDA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575、0.462,P均<0.05),与SOD活性呈负相关关系(r=-0.538,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者血清HCY、MDA水平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血清HCY和氧化应激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同型半胱氨酸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口服治疗动脉血栓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文澎 朱宝龙 +2 位作者 李超然 刘义庆 张炳昌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5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口服治疗动脉血栓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978例动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244例、氯吡格雷组244例、西洛他唑组244例、三联组246例,分别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及三药联...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口服治疗动脉血栓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978例动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244例、氯吡格雷组244例、西洛他唑组244例、三联组246例,分别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及三药联用,疗程均为4周。在治疗前后抽取各组空腹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疗程结束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栓完全消溶率;观察血栓再发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治疗后PT、APTT和TT均明显延长,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尤以三联组为著(P均<0.05);血栓完全消溶率阿司匹林组为79%、氯吡格雷组为89%、西洛他唑组为87%、三联组为96%,三联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均<0.05。四组用药期间均未再次发生血栓性事件;阿司匹林组3例出现阿司匹林抵抗现象、1例出现肠胃不适,氯吡格雷组2例出现肠胃不适,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均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三者联合用药较单独用药效果更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药物 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西洛他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与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的研究
17
作者 宰德富 刘义庆 +2 位作者 邵松 张炳昌 卢志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与扩张型心肌病(DCM)之间的关系。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DCM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FN-γ、IL-2、IL-4和IL-10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DCM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之间IFN-γ、IL-2、IL-4及IL-10 mRNA的...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与扩张型心肌病(DCM)之间的关系。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DCM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FN-γ、IL-2、IL-4和IL-10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DCM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之间IFN-γ、IL-2、IL-4及IL-10 mRNA的表达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DCM组Th1/Th2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IL-4和IL-10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IFN-γ和IL-2较对照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DCM组存在Th1细胞向Th2细胞漂移现象,Th2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在DCM发病机理中起优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充血性 TH1细胞 TH2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氏之子
18
作者 刘义庆 淘淘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12年第11期13-13,共1页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关键词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李子
19
作者 刘义庆 薛瑾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10年第10期17-17,共1页
王戎七岁时,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拆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关键词 小学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苦李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核酸和不对称扩增辅助的等位基因多重引物识别KRAS基因突变的研究
20
作者 师声 张静 +3 位作者 胡岳 刘义庆 褚福禄 兰文军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55-61,共7页
RAS突变的检测为指导结直肠癌的预测和预后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探讨一种简洁、低成本的用于检测KRAS基因突变的多重引物等位基因识别方法(multiplex primer allelic discrimination,MP_(m) AD)。利用不对称扩增和含锁定核酸(locked nucle... RAS突变的检测为指导结直肠癌的预测和预后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探讨一种简洁、低成本的用于检测KRAS基因突变的多重引物等位基因识别方法(multiplex primer allelic discrimination,MP_(m) AD)。利用不对称扩增和含锁定核酸(locked nucleic acid,LNA)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以及共同的反向引物和探针,进行多重孔检测和参考孔检测,以多重检测和参考检测的扩增循环数值差(ΔC_(q))来判定结果。同时使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Formalin Fixed and Paraffin Embedded Tissues,FFPET)样本或在野生型基因组DNA背景下混合质粒进行非临床性能评价,并采用Kappa检验比较MP_(m) AD与Sanger测序的结果一致性。该方法对KRAS热点突变检测灵敏度至少为3%;凝胶电泳也验证了方法的特异性;重现性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15%;同源基因检测未观察到交叉反应。通过分析115例FFPET标本,MP_(m) AD法与Sanger测序结果之间无统计学差异(k>0.9;p<0.001)。MP_(m) AD方法可以简洁、低成本地检测KRAS热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引物等位基因识别 结直肠癌 锁核酸 R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